更换道岔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144387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更换道岔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更换道岔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更换道岔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更换道岔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更换道岔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更换道岔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更换道岔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更换道岔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更换道岔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更换道岔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成组更换道岔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

1、赤大白铁路大板东站成组更换道岔相关设计文件。

2、现行有关铁路工程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暂行规定、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

3、现行铁路施工技术安全规程,国家、铁道部、铁路局有关安全管理办法、规定。

4、赤大白铁路有关建设管理办法。

5、现场勘测资料及项目部机械设备、人力资源及施工能力状况。

二、工程概况:

1、大板东站P50-9型道岔需要更换,更换道岔的编号为:

19#道岔,线路木枕更换为砼枕。

2、主要工程数量:

更换道岔1组及木枕更换为砼枕

三、施工劳动力及机具安排

1、劳动力安排1)、施工总负责人一人,负责人力、物力和机械设备的调配与供应,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落实次日施工的准备情况。

2)、技术负责人一人,负责施工组织、技术工作(配轨、计算预留轨缝、制定施工计划)、质量、进度、作业流程的监控。

3)、安全负责人一人,负责施工中防护、人身安全及对标检查。

4)、综合部负责人一人,负责材料的发放及回收

5)、施工现场负责人一人,负责施工的人员、机械组织6)、现场工务监管二人,负责施工丢掉那线路质量的监控。

7)、设置驻站一人、大小里程800米防护二人、中间防护一人,指派的防护员必须经考试合格的员工持证上岗。

8)、值班调度一人,负责施工“天窗点”的对外沟通和现场施工信息的上传下达。

9)、施工队伍:

设置1个施工队伍,设置作业人员25人。

2、机具安排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锯轨机

2

2

钻眼机

2

3

液压起拨道器

6

4

捣固机

2

5

轨缝调整器

4

6

发电机

2

7

普通撬棍

8

8

翻轨撬棍

8

9

道尺

2

10

塞尺

2

11

对讲机

8

12

移动停车牌

2

13

单口扳手

4

14

吊车

2

15

装载机

2

16

急救器

2

17

信号旗

2

红、黄各两面

四、临时设施方案、施工用电、用水:

接铁路电源作为施工、照明用电,施工要点作业时备1台。

1用24KW发电机2、施工道路:

利用既有道路作为施工便道。

五、工期安排1、工期安排。

月25日月10日至2015年662015年

六、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施工前,落实好劳力,及时组织进场,调查联系料源,根据与设备管理单位

签定的《施工安全配合协议》,提前联系电务等相关单位或部门,查明影响施工的相关设备,防护或迁移后再施工。

、施工步骤2)点前准备(119#道岔位置进行复测,现场进行标注。

①、对②、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安全教育,交清施工范围、目的、方法、步骤、标准、质量要求、时间节点等,并对所有参与作业人员进行明确分工。

提前倒运到施工地点并装筐或装袋堆码整插入道岔地段所补充的道碴,③、,坡度不大齐于既有线路安全限界以外,道碴堆放应距轨头外侧

不小于810mm

于1:

1。

④、量好岔后配轨长度,进行锯轨、钻眼。

(2)要点施工

1、封锁命令下达后,卸开两端夹板螺栓,电务拆除连接导线,第一节轨排整体吊装移出线路以外。

第二节卸开螺栓,拨出钢轨,按道岔配置轨枕数量抬出线路普通轨枕。

2、人工清理枕下石碴,线路道床全断面扒碴深度为轨枕下10cm。

3、检查道岔各部尺寸及前后插入点轨缝情况,符合修规规定后,联结紧固各部零件。

4、电务钉入连接线,调试道岔尖轨密贴、动程及转辙机各部试验工作。

⑤、回填道碴,上碴起道,按修规相关规定进行线路起道、拨道等作业,工务专业人员进行质量回检。

⑥、工电联合对道岔设备进行综合调试,时间45分钟。

⑦、回收旧料及工具,联调联试完毕,点内开通线路。

2、封锁及限速办法

(1)封锁办法

本线封锁4h。

(2)限速办法

线路封锁前2小时限速15km/h。

线路开通后限速15km/h,48小时后恢复常速。

七、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说明

1、预铺道岔施工

根据设计情况进行道岔定位测量,放出各道岔的岔心、岔前,岔后的位置,并钉出其控制桩。

预铺道岔轨枕底面高出既有线轨顶并应确保不侵限。

2、更换道岔施工作业

(1)、点前施工准备

1、料具到位封锁施工所需主要材料包括道碴、岔枕、钢轨,所需主要机具包括吊车、液压捣固机、电镐、发电机等应提前运至工地。

2、配轨准备

a、配轨时,由技术人员认真校核后,作书面交底,领工员、质检员、组长三级复核,确保无误后方可锯轨。

b、锯口要正,锯轨机要固定正确牢固,打眼画线要准确。

3拆除准备

a、将需拆除道岔换轨处扣件及接头螺栓涂油松动后再拧紧,严禁松动道岔第一、二联结杆的销钉或螺栓。

b、在更换滑床板道钉时,应注意轨距的变化,并提前和电务部门联系。

处理影响道岔纵横移的信号机箱盒等障碍设施。

4慢行准备

a、点前按规定办理登记手续。

b、吊车、挖机就位,起机试运行,试好吊车转弯半径及臂长等,检查机械各部位及钢丝绳安全状况。

c、慢行命令下达后,可将枕木盒空档内道碴扒除,并将线路配件“隔一卸一”但枕端道碴不可挖除,如无点前慢行,点前不得进行任何上道作业项目。

(2)、点内作业

1、拆岔及线路

a、施工命令下达后,首先将需要将拆除的道岔及岔前岔后需换轨枕地段的线路

进行拆除,其中拆除轨条时,应注意听从指挥,统一行动,以免伤人,跨越邻线抬运时,应注意邻线来车。

道岔拆除时采用吊车吊装,先采用人工松开前顺坡终点处以及导曲部分直股与曲股的接头,岔前部分整体向外吊装。

人工松开岔后部分扣件,钢轨采用吊车移出线路以外,吊车配合人工更换岔后通长枕。

b、拆除的旧料应提前明确存放地点,集中堆码到指定地点,避免对更换道岔作

业的干扰。

2、清底及换碴

a、按要求进行清底,道岔范围内应清到枕端外侧各20cmb、既有道床不足35cm厚者,清到和路肩水平即可,严禁切挖路基。

c、道岔地段在清底后回填及补充道碴,随回填随摊平,回填标高应比岔枕底低5cm,现场应设标高控制桩控制回填标高,并拉线找平

3、道岔就位及联结

a、道岔采取吊装安装,将道岔纵移到测定桩正上方后,测定桩橛入位后,拨

移岔后配轨入位,准备与新插入道岔联结。

b、调整道岔位置、方向、人工将道岔在轨排上拨正,前后吊线检查并据此拨正。

c、再次将道岔从前向后逐段打起,拆除联结鱼尾板并拉出轨排,然后将道岔落下,调整位置并和前后线路联结。

4、整修、调试、开通

a、回填道碴,并起道,细拨,采用电动捣固机捣固密实。

b、电务配合轨道电路联通,并进行转辙试验。

c、按规范要求仔细检查线路,道岔的方向、水平、高低及各部尺寸,电务室内外运行情况,经安检人员确认后,通知工地负责人按规定程序消点开通。

(3)、养护线路

①、施工地段道岔及线路短时间内不稳定,为确保行车安全,应昼夜加强养护,并派专人巡道检查,严格交接班制度。

②、补充道碴,整理道床断面,完善剩余工作,整理竣工资料,检查验收建线达标。

八、安全和质量目标

1、安全目标杜绝责任行车一般事故;杜绝责任重大及以上路外伤亡事故;杜绝责任从业人员重伤及以上事故;杜绝责任火灾、爆炸重大、大事故。

2、质量目标杜绝工程质量大事故及以上质量事故,减少一般质量事故,单位工程验收合格率100%。

九、质量保证措施1、强化质量教育,增强全员质量意识,对全体工作人员,定期进行质量教育,健全组织制度,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健全组织制度,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行政主管亲自挂帅。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形成自上而下的质量管理网络。

明确各级质检人员实现质量目标的任务、责任和权限。

2、落实各项制度,确保工程质量。

结合本工程实际,组织全体施工人员熟悉相关设计图纸、学习施工规范及监理规程,使全员明确标准,全方位有章可循,全过程措施到位,严格执行各项制度,确保工程质量。

3、自觉接受质量监督部门和工程施工监理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监理程序,自觉接受质量监督部门、施工监理的检查,建立良好的质量控制及监督机制,随时配合监理工程师对隐蔽工程等施工项目进行检查确认,未达标项目不得进入下道工序,营造一个全过程、全员、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氛围。

4、坚持技术交底制度:

每道工序开工前,由主管技术人员对各工艺环节的操作人员技术交底。

讲清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定位方法、功能作用、施工参数、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使所有操作人员心中有数。

5、坚持工艺过程三检制度:

每道工序均严格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接收。

6、坚持“四不施工”“三不交接”。

“四不施工”即:

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控制标志和资料未经换手复核不施工;上道工序未进行三检不施工。

“三不交接”即:

三检无记录不交接;技术人员未签字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7、测量放线

(1)根据设计范围,必须对既有线状况,绝缘接头、道床、道岔、钢轨状况等,进行详细的调查、统计,并根据设计原则及岔位变化情况进行现场测设,确定施工影响范围。

(2)道岔测设应本着纵向以既有轨节为准,横向尽量按既有线大方向为准,适当调整,渡线道岔以一端为准的原则进行;

(3)为了更准确地控制插铺岔位,道岔必须进行纵向位置和横向距离的护桩(点)控制。

(4)道岔标高控制以顺前后线路为原则,线路拨移范围的标高和纵坡应结合既有情况和设计资料综合考虑,但必须满足《设规》要求。

(5)缘接头位置由工务、电务部门根据设计原则和道岔测设位置共同现场标注8、道岔组装

(1)道岔组装应严格按照“抬摆轨枕→挂线方枕→架轨上扣件→分项检查”作业流程办理。

(2)抬摆枕木,挂线方枕按图纸上编号顺序逐根摆放,然后挂线方枕,严格枕木间距。

(3)按图纸配轨架轨后,按设计轨缝进行调整(注意焊接道岔的轨缝预留量),然后边查照各部尺寸,边上扣件,进行拼装。

(4)拼装完毕,按道岔分项检查验收规定,按规定逐组填写工程检查证,不合格者必须立即整改直至分项评定合格后,给电务部门提供装电机调试条件,在电机安装及调试过程中,工电部门应密切配合,各项指标数据调试正确后,通知铁路公司工电及质检部门进行联合检查,确认后才算达到预铺组装结束的标准。

9、封锁插铺和养护维修

(1)插铺前,做好充分的点前准备工作,在打起和放下道岔,必须轻起轻落,同步起落并及时用枕木垛支垫平稳,严禁“压机放炮”(下同),以免道岔不稳“落架”变形。

在封锁滑移过程或起道调整及养护过程中必须遵循上述确保质量的原则。

(2)道岔插铺正位后与前后铺轨联结时,应注意各处轨缝的大小调整,必须根据设计值并考虑轨温影响综合实施。

必要时应用预先调整器前后调整。

(3)道岔就位前,应严格控制底碴厚度、标高、平整度和纵横向范围到边,道床按“宁低勿高”,范围“宁大勿小”的原则掌握,严禁底碴过高难以落道的现象发生。

(4)道岔及线路的开通及养护,轨距、方向、水平、高低、及各部尺寸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尤其是注意在验交前的慢行期间道岔的养护。

十、安全保护措施

1、安全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规范管理,强基达标。

2、安全保证措施

(1)、多人在一起作业时,相互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防止工具碰撞伤人。

起道作业:

使用起道机应有两人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