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重点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144007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重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重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重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重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重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重点总结.docx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重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重点总结.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重点总结.docx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重点总结

1.补体(C)系统是具有多种调控机制的蛋白质酶促反应系统,广泛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

2.补体的组成:

补体固有成分、补体受体、补体调节蛋白

3.补体来源:

肝细胞、巨噬细胞

4.补体极不稳定,应保存在-20℃或冷冻干燥保存。

5.补体系统的激活:

经典途径、凝集素途径、旁路途径

经典途径

(1)激活物与激活条件

激活物:

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IC)

条件:

每一个C1q分子必须同时与IC中两个以上Ig分子的补体结合位点结合后才能活化,单个IgM即可激活

(2)活化过程:

【识别阶段】C1识别IC进而活化的过程

【活化阶段】形成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阶段

(3)膜攻击阶段:

膜攻击复合物(MAC)在细胞膜上形成亲水性通道,能使可溶性小分子、离子和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膜,导致胞内渗透压降低,细胞膨胀而被溶解。

6.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1)补体介导的溶细胞作用

(2)调理作用

(3)清除免疫复合物的作用

(4)炎症介质作用

(5)免疫调节作用

第3节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1.同一种属的不同个体进行组织移植时会发生排斥反应,编码此类抗原的基因群称为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2.人类的有关抗原在白细胞发现,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编码这些抗原的基因群称为HLA复合体。

人类MHC分子一般指经典HLA基因编码产物,简称HLA分子(提呈抗原肽)。

3.HLAⅠ结构:

肽结合区(信息传递)、Ig样区、跨膜区、胞浆区

分布:

各种有核细胞、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表面,成熟红细胞和滋养层细胞表面不表达。

抗原肽与Ⅰ类分子的结合有一定的选择性,但并不像抗原抗体那样高度结合,只要多肽2~3个关键的氨基酸能恰当地连接而沟槽内相应位置,多肽即可与之结合。

4.HLAⅡ类分子的分布:

主要表达于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和活化的T细胞表面。

5.MHC分子的免疫学功能

(1)参与抗原的加工与提呈

(2)参与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

(3)制约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

TCR识别APC上抗原肽的同时还必须识别与抗原肽结合成复合物的自身MHC分子,此现象为MHC限制性

(4)参与T细胞分化成熟

(5)参与调控自然杀伤细胞

第4节其他免疫因子

1、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CK)是指多种细胞受免疫原、丝裂原等刺激后合成分泌的,通过与细胞表面相应的受体结合而发挥多种生物效应的一类小分子蛋白质,是机体内细胞间信号传递的重要介质。

(1)细胞因子的分类

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最先发现的CK】、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TNF)、集落刺激因子(CSF)【能刺激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生长因子(GF)、趋化因子家族

(2)CK的共同特性

绝多数CK是低分子量的蛋白或糖蛋白。

1.作用方式:

自分泌、旁分泌、内分泌

2.生物学效应的重复性:

(1)重叠性【几种不同的CK可作用于同一靶细胞】

(2)高效性和多效性(3)拮抗性和协同性(4)网络性

(3)CK的生物学作用

1.刺激造血并参与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分化

2.参与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

3.参与炎症反应

2、白细胞分化抗原

免疫应答有赖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细胞膜分子则是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

免疫细胞表面的白细胞分化抗原与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及功能密切相关。

(1)白细胞分化抗原与CD分子的概念

1.白细胞分化抗原(HLDA):

是指造血干细胞在分化为不同谱系以及分化的不同阶段和活化的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表面标记。

2.CD:

位于细胞膜表面一类分化抗原的总称。

(2)CD分子的免疫学功能

1.参与抗原加工与提呈【目前已知的参与抗原加工与提呈的CD分子主要是CD1分子,其处理抗原的方式与MHCⅡ类分子相似】

2.参与免疫细胞的抗原识别与活化

(1)参与T细胞的抗原识别与活化:

CD3、CD4、CD8、CD28

【CD4----与MHCⅡ分子结合】【CD28----与配体CD80和

CD86结合,提供T细胞协同刺激信号】【CD80/86----CD28的配体】

(2)参与B细胞的抗原识别与活化:

CD40---与CD40L结合

3.参与免疫效应【细胞凋亡相关的分子:

CD95】

第5章免疫细胞

第一节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发育

1、髓系免疫细胞【单核/巨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红细胞、树突状细胞】

(1)单核/巨核细胞{不仅参与固有免疫,也参与适应性免疫}的免疫学功能:

吞噬杀伤病原体;清除损伤、衰老细胞和肿瘤细胞;抗原提呈;免疫调节

(2)DC主要功能是高效摄取、加工和提呈抗原,启动适应性免疫,是机体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

DC是专职性APC中唯一能直接激活初始T细胞的APC。

DC免疫学功能:

抗原提呈与免疫激活作用;参与中枢神经和外周免疫耐受的诱导和维持。

(3)NK细胞:

主要通过其细胞毒作用及分泌细胞因子发挥作用。

抗感染作用;抗肿瘤作用【NK细胞通过多种途径杀伤肿瘤细胞,无需抗原预先刺激,是机体抗肿瘤的第一线细胞】

(4)肥大细胞可引起炎症反应,参与抗感染免疫和Ⅰ型超敏反应。

备注:

抗原提呈细胞(APC)是指能够摄取、加工抗原,并将抗原肽提呈给T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

专职性APC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通过MHCⅡ类分子结合抗原肽并提呈给CD4+T细胞,进一步促进其活化。

表达MHCⅠ类分子的细胞均能将内源性蛋白抗原(异常)加工为抗原肽-MHCⅠ类分子复合物,提呈给CD8+T细胞而被其识别和杀伤。

2、淋巴系免疫细胞

淋巴样干细胞来自于骨髓多能干细胞(HSC),由淋巴样干细胞分化的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NK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1)T细胞【来源于骨髓,在胸腺中发育成熟】

1.T细胞抗原受体(TCR)的发育-----与β链的基因重排密切相关

2.T细胞发育的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

阳性选择----使T细胞获得了抗原识别的MHC限制

阴性选择----使T细胞获得了对自身抗原的耐受性

经过胸腺内的发育和选择后,成熟T细胞的特征为:

表达功能性TCR;CD4或CD8单阳性细胞;获得抗原识别的MHC限制性;获得自身的耐受性。

成熟的T细胞离开胸腺,进入外周免疫器官。

(2)B细胞【来源于骨髓,在骨髓成熟】

3.B细胞发育的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

阴性选择-----在中枢免疫器官完成并获得中枢免疫耐受

阳性选择---在外周免疫器官生发中心完成,获得抗体亲和力的成熟

(3)NK细胞的分化和发育

3、谱系交叉的免疫细胞

树突状细胞(DC)是免疫细胞中唯一部分来自于髓样干细胞,部分来源于淋巴样干细胞的免疫细胞。

第2节适应性免疫细胞

1、T细胞

T细胞表面具有TCR-CD3复合体、CD4/CD8分子、共刺激因子即细胞因子受体等多种特征性表面膜分子。

(一)T细胞的表面分子

T细胞表面分子是T细胞识别抗原,与其他免疫细胞相互作用以及接受信号刺激并产生应答的物质基础,也是鉴别和分离T细胞的重要依据。

1.TCR-CD3复合体TCR特异性识别抗原产生的信号借助CD3分子转导进入细胞内。

TCR不能直接识别蛋白质抗原表位,仅能识别APC或靶细胞表面与MHC分子结合的抗原肽(pMHC),这也是T细胞与B细胞识别抗原的不同之处。

CD3表达于所有成熟T细胞表面,CD3具有稳定TCR结构和传递抗原识别信号的作用,但并不参与抗原识别过程。

2.共受体CD4和CD8都是TCR的共受体,但分别表达在不同的T细胞亚群上。

CD4和CD8分子可增强T细胞与APC或靶细胞之间的作用,CD4也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gp120的受体。

3.共刺激因子T细胞的活化需要双信号刺激,不仅需要由TCR-CD3复合体分子提供的起始信号(第一信号),还必须有共刺激信号(第二信号)如:

CD28、CD154[CD40L]CD40配体

4.负调节分子5.细胞受体因子6.丝裂原结合分子

(二)T细胞亚群与功能

1.T细胞根据功能不同分为:

辅助性T细胞(Th)----多为CD4+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CTL)----膜分子多为CD8+,分泌穿孔素及颗粒酶,分泌肿瘤坏死因子

调解性T细胞(Treg)-----膜分子多为CD4+

二、B细胞

(一)B细胞的表面分子

1.BCR不能传递抗原刺激信号到细胞内,可直接识别具有天然构象的抗原分子。

CD79a/b与BCR结合,为B细胞提供第一活化信号

2.共受体CD19、CD21和CD81

CD21是EB病毒的受体,可显着增强BCR识别抗原的信号传导,促进B细胞的活化。

3.共刺激分子B细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为T、B细胞活化提供第二信号。

主要包括:

(1)CD40:

其配体为表达于活化T细胞表面的CD154(CD40L)

(2)CD80/CD86:

高表达于活化的B细胞表面,是T细胞CD28和CD152的配体,CD80/CD86与CD28相互作用,为T细胞的活化提供第二信号。

CD80/CD86与CD152相互作用,则可抑制T细胞的活化。

4.B细胞的功能

根据B细胞是否表达CD5分子,分为B1(CD5+)细胞和B2细胞

功能:

产生抗体----B2细胞主要识别蛋白质抗原,是参与B细胞介导的的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主要细胞。

提呈抗原----B2细胞是专职性APC,具有抗原提呈功能

分泌细胞因子

第六章免疫应答

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危险信号刺激所形成的一种反应过程。

1.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

识别对象、识别受体、效应方式

一、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1.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阶段T细胞抗原受体只能识别抗原提呈细胞加工处理后的抗原肽-MHC复合物(pMHC)

(1)抗原的加工提呈:

外源性抗原加工处理--MHC

类分子途径

内源性抗原加工处理--MHC

类分子途径

(2)抗原识别:

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本质是对pMHC的识别,T细胞的TCR识别APC提呈的抗原肽时,必须同时与识别抗原肽形成复合物的MHC分子,即T细胞的双识别,称为MHC限制。

2.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

(1)T细胞的活化CD8+T细胞、CD4+T细胞的活化:

初始CD4+T、CD8+T细胞细胞的活化必须由DC为其提呈抗原。

需要双信号.B7/CD28提供第二信号

3.抗原清除阶段【2种形式,CD4+细胞介导的效应和CD8+细胞介导的效应】

(1)CD4+细胞介导的效应:

Th1细胞的效应---介导细胞免疫效应

Th2细胞的效应---表达CD40L

(2)CD8+细胞介导的效应:

CTL能特异性杀伤靶细胞,一个CTL可循环往复、连续、高效地杀伤靶细胞。

(三)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

1.初次应答抗体的主要类型------IgM

2.再次应答抗体的主要类型------IgG

第七章免疫损伤与疾病

第一节超敏反应

1.定义:

以往称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再次或持续接触相同抗原所致的生理功能紊乱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免疫应答。

2.分类:

Ⅰ型超敏反应(速发型)、Ⅱ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

Ⅲ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Ⅳ型超敏反应(迟发型)

其中Ⅰ~Ⅲ型超敏反应均由抗体介导,Ⅳ型超敏反应由效应T细胞介导。

1、Ⅰ型超敏反应

主要由特异性IgE介导,引起Ⅰ型超敏反应的抗原称为变应原。

特征:

发生快;生理功能紊乱,一般可逆;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一)参与成分

1.变应原:

吸入性变应原【花粉、尘螨、动物皮毛】

食入性变应原【动物蛋白】

药物性变应原【青霉素、磺胺、普鲁卡因和有机碘,属于小分子半抗原,进入机体后与某些蛋白质结合长成完全抗原成变应原】

2.IgE正常人血清IgE含量极低,过敏时异常增高。

3.主要细胞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4.细胞因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