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选读复习全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13746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7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论选读复习全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资本论选读复习全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资本论选读复习全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资本论选读复习全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资本论选读复习全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本论选读复习全资料.docx

《资本论选读复习全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论选读复习全资料.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资本论选读复习全资料.docx

资本论选读复习全资料

《〈资本论〉选读》参考资料

第一局部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商品2.使用价值3.交换价值4.抽象劳动5.价值实体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7.价值形式8.相对价值形式9.等价形式10.一般等价物11.交换过程的矛盾12.价值尺度13.商品的形态变化14.货币流通量的规律15.人格的物化16.物的人格化17.商品拜物教18.私人劳动的两重社会性19.劳动力商品20.不变资本21.可变资本22.剩余价值率23.绝对剩余价值24.超额剩余价值25.相对剩余价值26.大规模协作27.生产劳动28.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29.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30.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31.资本主义占有规律32.资本主义积累规律33.资本积累34.资本积聚35.资本集中36.资本的技术构成37.资本的价值构成38.资本的有机构成39.相对过剩人口40.原始积累

二、选择题

1.《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2.《资本论》的目的是

A.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B.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

3.《资本论》科学抽象法的思维行程是

C.从具体上升到抽象D.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再由具体上升到抽象

4.《资本论》体系的表示方法是

A.从具体到抽象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C.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D.从抽象到具体,再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5.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经济的细胞形式是

C.商品的货币形式D.剩余劳动的价值形式

 

不正确的答案是

 

A.商品的使用价值B货币C抽象一般劳动D价格

 

C.补偿旧价值的劳动时间D.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

A.成正比B.成反比C.无关D.关系不确定

不正确的答案是

A.各种具体有用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

C.各种具体劳动与社会形式、社会制度的性质无关

不正确的答案是

 

13.在一样的时间,复杂劳动所以能创造更多的价值是因为

C.复杂劳动的需求大于简单劳动D.复杂劳动的消耗低于平均劳动消耗

14.x量商品A=y量商品B是

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

不正确的答案是

 

C.价值形式开展到什么程度,它的两极即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之间的对立也就开展到什么程度

D.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必须具有商品世界的统一的从而是一般的相对价值形式

16.理解货币形式的困难,无非是理解

C.简单的价值形式的困难D.一般相对价值形式的困难

17.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是指

 

不正确的答案是

 

20.商品在的价值尺度是

 

A.

B.

C.

D.

 

C.商品价值决定D.商品价值决定但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23.马克思用“一起抓住,一起绞死〞来比喻如下哪种现象

 

A.

B.

C.

D.

26.就商品流通的物质容而言,交换

C.使买方获得利益,而使卖方受到损失D.使卖方获得利益

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B.生产资料是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D.货币是资本的最初形态

A.劳动B.劳动时间

C.劳动力在一定时间的使用权D.劳动力在一定时间的所有权

 

C.实际上的强制关系D.互利、互惠关系

A.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时间B.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A.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旧价值转移过程与新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

 

C.旧价值的转移过程与新价值的创造过程D.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

 

A.

B.

C.

D.

 

37.生产商品的资本家所关心的是

C.生产商品所预付的价值的补偿D.商品所包含的、在出售时实现的剩余价值

A.只是为了缩短工作日

C.只是为了延长生产一定量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

不正确的答案是

 

C.相对剩余价值以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超过必要劳动时间为前提,所以说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的

 

C.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D.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的转化形式

41.在劳动过程之外,工人的个人消费

 

42.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当作再生产过程来考察,它就是

 

C.没有触犯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D.否认了商品生产和一般规律

 

C.与价值规律相矛盾D.没有违反价值规律

46.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

A.已经被剩余价值规律所取代于B.仍然对生产和流通起调节作用

 

A.剩余价值B.社会进步C.增加就业D.提高资本有机构成

A.资本积累的产物B.工资提高的产物C.工资降低的产物D.工人人口绝对增长的产物

49.“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中的“个人所有制〞指的是

 

三、判断并说明理由

1.具体劳动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

2.商品对人的用处越大,其价值也越大。

3.有价值而无使用价值不能成为商品。

4.一般人类劳动是抽象财富的唯一源泉。

5.商品的价值量与表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6.价值量的实际变化能够明确而完全地反映在价值量的相对表现即相对价值量上。

7.商品的等价形式包含价值的量的规定。

8.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存在商品拜物教。

10.金和银作为货币在历史上长期并存,说明价值尺度可以是多重的。

11.在商品的价格形式中,价格和价值是一致的。

12.

是容易实现的。

13.每一次卖同时就是买,因此商品流通必然造成买卖的平衡。

14.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

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

15.资本家是为了降低劳动力价值而致力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16.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就是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

17.工资是劳动的价格。

18.资本就是积累起来的剩余价值。

19.工资是自变量,资本积累是因变量。

20.资本规模的扩大只取决于剩余价值分割为收入与资本的比例。

四、简述

1.如何理解《资本论》的方法?

2.举例说明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在《资本论》中的运用。

3.举例说明历史与逻相统一的方法在《资本论》中的运用。

4.《资本论》全书的结构。

5.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什么要从商品开始?

6.马克思是怎样从交换价值这一现象出发揭示出其中隐藏的价值的秘密的?

7.商品的拜物教性质与其产生的原因。

8.马克思是如何分析简单价值形式的?

9.怎样理解交换过程的矛盾?

“困难不在于了解货币是商品,而在于了解商品怎样、为什么、通过什么成为货币〞的?

11.《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第三节与第二章的区别与联系。

12.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与价格标准职能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3.如何理解价格形式所包藏的量和质的矛盾?

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15.《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的中心容与理论结构。

16.《资本论》第一卷中的货币理论。

17.货币与资本的区别。

18.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与其解决条件。

19.劳动过程作为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20.资本各要素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21.为什么说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使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根本的革命?

22.什么是超额剩余价值?

它同相对剩余价值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23.为什么只关心生产交换价值的资本家总是力求降低商品的交换价值?

24.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以与二者之间的关系。

25.怎样理解剩余价值的自然根底与社会条件?

26.马克思是怎样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的分析中,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

27.什么是资本集中?

资本集中有什么作用?

28.怎样理解资本主义人口规律?

29.马克思是怎样论述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的?

30.资本原始积累同资本积累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五、论述

1.试述《资本论》的方法与现实意义。

2.试述《资本论》的现实意义。

3.试述商品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4.试述《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劳动价值论的根本容。

5.试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6.试述《资本论》第一卷中的剩余价值生产的理论。

7.试论述商品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8.试述《资本论》中关于资本力的思想与其现实意义。

9.试述《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积累理论的根本容。

10.试述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第二部复习题参考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

1.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

②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是社会使用价值,它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

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是劳动产品开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表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2.①使用价值是物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二因素之一。

②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社会使用价值,因此受到人的主观评价。

③商品的使用价值有质和量的规定,不同质的使用价值由具体劳动创造并表现着社会分工。

④使用价值构成人类社会财富的物质容,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如此是交换价值或价值的物质承当者。

3.①不同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商品价值的必然的表现形式。

②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③一个商品的价值不能自己表现出来,而只能通过交换由一定量的另一商品的使用价值来间接表现,即通过交换价值来表现。

④因此,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①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之一,具体劳动的对称。

②撇开或舍象了各种具体劳动形态的一般的无差异的人类劳动。

③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一种属性,它创造商品的价值。

5.①价值实体是凝结商品中的抽象人类劳动。

②不同种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交换,明确它们有等量的共同的东西。

这种共同的东西不可能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如果撇开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

各种劳动也不再有什么差异,全都化为一样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

在商品交换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共同东西,就是抽象人类劳动凝结所形成的价值。

③因而,抽象人类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实体。

6.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7.①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包括对立统一的两极:

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

②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但商品的价值不能直接表现出来,而只能通过交换由另一商品的使用价值相对地表现出来。

因此,价值表现的两极实际上是价值被表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对立的外部表现。

③价值形式从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开始,经过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开展为货币形式。

8.①商品价值表现的两极之一,或在价值表现中,价值被表现的商品所处的地位。

②商品的价值对象性完全是社会的,只能通过交换由另一商品的使用价值来表现。

这样,在价值表现中,价值被表现的商品就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其价值表现为相对价值。

9.①商品价值表现的两极之一,相对价值形式的对称。

②即作为其他商品价值的表现材料、能够和其他商品直接相交换的商品所取得的特殊价值形式。

③等价形式具有三个特点:

使用价值成为它的对立面即价值的表现形式;具体劳动成为它的对立面即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私人劳动成为它的对立面的形式,成为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

10.①从商品世界别离出来的充当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材料的商品。

②商品的价值只能通过交换由另一个商品的使用价值来表现。

在交换中,充当价值现材料的商品处于等价形式,是等价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