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风貌设计导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13476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风貌设计导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城市风貌设计导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城市风貌设计导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城市风貌设计导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城市风貌设计导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风貌设计导引.docx

《城市风貌设计导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风貌设计导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风貌设计导引.docx

城市风貌设计导引

第一章城市风貌设计导引

基本原则

城市风貌设计是对本次规划的进一步诠释,旨在通过保护、创造和发展优美的物质空间形态,提高环境质量,丰富城市内涵,凸显城市特色和个性。

规划以建设具有适宜居住的产业区为总体目标。

突出“北山南水,水绕城流”的地域风貌特色,强调对区内空间的总体要求,并为下层次的规划提供依据。

从城市总体形象、空间景观格局、公共空间系统、景观环境、空间尺度及色彩设计等方面,将城市景观中心与滨水岸线以及各功能组团,共同构建成一个完整、系统的城市景观环境,并遵循以下原则:

⏹整体性和独创性相结合的原则,创造生态与现代城市新区风貌特色相结合的产业新城景观环境;

⏹充分重视开放空间和道路作为空间构图骨架的作用,注重道路和开放空间的界面设计;

⏹生态环境与人工环境相结合,注重保护原生态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街区;

⏹构筑现代化城市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系统组织城市开放空间,强化街道空间的特色,创造高品位的城市空间环境;

⏹强化细节,注重城市天际线的设计以及城市色彩控制。

总体形象控制

总体形象控制是对形成城市总体意向的重要场所的控制。

总体意向的形成是通过常规的视点观察城市及城市活动,因此,城市的观景点和形成景观的城市区域是城市设计总体形象控制的具体内容。

总体形象控制的要点在于:

依托秀才山以及秀才山水库良好的环境背景形成借景和对景,并通过加强与自然生态用地、河渠等绿地的沟通与联系,精心营造自然生态休闲景观区。

通过严格限制其开发强度和高度,保护山及河渠等自然景观的视觉通达性。

通过加强绿化和活动设施,与公园、街头绿地、商业和旅游休闲绿地等绿化开敞空间共同构筑现代化生态型城区的景观基准面。

依托景观基准面,通过武广高铁、广乐高速、昆汕高速等横贯规划区的道路防护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主体构架,衬托合作区总体城市形象;以秀才山核心区形成主要自然生态休闲中心;以中央服务区城市中心地段展示城市界面;最终逐步形成脉络清晰的城市风貌区和城市轮廓。

本次规划根据城市功能分区而形成不同特征的景观区域,共以下8个风貌片区:

1秀才山自然生态休闲组团:

自然生态休闲风貌区

以秀才山水库为主要休闲旅游项目,整体采取保护的策略,营造北部自然生态休闲风貌。

2中央服务区:

活力中心特色风貌区

“山水相连、城景互融”的自然环境与精心规划、疏密有致的建筑形式相辅相成,行政、商业、文化教育等多功能物质要素在城市滨水中心区合理组织,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3启动区:

丰富多彩城市新区

作为合作区的启动区,合理组织高新技术产业、商业、配套服务等各种功能,体现丰富多彩的城市新区的景观特质。

4西部生态居住组团:

“生态、亲和、便利宜人”的现代住区

以自然山体为景观核心、高速公路绿化带为纽带,契形绿地向社区渗透的景观格局,使居住融入到城市景观系统中去。

5南部滨水居住组团:

特色水景风貌区

结合中间景观水系,合理组织配套服务功能,体现丰富多彩的滨水城市新区景观特质。

6南部现代产业新城特色风貌区

以大规模现代工业厂房形成规整、明快的城市风貌,体现追求速度、科学高效的精神。

结合中间景观水系积极创造开敞空间,打破传统工业区呆板枯燥的格局,满足舒适、安全、生活、社交、美学多层面的需要,创造人性化的生产生活环境。

7高新技术综合发展组团:

生态新城特色风貌区

依托现有的山水自然资源,营造富有自然气息的高新科技综合发展区,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工作及生活环境。

8茶园风情特色风貌区

依托茶叶研究所的茶园以及原有茶叶世界等旅游景区,打造具有茶园风情的绿色休闲度假风貌区。

图12-1城市设计导引图

设计要素控制

空间景观格局、公共空间系统和视觉效果是影响城市意象的重要方面。

城市设计应重点分析公共开敞空间的分布形态及联系的空间因素,尺度、节奏、层次、韵律、天际线等视觉要素和标高、高度、朝向、间距、建筑后退等技术要素。

高度控制

高度控制划分为城市制高点、高层发展区(可根据景观要求建设高层、超高层)、多层发展区(除特殊局部,不应超过24米建设)以及低层发展区(除特殊局部,不应超过12米建设)四个层面的控制区。

根据整体城市形象控制的需要,在中央服务区、高新技术综合发展组团设立城市制高点,作为城市的主要地标。

主要高层区则集中在南部现代产业发展组团、启动区发展组团周边,体现城市的现代化风貌。

低层发展区主要包括秀才山自然生态休闲组团、西部生态居住组团、南部滨水居住组团、茶园风貌区等,强调开发的控制,维持各自的景观特色。

其余地区以发展多层为主。

视线通廊

通过建筑高度控制以及建筑形体设计等手段,创造既视野开阔又丰富多样、串联多个景观节点的视觉通廊。

主要包括:

西部贯穿生态居住区与高新技术综合发展区的通廊、北部秀才山至南部仙桥村的景观通廊、旅游大道过境的视线通廊等。

对于视线通廊范围内的建设,要进行控制,尽量以开敞为主。

界面

对滨水界面的处理,主要强调其轮廓线的连续性,以便于创造富有层次感和韵律感的城市天际线。

而南部工业区中央大道作为综合性干道及进入城市核心区的主要通道,应强化其两侧建筑的现代风格及界面的连续性,既要有作为“街墙”的围合感,又要具备作为背景的优美连贯、错落有致的城市天际线轮廓。

要求沿街高层建筑的布局及建筑物顶部形式的设计要考虑到车行观赏的特点,既不要过度拥塞也不要过于稀松,而对于这些高层建筑的裙房或建筑的地面几层,要充分考虑行人尺度,加强建筑物的细部处理,适当补充视觉焦点与小型公共开放空间,以增强街道的韵律感与节奏感,满足使用者不同的视觉需求。

开敞空间

包括滨水开敞空间及郊野开敞空间两类。

滨水开敞空间主要包括中央水系周边、仙桥水两岸绿地,要加强对滨水空间的规划控制,在滨水区尽可能控制一定宽度的绿化带,建设步行道,增进亲水性。

同时,加强与城市景观的融合。

郊野开敞空间主要有西部生态居住区内的小山、北部秀才山等,要对山体加强保护,并将郊野景观引入周边建设区之中。

规划控制中央水系、中央服务区内绿地等,形成“山-城-水”对话的开敞空间系统。

景观轴线

布局“T字型”的景观轴,形成合作区的景观主轴。

规划以南部中央景观大道为景观主轴,旅游大道为景观次轴贯穿主要城市景观区,加强主次轴向间的联系和渗透,联系各主要景区和景点之间的道路必须特别重视自身的景观建设,在重要的对景轴线上合理组织街景的起伏对比变化,留置视线通廊。

南部中央景观大道:

联系园区与英德市主城区,既有现代化的城市风貌景观,也有丰富的滨水景观,是展示合作区标志性城市景观界面的主要轴线,同时也是联系北部秀才山自然生态。

旅游大道:

穿越中央服务区、高新技术产业片区,景观的主要轴线,是区内东西向的景观次轴。

城市风貌建设

功能区

一.1.1.1居住区

住区建设以规模体量适度的多层和低层住宅建设为主,建筑设计应考虑建筑空间组合、建筑造型与景观视线通廊、整体景观环境的整合,并通过建筑自身形体的高低组合变化与住区内、外自然环境结合,塑造具有个性明显和识别性强的住区整体环境。

要打通住区与滨水地区的绿色廊道,使人有更多机会亲近水体,并严格禁止位于滨水区的新建居住区侵占滨水公共绿地。

一.1.1.2工业区

打造绿色工业区,在区内工业建筑内辟设植有草木的公用平台花园,以加强工厂内部及周边环境的绿化。

尽量在园区内提供更多用地作为绿化用途,提高绿化覆盖率,使其与周边环境更为协调。

一.1.1.3商业街区

注重建筑的退线,高层建筑必须与城市道路之间有足够的退后距离,尽量减少交通对办公区的影响。

结合规划多布置街头绿地、休闲广场等活动空间。

开放空间

一.1.1.4道路空间

分车带景观要保持一定的通透性,以利于组织道路两侧景观及不阻碍司机视线。

交通岛不宜密植乔木或者大灌木,植物配置的图案要简介、曲线优美,创造具有特色的通透空间,以免分散注意力影响交通。

交叉口要根据道路的数量、交界的角度,结合花草进行造景,保证三角形视距范围的通透性及街道转折过渡作用,营造清爽开阔的路口景观。

一.1.1.5滨水空间

打造滨水风光带,在人工湖附近设置具有标志性的滨水空间景观,并在河口处设置大型建筑,作为重要收尾节点。

一.1.1.6广场空间

以休憩为主题的广场,入口要容易识别,并交通方便。

新建广场空间应以热带植物品种为主,广场的硬质铺装面积不宜过大,适当增加绿地面积。

结合地段的条件,应设置类型多样、规模适当的广场,包括交通广场、纪念广场、游憩广场、公共建筑前附属广场等。

一.1.1.7绿色空间

尽量安排开敞式的公园,促使市民与绿色的接触。

滨水驳岸要增加层次感,增加绿色柔化驳岸的比例,进一步形成“水体-地被-花灌木-乔木-休憩空间”的城市环境。

建筑风格

考虑到合作区地域范围较大,每个不同功能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演化过程,因此将片区的建筑风格控制按以下两个区域划分:

一.1.1.8现代建筑集中区

主要包括中央服务区、高新技术综合发展组团、南部现代产业发展组团、启动区发展组团。

以现代建筑作为主要的风格,凸现具有强烈时代感的新区形象,强调建筑风格的新颖与协调。

在中央服务区,建筑形式可以更为别致典雅,同时可以结合传统的坡屋顶、骑楼的建筑形式,凸现城市个性以及地域特色,形成整体的层次感和韵律感。

一.1.1.9建筑风格协调区

其他地区均划为风格协调区。

区内建筑要尊重环境、尊重文脉,建筑风格强调多元化,符合审美要求的建筑形体,都可以在此区运用。

城市色彩

色彩作为一种视觉形象要素,在城市建设和改善生活环境中的作用十分突出。

在城市色彩选择及搭配方面,依据英德市城市色彩规划,英红镇色彩规划为新颖、简洁、明快。

合作区所处的位置决定了自然美的丰富性,城市的空间色彩设计是以自然美为主要美学特征的。

河水、树林、阳光是处于纯自然条件下的色彩元素,因此,合作区的主色调偏重于明亮的暖色调及舒适的冷色调。

规划在空间色彩的处理上注重对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的特色保护,挖掘固有存在于城市发展脉络之中的色彩,为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文脉的建设起到关键的作用。

在城市色彩控制上,规划将合作区划为色彩限制区、色彩主导区和色彩引导区。

色彩限制区主要包括秀才山自然生态休闲区、西部生态居住区、南部滨水居住区,新建建筑色彩应基本沿用朴素典雅的白色、暖灰色墙面和浅红色屋顶的搭配,红褐色、棕色和灰褐色作为主要的辅色调。

色彩主导区主要包括中央服务区、高新科技综合发展区、南部现代产业规模发展区、启动区等,区域内的建筑需形成具有现代感的清新绚丽的色彩风格,主色调以浅米黄、浅蓝和白色为主。

色彩引导区主要包括城市建设区内其他区域,色彩可以在城市整体形象上,根据各个区域的特色予以变化,使其保持协调又各具特色。

同时,考虑到规划区各个区域的功能和环境特点有差别,同时又避免破坏城市的主体色调,建议采用大协调下的微差方式。

对于建筑密度较高的区域,采用的色彩可以较暗,避免强烈的色彩冲突;对于建筑密度相对较低的区域,采用色彩可以较为鲜丽;对于特色浓郁,环境优美的自然风貌区域,可以用更浅的色彩,使建筑掩映在绿阴丛中,显得高雅脱俗,清新明朗。

表12-1英德市城市色彩规划色彩分区

(6)城市设计构思

1)设计构思过程

在对现有情况及相关背景的深入分析基础上,构建理性的规划设计方案,具体构思工程如下:

◆构建垂直评价体系——生态适宜度及土地承载力的确定

A、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分析模型,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

根据规划需求和可能选择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要素(因子)包括自然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及景观要素等方面。

并对每个单因子进行分级、确定权重值,分别编制单项生态因子图。

对单因子图加权叠加,并对叠加结果进行分级,绘成图。

根据综合适宜度评价结果,编制生态适宜度图。

B、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城市土地承载力。

其中两个主要内容包括:

用人口和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