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部编语文习作缩写故事 教案设计文本+表格共2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13336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上部编语文习作缩写故事 教案设计文本+表格共2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五上部编语文习作缩写故事 教案设计文本+表格共2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五上部编语文习作缩写故事 教案设计文本+表格共2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五上部编语文习作缩写故事 教案设计文本+表格共2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五上部编语文习作缩写故事 教案设计文本+表格共2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上部编语文习作缩写故事 教案设计文本+表格共2篇.docx

《五上部编语文习作缩写故事 教案设计文本+表格共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上部编语文习作缩写故事 教案设计文本+表格共2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上部编语文习作缩写故事 教案设计文本+表格共2篇.docx

五上部编语文习作缩写故事教案设计文本+表格共2篇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文本式+表格式(共2篇)

习作:

缩写故事

1.通过缩写练习的指导,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重点。

2.学习缩写,对原有故事内容进行适当摘录、删减、改写和概括。

做到内容准确完整,语句连贯通顺。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重点

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用简练的、衔接性的语言概括文章大意。

●难点

把握文章的要点和主要内容,进行有效取舍,运用精练的语言来表达。

●教学准备

1.学生:

熟读《猎人海力布》,并准备另外一篇民间故事。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缩写,对原有故事内容进行适当摘录、删减、改写和概括。

2.缩写做到内容准确完整,语句连贯通顺,能运用精练的语言来表达意思。

一、创境导入,揭示课题。

1.师:

同学们,以往我们写作文往往要求细致、具体,但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我们长话短说,言简意赅。

你知道哪些情况下需要这样做吗?

生:

向上级或向有关单位汇报时;向别人推荐一本书时;把故事简要介绍给别人时……

2.师:

的确,叙述具体是一种表达能力,长话短说也是一种必需的交际能力,这节习作课,我们就通过“缩写”来学习长话短说的方法,锻炼我们交际表达的能力。

向学生提问,唤醒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长话短说、言简意赅是生活中必需的素质,从而引发学生学习这次习作的兴趣。

二、了解缩写,缩句练习。

1.师:

什么是缩写呢?

缩写就是把内容复杂、篇幅较长的文章压缩,而能保留其主要内容,使人一目了然。

就是说我们要把篇幅较长的课文缩成几百字的短文,并且还不能丢掉主要的内容,这就是缩写。

2.师:

在学习“缩文”之前,我们先做一个“缩句”的练习,句子会缩写了,段和篇的缩写也就不难了。

3.课件出示第一组缩句练习。

1.年轻的女教师一本正经板着面孔讲人的起源,讲人的发育和进化。

2.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

3.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

缩句后:

(1)女教师讲人的起源,讲人的发育和进化。

(2)脸涨得通红。

(3)我笑出了声音。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适时引导,这类句子的缩写方法就是“削枝存干”,即:

去掉具体描写的部分,留下主要内容。

4.课件出示第二组缩句练习:

1.一声不吭的瑞恩突然说:

“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

”他的声音很小,但很坚定,“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2.晏子严肃地回答:

“这是什么话?

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

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缩句后:

1.瑞恩说他要攒钱买钻井机,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2.晏子说齐国的人很多。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这类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的概括方法是:

把人物语言简略化,就可达到言简意赅的目的。

段、篇的缩写,其实就是段、篇中句子的缩写,这一环节,将缩写的几种类型以句子的形式进行训练,为缩段、缩文奠定了基础,降低了缩文的难度。

这样学生明确了缩写的本质其实就是让内容更精炼,但文意文体不能改变。

三、明确要求,学习方法。

1.学生自学习作要求,请打开课本第44页,仔细地读习作提示,想想缩写有什么方法和要求。

可以拿起笔做做记号。

2.师:

用心读一读《猎人海力布》第1~4自然段的缩写例文,将例文与原文对比,你发现什么地方没变?

什么地方变了?

怎么变的?

发现缩写特点:

不变的是:

主要内容没变;文章叙述顺序没变;人称没变。

(生交流)发生变化的是:

(1)人物对话概括化了。

(如《猎人海力布》中第4自然段整段的人物对话,在例文缩写里,只用几句话概括了事,这样既不影响情节,又使语句简练)

(2)具体描写的地方改变了。

(原文第3自然段对海力布救小白蛇这一过程写得较具体,但在缩写时,削枝存干,去掉了细致描写的地方,把故事中具体描写的部分改写得更简洁)

(3)删减了次要内容。

(删减次要事件,如第1自然段“他热心帮助别人”部分仅用一句话交代,删减了他如何帮助别人的内容)

3.读“习作提示”,整理缩写方法。

师:

刚才我们通过原文与课本第44页例文的对比,发现了一些缩写的方法,现在,再读一读习作提示,你能整理出一套比较完整、准确的缩写方法吗?

缩写方法:

(1)缩写前:

多读原文,抓住重点。

(2)缩写时:

合理取舍(删减次要内容);简化语言(人物对话概括化;具体描写的地方概括化);连缀成文(对需要保留的内容,不要照搬原文,而要适当改写,连缀成文,使语句连贯通顺);结合海力布这一主要人物概括故事主要事件,删减次要内容。

(3)缩写后:

对照原文,精心修改。

看缩后故事是否完整,情节是否连贯,语句是否通顺,上下衔接是否自然。

范文赏析:

《猎人海力布》缩写

从前,有个叫海力布的猎人,他热心助人,大家都十分尊敬他。

有一天,海力布去打猎,从老鹰的嘴里救下了一条小白蛇。

小白蛇为了报答他的救命之恩,带海力布去了龙宫,并告诉海力布可以要龙王含在嘴里那颗宝石。

把那颗宝石含在嘴里,就能听懂动物的话,但是听到的话不能转告他人,否则自己就会变成石头。

海力布向龙王要了那颗宝石,小白蛇再三叮嘱海力布要记住路上交代的话,海力布谢过小白蛇,就回家了。

自从海力布有了这颗宝石,打猎方便极了,每次分给大家的猎物更多了。

过了几年,有一天,他打猎时听到群鸟在交谈。

带头的鸟要群鸟连夜飞走,因为今晚有山洪暴发,人都会被淹死。

海力布大吃一惊,连忙跑回村庄催促大家赶快搬家,可谁也不信。

一位老人恳求海力布向大家说明原因。

想要救村民,只有牺牲自己。

海力布只好说了实话。

话刚说完,他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乡亲们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后悔不已,十分悲痛。

他们含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向很远的地方走去。

半夜里,果然山洪暴发了,村庄被淹没了。

后来,人们世世代代都纪念海力布。

先读例文,自主发现缩写方法,后读“习作提示”整理缩写方法,给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突破了“提示”带给学生的思维局限。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能简述故事大意。

修改自己的习作,在修改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2.做到故事完整、情节连贯、语句通顺。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缩写的特点和基本方法,谁来说一说缩写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缩写前要完整阅读原文,抓住故事重点,缩写时要合理取舍,简述大意,连缀成文。

3.精心修改,并阅读缩写文,看缩后故事是否完整,语言是否简洁通顺,是否与原文大意相同。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回顾什么是缩写,缩写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怎样进行缩写,为本节课进行修改交流做好参照,打好基础。

二、运用方法,尝试缩写。

(一)共同缩写《牛郎织女》。

1.读《牛郎织女》,思考: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哪些应该保留?

哪些可以删去?

口头交流。

2.对保留的内容进行缩写。

教师巡视,相机辅导。

3.课件出示缩写后的《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缩写

古时候,有个没爹没娘的孩子,跟着哥哥嫂子过日子,可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

人们见他放牛,就叫他牛郎。

牛郎长大了,哥哥嫂子提出了分家,牛郎便牵着老牛,拉着破车在一座山前安了家。

一天,老牛开口对牛郎说:

“明天黄昏你到山那边的湖边,捡起那件粉红色的纱衣,跑到树林里等,跟你要衣裳的那个仙女就是你的妻子。

第二天,牛郎照老牛说的话去做了,果然等到了一位叫织女的姑娘,他俩各自述说了自己的情形。

之后,他们结婚了。

他们结婚后,生了一男一女,一家四口过着幸福的生活。

可是,织女很怕外祖母找到她。

一天,老牛开口对牛郎说自己要死了,让牛郎把它的皮留着,遇到紧急事,就披上它的皮……

最终,王母娘娘知道织女在人间。

一天,王母娘娘来到牛郎家,拖走了织女,牛郎马上披上牛皮飞上了天,眼看就要追上了,可是王母用发簪一划,就出现了一条天河,把牛郎和织女隔开了。

回到天上,王母拗不过织女,只好让牛郎和织女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在鹊桥相会。

(二)选择其他的民间故事进行缩写。

(自由选择喜欢的片段缩写)

共同缩写有利于方法的集中指导,选择缩写则激发了学生的动笔兴趣,同时,将整篇文章分为几个部分缩写,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缩写实践。

这样,化整为零、扶放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都得到了关注,课堂教学自然是高效的。

三、展示作品,评改提高。

1.学生自读自改。

出示评改要求:

1.故事是否完整(主要人物、事件、时间)

2.情节是否连贯(情节完整、精炼)

3.语句是否通顺(过渡自然、简洁)

师:

著名作家老舍曾经说过:

“肯删改自己的文章,必有出息。

”可见自主修改多么重要。

请同学们写好后自由朗读,想想词语用得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故事是否记述完整,不合适的自己试着修改。

2.读给同学听,小组交流,合作互改。

四人一组或两人一组,(根据时间而定)自己朗读习作,其他同学评议。

看看习作是否将故事的经过记述完整了,是否连贯通顺。

教师深入小组参与评议,有争议的地方可以举手请求老师的帮助。

3.读给同学听,全班交流,集体评议。

谁想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全班同学听?

其他同学按照课件提示思考、点评。

请一名同学读习作,可以是小组推荐的佳作或优秀片段,也可以是教师发现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习作。

师:

大家听后有什么看法?

你认为这篇习作的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说一说。

引导学生从故事内容是否完整具体,情节是否连贯,语句是否通顺等方面进行点评。

4.再次读给自己听,补充修改。

师:

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现在请同学们再次读一读自己的习作,结合刚才评议的方法,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得更好,自己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作补充修改。

5.读给爸妈听,分享快乐,将爱延续。

师:

回家后,请你把习作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和你一起分享习作的快乐,并请爸爸妈妈对你写的内容提出建议,再次修改。

评改赏析作文不但是增强语感,提高学生驾驭语言能力的有效手段,还是情与情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是师生、生生之间心灵对话的循序渐进,要自评自改、同学互评、师生共评再自我修改,让每个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取长补短,习作水平得到共同的提高。

而回家后读给父母听,则把这一习作活动继续下去了,让学生感受到作文即是生活,生活与作文构成了一个“生活—作文—生活”的良性循环,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习作的快乐,令作文评改充满乐趣、充满活力。

1.凸显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本节课,教师引导学生在缩句的实践练习中、例文的自读自悟中发现、总结、整理缩写的方法,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学习方式。

2.缩句练习:

了解学情,降低难度。

段、篇的缩写,其实就是段、篇中句子的缩写,在这一环节,教师将缩写的几种类型先以句子的形式进行训练,为缩段、缩文奠定了基础,降低了缩文的难度。

在几次研讨展示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同时,这个环节的设计还为教师提供了了解学情的机会,教师根据学生缩句练习的情况,灵活调整训练的强度,也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选择缩写:

激发兴趣,高效实践。

一节课的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缩写一篇较长的文章,对于初学缩写的学生来说显然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应设计选择学生喜欢的片段来开展缩写的教学环节,实践表明,这个环节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练笔兴趣,同时,将整篇文章分为几个部分缩写,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缩写实践。

这样,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课堂教学自然是高效的。

不足之处:

一是没有在一开始创设生活情境。

创设生活情境能让学生深入体会缩写的重要性;二是学习过程中没能适时展开小组讨论,学生的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