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132746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品德与生活教案

第一单元教案

教学建议:

  本单元是三年级的开篇,因而也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篇。

依据课标“我在成长”的条目,分解安排了“幸福的摇篮”这一单元主题。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人的良好道德和社会性品质发展的起点,显得十分重要。

家庭的亲情,父母的疼爱,学生虽然或多或少地知道一些,但是他们并不一定都能真正感受到父母对孩子所付出的心血,甚至会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疼爱是应该的,孩子理所当然地应该接受疼爱,不知道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支感激和孝敬父母。

培养学生心中有父母,体谅父母的辛苦,为父母、家庭分忧,懂得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把关心、孝敬父母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看成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落实“我在成长”中的过程目标十分关键。

谢谢您,爸爸妈妈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家庭亲情,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离不开父母长辈的养育,应当以恰当的方式回报父母、长辈。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验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疼爱,懂得感激爸爸、妈妈。

培养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1、小时候的故事

看课本,通过回忆自己小时候成长的一些故事,唤起他们对父母辛勤操劳和关爱的感激之情。

其中的任何一个故事都凝聚了父母的关爱和期待,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去体会、感受。

活动:

a、了解:

查找小时候的故事,查一查名字的来历;b、讲:

向同学们讲述有意义的故事。

2、温暖的家

看:

欣赏图片,回忆爸妈对自己的关爱之处,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家庭是你们的主要生活场所,是你们最熟悉、与自身发展关系最密切的地方。

在你们成长的道路上,父母长辈倾注的关爱是无法用数字计算的。

说一说:

讲述父母关爱自己的感人故事。

诵读:

诵读课文中小诗,回味受到家人呵护时的感受。

3、爸妈真辛苦

观察与记录:

看图,教材从农村和城镇两个角度,从父母每天的工作时间、工作任务两个方面,选择不同的家庭安排了观察记录的内容。

讨论:

说一说自己的父母是怎样为家庭和子女操劳的,体会家长的辛苦。

说一说他们一天的工作时间、工作任务等等。

4、我爱我的家人

评一评:

看课本上的插图,说一说他们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为什么?

课本上的插图有两类:

一类是关心父母和长辈的孝敬行为;另一类则是不理解父母,有行为问题的表现。

做一做:

学唱歌颂爸妈的歌曲,说一说父亲节的由来。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1、再现生活场景,煽情导入主题

(播放《我真幸福》录像资料或投影片:

爸爸妈妈陪小红一起逛公园、放风筝,和小红一起讲故事、做手工……)

议一议:

小红生活幸福吗?

从哪些情景中可以看出来?

讲一讲:

是啊,父母为我们不知倾注了多少心血,当你生病需要治疗时,当你学习有了困难时,爸爸妈妈是怎样对待你的呢?

这中间一定有很多感人的故事,讲给同学听一听。

讲的时候,可以出示照片或纪念物。

2、讲述父母的故事,感受家庭的亲情。

填一填:

爸爸、妈妈上班后___,爸爸、妈妈回家后___,爸爸妈妈为我忙碌____。

夸一夸:

家是温馨的港湾,爸爸妈妈用勤劳的双手换来这幸福的家园,请你用“我爸爸妈妈真行”为题夸一夸他们。

写一写:

此时此刻大家对自己的父母一定有了新的认识,把最想说的话记在日记本里。

3、呈现孝敬父母的事例,引导孝敬父母的行为。

演一演: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选择一个孝敬父母的典型故事先讲一讲,再和同学们一道排练演一演。

说一说:

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爸爸妈妈奉献了他们全部的爱,我们可能从来没有想到爸爸妈妈也需要得到体贴和关爱。

当你面对这些情况的时候,你应该怎样做呢?

说一说。

唱一唱:

挑选一支歌唱爸爸、妈妈的歌曲如《世上只有妈妈好》等进行训练,在父亲节、母亲节到来时唱给爸爸、妈妈听。

我能照顾自己了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尽量减轻父母的负担,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要引导学生从“由父母照顾”转变为“照顾自己”,实现这一进步。

让学生体会课题“我能照顾自己了”的语气中的一种自豪感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1、父母的牵挂

看图:

说一说图上画的上什么意思。

父母牵挂子女的情感,就好像是天上的风筝的线,我们不能没有父母的牵挂,就好像风筝不能没有线。

父母天将明的唠叨、叮嘱,在你们眼里有时是多余的,甚至让人感到不耐烦,但是这却反映了他们的爱。

反思:

回想、列举“爸爸妈妈平时对你最放心不下的有哪些?

”,思考父母对你的关爱。

2、让爸妈放心

说一说:

看图,通过同学之间、母子之间、儿子与父亲之间的对话,说说父母可能不放心的事情,并且讨论一下,应该怎样自觉消除父母牵挂,怎样说或者怎样做。

想对策、谈打算:

“针对爸爸、妈妈不放心的事,说说解决的办法。

”,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小组交流一下。

填充课本上的空白。

3、爸妈我能行

看图:

第一组图是连环图,呈现的是小强星期天的活动内容和流程。

这一组图片不仅反映了小强做到了自主料理自己的事情,还兼顾了学做家务和体育锻炼等方面,很有榜样意义。

第二组图反映了儿童生活中的真实情况,有的做得好,有的做得不好,提示语揭示了行为倾向和后果。

试一试:

小强做得真不错,你试试看。

评一评:

图上的同学做得对不对,说说你的看法。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1、了解学情,贴一贴

这是我们的家(住房图),家里有许多家务活需要做。

想一想,在家中,哪些事是爸爸、妈妈做的?

哪些事是你自己做的?

(把纸条贴在图中相应地方)

比较:

在家中谁做的事多?

谁最辛苦。

2、走近生活,讲一讲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不仅要做家务,更要关心我们的学习、生活,讲一讲爸爸、妈妈关爱我们的小故事。

3、合作学习,演一演

分组读一读小华日记(课前发给学生,上面记录了父母关爱他的几个小片段)

小组把认为最感人的一个小片段演一演。

(小组排练)

指三个小组上台表演。

采访:

假如你是一名导演,你认为哪个演员演得好?

为什么?

(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理解爸爸妈妈关爱我们的心。

4、直面自我,评一评

出示一组课件画面:

a、课间活动打闹;b、夏令营给打电话报平安;c、爸爸准备为小强买早点,小强说:

“爸爸,让我去。

”d、妈妈怕占用我的学习时间不让我干家务,今天我说服了她,自己刷了球鞋,我真高兴。

e、……

他们做得怎样,如果是你,你该如何处理?

和小伙伴们说一说。

你遇到过图d这种情况吗?

你又是怎么做的?

5、体验发展,做一做

面对这些事情,(回到开课时的用图)我们应该怎样做?

指名让学生上台取纸片,要求学生根据纸上写的活现场做一做。

(课前准备:

被子、桶、水、脏衣服、扫把、面条、锅等实物。

评一评:

谁做的最棒?

找一找身边的小能人,向他们学学做家务。

我来学当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家庭经济来源,了解家庭生活必要的开支,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约。

2、帮助学生树立节约的意识,增进对父母劳动的尊重;教育学生从小就了解家庭经济的来源与家庭开支的关系,懂得量入为出。

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懂得合理,树立节约的意识,增进对父母劳动的尊重。

教育学生懂得量入为出,合理开支,精打细算,也为将来进一步承担家庭责任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1、家庭收入哪里来

小调查:

“家庭收入是从哪里来的?

”“你家的收入有哪些,问问爸爸、妈妈”。

通过课文中人物的对话揭示,调查了解自己家庭的收入情况,并完成对话文本的填写。

调查的渠道很多,可以通过平时观察、询问父母、帮助大人记帐和整理帐本等方式进行。

家庭收入的来源很多,也很不相同,要注意开扩视野。

算一算:

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庭的月开支情况。

每个家庭每个月都有必需的开支项目,这些项目随着居住环境的不同而不一样。

然后通过整理小帐本的形式记下来。

2、我会巧安排

看图:

第一组图是连环图,小龙用24元钱安排一家人一天的生活,由于不会巧安排,一天没有结束钱都花光了。

引导学生从中找出原因,寻找对策。

问题的根本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有没有计划开支、合理消费的缘故。

第二组图是对勤俭节约教育的扩展。

居家生活,要注意节约勤俭。

这个话说起来容易,但要真正变成孩子们在家里生活的自觉行动就不怎么容易了。

他们往往不注意节约,比如对水电、纸张等之类的日常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节约。

让学生根据教材上的提示说一说居家生活、勤俭节约有哪些好办法,让他们在实践中去领悟、去感受。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了解学情

出示课件(一个食品超市里,商品琳琅满目,都标着价格,每个摊位前都有人叫卖,“该吃午饭了,你是来购物的吧!

”)

学生拿出纸和笔,写出自己想购买的食物品种、数量和金额。

2、合作交流,再现生活

讨论:

你能想出家庭节约开支的“金点子”吗?

评一评:

谁的点子棒?

谈一谈:

如何运用这些“金点子”?

3、模拟表演,心灵体验

分四人一小组,表演《小龙的故事》(小组长分角色,一人当爸爸,一人当妈妈,一个演小龙,一人旁白)。

要求对照课本插图,领悟表演。

4、课外延伸,综合实践

每人当一次家,在当家过程中选择1—2个课题进行研究,写一份研究报告。

(报告的形式不限)

第二单元教案

单元目标:

本单元有四个主题,“我们的学校”“我和我的同学”“他们都是我的老师”“夸夸学校新变化”,解决这四个主题所涵盖的情感、态度、价值方面的问题,有以下三条:

1、帮助学生建立方向的概念,看懂并尝试绘制简易的路线示意图和平面图,了解学校的组织机构,加深对学校的了解。

2、让学生明白“友谊”的深刻内涵,感受同学间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

3、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老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后增强尊敬老师,尊重学校工作人员的趋势情感。

4、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懂得关心学校,更好地树立群体观念。

我们的学校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了解学校,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勤学向上,为校争光。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多渠道收集相关信息及应用的能力。

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互相合作。

3、知识目标:

学生从学校的规模、设施、环境、荣誉等方面多角度地了解我们的学校。

教学重难点

了解学校,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勤学向上,为校争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在学校学习生活了三年了,你们爱学校吗?

好,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六课——《我爱学校》。

大家说说学校的哪些地方值得大家爱呢?

(二)美丽的校园

1、检查调查了解的情况,导入新课

(1)师:

老师布置大家去调查了解我们学校各方面的情况,不知大家完成了没有?

现在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准备向大家介绍学校哪些方面?

(各小组汇报,摆出自制台标。

板书:

规模、设施、环境)。

今天学校星星广播站的小记者也来到我们现场,想对大家进行采访,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她!

(2)小记者:

同学们,我们是星星广播小记者,我们想更深入地了解我们学校的情况,大家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吗?

2、介绍学校规模。

(1)小记者a:

大家好,人家总说我们学校规模很大,你们通过调查了解,知道了那些情况?

能具体帮我介绍一下吗?

(2)学生自由回答(占地面积大,建筑面积大、学生人数多,班数多,教师人数多)。

(3)小记者b:

思佳,通过采访,你有什么感想?

小记者a:

通过采访,我觉得我们学校的规模可真大啊!

(板书:

大)

(4)师小结:

你们知道吗?

我们学校是外砂镇规模最大的一所小学,不仅规模大,而且设施还很齐全呢!

(5)小记者:

是吗?

那我得继续采访一下设施组的同学。

大家好,请问我们学校有哪些主要、重要的设施呢?

3、介绍学校设施。

(1)学生接受采访。

(介绍学校有关设施)

(2)小记者a:

你们最喜欢学校的哪些场室呢?

为什么?

(3)学生讨论回答。

(4)小记者b:

我们学校的设施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现代化。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