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析版广东省深圳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13091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8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解析版广东省深圳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解析版广东省深圳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解析版广东省深圳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解析版广东省深圳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解析版广东省深圳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解析版广东省深圳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题.docx

《新解析版广东省深圳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解析版广东省深圳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解析版广东省深圳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题.docx

新解析版广东省深圳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2015 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

文科综合·地理 2015.4

一、单项选择题

1.监测雾霾分布最适合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GPS)B.地理信息系统(GIS)

C.遥感(RS)D.数字地球(DE)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

【解析】本题首先要清楚主要地理信息技术(3S)的主要区别:

GIS侧重于地理数据的处理与输出、GPS主要作用为定位与导航、RS是对地表事物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而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根据主要地理信息技术的区别,雾霾分布的监测最适合采用的应该是遥感(RS)。

2.图1表示我国某省多年平均水分盈亏量(盈亏量=降水量-蒸发量)年内逐月变化。

该省最可能是

A.广东B.甘肃C.河南D.黑龙江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中国的干湿地区与中国的行政区划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地理知识来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解析】据图可知,该省多年平均水分盈亏量(盈亏量=降水量-蒸发量)年内逐月变化均为负值,且6月份水分亏损量最大,可判断该省位于我国的干旱与半干旱区,符合题意的为选项B.甘肃省。

甘肃省,因地处内陆、远离海洋,降水较少;6月份因正午太阳角较大、日照时间长而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因而水分亏损量最大。

而广东、河南与黑龙江三省地处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多年平均水分盈亏量的年内逐月变化多为正值,因而排除选项A、C、D。

3.城市广泛采用种植草木的绿色屋顶,将

A.减少城区蒸发量B.增大城区地表径流量

C.增大城区地下径流量D.减弱城区热岛效应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地理现象的能力。

【解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中的大气圈、水圈等产生影响,产生“五岛效应”:

热岛效应、干岛效应、湿岛效应、雨岛效应和浑浊岛效应。

“广泛采用种植草木的绿色屋顶”增加了城市中的植被覆盖率,有效提高了城市下垫面的热容量,增强了城市下垫面的吸热能力,进而降低了城市中心的温度,将有效减弱城区的热岛效应。

故D选项正确。

城区的最大可能蒸发量(即蒸发能力)与气温的高低有关,而实际蒸发量与城区中的水资源数量的多少有关。

根据题意判断,“广泛采用种植草木的绿色屋顶”将增加城市中的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城区的水分蒸发量,故排除A选项。

“广泛采用种植草木的绿色屋顶”对城区的降水量增加有限,对“地表径流量”、“地下径流量”的影响有限,故排除B、C选项。

4.图2是某摄影爱好者镜头朝正北方向拍摄的新月形沙丘照片。

根据沙丘形态判断,该地盛行

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西南风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旨考查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地理现象的能力。

【解析】根据“新月形沙丘”的相关知识可知:

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陡坡为背风坡。

根据题境“镜头朝正北方向拍摄”与新月形沙丘的形态,结合地图中方向的相关知识,可以判断该地盛行东南风。

故正确答案为A。

【微拓展】可以结合2014年重庆卷第13(4)题进行拓展练习,加强学生的印象。

5.读图3,分析判断造成20°N~40°N与20°S~40°S人口比重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差异B.地形差异

C.洋流差异D.海陆分布差异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世界海陆分布、世界气候类型及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等相关知识,考查获取地理信息、运用地理知识来描述地理事物、阐释地理基本规律的能力。

【解析】据图可知,20°N~40°N的人口比重接近50%,而20°S~40°S的人口比重约5%,人口比重差异巨大。

从理论上来说,20°N~40°N与20°S~40°S,陆地的东西两岸的气候类型与影响沿海地区的洋流大致以赤道为界线南北对称分布的,而在现实中情况因地形、海岸线等因素的影响变得复杂一点而已,不会造成人口比重差异如此巨大。

据图可以看出,20°N~40°N穿过北半球陆地最集中的区域——北美与亚欧大陆东西宽度最大的部分,且该区域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较为优越,非常适宜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故人口比重最大;而20°S~40°S穿过的陆地面积较小,海洋占绝对优势,虽然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并不20°N~40°N差多少,但人类主要生存的陆地空间较小,导致人口比重较低,因此造成人口比重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海陆分布差异。

故符合题意的为选项D。

6.位于天山南麓的博斯腾湖是新疆面积最大的湖泊,近年湖水水位下降明显。

图4是博斯腾湖等深线图。

关于博斯腾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湖水主要参与海陆间循环B.该湖西部比东部的湖底坡度大

C.主要补给水源是雨水D.湖泊水位降低时西侧湖底露出面积较大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水循环与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考查解读地理信息、运用地理知识来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解析】新疆的博斯腾湖地处西北内陆地区,属于非季风气候区,湖水主要参与内陆水循环,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天山的高山冰雪与冰川融水,故排除A、C选项;从图上可以看出博斯腾湖的等深线西部比东部稀疏,说明西部比东部的湖底坡度小;进而导致湖泊水位降低时,西侧湖底露出面积较大。

故正确选项为D。

【微思考】可以结合2009年安徽文综试卷的第33题,根据新疆古罗布泊湖岸线的变化考查地势的变化、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知识,拓展了复习的内容,串联了知识点,构建了知识网络,达到了举一反三的复习效果。

7.北半球春分日北京时间8时,此刻位于180°经线与赤道交点上空的宇航员看到的地球昼夜范围是

A.全部是白昼B.夜大于昼C.昼大于夜D.昼夜各半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昼夜长短随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变化规律与地方时计算的相关知识,考查调动地理知识来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析】北半球春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

“北京时间8时”,根据地方时计算规律,地方时12时应在180°经线上。

这样“位于180°经线与赤道交点”就是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此刻“位于180°经线与赤道交点”(即太阳直射点)上空的宇航员看到的应该是整个昼半球。

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8.图5是“2012年我国各省份钢铁产业与市场的空间耦合度示意图”(耦合度越大则钢铁产量与消费量匹配程度越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生产、消费角度看,吉林的钢铁产业布局最为合理

B.广东耦合度低是因为钢铁产量远大于市场需求量

C.环渤海地区耦合度低是因为钢铁产量远小于市场需求量

D.我国钢铁工业应大量向内地转移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我国四大工业区的区位条件、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变化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来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析】根据题意“耦合度越大则钢铁产量与消费量匹配程度越好”,从图中可以看出吉林省钢铁产业与市场的空间耦合度>37.47,数值最大,结合吉林省位于东北重工业区的相关知识,说明“钢铁产业布局最为合理”,故A选项正确;位于珠三角地区的广东省经济发达,钢铁的市场需求量较大,但该区域的钢铁工业较少,生产量远小于市场需求量,导致广东耦合度低;重工业为主的环渤海地区钢铁工业数量众多,钢铁产量远大于市场需求量而导致耦合度低,故排除B、C选项。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交通的发展,原料对钢铁工业布局的影响在减弱,市场与交通因素的影响在增强,目前我国钢铁工业逐渐向市场广阔、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转移,故排除D选项。

9.图6表示我国2014年12月3日至5日0℃等温线位置变化,此变化说明该时段

A.气温持续上升

B.有强冷空气南下

C.甲地比乙地受冷空气影响强烈,降温剧烈

D.0℃等温线东段一直位于秦岭淮河一线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等值线与中国自然地理分界线的相关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地理知识来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据图可知,0℃等温线从2014年12月3日至5日的位置逐渐向南移动,说明该时段“有强冷空气南下”,而非“气温持续上升”;该时段内,“0℃等温线”在甲地附近空间移动范围较小,而在乙地附近空间移动范围较大,说明乙地比甲地受冷空气影响强烈,降温剧烈;从图中可直接观察到0℃等温线东段移动范围较大,12月3日与4日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而12月5日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故正确选项为B。

10.西藏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但也是我国高风险旅游区。

图7是赴西藏旅游主要风险项目坐标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西藏深居内陆是Ⅱ区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

B.赴西藏旅游者最应关注的是Ⅲ区中的社会风险

C.图中各种自然风险的发生都与西藏的地形地势特点有关

D.Ⅱ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且危害性最大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我国青藏地区主要地理特征及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来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解释生活中地理现象的能力。

【解析】西藏深居内陆、海拔高、空气稀薄是Ⅱ区温差大、紫外线强烈的主要原因;其实赴西藏旅游者最应关注

区的“高原反应”,它发生的可能性大且危害性最大,而不是Ⅱ区的“温差大”与“紫外线强”;Ⅲ区中的社会风险——“卫生条件差”与“基础设施安全性差”,对赴西藏旅游者来说应是意料之中的、可以接受的,而非障碍性的因素。

对于青藏高原来说,“图中各种自然风险的发生都与西藏的地形地势特点有关”:

因为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导致I区的“高原反应”、Ⅱ区的“温差大”与“紫外线强”;在青藏高原的东南部边界地带的横断山区,地势陡峭、降水丰富且地壳运动活跃,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故符合题意的答案为C选项。

11.图8是某河流在甲、乙两个时段不同水位出现周期图。

乙时段与甲时段相比

A.流域生态环境恶化B.河流径流量变化加大

C.特大洪水位再现周期变短D.水灾减少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流域综合治理的相关知识,考查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解析】据图可知,乙时段与甲时段相比,特大洪水位再现周期变长,特大洪水位降低,说明该河流经过整合整治以后,流域的生态环境好转;通过流域内植被的涵养水源的功能及相关的工程措施,河流的径流量变化趋缓,洪水造成的灾害损失将减少。

故符合题意的为选项D。

二、综合题

40.(28  分)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4)题

材料一:

玻利维亚地理略图(图9)

材料二:

安第斯山脉西坡的立体农业(图10)

材料三:

乌尤尼盐沼面积9065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盐沼,锂盐储量约1亿吨,占世界锂矿总储量的一半以上。

每年雨季,积水形成的浅湖好似镜子一样反射天空景色,被称为“天空之镜”;每年旱季,湖水干涸形成的白色盐壳是地球上最大的一块不是冰雪的白色区域。

(1)P处形成大渔场的主要原因是;形成安第斯山区立体农业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玻利维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6分)

(2)乌尤尼盐沼每年湖水全部干涸的月份最可能出现在(1或7)月,原因是                 。

(4分)

(3)我国某企业在智利北部租用土地建立优质水果生产基地,产品主要供应中国市场。

试分析该水果基地的有利区位条件。

(10分)

(4)锂离子电池是各种移动终端设备和电动汽车的主要电源。

玻利维亚合理开发利用乌尤尼盐沼的锂矿资源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8分)

【答案】40

(1)有上升流(2分)地形(2分)海拔(或地势)较高,气候较凉爽(2分)

(2)7月(2分)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影响,盛行下沉气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