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古诗鉴赏真题汇总一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13025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古诗鉴赏真题汇总一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考复习古诗鉴赏真题汇总一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考复习古诗鉴赏真题汇总一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考复习古诗鉴赏真题汇总一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考复习古诗鉴赏真题汇总一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古诗鉴赏真题汇总一解析版.docx

《中考复习古诗鉴赏真题汇总一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古诗鉴赏真题汇总一解析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复习古诗鉴赏真题汇总一解析版.docx

中考复习古诗鉴赏真题汇总一解析版

中考古诗鉴赏真题汇总五十题

(一)

姓名:

班级:

考号:

(2021-宁波)古诗阅读

【甲】【乙】

子夜昊歌•秋欹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

[唐]李白[元]周德清长安一片月,万户捣月光。

桂香。

趁着风机荡。

砧声②催动一天霜。

过雁声嗓亮。

叫起离靖。

敲残愁况。

梦衣声气家山身异乡。

夜凉。

枕凉。

不许愁人强。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

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

远征?

【注释】①捣衣声:

用木棒捶打丝织品或衣物发出的声音。

②砧声:

这里指捣衣声。

1.【甲】[乙】在意象选择上有相同之处,都用了、、捣衣声等。

2.【甲】【乙】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异同?

请作简要说明。

(2021•盘锦)阅读卜,面两首词,完成小题。

【甲】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江城子

李好古

平沙浅草接天长。

路茫茫,几兴亡。

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

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漫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①,戳②名王,扫沙场。

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

欲上治安双阙③远,空怅望,过维扬④。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英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独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箫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乙】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气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2中秋谁与共孤光③。

把盏凄然北望。

【注释】①[眉头鬓上]指眉头上的愁思,鬓上的白发。

②[妨]遮蔽。

③[孤光]指独在中天的月亮。

27.两词都是苏轼被贬黄州时的作品,但基调和抒发的情感大不相同,试结合诗句加以阐释。

(2021-陕西)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木兰诗(节选)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游,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靴。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8.有同学将前四句的意思理解为,“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转,往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

”大家都说他的理解不对。

请你说服他。

29.有评论说,“不闻爷娘唤女声”一句点出了木兰当时的处境和身份。

请对此做简要分析。

(2021-枣庄)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s,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糊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②梦,凫⑶雁满回塘。

【注释】①征铎:

远行车马所挂的铃铛。

②杜陵:

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

诗人曾自称为“杜陵游客"。

③凫:

野鸭。

30.对诗歌理解不正逸的一项为哪一项()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八句,偶句押韵,全诗起承转合自然,人事景情融为一体。

A.颔联全是名词,构成意象罗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富有乡野气氛和生活气息。

B.五六句写棚叶随地飘洒,枳花明丽可爱,这句纯然写景,不蕴含任何感情色彩。

C.尾联因思入梦,时空转换,情景交融,虚实相映,营造出一种朦胧、悠远的意境。

31.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021•德州)诗歌鉴赏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2.两首诗都是怀古诗,前诗涉及的历史人物是,后诗中的铜雀台为所建。

33.两首诗议论战争成败之理,诗人分别提出了怎样的假设性推想?

34.两首诗观点不落篥臼,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2021-岳阳)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塞下曲四首(其一)

李益

蕃州部落能结束①,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注释】①能结束:

善于戎装打扮。

35.诗人对军中将士有什么情感?

36.“牧马群嘶边草绿”中的“绿”字用得精妙,请谈谈妙在何处。

(2021•河北)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大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簌,狐裘不暖锦衾萍。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千百丈冰,中军置酒饮归客,纷纷暮雪下辕门,轮台东门送君去,山回路转不见君,

37.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人名)。

38.说说你对这首诗题目的理解。

39.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这首诗从“风”写起,一个“卷”字,一个“狂暴肆虐。

愁云惨淡万里凝。

胡琴昆琶与羌笛。

风掣红旗冻不翻。

去时雪满天山路。

雪上空留马行处。

字,就写出了风之大、风之猛,表现出塞北之风的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梨花比作雪花,设喻新颖,造语奇警,不落窠白,充满了

浪漫的想象,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送行者目送行人远去,直到无法望见,却还在凝望留在雪

地上的马蹄印迹,言尽而意无穷。

D.这首诗气势宏大,笔力矫健,流畅洒脱,意气飞扬,离愁别绪中富有豪迈气慨,是边塞诗中的佳作。

(2021-江西)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40.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前两句写小松原先被掩没在草丛中,而现在感觉要超出蓬蒿的高度了。

B.后两句写松树幼小时难以被人识别,长成凌云大树才为人们所称道。

C.“刺头”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表达了小松活泼可爱的性格。

D.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描写与议论相结合,充满理趣。

4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021・兰州)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暮春即事

周敦颐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为,不知春去几多时。

42.谓你想象“双双瓦雀行书案”描绘的画面,并将它描写出来。

43.诗人为什么“不知春去几多时”?

清简要回答。

(2021•北京)阅读《黄鹤楼》,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颗

昔人已乘黄鹤去,

黄鹤一去不复返,

晴川历历汉阳树,

昔人已乘黄鹤去,

黄鹤一去不复返,

晴川历历汉阳树,

此地空余黄鹤楼。

白云千载空悠悠。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诗歌颔联、颈联用精当的词语写出了景物的特点:

用“悠悠"形容白云的飘荡无定,用“①”

形容汉阳树的清晰可数,用“萋萋”形容②。

44.《藤野先生》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

日暮里。

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

”有人推测鲁迅“还记得这名目”与本诗尾联抒发的情感有关,你认为这种推测合理吗?

请说明你的理由。

(2021-北部湾)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整,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45.下面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作者登亭远眺,感慨历史兴衰,大处落笔,时空交融,慨叹“千古兴亡”悠远难追。

B.表扬在京口开创伟业的孙权,气魂宏大雄壮,在小令中含如此大题材的,并不多见。

c.融典故入词,曹操的话被巧妙地安排在卜.阙,亳无斧凿痕迹,融经诗史,驱遣自如。

D.以三问三答来结构全篇,自相呼应,层层推进,创前所未有的意境,情感豪边奔放。

47,整词能够突出意象的情态,如《诗经》里“蒙葭苍苍”“关关雎鸠”“青青子衿”等。

清结合词作,从韵律、内容上谈谈你对“悠悠”或“滚滚”的理解。

(2021•安顺)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题。

菩萨蛮①[宋]张元干

三月晦②,送春有集,坐中偶书。

春来春去催人老,老夫争肯输年少,醉后少年狂,白髭珠未妨。

插花还起舞,管领风光处。

把酒共留春,英教花笑人。

【注释】①选自《全宋词》o②晦:

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48.以下词作表达的情感与本词最接近的一首是()A.《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B.《江城子•密州出猎》

C,《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D.《I、算子•咏梅》下面是根据本词改编的剧本片段,请填写横线处的内容。

友人:

又是一年春去也,又老了一岁喽!

(摇头)唉……词人:

老朋友,虽然我们挡不住时间的流逝,但是

友人:

(悲伤地)看看,看看,你我的胡子都白啦!

词人:

②这些不妨事,阻挡不了我们留住春天的精气神嘛。

(高兴地,举杯)来来来!

一起来!

别让花儿笑话咱们。

(2021-武威)阅读下面诗词,完成题目。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南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舞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50.清从下面两首诗中任选一首,使之与上面两首诗词组成一组阅读材料。

你选择哪一首?

为什么?

残梦陆游

参军行(其四)王昌龄

少叶铁马蹴河冰,老去摧藏百不能。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风雨满山窗未晚,只将残梦伴残灯。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021-临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问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51.前人评述此诗通篇不着一“忆”字,却“字字忆弟,句句有情”,请选择其中一联加以分析。

答案解析局部

【答案】月;秋风(风)

1.同:

都表达了一种思念之情。

异:

【甲】还表达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乙】那么还有一种游子客居他乡的羁旅之苦。

【解析】

(1)此题考查理解古诗意象的能力。

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牢记常见意象的含义,如:

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鸥鹄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等等。

做题时,还要在理解诗意、把握诗歌感情的基础上分析、理解古诗的意象。

<2)此题考查概括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阅读时要逐句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的感情,特别要关注诗歌中抒情的语句,然后再用简洁、恰当的语言进行概括。

概括思想感情的格式为:

这首诗通过描写(表达)……的景色(事件),抒发(表达或赞颂了)……的感情。

2.【答案】C【解析】C.有误,根据甲词下片关键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两北望,射天狼”可知,诗人抒发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表达方式是抒情,不是议论。

3.【答案】鱼儿追逐嬉戏,触动了水中新荷;鸟儿四处飞散,摇动了树枝,枝上的余花纷纷飘落。

诗人的情感从愁苦

(忧愁)到快乐(愉悦)。

【解析】“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这两句话描写的景物有:

嬉戏的鱼儿、荷叶、飞鸟、树上的花。

这两句的意思是游鱼嬉戏,触动水中新荷;飞鸟辞树,枝上余花散落。

调到联想和想象,想象这两句描述的画面,然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出来即可。

【答案】B

4.《夜雨寄北》的后两句采用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何当共剪西窗烛”是作者的想象中的情景是虚写,"巴山夜雨”是眼前的实景,作者身在郁闷、孤寂的雨夜里憧憬着团聚的美好场面,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秋思》的后两句采用了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寓情于事的表现手法。

“复恐”二字,刻画心理入微,写出诗人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

“又开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