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学校后备干部民主推荐程序修改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129666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学校后备干部民主推荐程序修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XX学校后备干部民主推荐程序修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XX学校后备干部民主推荐程序修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XX学校后备干部民主推荐程序修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XX学校后备干部民主推荐程序修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学校后备干部民主推荐程序修改版.docx

《XX学校后备干部民主推荐程序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学校后备干部民主推荐程序修改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学校后备干部民主推荐程序修改版.docx

XX学校后备干部民主推荐程序修改版

第一篇:

XX学校后备干部民主推荐程序

XX学校后备干部民主推荐程序

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推进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立一支与我校发展相适应的干部队伍,根据市教工委有关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学校党总支研究决定,特制定本程序。

一、指导思想

学校后备干部推荐工作,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科学人才观和正确政绩观,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严格执行《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规定》,着眼于今后学校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和长远需要,以提高干部队伍执政能力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通过科学的手段、民主的方法、严密的程序,建立起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堪当重任的中层后备干部队伍,为我校领导班子改善结构、增强活力、加强干部交流以及加快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

二、选拔原则

选拔培养后备干部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党管干部原则。

2、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3、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

4、公平、公正、竞争、择优原则。

5、民主集中制原则。

6、依法办事原则。

三、条件和资格

(一)基本条件

1、后备干部应当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优秀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大局意识。

2、具有较好的基本素质和发展潜力。

3、有事业心和奉献精神,敬业勤奋,吃苦耐劳。

4、有创新精神,对工作有独立的思考和见解。

5、自警自律,作风正派,胸怀宽阔,善于与人合作。

6、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一定的文字表述水平。

7、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教书育人成绩突出,在学校起示范带头作用。

(二)资格

1、一般应具有在校工作五年的经历。

2、年龄在40岁以下。

3、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

4、身体健康。

四、后备干部的数量和结构

1、后备干部人数,各科室、各教研组按2人确定。

2、中层后备干部推荐要考虑一定数量的女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

五、选拔后备干部的程序

1、成立考察领导小组:

由学校党政负责人组成考察领导小组。

2、填写申报表:

申报方法采取教师自愿报名与推荐相结合。

3、支部考察:

对申报(自愿报名或推荐)的教师,通过调查、谈话谈心、民意测验,集体研究后形成书面考察材料。

4、学校审定。

由学校党政联系会议研究,决定后备干部人选。

5、校内公示:

对确定的人选召开全体教师大会公示,并在校内公示栏内公示一周,征求意见。

泰州实验中学党总支

2009年1月

第二篇:

泰州实验中学后备干部民主推荐程序

泰州实验中学后备干部民主推荐程序

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推进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立一支与我校发展相适应的干部队伍,根据市教工委有关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学校党总支研究决定,特制定本程序。

一、指导思想

学校后备干部推荐工作,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科学人才观和正确政绩观,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严格执行《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规定》,着眼于今后学校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和长远需要,以提高干部队伍执政能力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通过科学的手段、民主的方法、严密的程序,建立起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堪当重任的中层后备干部队伍,为我校领导班子改善结构、增强活力、加强干部交流以及加快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

二、选拔原则

选拔培养后备干部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党管干部原则。

2、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3、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

4、公平、公正、竞争、择优原则。

5、民主集中制原则。

6、依法办事原则。

三、条件和资格

(一)基本条件

1、后备干部应当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优秀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大局意识。

2、具有较好的基本素质和发展潜力。

3、有事业心和奉献精神,敬业勤奋,吃苦耐劳。

4、有创新精神,对工作有独立的思考和见解。

5、自警自律,作风正派,胸怀宽阔,善于与人合作。

6、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一定的文字表述水平。

7、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教书育人成绩突出,在学校起示范带头作用。

(二)资格

1、一般应具有在校工作五年的经历。

2、年龄在40岁以下。

3、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

4、身体健康。

四、后备干部的数量和结构

1、后备干部人数,各科室、各教研组按2人确定。

2、中层后备干部推荐要考虑一定数量的女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

五、选拔后备干部的程序

1、成立考察领导小组:

由学校党政负责人组成考察领导小组。

2、填写申报表:

申报方法采取教师自愿报名与推荐相结合。

3、支部考察:

对申报(自愿报名或推荐)的教师,通过调查、谈话谈心、民意测验,集体研究后形成书面考察材料。

4、学校审定。

由学校党政联系会议研究,决定后备干部人选。

5、校内公示:

对确定的人选召开全体教师大会公示,并在校内公示栏内公示一周,征求意见。

泰州实验中学党总支

2009年1月

第三篇:

学校后备干部培养规划

朱刘街道小学后备干部培养规划

根据十七大报告对《党的干部》建设的精神,要“重视教育、培训、选拔和考核干部,特别是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学校要进一步加大对后备干部的培养,管理力度,提高后备干部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适应教育发展需求的后备干部队伍,制定学校后备干部培养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和事业发展需要为依据,坚持有利于学校工作,有利于干部队伍建设的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人尽其才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努力建设一支不断优化的年轻后备干部队伍。

二、建立机制:

1、培养后备干部工作是学校党支部的重要职责,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

学校成立以党支部书记为负责人、支委委员及校级行政干部共同参与的领导机构。

2、后备干部选拔要以中青年教师群体为依托,在优秀教师中选拔政治可靠,业务过关,人品过硬的人才充实干部队伍。

学校应采取两年一次民意调查形式,积极发现人才确定后备干部人选。

并按照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党政干部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资格确定后备干部培养个体方案。

3、学校在后备干部培养工作上要加强培训,强化过程管理。

突出实践锻炼和岗位培训,提高后备干部岗位专业化水平。

要为年轻干部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形成珍惜人才,大胆培养,合理使用的人才管理理念。

关心、帮助、支持年轻干部、后备干部,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工作能力。

特别要把增强党性锻炼,增强人格力量贯穿培养全过程。

4、要建立年轻后备干部个人跟踪档案。

内容包括:

后备干部登记表、培养方案、考核考察情况、培训情况与培训内容相当的调查报告、学习体会、学习笔记总结等。

5、建立年轻后备干部考核制度。

采取民意调查、组织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做出对年轻后备干部的考核意见,并及时反馈给个人。

根据考核情况修订培养和提高的措施,学校依据考核调查情况,每两年调整一次学校后备干部。

6、根据学校党委要求,原则上5年以上教育教学一线经历的年轻教师可进入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队伍,在中层岗位上锻炼至少2年以上可进入校级领导干部队伍,在校级领导岗位上锻炼至少3年且具备较为成熟的条件可担任学校党政正职。

特别优秀的年轻后备干部可破格提拔使用。

学校要按照“培养中使用,使用中培养”的开放型模式,各岗位锻炼后备干部,有步骤地交流换岗,使后备干部得到扎实的锻炼。

6、后备干部数量指标原则上按照学校领导班子职数1:

1比例配备。

后备干部调整工作要突出党管干部的原则,注重党总支的考察把关及决策。

调整后的后备干部必须经过教代会的讨论通过。

第四篇:

学校后备干部答辩案例

答辩:

教学案例管理案例

案例一:

周老师是个让领导头疼的人物。

他总是挑领导的“不是”,学校工作确实难做。

有时会做一些小事而让领导为难,曾经在排课中因为不顺他意而不去课堂上课。

领导拿他真是没法。

周老师是正式的师范毕业,可他的教学业务水平一般、工作能力一般,在学校里是个得过且过的人物。

学校交给他的工作只能算是完成,没有什么成绩,没什么出彩的地方。

平时不会认真去备课,拿着书本教,简单批改作业。

不会去研究教学,从不参加什么教学评比。

对于利益有时会看的很重,可以在不明真相的时候乱发布消息。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决定引进竞争机制。

每位教师必须完成相应的工作,并且得到良好的评价,才能在评优评先上优先选择,并且跟利益挂钩。

在这样的情况下,周老师开始转变,工作状态也开始步入正轨。

分析:

从这个案例中首先可以看到竞争的力量,不过教师竞争有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1)积极作用。

①竞争作为一种激发自我提高的活动,在活动中,个人为了取得好成绩与他人展开较量。

教师之间有了竞争,就能激发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每位教师为了在竞争中胜出,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就会不断地努力,对自己的工作投入更多的情感和精力,促使自己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②在竞争中很多的优秀教师会脱颖而出,学校也可以从中发现所需人才,选拔骨干教师,着力培养,打造名师工程,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③在竞争的过程中,通过比较,更多的教师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局限性,于是自我反思,自我完善,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质。

使得学校更富有生气,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2)消极影响。

在教师的竞争中必然会表现出“利己”与“排他”。

这也是导致不恰当竞争或恶性竞争的罪魁祸首。

而今,每位教师都越发地感受到各种竞争带给自己的恐慌与焦虑,失败者往往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甚至付出物质代价。

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教师必然由一种教学常态衍生为恶性竞争,形成各自为政的“围城式”教学。

优秀教师的智慧和经验不愿与他人分享,成果得不到推广;年青教师由于求师无门,不得不“闭门”摸索,教育观念和视野不可避免地陷入狭隘和单一,阻碍了专业成长;整所学校处于封闭、保守的教学氛围。

于是,直接导致了教师人际关系的紧张,影响了教师之间的交往,也影响了与学生的交往,甚至如案例中“为争先进,扯皮揭短”那样,把别人的成绩看作一种威胁,出现怨恨别人超过自己的嫉妒心理,加剧了矛盾。

也可能由于竞争带来的挫折感和自卑感,于是对教育产生了不正确的观点和态度,个人发展处于停滞。

对于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尝试采用以下措施解决:

一、完善教师的评价观

学校必须摒弃成绩唯一的评价观,建立平时教学绩效与年终考试相结合的评估与奖励机制,做到过程与结果并重。

因为考试成绩并不能与教师的教学水平完全等同,关键要让教师1找准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大胆地进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从而摆脱“防御性教学”的束缚。

二、明确教师的工作目标和结构

学校作为一个虚拟的实体,它由不同的资源组建而成。

其中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

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全力落实“教师第一资源”。

首先,学校要根据教师岗位配置和本校教师的年龄特点、学科特长较合理地安排教师的教学工作,并落实责任,让各位教师尽到“在其位而谋其政”。

其次,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不是个别教师的优秀与否所决定的,必须看整校的师资水平。

因此,学校要着力打造一支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关注教师人力资源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从实际出发,确立学校的教研机构,要根据教师的配置,加强教师间的互助合作关系,比如骨干教师的结对活动,教师间的同伴互助,新老教师的“传帮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