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概述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126574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概述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一章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概述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一章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概述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一章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概述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一章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概述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概述资料.docx

《第一章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概述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概述资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概述资料.docx

第一章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概述资料

 

第一章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概述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

自我介绍及课堂纪律要求

第二部分:

课程介绍

1、教材及参考书、参考视频说明

2、课程教学说明

3、本课程学习导入

第一节旅游景区概述

一、旅游景区概念

1.旅游区

《旅游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概括为:

旅游区为“经县级以上(含县级)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有统一管里机构,范围明确,具有参观、游览、度假、康乐、求知等功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设施的独立单位。

包括旅游景区、景点、主题公园、度假区、保护区、风景区、森林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美术馆等”。

2.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概括为:

“凡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区”。

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区的概念区别:

共同指出:

首先,两者都具有游览、观赏的作用;其次,都强调应是自然或人文景物组成。

不同之处:

前者是以“风景”和“名胜”为主的自然和人文景物,忽略甚至不包含一些主题公园、博物馆等,也不包括相应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而后者范围较广,几乎将所有可以为旅游业所利用的资源都作为旅游区,而且强调了在这些区域里能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

这样看风景名胜区应该是旅游区的组成部分。

有学者提出两者区别:

法定地位和区划界定不同;经济学涵义不同;资源构成内涵及开发原则不同。

3.旅游景点

旅游景点的含义较为直观和简单,概念模糊,旅游区一般涵盖旅游景点,而旅游景区应该介于两者之间。

4.旅游目的地

英国学者D.布哈利斯认为:

旅游目的地是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被旅游者公认为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有统一的旅游业管理与规划的政策、司法框架,也就是说由统一的目的地管理机构进行管理的区域。

C.G霍洛韦则是这样界定旅游目的地的;一个目的地可以是一个具体的风景名胜区,或者是一个城镇,一个国家内某个地区,整个国家,甚至是地球上一片更大的地方。

旅游景区的内容可以概括如下:

首先,旅游景区一般是将旅游资源经过人为开发,使其具有激发旅游者的兴趣和吸引力,本质上是一种旅游产品;

其次,旅游景区是旅游资源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各种旅游资源展现给旅游者的载体;

第三,只要是能够萌发人们的旅游兴趣和需求,并能提供给人们游览、休息和科研的区域,都应该是旅游景区。

旅游景区是具有美学、科学、观赏、游览和历史价值的各类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地域空间载体,它能够激发人们旅游兴趣和旅游需求,为人们提供参观、游览、度假、康乐、科研等产品和服务的区域。

它包括:

旅游景点、主题公园、度假区、保护区、风景区、森林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美术馆等。

二、旅游景区的条件、类型及特征

1.旅游景区应当具备的条件

(1)具有统一的管理机构。

(2)空间或地域范围确定,有固定的经营服务场所。

(3)应具有吸引游客的吸引物和资源基础。

(4)必须具有必要的旅游设施,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

(5)在旅游经营上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单位。

2.旅游景区的类型

旅游景区类型多种多样,分类方法也很多。

本文中讨论的旅游景区可能会是不同级别的风景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及文化遗产地等等。

3.旅游景区的特征

(1)综合性。

(2)不可分割性。

3)多用途性。

(4)地域性(5)可创性

三、旅游景区的构成要素

(一)旅游景区的要素分析

旅游景区的要素分两类:

(1)资源要素;

(2)非资源要素。

(二)旅游景区构成要素

1.旅游景区构成的资源要素

(1)旅游吸引物

旅游吸引物是指赋存于旅游景区空间范围内,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资源,包括自然型及人文型的。

这些资源经过开发和经营可以转化为旅游产品,供旅游者消费。

(2)旅游设施

旅游设施是直接或间接向旅游者提供服务所凭借的物质条件。

旅游设施一般分为接待设施和基础设施两大类。

旅游接待设施是旅游经营者用来直接服务于旅游者的凭借物,主要包括住宿、餐饮、交通及游览设施。

游览设施是由旅游景区规划、建设、供人们登临、游览、休憩的各种设施、设备,如凉亭、扶杆、栈道、指示牌等。

旅游基础设施是指旅游目的地城镇建设的公共设施,包括旅游目的地的道路系统,水、热、电、气供应系统,废水、废气、废物排污处理系统,邮电通讯系统,环境卫生系统,安全保卫系统,等等。

(3)旅游服务

旅游服务是旅游旅游产品的核心。

旅游服务主要包括导游服务、酒店服务、交通服务和商品服务。

2.旅游景区构成的非资源要素

旅游景区的非资源要素主要是指那些存在于旅游景区当中,不一定是旅游景区存在所必须的客体要素,但这些要素却对旅游景区的旅游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或产生积极影响,或产生消极影响。

(1)旅游者

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也是旅游景区的消费者。

可以说对于旅游景区而言,旅游者的满意意味着旅游景区经营的成功。

(2)当地居民(社区居民)

当地居民包括生活在旅游景区内和附近的一些居民。

在旅游景区中,他们起到了三个作用:

一是这些原住居民的所负载的传统文化、民俗、民风本身就可能是景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吸引着游客。

二是他们又是旅游景区的依附者,他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常常依附于旅游景区的经营和发展,希望通过旅游景区的发展带动当地居民的致富。

三是,当地居民对旅游的认识和对游客的态度直接影响着旅游景区的经营,同时,他们有时也是旅游经营者,为旅游者提供服务。

(3)当地政府

当地政府通常被视为旅游景区所有者实质性代表,在国家政策框架内,行使对公共资源的管辖权与处置权,依法享有景区的利益要求,对旅游景区享有经营收益权。

当地政府要制制定旅游景区开发经营的各项政策,及时有效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并且采取一系列的各方面措施推动和促进旅游景区的经营发展。

四、旅游景区的发展简史

1旅游景区的初始阶段

中国的商业旅行起源于夏朝,兴旺于商朝,发展于周朝。

至中国春秋战国,到明清朝年间,纵观中国的旅游景观,可以看出随着物质需求、商业旅行、异域求学、宗教朝拜,以及皇帝、达官贵人的巡游、玩乐等,使旅游活动有所发展。

但是旅游景区中的自然景观仅是自然旅游资源的空间存在形态,仅有少量的人为开发,没有经营部门介入,不具有特定的旅游服务和旅游管理,更没有获得经济效益。

这一时期以自然景观为主。

2旅游景区的兴起阶段

19世纪中叶后,欧洲工业革命获得了重大的进展,这一时期形成了一批旅游景区,诸如加勒比海沿岸的旅游度假区等。

我国旅游业发展速度较慢,在改革开放以前,其主要功能是协助政府部门接待国外客人。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使我国旅游景区开始走向商业化。

这一阶段,旅游景区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1.旅游景区得到规划和开发,基础设施、娱乐设施、服务设施日趋完善。

2.旅游景区开始进行经营管理,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商业气息浓,但科学化水平、管理水平较低,由于管理不善而导致景区旅游资源被破坏的现象严重。

3.旅游景区的规划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和生态效益,旅游资源开发破坏较严重。

4.旅游景区的旅游产品以观光型项目为主,缺乏对旅游市场需求的调查分析,产品单一,没有特色。

3旅游景区发展时期

虽然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类的科学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飞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人们的旅行速度,增加了旅行的距离。

但遗憾的是这一时期,整个世界处于动乱之中,严重影响了世界旅游业的发展。

所以,二次大战的结束实质上就是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新起点。

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旅游业迅速发展,相关法律规定相继出台,旅游景区经营管理走向正规,呈现出上述大众旅游的特点。

这一阶段旅游景区的特点是:

2旅游景区各项设施更加完善、各种服务质量显著提高。

3旅游景区产品具有鲜明特色。

4旅游景区注重旅游市场的调查雅秋和市场营销。

5旅游景区的开发、规划、经营更加科学完善,把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效益最大化放到了重要位置。

5)旅游景区更注重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1.4我国目前旅游景区发展面临的问题(魏小安)

1.政出多们,体制混乱2.机制落后,观念保守

3.秩序较乱,造成隐患4.服务意识弱,服务质量差

5.环境保护不力,损害可持续的环境基础6.破坏性建设加剧

7.资源和产品不匹配8.市场定位泛化

9.质价不符10.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

五、景区的类型

与景区的定义一样,旅游景区的类别也很难界定,出于不同的分类角度会得出完全不同的分类结果。

景区类型划分标准有如下几种:

1、依据资源类型划分:

自然类旅游景区、历史文化类旅游景区、人工型旅游景区

提问:

每种类型各列举当地的具有代表性的景区。

2、依据活动类型划分

观光类、度假休闲类、科考类、运动类、探险类和宗教类景区。

3、依据景区等级划分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为五级,由高到低依次为AAAAA、AAAA、AAA、AA、A级旅游景区。

划分主要是依据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经营管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旅游资源吸引力、市场吸引力、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数量、游客抽样调查满意率等方面进行评定。

截止到2008年10月,我国共有各类A旅游景区3503家,其中5A旅游景区66家、4A旅游景区1008家、3A旅游景区1200家、2A旅游景区930家、1A旅游景区299家。

4、依据管理归属划分

景区类型

景区主管部门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建设部

国家级森林公园

自然保护区

国家林业局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主题公园

国家旅游局

城市公园、植物园

动物园

国家园林局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文物局

寺院

国家宗教部门

可以看出,目前我们国家旅游景区有不同的政府部门进行管理,出现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弊端。

一个风景名胜区内共有五个同等级别而又互不隶属的管理机构,一是风景管理局,专门负责景区内的山水树木、自然景观,二是文物局,负责景区内的文物古迹,三是宗教局,负责管理尼姑、和尚,四是旅游局,负责景区开发、服务设施……例如,山西的广胜寺,庙是文物部门管理,庙里的和尚是宗教部门管理的。

管理体制不顺。

5、根据所有制属性划分

国有(所有权和经营权统一)

国有(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私营(民营企业对旅游进行投资开发)

景区经营权转让背景:

1997年,湖南省以租赁经营的方式将张家界宝峰湖景区的经营权转让给马来西亚某公司,该公司当年就投入1800万元更新设施,景区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98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人民政府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黄龙洞实行委托经营45年,从此黄龙洞逐步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让资本与资源、资源与市场有效对接。

2001年四川省旅游部门向海内外宣布出让包括九寨沟、三星堆遗址、四姑娘山、稻城亚丁、青城山磁悬浮旅游列车工程在内的十大景区经营权后,业界掀起了出让、买断景区经营权的狂潮。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经出让景区经营权或鼓励出让景区经营权的省、市、区有20个以上,已经有超过300个景区以不同的形式转让了经营权。

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利弊?

利:

现在大部分的景区都是属于行政事业单位,景区的经营权、所有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归同一行政部门所有,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作人员的经营意识单薄、服务意识差、缺乏主动性;资金来源是门票和国家拨款,机构臃肿,冗员众多,影响景区的开发管理。

在市场配置模式下,景区通过经营权转让在一定程度上使市场机制开始发挥作用,提高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弊:

对景区资源价值缺乏客观判断而导致出让过程中被低估,以及由此伴生的“寻租”行为等不法现象;因监督机制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