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12485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

《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

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开展安全教育意义是:

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社会环境的净化。

有利于增强各级各类学校的责任感。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的几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一

  活动目标:

  1、体验做文明小乘客的过程,学习做文明小乘客。

  2、能大胆参与同伴的讨论,耐心倾听他人的想法。

  活动准备:

  表现各种乘车行为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同学回忆生活中乘坐公交车的文明行为。

  教师:

小朋友都乘坐过公交车,你们看见过哪些文明的乘车行为?

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游戏“我们乘公交车”。

  1、教师扮演驾驶员的角色,学生选择一些道具扮演乘客乘车的游戏,引导学生实践上车一乘车一下车的过程。

  2、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当小乘客的。

  3、教师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学生在乘车游戏中的表现。

  三、引导学生明确乘车的文明行为.

  1、教师出示图片:

有哪些行为是好的?

有哪些小朋友的行为不正确?

为什么?

  2、师生讨论:

上车时应该怎样做?

乘车时为什么不能很吵闹?

垃圾应该扔在哪里?

见到哪些人我们应该把座位让给他们?

  四、再次游戏“我们乘公交车”

  1、学生扮演小司机,再次进行游戏。

  2、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当文明小乘客的感受。

  3、学生自由谈谈自己在生活中还发现哪些行为是文明乘客的行为。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二

  教学目的:

  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方式:

  讲述及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

  

(一)拥挤踩踏事故处理方式

  在公共场所发生人群拥挤踩踏事件是非常危险的,而那些空间有限,人群又相对集中的场所,例如球场、商场、狭窄的街道、室内通道或楼梯、影院等都隐藏着潜在的危险,当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时,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同时,在行进的人群中,如果前面有人摔倒,而后面不知情的人若继续向前行进的话,那么人群中极易出现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倒地的拥挤踩踏现象。

为此,专家分析认为,在人多拥挤的地方发生踩踏事故的原因有多种,一般来讲,当人群因恐慌、愤怒、兴奋而情绪激动失去理智时,危险往往容易产生。

此时,如果你正好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非常有可能受到伤害。

在一些现实的案例中,许多伤亡者都是在刚刚意识到危险时就被拥挤的人群踩在脚下,因此如何判别危险;怎样离开危险境地;如何在险境中进行自我保护,就显得非常重要。

  当发现前方有人突然摔倒后,旁边的人一定要大声呼喊,尽快让后面的人群知道前方发生了什么事,否则,后面的人群继续向前拥挤,就非常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面对混乱的场面,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顺利逃生的重要因素,争取做到遇事不慌,否则大家都争先恐后往外逃的话,可能会加剧危险,甚至出现谁都逃不出来的惨剧。

  

(二)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3.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三)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

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四)事故已经发生该怎么办

  1.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

判断伤势的依据有:

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3.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五)案例分析

  陕西省某县城关小学1989年12月28日清晨举行周会。

7时许,在学校广播和铃声的催促下,教学楼上千名学生争先恐后奔往学校操场集会。

学校副校长杨某未将教学楼西边楼梯铁栅门打开,使得二、三、四楼七百多名学生只得全部涌向东楼梯口。

学生们下到二楼和一楼楼梯拐弯处时,因楼道电灯末开,跑在前面的学生摸黑与少数上楼放书包的学生相遇,造成双方拥挤,个别身材小的学生跌倒后引起上下楼梯受阻,造成严重拥挤,酿成特大伤亡事故,死亡6至11岁的小学生28人,伤59人。

  五、小结

  在一些集会或大型活动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听从指挥,有秩序地进、离场,不要争先恐后或追逐打闹,要冷静应对一些突发事件。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三

  一、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知道地震的原因,以及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Flash动画和图的启发下,想像地球内部的运动。

  3.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

  地震的成因.

  三、教学难点:

  地震的求生。

  四、教学准备:

  flash课件、ppt图片、记分牌。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地震的有关知识吗?

  

(二)新授

  1、了解地震成因初步了解地震是由板块和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的(也叫弹性回跳说)。

  2.地震既然对人类和大自然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预测地震,从而尽量减少地震灾害呢?

  ⑴东汉时的张衡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地震的预测了,现在的科学能使我们尽快了解地震的产生时间,但是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和现象也可以使我们提前知道地震即将发生。

老师和学生一起观看Flash课件:

恐怖的地震(求生篇前),并尝试一起讨论其他预示现象。

  (了解地震的原理和地震的过程。

使学生初步了解纵波、横波、体波和面波基本知识。

教师对这部分知识做相应讲解,使学生对引起地震灾难的纵波(P波)、横波(S波)、体波和面波有一个基本概念。

  纵波(P波):

速度快,引起地面上下颠簸。

  横波(S波):

速度慢,引起地面水平(左右)方向摇晃。

  体波:

P波和S波统称体波。

在地球内部传播。

  面波:

体波到达地表后激发的次生波——面波。

它沿地表传播,速度慢,对地面的破坏作用较大。

  ⑵我们了解了地地震的相关知识,那我们遇见地震时候该如何自救呢?

  接着观看Flash课件:

恐怖的地震,了解逃生基本要领,学生和教师一起学习,相互讨论包括如何抓紧时间逃生,哪些地方相对安全等。

  提问:

  同学们相互讨论,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样自救?

(看PPT课件)

  3.知识竞赛。

  PPT课件。

  规则:

题答对加分,答错不减分,其他组补答正确可以加分,每答对一题加十分。

答题分为判断题和问答题。

同学举手,教师叫到的小组才能回答,抽到同学回答正确才能加分,齐答题不加分。

希望同学注意答题的规则。

  六、全课总结

  地震的形成。

地震灾害的预防。

  1.地震的形成:

地震是由板块和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的(也叫弹性回跳说)。

  2.地震的求生方法:

  ⑴地震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的时间,此时要保持冷静,12秒钟内要因地、因时地作出瞬间避险抉择;

  ⑵不要拥挤在楼梯,过道上;

  ⑶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员,要选择空旷地带避;

  ⑷不要盲目破窗跳楼;

  ⑸不要在高楼、烟囱、高压电线、狭窄巷道、桥梁等处停留;

  ⑹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

  ⑺地震发生时,应及时采取正确措施,紧急避险。

来不及撤离,应就近避震。

  七、汇报交流:

学习后你对地震有了哪些了解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四

  一、班会目的

  1、通过班会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掌握有关的交通安全知识,认清学习目的,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2、以“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指导方针,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学生安全。

  3、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生命的意义,在自我体验中发挥潜能,丰富自我生命,提升生命意义。

进而教育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激扬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

  4为加强对学生法制与交通安全的教育与管理,使学生增加法制观念,做到这法、知法、守未能确保身心健康,平安完成学业,制定本制度:

  5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二、班会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

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在生活中我们应时时刻刻注意安全,如饮食安全、旅游安全、交友安全、用电安全、交通安全等,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交通安全。

首先请大家欣赏一段小品《肇祸》)

  

(二)小品表演:

(主要讲述一个肇事司机逃逸的事件)

  2、表演中故意设计一些错误,在小品结束后向学生提出。

学生表现比较踊跃(比如打电话报警110,不是119;又比如打电话报警的人应该首先告诉警察出事的具体地点,而不是简单地说:

“你们快来,这儿有人被撞了!

”)这个环节的设计更好地让学生掌握了交通安全的知识,印象深刻。

  3、学生有感而发,谈看小品后的感想。

  (三)感谢以上同学的精彩表演,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行人交通安全规范》知识问答。

我们实行抢答方式,每答对1题得1分,答错不扣分。

  《A》、行人过马路的方法:

  ①行人过马路有几种方法?

(走人行横道,走地下通道,走天桥。

  ②交通标志种类有哪些?

有何含义?

  交通信号有灯光指挥信号,交通指挥棒信号和手势指挥信号三种。

  A交通信号灯是以不同醒色的信号来实现交通控制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交通信号灯分为以下三类十种。

  1.指挥灯信号及其含意指挥灯信号主要用于交叉路口,它分为五种。

  

(1)绿灯亮。

准许车辆、行人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准妨碍直行的车辆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

  

(2)黄灯亮。

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进人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右转弯的车辆和T形路口右边无横道的直行车辆在小妨碍被放行的车辆和行人通行的情况下,可以通行。

  (3)红灯亮。

不准车辆和行人通行,但右转弯的车辆和T形路口右边无横遭的直行车辆,在不妨碍被放行的车辆和行人通行的情况下,可以通行。

  (4)绿色箭头灯亮。

准许车辆按箭头所示方向通行。

  (5)黄灯闪烁。

车辆和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以上规定,均适用于列队行走和赶骑牲畜的人员。

  2.人行横道灯信号

  人行横道灯信号主要用于城市的主要路口和快速道路,调节人、车混行的人行横道灯有三种:

  

(1)绿灯亮。

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

  

(2)绿灯闪烁。

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行。

  (3)红灯亮。

不准行人进人人行横道。

  3、行人行走必须遵守哪些规则?

  A、行人必须在人行道上行走。

  B、多人同行时应注意避免三人以上并行而妨碍别人通行。

  C、在没有设置人行道的路段,行人应在非机动车道右侧1米范围内行走。

  D、靠路边行走,是指行人从路边(左或右)算起的一人通行道路所需空间,徒手时为0.7米,手提物时为0.9米,行人在上述活动空间内行走时,车辆不应侵犯其安全通行空间。

  E、如果道路因施工、交通事故、或其他原因而暂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