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最新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124359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最新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广东省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最新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广东省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最新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广东省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最新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广东省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最新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最新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

《广东省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最新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最新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最新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

广东省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最新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广东省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最新】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春秋时期成书的《国语》主要记载各国公卿之“语”,而战国时期的《战国策》则主要记载游士之“策”。

这种变化表明编者

A.注重史书编写体例的创新

B.推崇法家富国强兵之术

C.全面记录各国历史风貌

D.对社会权势变动有所意识

2.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D.实行人治和法制

3.《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思想主张时说:

“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

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

”下列观点与文中“他们”同属一个派别的是

A.治之经,礼与刑

B.唯同乎天和者为然

C.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D.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

4.“灾异示警”是中国古代神学政治理论的核心主张,更是中国古代言谏文化与制度的精神支柱,由于其与“君权神授”同为中国古代天命哲学的构成基础而广为统治阶级所接受,代代相传而深入人心。

这表明

A.君主专制催生了“君权神授”思想

B.“灾异示警”有效制约了君主集权

C.言谏制度源于原始宗教迷信思想

D.统治者借宗教思想稳定政治秩序

5.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

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6.清代的考试中,考察朱熹注解的《四书》、《五经》在康熙雍正时期为最重要的第一场,到了乾隆中期转为第二场,到了光绪后期转为第三场,以上变化是由于

A.封建商品经济的发展

B.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需要

C.儒家学说丧失了统治地位

D.程朱理学弊端益显

7.王阳明主张“致知格物”,并将其解释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正之谓也”。

这表明他旨在

A.颠覆传统儒学的价值追求

B.维护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

C.强化名教伦理的社会功能

D.倡导发奋读书以明理匡世

8.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末维新变法运动时被大量秘密印发、传播。

这反映出该书

A.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的伦理纲常

B.融合了西方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想

C.抨击君主专制符合现实政治需要

D.顺应了挽救民族危亡的革命潮流

9.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举世闻名的启蒙思想家。

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愚昧和迷信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人民为主

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10.他是有多方面成就的学者,开清代考据学的先河,章炳麟尤其景仰其民族精神而更名“章太炎”以示效法。

“他”是

A.王阳明

B.顾炎武

C.王夫之

D.黄宗羲

11.我国古代文学从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体现出逐渐平民化和通俗化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重视文学发展

B.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C.文人表达个人感情的需要

D.外来文化的影响

12.中国古代戏剧艺术重视“情”的呈现,明朝之前多半表现为高尚的友谊、纯洁的爱情、笃厚的忠诚、淡雅的情怀等。

明朝戏剧家则强调本色自然之“情”,着重于平民生活,比如人的衣食日用、男女私情等等。

材料能够说明明朝时期

A.试图冲破程朱理学的束缚

B.戏剧艺术家“问道求理”

C.儒家普遍认同李贽“人欲”观

D.“致良知”的艺术呈现

13.“他强调了人在字宙万物中的重要地位,表达了一种朴素的人本主义倾向,而这种人本主义倾向无疑具有冲破旧的传统束缚,解放思想的作用。

”他的学生普罗狄克斯对神的批判,希底阿斯强调人天生平等,这些都受了他的影响。

材料中的他指的是

A.普罗泰戈拉

B.苏格拉底

C.马丁·路德

D.伏尔泰

14.卢梭提出:

“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

”这主要反映的是

A.社会契约论

B.人民主权说

C.天赋人权

D.人民革命权利

15.《物种起源》的出版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如同马克思主义登上历史舞台一样,使生物学从根本上摆脱了神学和唯心主义的束缚。

这说明《物种起源》

A.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形成

B.首先提出生物进化观点

C.彻底颠覆了上帝的宗教地位

D.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16.有学者说:

“魏源倡导‘师夷长技’的目的,只是为了‘制夷’,其注重点在于强兵,而对富国的目的则被相对忽略了。

”这说明魏源

A.对西方缺少整体的了解

B.过分注重维护清朝统治

C.思想理论水平相对较低

D.摆脱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

17.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

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严复意在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18.龚自珍和魏源重视时势变易,形成了今文经学历史观,康有为吸收并予以继承。

康有为依据“公羊三世说”,将“据乱世”和“升平世”称为小康,而“太平世”则为大同,三者同处于一根朝向未来的时间链上,依次上升。

由此可知康有为的历史观

A.深受儒家循环史观影响

B.受到社会进化史观影响

C.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D.包含了天命史观的思想

19.在陈独秀看来,“儒者三纲五常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源”,“片面之义务,不平等之道德,阶级尊卑之制度”就是“忠、孝、节、义”,“伦理道德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

”材料反映出陈独秀

A.主张伦理道德革命

B.反对封建等级制度

C.主张变革政治学术

D.以立宪反对君主专制

20.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思想界仍采用“体”、“用”范畴来说明东西方文化的关系。

1919年以后,瞿秋白等人以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不同文化高下的标准,打破了东西方文化的截然划分。

这反映出

A.中体西用已被彻底抛弃B.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

C.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D.中西文化逐渐走向融合

21.下表为不同时期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就业结构,导致表中数据发生明显变化的原因是

荷兰(%)

英国(%)

美国(%)

1890年

工业

32

43

24

服务业

32

41

38

1998年

工业

22

26

23

服务业

78

72

74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

B.量子力学的建立和发展

C.美国出现了“新经济”

D.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22.孙中山主张“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

这种把以后涨高的地价收归众人公有的办法,才是国民党所主张的平均地权,才是民生主义。

”这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A.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

B.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认识一致

C.并没有超出民主主义的范畴

D.通过平均财富来保障民众生活

23.1924年11月,孙中山以大元帅身份公布了《工会条例》。

下列是条例中的某些条款,这些规定

A.体现了三民主义的新发展

B.表明其政治立场发生根本改变

C.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D.背离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方向

24.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义建设道路。

二者根本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道路

B.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C.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25.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时曾明确指出:

“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这一论断

A.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成熟

B.明确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推动了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提出

D.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束缚

26.有学者说:

“三个代表思想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

”是因为“三个代表”创造性的

A.规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了系统概括

C.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D.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二、材料分析题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武帝时,生产恢复,经济得到初步的发展,国力充实,政治统一,才具备了兴办太学的条件。

同时,汉代太学的兴办,也得力于两个儒家学者,一个是董仲舒献策于前,一个是公孙弘以丞相之职贯彻于太学的发展。

朝廷对太学的管理,除委任太常总负责之外,皇帝还亲自到太学视学。

太学的教授称博士,其主要职责是掌教弟子、以教学为主。

西汉的博士多由名流充当,采用征拜或举荐的方式选拔;东汉的博士要经过考试,还要写保举状。

在书写出版相当困难的汉代,大师们的经说难于书诸简牍,多是师师相传,学习儒学就必须从师,经师讲学也就成为汉代大学的主要教学形式。

——据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

材料二自秦代焚书、秦末战乱、汉初无为而治前后近百年,私学教育从未停顿。

私学生徒数倍于太学生。

地方官学发展迟缓,郡国内不过一校或数校。

地方私学更远远超过地方官学。

官学系统中几乎全无启蒙教育,蒙童教育则几乎全由私学或家学承担。

秦末战乱,私学犹存,讲诵弦歌之声不辍。

汉初尚黄老之学,官学未立,各种学术流派都以私学方式传播。

汉武帝独尊儒术,立五经博士,后置太学。

黄老道法阴阳纵横以至杂家仍以私学讲授。

古今经学之争起,今文经学常居主导地位,古文经学常以私学讲授,不断展开斗争,各自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最后促进了两大学派的相互吸收和融合。

——据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太学创办的原因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私学与太学的不同之处,并分析私学创办的历史意义。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保持着一种共同点,他们都是人文主义发展的产物,都强调个人的领悟能力,然而宗教改革却似乎更像是对文艺复兴中的希腊化和异教文化的反动,文艺复兴强调古典文化的价值,以人为中心;而宗教改革从《圣经》中继承的遗产则要求他们反对异教文化对基督教的渗透,强调神的伟大。

文艺复兴时期虽然揭露了宗教的腐败,但是艺术家们的创作需要来自教会的各种支持,因此难免抱着与教会和解的态度,正如米开朗琪罗的艺术天才得到了教皇的支持一样。

而宗教改革则进一步将文艺复兴从中世纪特征中剥离出来。

材料二赵林教授指出:

“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真正的文化起点不是文艺复兴,而是宗教改革。

”他认为:

在15~16世纪,南部欧洲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而北部欧洲则在进行宗教改革,到17世纪,这两场运动都接近尾声,虽然两场运动的矛头都对准中世纪堕落、腐败的罗马天主教会,但是历史结果却大相径庭:

那些经过宗教改革而信仰新教的国家,后来都发展成为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荷兰、德国、北欧诸国以及美国等。

宗教改革深深影响了西方文化的精神氛围,客观上为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而文艺复兴运动在科学和哲学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建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