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检查表带完整审核记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122714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4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审检查表带完整审核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内审检查表带完整审核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内审检查表带完整审核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内审检查表带完整审核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内审检查表带完整审核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审检查表带完整审核记录.docx

《内审检查表带完整审核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审检查表带完整审核记录.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审检查表带完整审核记录.docx

内审检查表带完整审核记录

 

ISO9001:

2015版内审检查表(完整记录)

受审核部门

审核日期

审核员

审核准则

ISO14001、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

符合说明

○”符合;“?

”观察项;“△”一般不符合;“×”重大不符合※不符时记入证据、事实。

涉及条款

审核内容、证据及方法

审核记录

审核发

范围

1.组织QMS覆盖范围和过程是否有缺失?

无缺失、覆盖全面

2.组织QMS对标准条款是否剪裁?

如有,所剪裁条款中

生产和服务的设计不适用,此不影响公司提供满足法律法规及顾客要求的产品

过程确凿没有?

4.1

1.组织是否确定与其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其实

最高管理者应确定与本公司质量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

否对这些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

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因素(公司的价值观、文化、知识、绩效等相关因素)和外部因素(国

际、国家、地区和当地的各种法律法规、技术、竞争、文化和社会因素等)

这些因素

可以包括需要考虑的正面和负面因素或条件。

 

本公司定期对这些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以确保其充分和适

 

宜。

 

4.2

1.组织是否确定了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相关

公司应确定: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方?

是否对这些相关方制定相关要求并进行了监视和

评审?

a)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这些相关方的要求;

公司应对这些相关方及其要求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

以便于理解和持续满足相关

方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考虑以下相关方:

 

--顾客;

 

--最终用户或受益人;

 

--法人,股东;

 

--银行;

 

--外部供应商;

 

--雇员及其他为组织工作者;

 

--法律法规及监管机关;

 

--地方社区团体;

 

--非政府组织;。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可以帮助本公司更好的建立清晰的方针和目标,做到目的

 

明确。

满足相关方的要求并争取做到更高的期望值。

 

表1外部相关方及要求与期望

 

相关方要求与期望

 

法律法规及监管机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顾客、最终用户或提供的技术方案或研发的产品符合最初提出的

 

受益人要求

 

银行有能力支付银行的款项

 

外部供应商价格合理,结算及时,有规范的流程或手续

 

第三方认证服务机满足ISO9001体系要求,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1.组织是否确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是否对这些信息形成了相关文件?

 

 

第三方监测机构配合监测

 

表2内部相关方及要求与期望

 

相关方要求与期望

 

法人,股东合法,客户满意,成本低

 

雇员及其他为组织清洁卫生,工作时间合理,工作强度不大、薪酬

 

工作者合理

 

组织应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确定其范围。

 

在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见

4.1;

b)相关方的要求,见4.2;

 

C)组织的产品和服务。

 

根据本组织产品和服务特点,标准的所有条款均适用于本组织并决定全部予以实施。

 

 

4.4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为:

杭州市滨江区滨康路

568号物理边界区域范围内的医药

健康产品的技术开发。

1.

组织是否按照标准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

4.4.1本公司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QMS?

2.

组织QMS过程是否被确定和管理?

过程间顺序及关

包括所需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系是否被确定和管理?

通过实施以下活动,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领导、策划、支持、运行、绩效

3.

组织QMS关键过程所需资源和信息是否充分

,足以

支持过程有效运行和监控?

评价和改进等过程及其在整个组织内的应用:

 

 

 

 

4.组织QMS及过程测量和监控点是否确定并有效?

a)

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

测量和监控结果是否有分析、改进活动?

5.组织是否存在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外包过程?

如有,

b)

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在组织QMS中是否明确并实施了控制?

c)

确定和应用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包括监视、测量和相关的绩效指标)

,以确保这

 

些过程的运行和有效控制;

 

d)确定并确保获得这些过程所需的人员、基础设施、运行环境、知识和监测等资源;

 

5.11.最高管理者对满足顾客要求有何想法?

现以何方式

领导作用和承诺传达满足顾客要求的重要性,并提供其身体力行的证

据?

2.组织确定的适用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这些法律法规

5.1.1分管部门是否清楚并得到有效执行?

组织是否评价其

总则行为和结果符合法律法规的情况,发现不符合之处,是

否采取改进措施?

 

e)规定与这些过程相关的的责任和权限并进行沟通;

 

f)按照6.1的要求确定的风险和机遇;

 

g)评价这些过程绩效和有效性,识别更新的需求,实施所需的变更,以确保实现这

 

些过程的预期结果;

 

h)改进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

 

4.4.2根据标准要求,结合公司实际需要,公司:

 

a)公司根据经营和服务过程控制要求,制定相应的程序文件、管理规范、操作规

 

范等体系文件,支持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运行;

 

b)保留确认过程按策划进行的证据文件。

 

最高管理者应证实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和承诺,通过:

 

a)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承担责任;

 

b)确保制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与组织环境和战略方向相一致;

 

 

 

3.最高管理者是否组织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并使其成

为组织焦点,成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QMS的宗旨?

4.组织质量方针、目标是否形成文件,由最高管理者批准颁发?

5.建立实施保持改进QMS所需资源,最高管理者如何确保提供?

有否实例佐证?

 

5.1.2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经营理念是否在组织中得到树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立?

组织关注焦点是否放在顾客身上,特别是不满意顾

客身上?

2.为实现顾客满意目标,最高管理者是否推动全员参

与,并有切实可行的操作过程的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

员工的参与意识和能动性?

3.组织通过哪些方式、途径,以确保顾客要求得到确定、

转化为要求并予满足?

组织是否针对顾客和最终使用

者来确定他们关心的产品特性,特别是产品的关键特性?

4.在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时,组织是否已考虑与产品

有关的义务(如对健康和安全的责任、环境保护等)和

法律法规要求,并转化为组织目标、指标和要求,采取措施,且得到落实、实现?

 

c)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融入与组织的业务过程;

 

d)促进管理者在体系策划、运行中使用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

 

e)识别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及其更新需要并配备这些资源;

 

f)在公司内进行沟通,确保全员理解有效的质量管理和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参与和配合,通过考核、培训、分享知识、奖励制度,促使、指导和支持员工努力提高其素质,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管理绩效;

 

g)实施各项业务过程,实现公司目标和质量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

 

h)促使、指导和支持员工努力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i)推动改进;

 

j)明确公司内部职责分工,支持其他管理者履行其相关领域的职责。

 

最高管理者应证实其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领导作用和承诺,通过:

 

a)确定、理解并持续满足顾客要求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b)确定和应对能够影响产品、服务符合性以及增强顾客满意能力的风险和机遇;

 

c)始终致力于增强顾客满意。

 

 

 

 

 

 

 

 

5.21.质量方针是否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与组织的总方针

方针相一致,体现组织的目标和特点?

2.质量方针是否包含满足相关方(特别是顾客、员工、

供方、社会)要求的承诺?

是否包含持续改进QMS的承诺?

两个承诺是否有实质性内容和方向?

3.质量方针是否为质量目标的制定、评审提供了明确的框架,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和指导性?

4.质量方针及其含义在组织各层次员工中是否得到充分、正确理解,并协调一致、深入人心?

5.质量方针在组织各层次中,是否得到贯彻和坚持?

是否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宜,得到有效贯彻?

 

5.2.1制定质量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制定、实施和保持质量方针,方针应:

 

a)适应组织的宗旨和环境并支持其战略方向;

 

b)为制定质量目标提供框架

 

c)包括满足适用要求的承诺;

 

d)包括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

 

经充分考虑本组织特点,本组织质量方针为:

“科技领先、优质高效”

 

5.2.2沟通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应:

公司在质量管理手册中对方针进行公开声明,在公司内部会议进行宣

 

讲、沟通,全体员工能够准确理解其含义并在工作中贯彻落实质量方针。

在与相关方沟

 

通时,可向相关方说明公司质量方针。

 

 

 

 

 

 

5.3

1.组织各个部门、各级人员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是

为了有效的实施质量管理,本公司确定了组织结构

(见附件2),并规定了各级各岗位人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

否确定并予以沟通?

 

 

6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2.组织所有员工是否清楚本职范围并被有效沟通履行?

 

3部门职责是什么?

策划

1.在组织的各层次上是否已建立质量目标?

所建立质量目标与质量方针和持续改进的承诺,是否一致?

2.所建立质量目标是否可测量?

目标之间是否协调一致,是否相互保证?

3.所建立的质量目标是否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如研发设备,研发水平等目标?

4.组织为实现质量目标是否进行QMS策划,分析确定实

现目标的问题及相应措施,时间要求、责任人落实明确,并对目标实现程度有检查、有评价?

 

员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并在公司内对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