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太阳地球和月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12224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9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太阳地球和月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太阳地球和月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太阳地球和月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太阳地球和月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太阳地球和月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太阳地球和月球》.docx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太阳地球和月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太阳地球和月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太阳地球和月球》.docx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太阳地球和月球》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太阳、地球和月球》(总17页)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太阳、地球和月球》

.仰望天空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知识。

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教学重难点】

1.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

【教学准备】

观察圆筒、大小不同的圆纸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教师导入:

我们白天能看到耀眼的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亮。

关于太阳和月球,你们知道什么?

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究。

1.分享我们知道的关于太阳的知识。

(1)学生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

(2)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太阳和月球的图片与相关资料。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到太阳和月球的感性特征:

①太阳、月球都很大,是球体。

②太阳和月球都离地球很远。

③太阳的温度很高。

④用涂黑的玻璃片观察太阳表面有黑斑。

⑤月球会发“光”。

⑥月球表面有明暗区域。

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教师提问:

同学归纳了月球和太阳的特征,那么你们再来比较一下月球和太阳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用维恩图的形式记下我们观察比较的结果。

3.比较太阳和月球的大小。

(1)教师指导学生仿照课本P44展开模拟实验。

(2)实验中,教师明确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一样大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大小相差很大

(3)学生开展模拟实验,记录现象并汇报结论。

(4)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在维恩图中添加我们的比较。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总结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

(1)教师指名学生:

通过我们的初步比较,你知道太阳和月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总结。

2.补充分享关于太阳和月球的更多知识。

(1)教师提问:

关于太阳和月球,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2)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适当补充分享更多关于太阳和月球的知识。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教师:

放学回家后查阅图书或上网搜索更多关于太阳和月球的知识。

【板书设计】

仰望天空

【教学反思】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教学目标】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画出一天中影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教学重难点】

1.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2.画出一天中影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3.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铅笔、铅笔底座、平板、观察纸、指南针、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提问:

同学们,你们观察过影子吗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2.学生根据经验汇报,教师板书。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制作简易日晷。

(1)教师指导学生仿照课本P45制作简易日晷,明确制作要求:

一是画出几个不同大小的同心圆;二是画出两条相互垂直的线段,并标注方向。

(2)学生自主画出简易日晷,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将简易日晷贴在纸板上。

2.观察日影。

(1)教师课件出示观察日影的方法与过程。

(2)学生观察并记录,教师明确方法:

根据太阳找方向、对准方向放平纸板(也可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在纸板的中心立上铅笔、在纸板上描绘影子。

3.展示观测结果。

(1)教师课件展示观测纸上的日影描绘图。

(2)学生进行观察并讨论它们的变化规律。

(3)教师引导学生使用随堂学部分的柱状图画出影子的变化情况。

(4)学生展示柱状图,教师巡视指导改进。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

(1)教师提问:

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

(2)学生自由交流讨论,并汇报结果。

2.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

(1)教师提问:

你们能根据影子的变化规律,说说太阳位置是如何变化的吗?

(2)学生交流讨论,并回答。

3.教师总结: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由长变短再变长。

太阳的位置由东到南再到西。

影子的方向变化与太阳相反,由西到北再到东。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阅读资料:

了解日晷,并与我们制作的简易日晷比较。

课后活动:

在家人的带领下,使用课堂上的方法实地观测日影,总结太阳与日影的变化规律。

【板书设计】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是:

早晨到中午由长变短,中午到傍晚由短变长。

【教学反思】

3.影子的秘密

【教学目标】

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

光源、遮挡物和屏,并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3.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4.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

光源、遮挡物和屏,并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教学准备】

手电筒、木圆柱、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

同学们有回家观察日影的变化吗我们已经学习过了阳光下的变化,那么影子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呢

2.学生根据经验汇报。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产生影子。

(1)教师将学生分组,下发实验器材,指导学生做模拟实验。

(2)教师明确:

在实验中思考两个问题:

不同材料模拟的是什么它们对影子的产生起了什么作用

(3)学生小组内合作开展模拟实验,记录结果后汇报。

2.让影子发生变化。

(1)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实验,在实验前明确围绕改变光的照射角度和改变木圆柱的摆放两点开展模拟实验。

(2)学生小组内合作开展模拟实验,记录结果后汇报。

3.教师指导学生使用随堂学部分画出实验的做法。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影子的产生和影子变化。

(1)教师:

同学们已经完成了影子的模拟实验,根据你们的实验结果,说一说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吧。

影子可以发生哪些变化呢?

(2)学生根据实验结果交流讨论,并汇报结果。

2.太阳的位置与影子变化的关系。

(1)教师: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和太阳和日影的变化,结合我们这节课的模拟实验,想一想,太阳的位置和影子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2)学生交流讨论。

(3)教师总结:

产生影子的条件:

光源、遮挡物和屏,并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1.阅读资料:

观察云。

2.课后回家仿照课本P48做手影游戏。

【板书设计】

影子的秘密

影子产生的条件:

光源、不透明的挡光物体、屏

影子的特点:

①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②光源的位置高,影子小;光源的位置低,影子大。

③影子和光源的方向相反。

【教学反思】

.月相变化的规律

【教学目标】

1.知道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知道月相变化是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3.掌握月亮变化的规律,能对不同的月相排序。

【教学重难点】

1.知道月相变化是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2.掌握月亮变化的规律,能对不同的月相排序。

【教学准备】

画有月相的纸牌、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创设情境,引出月相话题。

教师:

同学们,苏轼的《水调歌头》里有“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月有阴晴圆缺”的词句,看来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月球有圆缺变化的情况,说说你曾经见到过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当学生说到满月时,请他说出阴历时间)

2.教师讲解:

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作月相。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一个月中月相变化的规律。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一个月中的月相变化。

(2)将学生分组,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在自己的纸牌上画好这些月相。

(3)教师提问:

观察图中的月相,哪些是你们曾观察到的哪些是没有观察到的

(4)学生根据经验回答。

2.试着给月相排序。

(1)学生根据前面出示的课件,给小组画好的月相纸牌排序。

(2)教师明确:

小组合作,分别将月相按顺序排成圆形和一字形。

(3)学生小组内排序后展示排序结果,教师巡视后指导。

3.制作一个月相变化的纸牌。

(1)教师展示课件展示一个月的月相变化,指导学生补充画好小组内的一个月内月相变化的纸牌。

(2)学生完成后,指导各小组参照课件展示,按顺序叠好纸牌,并翻动。

(3)教师指名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结果。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教师提问:

一个月内,月相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2.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汇报。

3.总结:

一个月内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

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阅读资料:

观察月球的运动。

【板书设计】

月相变化的规律

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

【教学反思】

.月球——地球的卫星

【教学目标】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2.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3.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

根据现象推测环形山的成因,学习合理地控制多种因素,创造性地用多种方法造“环形山”。

4.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

【教学重难点】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与地球不同。

2.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

根据现象推测环形山的成因,学习合理地控制多种因素,创造性地用多种方法造“环形山”。

【教学准备】

托盘、细沙、大小不同的球、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

有关月球的诗歌、神话故事有许多,谁能背一首诗或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

请几位同学讲故事或者背诗:

《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故事。

2.教师:

谈话:

从这些故事和诗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月球。

那么,月球到底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月球——地球的卫星》。

(板书课题)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观察月球,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1)课件出示月球正面和背面的照片。

指名学生回答观察到的现象。

(2)学生观察照片后回答。

(3)教师进一步展示月球资料卡,学生学习记录后,自主完成随堂学部分的习题,教师巡视检查后视完成情况再次补充月球知识。

2.模拟制造环形山。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制作步骤。

(2)教师明确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围绕几个问题展开思考:

选择哪些模拟实验的材料这些材料分别模拟了月球上的哪些环境如何做好这个实验,才能使造出来的“环形山”和月球上环形山的特点比较符合?

 

(3)学生根据课本P52与课件展示的制作过程,分小组合作制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