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预习复习计划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121313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医学预习复习计划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预防医学预习复习计划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预防医学预习复习计划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预防医学预习复习计划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预防医学预习复习计划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防医学预习复习计划资料.docx

《预防医学预习复习计划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医学预习复习计划资料.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预防医学预习复习计划资料.docx

预防医学预习复习计划资料

预防医学

第一章绪论

一、预防医学概念

1.预防医学的定义

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

其工作模式是“环境-人群-健康”。

2.预防医学的内容

包括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医学、社会医学、行为科学与健康促进、卫生管理学(包括卫生系统功能、卫生决策和资源配置、筹集资金和健康措施评价等),以及在临床医学中运用三级预防措施。

3.特点

(1)预防医学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及确定的群体,主要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患者。

(2)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

健康的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3)采取的对策更具积极的预防作用,具有较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二、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1.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渥太华宪章》中对健康的定义进一步延伸,指出:

“健康是日常生活的资源,而不是生活的目标。

健康是一个积极的概念,它不仅是个人身体素质的体现,也是社会和个人的资源。

2.三级预防策略根据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健康决定因素的特点,把预防策略按等级分类,称为三级预防策略。

第一级预防

针对病因所采取的预防措施。

第二级预防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

第三级预防

对已患某些病者,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措施,使患者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能参加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

历年真题回顾

【例1】临床预防服务的对像是

A.遗传病人B.病房病人C.健康人D.传染病人E.慢性病病人

【解析】C临床预防服务对象为健康人,而非病人。

【例1】不属于预防医学的道德要求的是

A.爱岗敬业,宜传大卫生法规,言传身教

B.改善工作和学习环境,严把防疫和食品卫生规范

C.严格监管,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文明,科学严谨,实事求是,信息透明公开

D.防疫工作者有权在疫区采取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各种措施

E.提高社区服务水平,保障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权益

【解析】D预防医学的内容是三级预防。

防疫工作者有权在疫区采取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各种措施属于传染病的治疗中,而非预防医学的的内容。

【例1】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理解,下列错误的是

A.以人的健康为中心B.以一、二级预防为主C.以家庭为单位开展

D.以区域卫生规划为指导E.服务方式是以三甲医院服务为主

【解析】E社区服务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属于三级医院中的一级医院而非三甲医院。

第二章医学统计学方法

一、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算术均数

几何均数

中位数

百分位数

指标

直接法

频数表法

直接法

加权法

-----

离散趋势

1.极差2.四分位数间距

3.方差和标准差4.变异系数

二、定量资料的统计推断

均数的抽样误差和标准误

三、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

构成比

四、分类资料的统计推断

1.x2检验

2.行×列表资料x2检验的注意事项

(1)一般认为,行×列表资料中各格的理论频数不应小于1,并且1≤T<5的格子数不宜超过格子总数的1/5。

(2)多个样本率比较,若所得统计推断为拒绝H0,接受H1时,只能认为各总体率之间总的来说有差别,但不能说明任两个总体率之间均有差别。

五、秩和检验

1.非参数检验的概念

2.秩和检验的适用范围

3.秩和检验的优缺点

4.配对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

首先按差值的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次,再让秩次保持原差值正负号(即符号秩)。

编秩时:

①舍去差值为0的对子数,同时样本例数相应减少;②遇绝对值相等差值符号不同则取平均秩次,符号相同可顺序编秩,也可计算平均秩次。

六、直线回归和相关

1.直线回归分析的作用,回归系数及其意义。

2.直线回归方程、回归系数及其计算

七、Logistic回归分析

八、生存分析

1.将终点事件的出现与否和到达终点所经历的时间结合起来分析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2.生存分析的适用条件

九、统计表和统计图

历年真题回顾

【例1】两组呈正态分布的数值变量资料,但均数相差悬殊,若比较离散趋势,最好选用的指标

A.全距B.四分位数间距C.方差D.标准差E.变异系数

【解析】两组呈正态分布的数值变量资料,但均数相差悬殊,若比较离散趋势,最好的是变异系数。

【例1】正态分布中反映离散程度最好的是

A.标准差B.标准差系数C.方差D.平均数E.总体方差

【解析】标准差系数是指标准差与均值的比率,反应单位均值上的离散程度。

【例1】不属于变异指标的是

A.中位数B.标准差C.全距D.四分位间距E.变异系数

【解析】中位数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不是变异指标。

【例1】均数为0,标准差为1的分布是

A.正态分布B.标准正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负偏态分布E.非正态分布

【解析】标准正态分布是均数为0,标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

【例1】为尽量发现病人,在制定筛选方法标准过程中,常采用

A.提高方法的灵敏度B.提高方法的特异度C.降低假阳性率

D.提高假阴性率E.使假阴性率与假阳性率接近

【解析】提高方法的灵敏度可以筛选出更多病人。

【例1】可以全面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特征的两个指标是

A.均数和中位数B.均数和标准差C.均数和极差D.中位数和方差E.几何均数和标准差

【解析】正态分布是关于均数和标准差的分布函数,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正态分布。

【例1】均数与标准差的关系是

A.均数愈大,标准差愈小B.标准差愈小, 均数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愈强    

C.标准差愈小,均数对总体均数的距离愈小  D.标准差愈大,均数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愈强    

E.均数愈大,标准差愈大

【解析】标准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若标准差小表示该组数据集中趋势好。

【例1】正态分布资料当μ恒定时,σ越大

A.曲线变窄B.曲线变胖C.曲线变高D.曲线变低E.曲线右移

【解析】标准差σ决定了分布的幅度。

9.标准正态分布的两个参数值分别是

A.μ=0, σ=0B.μ=1, σ=0C.μ=1, σ=-1D.μ=-1, σ=1E.μ=0, σ=1

【解析】标准正态分布的两个参数值分别是μ=0, σ=1。

【例1】某幼儿园大班11名6岁儿童接受百白破疫苗注射后,其抗体滴度分别是1:

20,1:

20,1:

20,1:

40,1:

40,1:

80,1:

80,1:

160,1:

160,1:

320,1:

640,描述其抗体滴度的集中趋势的指标应选用:

A.标准差B.极差C.算术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E.四分位间距

【解析】抗体滴度分别是1:

20,1:

20,1:

20,1:

40,1:

40,1:

80,1:

80,1:

160,1:

160,1:

320,1:

640,描述其抗体滴度的集中趋势的指标应选用:

几何平均数。

【例1】欲比较两种药物的效果是否有差别,若疗效评定为“很有效,较有效,效果一般,基本无效”,宜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是

A.卡方检验B.t检验C.方差分析D.回归分析E.秩和检验

【解析】“很有效,较有效,效果一般,基本无效”,宜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是秩和检验。

第三章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

第1节人群健康研究中的流行病学

一、流行病学概论

1.流行病学定义: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流行病学的原理、基本原则和方法

基本原理

基本原则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①分布论②病因论

③健康-疾病连续带理论

④预防控制理论

⑤数理模型

①群体原则

②现场原则

③对比原则

④代表性原则

①描述流行病学

②分析流行病学

③实验流行病学

④理论流行病学

第2节疾病的分布与影响因素

一、疾病分布常用的测量指标

发病率

指在一定期间内(一般为1年)、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罹患率

与发病率一样,也是测量人群新病例发生频率的指标.

患病率

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现患某病者(包括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续发率

指某传染病易感接触者中,在最短潜伏期与最长潜伏期之间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感染率

指在某个时间内被检查的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

病残率

指在一定的期间内,某人群中实际存在病残人数的比例。

死亡率

指在一定期间(通常为1年)内,某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

病死率

其分子为死亡人数,分母为可能发生死亡事件的总人口数(通常为年中人口数)。

存活率

指随访期终止时仍存活的病例数与随访期满的全部病例数之比。

二、疾病流行强度

散发

某病发病率维持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无明显的时、空联系和相互传播关系,表现为散在发生,数量不多,这样的流行强度称为散发.

流行

指某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的发病率水平。

疾病流行时,各病例间有明显的时空联系,发病率高于当地散发发病水平的3~10倍。

大流行

当疾病迅速蔓延,涉及地域广,短时间内可跨越省界、国界或洲界.发病率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称为大流行。

暴发

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量相同患者的现象。

三、分布的特征

地区分布、时间分布、人群分布。

四、疾病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

移民流行病学是利用移民人群综合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从而找出病因的一种研究方法。

通过观察某种疾病在移民人群、移居地当地人群及原居住地人群中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别,区分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从而发现病因线索。

第3节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一、流行病学方法分类

1.观察法:

包括描述流行病学和分析流行病学。

2.实验法,也称实验流行病学。

3.数理法,也称理论流行病学。

二.描述流行病学

描述流行病学

横断面研究或患病率研究

将专门调查或常规记录所获得的资料,按照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和不同人群特征分组,以展示该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分布特点的一种观察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它包括普查和抽样调查。

其中抽样方法:

有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级抽样等。

三.分析流行病学

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

定义

选择患有和未患有某特定疾病的人群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调查各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或某些可疑危险因素的比例或水平,通过比较各组之间暴露比例或水平的差异.

将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或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各组的结局并比较其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结局之间有无关联及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分类

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和匹配病例对照研究(又分为频数匹配和个体匹配)。

现场试验和临床试验

统计分析

比值比(oddsratio。

OR,也称比数比、优势比或交叉乘积比)

发病率

优点

更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

一种疾病与多个因素的关系

较可靠;直接估计暴露因素与发病的关联强度;

局限性

选择偏倚

回忆偏倚

混杂偏倚

易发生失访偏倚

四.实验流行病学

1.实验流行病学分类:

分为现场试验和临床试验两类。

2.随机化分组的方法有:

简单随机分组、区组随机化、分层随机分组。

3.对照组:

有空白对照、安慰剂对照、标准疗法对照,以及不同给药剂量、不同疗程、不同给药途径相互对照。

4.资料收集过程的要求:

盲法观察(单盲、双盲、三盲),规范观察方法,提高研究对象的依从性。

第4节偏倚控制及病因推断

一、流行病学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