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智慧旅游GIS服务系统建议方案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1853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6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洛阳智慧旅游GIS服务系统建议方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洛阳智慧旅游GIS服务系统建议方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洛阳智慧旅游GIS服务系统建议方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洛阳智慧旅游GIS服务系统建议方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洛阳智慧旅游GIS服务系统建议方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洛阳智慧旅游GIS服务系统建议方案设计.docx

《洛阳智慧旅游GIS服务系统建议方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洛阳智慧旅游GIS服务系统建议方案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洛阳智慧旅游GIS服务系统建议方案设计.docx

洛阳智慧旅游GIS服务系统建议方案设计

洛阳智慧旅游GIS服务系统建议方案

1、建设背景

洛阳旅游资源丰厚,旅游产业门类齐全,旅游业发展在全国位居前列。

市委、市政府更是把旅游发展确定为强市战略予以强力扶持,全市上下对旅游业寄予厚望,旅游业发展氛围良好。

今年4月,洛阳市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首批18个全国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之一,中西部地区地级市仅洛阳一家。

通过建设智慧旅游城市,能够有效提高我市的信息化技术能力和旅游服务水平,丰富我市旅游宣传营销手段,显著提升洛阳的国际化程度,助力我市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

2、系统建设必要性

2.1洛阳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需要

充分发挥地理信息资源优势,盘活现有信息资源,提高地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节约投资。

有效解决难以满足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和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对地理信息资源需求的矛盾,促进旅游主管单位的科学决策,增强对区域发展和资源环境进行宏观监管和动态监测、预测能力,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水平。

建立健全基础地理信息共享的管理、应用和协调机制,提高地理信息资源在旅游行政审批、旅游资源空间分析、旅游区域发展条件、旅游客源市场分析、旅游环境的空间分析、景区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应用成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信息化建设。

2.2现存的不足

⏹调用互联网地图服务的局限

Ø互联网地图服务主要面向大众应用以及弱GIS应用单位,的调用通常采用API接口调用的方式,接口功能有限不能满足洛阳智慧旅游城市体系的强GIS要求,同时洛阳智慧旅游城市体系的搭建需要为其量身定做GIS服务,互联网API服务往往缺乏功能的扩展与定制。

Ø互联网地图往往缺乏丰富的地图展现方式(如二维地图、2.5维地图、三维地图、街景等多种展示方式及其相互结合),缺乏地图的深度信息(如高分辨率影像、景区内部详细POI信息、信息数据的时效性)。

Ø同时,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相关规定,互联网地图服务还存在较大的政策风险等问题,可靠性不佳。

⏹洛阳智慧旅游城市的基础平台建设需要GIS服务的支撑

Ø需要具备多源异构数据的整合能力,智慧旅游建设中涉及多个部门的多源异构信息资源。

按行业分类可能包含资源环境类、科技教育类、公共安全类、文化卫生等类型等等;按来源分类包含市政管委局、工商局、卫生局、环保局等单位;按形式分类包含原始数据、成果数据、专题数据等;按现势性分包含历史数据、临时数据等。

数据整合涉及多源异构、空间和非空间、数据提取与服务交换、现势数据和采集数据、数据完整性和数据冲突等等复杂的问题,其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成正比

Ø需要GIS对业务应用的强大支撑,大部分旅游信息系统侧重于旅游相关信息的查询与检索,缺乏空间分析功能,没有充分发挥GIS在空间分析方面的强大功能。

Ø需要有效整合游客、管理规划人员、商户三者的需求,传统的旅游信息系统的用户或单纯的面向游客(如旅游目的地地理信息系统),或只面向管理人员或规划人员(如旅游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且面向相关商户服务的系统则更是几乎没有,很少将游客、管理规划人员、商户三者结合起来考虑,难以适应以上三者不同的需求。

⏹需要提高现有系统的展示能力

Ø目前大多数的旅游信息系统多采用普通图片与文字介绍结合的形式,内容或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图片、录像、声音解说等多媒体信息,信息表达缺乏直观性、生动性。

需要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旅游信息系统中,利用多媒体表达方式形象、直观的特点、开发同时面向游客、管理与规划者、商户的旅游信息系统,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辅助决策,势必增强旅游信息系统的表达能力。

3、建设目标

通过GIS系统对智慧旅游建设的支撑,做好三个服务:

服务游客、服务主管单位、服务企业。

从而提高旅游业务的综合管理和运营能力,创建优质的旅游生态环境,提升旅游的服务品质,进而推动地区旅游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3.1服务游客

通过GIS系统对智慧旅游建设的支撑,将旅游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所涵盖的六大元素(即:

行、食、住、游、娱、购)进行有序的整合,为游客提供便捷的服务,使旅游经济效应最大化。

3.2服务主管单位

通过GIS系统对智慧旅游建设的支撑,提高旅游生态环境检测和保护的能力,提高对游客及工作人员的安全检测和保护能力,提高对景区综合管理监控能力,提高旅游业务的营销和服务能力。

3.3服务企业

通过GIS系统智慧旅游建设的支撑,使企业经营与地区旅游更有效的进行结合,拓展企业的营销宣传渠道,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机遇。

4、建设意义

旅游业其有和地理极其密切的关系,如旅游景点的分布、旅游服务设施的位置、道路信息等在地图上都有相应的地理坐标。

而GIS可以提供非常全面的地理区位信息,采用GIS的管理空间数据的功能,能在一张电子地图上集成及其丰富的空间、非空间信息,用信息管理软件统一管理,从宏观上对旅游信息进行检测。

目前,利用GIS技术开发旅游信息系统内容包括景点景区方位、交通最优路径的选择、旅游目的地环境、人口密度,等等。

将来随着GIS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旅游信息也将与个人数字手持设备(简称PDA)相结合,即旅游通掌上电脑,为旅游者提供实时、快速、方便的移动数字旅游概念。

旅游通掌上电脑是针对旅游行业,整合旅游资源,采用现代PDA技术、GIS地理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建立庞大、专业的旅游资源数据库,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全时域空间位子信息和旅游资源信息,并能在电子地图上标定显示用户所在的任一旅游景点位置,同时显示所在地相关行业信息及前进方向、交通状况等信息,使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本地旅游资源的情况,实时确定所处位置,了解周边区域的地理信息,实现电子信息导航。

5、系统设计构架

5.1技术构架

旅游地理信息服务系统的建立主要包括旅游地理信息资源库与旅游地理信息服务系统;基于云计算中心所汇集的基础地理信息、电子商务信息、旅游产品信息等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旅游地理信息资源库;同时,旅游地理信息服务系统基于该资源库通过服务接口、组件服务等方式对四大旅游基础平台的建设提供支撑。

5.2体系构架

旅游地理信息服务系统分为:

数据层;集成、整合与管理层;服务支撑层;应用层。

数据层:

包括各类数据在数据库中的存储内容、组织方式和存储机制。

基于数据库存储的空间数据和关系型数据,主要包括数字线划图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遥感影像数据、电子地图数据、地名地址数据、业务专题数据和其他历史数据;基于文件系统存储的数据包括栅格地图图片集等瓦片数据、中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等。

集成与管理层:

提供空间数据管理工具完成对数据层的数据管理。

服务支撑层:

通过服务接口与组件,将整个平台将所有的空间数据服务能力和非空间数据的服务能力展示出来。

应用层:

是针对专业应用系统和最终用户实际业务运行的系统,各应用部门基于平台服务接口与组件建立的专业业务应用系统。

6、系统建设内容概要

6.1旅游地理信息资源库

6.1.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充分依托国土等部门现有数据资源进行建设,主要由数字线划图、影像图等组成,包含建筑物、道路、水系、植被等基础地理信息,并根据国家地理信息保密和脱密处理要求处理,删除部分测绘专业要素,形成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6.1.2旅游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库

旅游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库主要包含旅游主管部门规划、管理、决策中所需要的地理信息资源,如景点分布、景区消防设施、景区周边交通道路等专业图层信息。

6.1.3旅游共享地理信息数据库

旅游共享地理信息数据库主要为游客、商户提供地理信息服务。

如汇集商户门牌地址、旅游导览图等。

6.2旅游地理信息服务系统

6.2.1数据管理与交换工具集

提供了空间数据的图层标准规范定义、标准符合性检查、4D数据(DLG、DRG、DEM、DOM)建库、数据集组织管理、数据入库出库管理、数据提取接边管理、数据维护更新、专题地图管理、数据E-R模型定义、数据备份与恢复、安全维护管理等功能。

6.2.2服务接口

满足用户从平台获取数据后,调用平台功能,到业务层面的展现。

零编码,零投入,大展现,实现从数据、功能到展现一体化的服务模式。

7、GIS服务系统示范应用

7.1旅游综合管理

7.1.1旅游行政审批

将旅游审批事项对空间信息的利用方式进行标准化和电子化,用GIS技术支撑旅游审批事项,在审批流程中提供地图展示、空间分析、审批预案对比等,从而实现图文一体化审批。

旅游社设立审核中对旅游社经营场所信息中的地点位置、占地面积等空间信息的展现。

旅游景区等级评定审核中对景区位置地点、景区面积、景区内部环境描述。

旅游车船审批中车辆运行路线、车辆停放地点的描述。

7.1.2景区宏观布置

GIS软件可以依据地图数据的采样精度同等准确地表达出景观区域的地理空间信息,对于各种要求的视域、视线设计分析能达到很高的精度,也同时方便于宏观与微观设计。

对于服务设施配置问题的分析主要根据游客游览时间与人的生理功能等特征布置园林小品、洗手间、休息亭,在GIS上表现为较普遍的简单宏观布置问题。

7.1.3旅游流量流向分析

GIS提供了很好的动态监测旅游地旅游流向的技术,用时空刻度表达出的旅游地流向流量问题直观体现出来,更易于管理者从宏观角度即使采取应对补救措施。

主要通过各个监测点动态获取的数据表达在GIS地图上,提供给管理者直观的旅游流量流向管理问题,有益于景区的设施布置与分流,从而更人性化的管理与设计。

7.1.4旅游业发展对旅游地的经济、社会影响研究

主要应用GIS软件对各影响因素在地理空间图层中的体现进行叠加,分析在旅游地空间图层中的体现进行叠加,分析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积极与不利的方面,在旅游地空间上所体现出来的特征,以便进行布局管理,优化发展战略的制定

7.2游客旅行服务

7.2.1定位服务——导航

将位置服务加入旅游信息中,让旅游者随时知道自己的位置。

当GPS确定位置后,最新信息将通过互联网主动地弹出,如交通拥堵状况、交通管制、交通事故、限行、停车场及车位状况等等,并可查找其他相关信息。

随着位置的变化,各种信息也及时更新,并主动显示在网页上和地图上。

体现了直接、主动、及时和方便的特征。

7.2.2了解周边信息——导游

在确定了位置的同时,在网页上和地图上会主动显示周边的旅游信息,包括景点、酒店、餐馆、娱乐、车站、活动(地点)、朋友/旅游团友等等的位置和大概信息,如景点的级别、主要描述等等,酒店的星级、价格范围、剩余房间数等等,活动(演唱会、体育运动、电影)的地点、时间、价格范围等等,餐馆的口味、人均消费水平、优惠信息。

智慧旅游还支持在非导航状态下查找任意位置的周边信息,拖动地图即可在地图上看到这些信息。

周边的范围大小可以随地图窗口的大小自动调节,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如景点、某个朋友的位置)规划行走路线。

7.2.3深入周边信息——导览

点击(触摸)感兴趣的对象(景点、酒店、餐馆、娱乐、车站、活动等等),可以获得关于兴趣点的位置、文字、图片、视频、使用者的评价等等信息,深入了解兴趣点的详细情况,供旅游者决定是否需要它。

导览功能还将建设一个虚拟旅行模块,只要提交起点和终点的位置,即可获得最佳路线建议(也可以自己选择路线),推荐景点和酒店,提供沿途主要的景点、酒店、餐馆、娱乐、车站、活动等等资料。

如果认可某条线路,则可以将资料打印出来,或储存在系统里随时调用。

7.2.4辅助交易——导购

经过全面而深入的在线了解和分析,已经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了,那么可以直接在线预订(客房/票务)。

只需在网页上自己感兴趣的对象旁点击“预订”按纽,即可进入预订模块,预订不同档次和数量的该对象。

7.3智慧旅游空间分析

7.3.1旅游资源空间分析

目前,GIS技术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较多集中于旅游资源空间信息分析方面的研究实践。

通过建立旅游资源空间数据库,录入旅游地地理信息数据,设计资源评估模型,应用GIS软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