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小说阅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16229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复习小说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一轮复习小说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一轮复习小说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一轮复习小说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一轮复习小说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复习小说阅读.docx

《高三一轮复习小说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小说阅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一轮复习小说阅读.docx

高三一轮复习小说阅读

一、认识小说文体特征,掌握小说阅读要领

1.基本概念

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是一种与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

在三要素中,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

2.阅读要领

阅读小说,要看到小说三要素之间的渗透和相互作用。

人物塑造是小说

创作的核心任务。

人物在这三要素中居于第一重要地位。

情节的设置和环境

的描写,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

人物常常是情节和环境的核心和主体,而情节则应该看作人物性格的延伸和发展史,环境则是人物和情节发展的舞台。

没有环境,情节则不可能发生,人物也不可能存在。

不要把这三要素割裂和孤立起来看待,而应该把它们看作一个有机的活生生的整体。

这样,你就会真正地感觉到小说中情节和环境的任何一笔描写都与人物息息相关,而

不是多余的叙述。

二、高考小说的选材

(一)微型小说

微型小说也叫小小说、超短篇小说。

它篇幅短小,情节单一,人物仅三两个,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形象地表现一个简单的主题。

其特点有:

(1)篇幅短小,

(2)立意奇特,(3)选材小中见大,(4)情节完整,(5)结局出人意料。

千字左右的微型小说是高考常考的体裁之一。

阅读时除要抓住小说的三

要素外,还要重点品读小说的结尾,它往往是小说情节的匠心之处、主题的集中表达之处。

(二)散文化小说

散文化小说(也称抒情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新样式。

这类小说情节散文化(或淡化情节),结构散化,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也少有冲突,缺乏悬念,呈现给读者的多是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主张“不装假,事实都恢复原状,展示生活的本色”,叙

述者的情致,自然地融注、浸洒在色调平淡的描写中。

(三)外国小说

阅读外国小说要尽可能地抓住文中及注释中能表明历史、文化背景和习

俗的文字,去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和文化观念,努力从小说中人物的文化观念和习俗而不是自己的文化观念和习俗出发去理解情节和人物的言行等表现。

不管外国小说有多难理解,它本质上还是小说,只要抓住小说的三要素去理解、把握就可以了。

外国小说也是不少省市高考小说阅读的首选。

虽说与中国小说在历史、文化及语言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近年来选文已越来越中国化了,因此外

国小说也越来越好懂了。

人物形象类

一、概括分析人物形象题

(一)高考常见提问方式:

1>作品中的XXX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2、作品中的XXX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请简要分析。

3、概括文中xxx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4、请概括文中XXX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二)审题要点:

1>是概括还是分析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概括”题只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性格特点即可,“分析”题要求在此

基础上结合文字分析。

2、是性格特点还是形象特点。

性格特点包括人的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较宽泛内容的特点,而形象特点则主要以“性格特点”为中心,还包括人的外在形象(肖像)、身份、地位、职业等内容的特点。

用语不同,回答的内容也不同。

分析人物形象特点,要由表及里,由外在形象特点到内在思想性格特点。

(三)规范答题

1>概括题与分析题的不同答题思路。

概括题只要分点列出即可,点与点之间不能交叉。

分析题思路:

概括T分析:

先给出一个总的评判,即用几个关键性的词语高度概括出人物形象(性格)的特点,用“X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的句式完成;然后在小说中找到相关依据,概要论证分析。

2、学会用术语答题。

人物形象的概括,都有较固定的术语。

如正面人物常用以下词语概括:

正直、公正、勤劳、勤奋、善良、仁慈、乐于助人、宽容、大度、严于律己、聪明、机智、深谋远虑、有志气、有作为、专一、坚定、坚强、勇敢、忠贞、忠诚、真诚、诚实、谦虚、清高、节俭、简朴、廉洁、博学、能干、一视同仁、正直无私、义无反顾、执法如山、刚正不阿、冰清玉洁、克己奉公、忍辱负重、表里如一、贫贱不移等。

反面人物则换成相应的反义词语。

二、、形象塑造方法的分析题

(一)高考常见提问形式:

1>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某某人物?

请简要分析。

(或:

分析文章对某某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2、文章是如何塑造某某人物形象的?

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二)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

1>肖像描写,作用是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透露人物的内心活动,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显示人物性格变化等;

2、神态描写,作用是表现人物在不同境遇中的神情变化,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反映人物的心灵状态、性格特征及思想情感的波动和发展过程,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充实;

3、心理描写,作用是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行动的内在依据;

4、语言描写,包括对话描写、独白描写等,作用是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显示人物的身份、地位;

5、动作描写,作用是表现人物的性格、心理、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等;

6、细节描写,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作用是刻画、突出人物性格;

7、其他手法:

工笔、白描、对比、衬托、烘托及修辞手法等。

(三)这类题型的完整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

1指出表现人物形象的手法是什么;

2分析这种手法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3点出这种手法的作用、效果,即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当然,在具体答题时要根据题目设问的实际情况对这三个步骤稍作顺序上的调整或取舍。

三、人物形象作用题

(一)提问形式主要有:

文中某某人物形象的作用是什么(有什么作

用)?

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这类题型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思考:

1>从人物之间的关系来看,即对其他形象塑造的作用;

2、从与故事情节的关系来看,即对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3、从与文章主题的关系来看,即对文章主题表现的作用。

总的来说,在人物塑造方面有对比、衬托等作用,在情节结构方面有贯穿全文线索、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在主题表达方面有揭示、突出主题等作用。

具体来说,人物形象可以分为两类:

主人公、次要人物。

(二)这两类人物形象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1>分析主要人物的作用要看三方面:

1表现主题的作用。

小说的人物形象众多,其中置于中心地位、被作者

着力塑造的就是小说的主要人物。

刻画人物是小说的核心,但不是根本目的,

刻画人物的美丑善恶无非是为反映现实服务的,小说的最终落脚点是借助形

象透露出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的感受和体会。

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即

人物形象折射出的社会现象以及带给人们的某种启示,是主要人物形象承担

的重要任务。

简而言之,主要人物承担着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2推进情节的作用。

主要是分析人物性格(命运)变化而使情节有了变

化,从而对情节起推进作用。

3体现社会意义。

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指导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这也是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

2、分析次要人物的作用要看五方面:

1“自身作用”指次要人物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上的关联人物,有的自身还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自身的作用。

2“衬托主要人物”是其主要作用,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要指明是哪种衬托,是怎样衬托的。

3“情节作用”主要是线索作用,推动(串起)故事情节发展。

4“主题作用”是指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一起丰富、深化了主题。

5暗示或交代社会环境。

次要人物往往是社会环境的体现者和代表者。

另外,小说中的“我”是个特殊人物,它不同于散文中的“我”,它是

小说中的人物,不是作者自己。

因为是第一人称,也有作为见证人,增强小说的真实性的作用。

四、小说人物形象探究题

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客观公正的评价或个性化、创意化

解读的综合探究分析能力。

这类题型的设问角度比较宽泛,没有固定的命题形式。

虽然如此,但万变不离其宗,解答这类题型时可以从环境交代、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主题表达、手法技巧等方面来切入,寻找突破点。

因此,在具体答题时要根据题目中的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来确定考查的方向和答题的角度,以避免张冠李戴、答非所问、以偏概全等错误。

同时,这类题型的分值一般较高,答题时要力求做到观点鲜明,要点齐全,分条分点,条理清晰,步骤完整。

这类题型的完整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

①表明观点,如“我认为……”

或“我赞同……”;②阐述理由,如“理由:

A、……;B……;C、……”

③总结句,如“所以(或因此)……”。

当然,第三步总结句可以根据题目

和答题的实际情况作恰当的取舍。

情节类

作为小说叙事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情节”是文学作品中的事件、

主要故事的策划或设计。

它是按照因果关系联系起来的一系列事件的逐步展开。

一、情节梳理题

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小说故事情节的梳理概括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面入手:

1.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即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寻找贯穿小说的线索;

3.抓住小说中的重要场面、重要事件。

(一)这类题型的提问形式主要有:

1.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或梳理小说的脉络。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概括小说某一环节的内容(如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4.简要概括人物、事件变化的过程。

(二)规范答题格式: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

当然具体答题时需要根据小说内容和题目要求

对这些要素作适当取舍,但核心要素“何人”“何事”必须具备。

例题1:

2010年广东卷《面包》:

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参考答案:

①妻子发现丈夫凌晨在厨房;②妻子仔细观察后发现丈夫偷

面包;③厨房对话中,妻子没有揭穿丈夫的谎言;④第二天妻子找借口把自己的面包匀给丈夫。

5.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

请概括回答。

这种提问形式在答题格式上与前四种是不同的,很容易误解为“概括小

说的情节”,因此遇到此类题时要特别注意辨析。

这类提问形式的完整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

①正确指出小说的线索;

2正确指出小说展开故事情节的方式;③分条分点概括故事情节的开端、发

展、高潮和结尾。

当然,“分条分点概括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这一步需要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作恰当的取舍,如果题干中有“概括回

答”的提示或要求,则说明不需要答出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

如果题干中有“简要分析”的提示或要求,则说明需要答出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

例如2009年高考四川卷小说阅读《想象》第15题:

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

请概括回答。

参考答案:

以“想象”为线索,以心理活动描写为主要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

二、情节作用题

(一)提问形式主要有:

1.文章开头/中间/结尾写某某情节,有什么作用?

2.某情节对全文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

3.小说写某某情节,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二)答题思路:

这类题可以从两个大的角度考虑:

一是内容上,二是结构上。

1、结构(情节自身)作用

1为下文情节做铺垫或埋下伏笔;②照应前文;③推动情节发展或转折;

4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⑤线索,贯穿全文。

2、内容作用

1点明了人物活动的环境,②表现了(或“突出了”)人物性格,③表现主旨或深化了主题。

例:

2011年高考安徽卷小说阅读《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第14

题:

小说的结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