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秦腔主题随想曲看陕西风格二胡曲的演奏特色.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11432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由秦腔主题随想曲看陕西风格二胡曲的演奏特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由秦腔主题随想曲看陕西风格二胡曲的演奏特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由秦腔主题随想曲看陕西风格二胡曲的演奏特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由秦腔主题随想曲看陕西风格二胡曲的演奏特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由秦腔主题随想曲看陕西风格二胡曲的演奏特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由秦腔主题随想曲看陕西风格二胡曲的演奏特色.docx

《由秦腔主题随想曲看陕西风格二胡曲的演奏特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由秦腔主题随想曲看陕西风格二胡曲的演奏特色.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由秦腔主题随想曲看陕西风格二胡曲的演奏特色.docx

由秦腔主题随想曲看陕西风格二胡曲的演奏特色

由《秦腔主题随想曲》看陕西风格二胡曲的演奏特色

清浦中学艺体处徐成林

提要:

二胡演奏作为一种表演艺术,显示出了它所特有的表现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下,二胡演奏方面自然形成了各个不同风格的艺术流派.陕西风格二胡曲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予人们美的感受。

为了更好的体现出陕西风格二胡曲的特色,本文就此浅谈一下秦地戏曲音乐、秦腔中的“欢音”与“苦音”和二胡演奏技巧对陕西风格二胡曲演奏特色的影响.

关键词:

陕西风格秦地戏曲音乐秦腔欢音秦腔苦音演奏技巧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不同的地域民族造就了形形色色的地域文化.一种音乐文化的诞生与它赖以形成、发展的地域、风土人情、民俗是分不开的,它代表着一方人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面貌。

陕西地处黄河中游,乃是古秦地。

历史上,从西周到唐共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为这里沉淀了丰厚的音乐文化遗产.由于秦地的历史悠久、地理环境特殊以及秦人的直率性格、质朴语言渗透在秦地的音乐文化中,所以秦地的音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秦地艺术是多种多样,就戏曲而言,秦腔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是一门融音乐、舞蹈、诗歌、技艺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二胡作为从属伴奏乐器,在秦地音乐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代宗师刘天华先生的出现。

使二胡走出了以伴奏为主的从属地位,担当起独奏角色。

从此,二胡演奏进入一个新的领域.

一、秦地戏曲音乐对陕西风格二胡曲的影响

提及二胡,人们不难想到乐曲《二泉映月》,闻名中外的《二泉映月》乃是民间音乐大师华彦钧的传世之作,这首乐曲不管从演奏技巧还是艺术风格方面,都与当地的江南丝竹、锡剧等民间音乐有着千丝万缕地联系。

这就说明人们对本土乡音及传统文化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而陕西二胡艺术的发展,也是在秦地戏曲音乐中孕育而生的。

在众多的陕西二胡艺术作品中,其音调素材、旋律技法与当地戏曲有着直接关系。

它们大都吸取了秦地戏曲音乐的精髓,形成了陕西二胡艺术发展的主要形态特征和演奏风格。

《秦腔主题随想曲》被誉为“秦派音乐"的代表作品,是赵震霄和鲁日溶先生于一九五八年以秦腔曲牌为素材创作的民族管弦乐曲,后改为二胡独奏曲。

《秦腔主题随想曲》是由引子、五个乐段和尾声组成。

乐曲引子的节奏较自由,其素材直接取材于秦腔唱腔[滚板](又名“滚白”)的基本旋律,借用了戏曲唱腔音乐,并运用了板胡技法中的大力度颤弓及秦腔板胡的演奏技法,发音铿锵有力,旋律线条大起大落,表现出秦腔音乐豪放、爽朗、质朴、热情的个性,有先声夺人之感。

乐曲的第一段,中速稍慢,是一个富有表情的、如歌的乐段。

此乐段采用秦腔曲牌音乐《杀妲己》的弦乐曲牌为旋律素材。

《杀妲己》原曲牌音乐缓慢悠长,旋律中蕴涵浓郁的戏曲唱腔韵味,情绪哀怨深沉。

在用二胡演奏这一段时,频繁运用滑音润饰旋律,显得如泣如诉,在起承转合中突出了二胡的独特魅力。

乐曲的第三段是活跃愉快的快板乐段,取材于《入洞房》曲牌。

此曲牌节奏千变万化,所以这个乐段在此戏曲音乐素材变化中加花变奏,并频繁出现切分节奏,使音乐更加活泼欢快,情绪更加热烈激昂,表现出西北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和诙谐的喜庆场面。

乐曲的尾声中速稍慢,其音乐借用了秦腔曲牌“扭门栓”的旋律素材。

演奏者在演奏时,应该用全弓强奏,这样才能使发音饱满,旋律雄壮。

最后以俏皮、藏尾的大滑音结束全曲,具有浓郁的戏曲风味。

《秦腔主题随想曲》具有浓郁的戏曲风味,它生动地体现了西北人民勤劳质朴和豪爽的性格,带动了秦派音乐的创作和发展,使陕西二胡艺术在秦地音乐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演奏风格。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秦腔“欢音”“苦音”带给陕西二胡艺术的特色

秦腔作为陕西戏曲音乐的代表,深受广大听众喜爱。

人们为其古老迷人的气息所感染,为其苍凉、高亢的特质所震撼。

秦腔之所以有这样大的魅力,是与其荡气回肠的旋律密不可分的,而造就这种旋律风格的最主要因素是“欢音”唱腔和“苦音”唱腔。

“欢音”和“苦音”是同一声腔、同一剧种的两种不同色彩音调。

音阶的不同造就了两种色彩音调的不同。

音乐是人民思想个情感的反映,陕西地区的气候和土地条件都比较差,人们生活比较贫困,但是这里的人民善良、勤劳、淳朴。

因此,秦腔的风格就在“欢音”“苦音”音阶调式中体现出来。

陕西风格二胡曲中以当地戏曲音乐为素材创作的乐曲主要是徵调式和宫调式。

由于当地戏曲音乐有“欢音"和“苦音”两大类,所以两类不同音阶里所产生的乐曲基本调式便形成为“欢音"徵调式、“欢音”宫调式、“苦音”调式、“苦音”宫调式.“欢音”和“苦音”往往会在同一首乐曲中出现。

那么,怎样分辨并确定它们呢?

这就要提到:

各种调式里都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特性音,又叫骨干音.“欢音"徵调式和“欢音”宫调式的特性音为“3"和“6”,“苦音”徵调式和“苦音”宫调式的特性音为“4”和“7”.特性音的不同决定了乐曲风格色彩的不同。

还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苦音中的“4”与“7”不仅在旋律中处于主要位置,而且其音高与欢音中的这两个音有明显不同。

这也是区别欢音、苦音两种体系的重要依据.作为陕西风格二胡曲的代表,乐曲《秦腔主题随想曲》中多处使用了“欢音"“苦音”调式,表现出陕西风格二胡曲的特色.“欢音"旋律色彩比较明朗,这是欢音旋律的特征所在.它擅长表现一种欢快情绪.例如:

《秦腔主题随想曲》中的引子和尾声:

:

(引子)

(尾声)

以上两个乐段都是以“宫”为主音,以“3”和“6”为特性音,因而构成了“欢音"宫调式,从而表现出热情、高朗、粗犷的情绪。

又如:

《秦腔主题随想曲》第四段中有这样一句:

这一段是以“5”为主音,以“3"和“6"为特性音,因而构成了“欢音"徵调式,表现出欢快、明朗的情绪。

苦音调式中的“4”和“7”往往出现在旋律的强拍上,而且拉的很长,这就形成了苦音旋律色彩。

“苦音”旋律擅长表现悲苦的情感,可以细致表现人们深沉、悲壮、稳健等各种内心思想感情。

自古以来,作为一个美学范畴的“悲”,总是极易入乐,以悲为美的现象比起表现“喜”要多。

但是“苦音”旋律中的“7"音比自然音“7”略低,记谱中多以“↓7”出现,“↓7”作为秦腔中曲调中的特性音,对“苦音”旋律的调式色彩和风格有很大影响.例如:

《秦腔主题随想曲》第一段:

本段以“1”和“5"为主音,以“4"和“7”为特性音,推动旋律缓慢进行,因而构成了交替出现的“苦音”徵调式,使乐曲情调委婉而深沉,并略带悲愁之感。

从我们所列举《秦腔主题随想曲》中的几处例子来看,“欢音”和“苦音”调式都有其各自的规律和特点。

“4”和“7”在“欢音"“苦音"旋律中的游移性极强.要想演奏好陕西风格的二胡曲,必须掌握好这一规律.

三、各种演奏技法在演奏陕西风格二胡曲中的运用

二胡是无指板、品位的乐器,所以在表现乐曲时,“揉弦"、“滑音”等演奏技巧运用的比较多,从而使二胡艺术更具有人声般的歌唱感,体现二胡之独特魅力。

陕西风格的二胡曲在演奏技巧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

(一)揉弦

揉弦是弦乐器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它对美化声音、抒发感情、体现韵味有很大作用.由于陕西风格二胡曲调式音阶中的特性音对其风格影响极大,所以,在运用揉弦技巧时,除了要根据乐曲的情绪设计好它的轻重缓急外,还必须运用多变的揉弦方法抓住这几个特性音,在特性音上“作文章”。

1、运用揉与不揉的鲜明对比手法,突出特性音.例如《秦腔主题随想曲》中的尾声:

其中

等音要揉弦,其它的音均不揉,这就突出了“欢音”宫调式的主音“1”和特性音“3”、“6”使它们在格调上更加具有高昂、豪爽、粗犷、朴实的艺术效果。

又如:

在这乐句中,“4"与“7”两个特性音都揉弦,其它音不揉,这样就突出了陕西的音律风格。

2、滚揉与压揉的结合来表现乐曲的风格.例如《秦腔主题随想曲》中:

(见下页)

在此,第5、6、9、10、11小节的特性音要重揉,表现的刚劲有力,其它小节要轻揉,表现的委婉动听。

3、突出一指的揉弦作用

由于特性音的关系,在陕西风格也乐曲中,一指揉弦对风格的影响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例如《秦腔主题随想曲》中:

其中“7"是用一指来演奏的,且要揉弦。

但是要注意这种揉弦风格性较浓,不是很好掌握,尤其是快奏。

特别要注意滑揉与压揉的结合和在不换把的情况下一指揉弦的力度不减。

(二)搂弦

“搂弦"是表现陕西风格二胡乐曲的一种重要手法.它所具有的特点形成了与其它地方风格的差异,并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演奏特色。

“搂弦”始源于陕西戏曲中的秦腔板胡。

她与板胡的搂弦在左手压弦的力度上有所不同。

板胡是实心千斤,二胡多用绳所缠,按弦压力大了,千斤容易下滑或走弦,且二胡是皮膜发音,压力大了,声音肯定发涩。

这对演奏二胡的搂弦有一定不利因素.所以,在演奏搂弦时,一定掌握好手指对弦所施加的压力。

如果轻了,演奏的风格性偏差;重了,音色则不美。

按弦时,既要要求力度又要反对将音压死,臂与手腕、手指保持松弛状态,使发音有力度、有弹性,保证音色的明亮、浑厚。

搂弦和揉弦的结合,我们称其为“搂揉”.它代表着陕西风格特点,能更加丰富陕西风格乐曲.搂弦在使用时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完全靠演奏者根据乐曲风格、情绪及自己的审美情趣来确定怎么去演奏。

搂弦有二度搂弦、三度搂弦、四度搂弦.让我们来看一个三度搂弦的实例:

《秦腔主题随想曲》中有这样一个乐句:

三度搂弦均用在小三度上,大部分用二、三、四指演奏。

此处搂弦的速度快,四指到位后不离开弦,并加有大幅度的搂揉,使乐曲的乡土气息非常浓厚.从以上例子中我们看到了搂弦所带给乐曲的特色,但是在运用搂弦的过程中,我们要掌握分寸,不可滥用,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滑音

滑音是各类乐器表达自己风格特色的重要手段之一。

体现陕西风格二胡曲特点的滑音主要运用在特性音的前后连接上。

“4”和“7”多用于同一指滑音的停顿音、延长音、重音等。

这种特定的活把运用、特殊的滑音演奏方法及效果,形成了陕西风格二胡艺术的重要特点。

例如《秦腔主题随想曲》中

在演奏时,应该由“

”上滑到“

”然后再回到

,最后再稳定到“2”上.但是这些动作都是应该在一瞬间完成的.因此在演奏时动作松弛自如,掌握好它们的时值及韵味,这样才能达到委婉动听的音乐效果。

滑音的运用对富有民间和地方色彩的乐曲是不可缺少的,但在使用时一定要慎重,适当的安排,否则就会破坏了乐曲的完整性。

在演奏陕西风格二胡曲时,我们要正确运用各种技巧,用得恰到好处,这样才能把陕西的风格与特色表现的淋漓尽致,给人一种美的听觉感受。

二胡艺术的快速发展、丰富的二胡曲创作及演奏技巧的多样变化均得益于陕西音乐文化的发展。

而浓郁的秦风、秦韵也赋予二胡艺术灵感。

我们要善于去探索,乐于去研究祖国各地的音乐文化特色,在享受各具特色的音乐艺术所带给我们的听觉感受时,不忘使中华民族艺术百花园里的芬芳与姿色更加丰富、绚丽。

参考文献:

[1]。

李双彦著.论二胡演奏中的“音”与“情”[J]北京:

中国音乐,1990。

1

[2].赵建培著。

浅析二胡的音准[J]盐城: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8

[3].贾曼著。

秦地戏曲音乐对陕西二胡艺术之影响[J]北京:

中国音乐,2005.3

[4]。

丁景霞著.关于二胡演奏中音准的若干问题[J]北京:

中国音乐,2001。

2.

[5]。

张君仁著.“秦声”初探[J]北京:

音乐研究,2001.12

[6].徐荣坤著。

再谈苦音音阶和它的两个特性音Fa与降Si[J]北京:

音乐研究,1995。

3

[7]。

刘红妍著.浅析秦腔“花音”与“苦音”的特性色彩音[J]北京: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

3

[8].杨建荣著。

演奏技巧的思考与思考作品后的演奏[J]北京:

民族音乐,2006。

01

[9]。

逄焕磊著.浅谈二胡演奏中的音色变化[J]天津: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0。

03

[10].王云鹏著.谈《闲居吟》的欣赏及再创作中的内涵[J]济南:

齐鲁艺苑,1999.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