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研究课题最后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11256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研究课题最后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研究课题最后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研究课题最后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研究课题最后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研究课题最后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研究课题最后稿.docx

《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研究课题最后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研究课题最后稿.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研究课题最后稿.docx

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研究课题最后稿

 

“阳光教育探索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有效策略”

课题研究方案

 

长春市双阳区南岗小学

二〇一六年六月

 

“阳光教育探索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有效策略”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

“立德树人”是培养一代新人的根本,学校应要坚持这一思想并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用“德”字来培养教师和学生,依“德”字来评价教师和学生,凭“德”字来任用教师和学生干部,以“德”字来监督教师和学生。

2.我校学生大多是来自岭下贫困弱势群体及周边农村家庭的孩子,外来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众多,由于人口的流动性比较大,许多孩子没有接触过正规的学前教育,有的甚至在小学入学前,都没有上过学前班,导致学前教育缺失,加之许多家长文化素质不高,大多是初中毕业,相对较低的文化素质满足不了家教的需要,多数家长缺乏家教方法,家教几乎是处于盲区,种种原因导致学生的学习、生活等习惯较差,文明礼仪素养较缺乏,给学校教育带来困难。

3.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养成教育源远流长,我国自古就有丰富的关于养成教育的思想,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在这方面均有所论述。

“养成”的本意,是培养,使之生成。

孟子认为教育是什么呢?

是培育,是培养。

少年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就如天生的一般。

古希腊伟大思想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首开道德养成思想的先河。

他认为,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得加上习惯,即德性出于习惯。

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独树一帜,对养成教育思想具有一定启示。

对于“如何进行德育”,他主张“生活就是教育”。

通过学校生活和各科教学来对学生进行间接的道德教育。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注重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潜意识行为,对人生、事业、生活起着永久性的作用。

良好的习惯就像是人存放在自身的“道德资本”,而人在一生中都会享受着它的“利息”。

1988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在这份中央文件中两次提到养成教育,“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

“德育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

4.我校按照区教育局新形势下学校内涵发展要求,以创建“有品位、重发展、求精致”的阳光学校为总体办学目标,让阳光思想引领学校特色办学,走内涵发展之路。

为使阳光教育向深水区前行,将其做实、做强,做美,做出效果、做出特色,做出文章,所以在阳光教育探索中进行学生良好习惯策略研究势在必行。

二、研究的意义

实施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相融合的研究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和关键所在。

素质教育的本质功能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结合我校已经结题的省级十二五规划课题“三基加特长”素质教育模式,即在小学阶段要打好“做人、健体、学习”三方面的基础,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融合正是促进“三基加特长”素质教育模式研究向纵深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为了充分发挥养成教育在学生未来人生发展上的作用,该课题本着“面向全体、全面提高”的思路,以素质教育本质内涵为指导,以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为出发点,从学校核心价值理念、教育教学内容方法、质量评价体系、课程开发与设置、学校阳光管理等几方面进行具体研究,抓住小学阶段这个“关键期”,对孩子进行立德树人与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和培养,必将为孩子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必将成为孩子一生宝贵的财富。

三、研究的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实践,改变学生在健体、做人、学习等三方面的不良习惯,逐步形成良好的健体、做人、学习、生活等基本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探索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

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体魄强健、谦恭有礼、温文尔雅、自觉读书、自主学习、自律自强、自信向上、举止大方”的阳光少年,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改变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注重过程中的引导、激励、唤醒。

塑造“外雅内秀、乐业爱生、善导务实,团结协作”的阳光教师团队。

借助课题研究,快速达成学校“有品位、重发展、求精致”的总体办学目标。

(二)具体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帮助教师树立立德树人的阳光教育思想,转变育人观念,改进育人方法,提高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感受到养成教育带来的价值与快乐。

使教师成为适应现代教育需求的研究型阳光教师。

2.通过研究,使学生在健体、做人、学习等方面形成良好习惯。

3.构建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为主,以各学科教学渗透为辅、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立德树人教育模式,最终形成养成教育新模式。

四、研究的内容

1.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确定从“健体、做人、学习三个基本习惯为培养点。

2.重点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将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

3.编写小学生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教材,尝试开设养成教育礼仪课。

依据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儿童年龄特征,编制南岗小学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校本教材》,突出形式上的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的科学化和序列化。

4.探索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和评价机制,保障课题研究研究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

五、研究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依据《纲要》、《守则》、《规范》的框架,遵循我校学生道德发展的特点和文明礼仪表现情况,研究制定适合各学段学生水平和礼仪规范层次目标等内容系列,使之具有科学性。

2.系统性原则:

在学校总课题的引领下落实到各年段,每各年段的班主任老师都要有自己的子课题,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阶段总结,形成课题研究的系统性。

3.渗透性原则:

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不是孤立的,它要通过各学科、多角度、多渠道地进行渗透教育。

在时间上渗透于校内外一日生活的全过程,空间上渗透于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场所,形式上渗透于环境创设、学科教学、课外活动、校外实践、家庭生活之中。

4.实践性原则:

以教育教学实践和系列活动为主开展课题研究,让学生在实践和活动中认识、理解、体验、感悟和发展。

六、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

“实践—反思—实践”式行动研究法。

研究过程中,边实践、边反思,不断修正研究方案,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实效。

2.调查研究法:

从课题立项之前到研究的各个阶段,分别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不同内容的调查研究,提高研究的可行性。

3.文献研究法:

查阅文本资料以及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分析研究的时代背景,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为课题实施奠定基础。

4.经验总结法:

由具体经验总结上升到科学经验总结,提高经验研究水平。

七、研究的措施:

根据课题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把课题进行分解,根据年段不同,低中高各年段在实验要求上有所侧重,但最终体现的是课题的整体性。

1.营造阳光的育人环境

(1)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

对学生日常的行为习惯应该怎样做,做出具体、详细规定,使管理规范化,使学生行为规范有章可循。

(2)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①本着“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成为育人的阵地,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育人的场所”的建设理念。

例如:

在校园的墙壁或走廊贴上温馨提示语、在走廊大厅打造阳光书吧等。

②绿化、净化、美化校园。

优美的校园环境,具有陶冶学生身心、熏陶学生行为的作用,增强校园的育人魅力。

注重学校的绿化建设,多种一些花草树木,既可使校园空气清新,又能愉悦身心。

在绿化带旁写一些爱护花草的标语,时时提醒学生爱护花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③校园内的国旗、校训、三风、名人画像、名言警句时时刻刻鞭策学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谦恭有礼,勤奋读书,这些无形中营造了浓厚的育人氛围,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2.大队部的指导引领

学校大队部将不定期的根据学生的现存问题,通过分年段上大课的形式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教育。

3.阳光团队的榜样力量

榜样对儿童的心灵是一股非常有益的阳光,而这种阳光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的。

老师永远是孩子效仿的对象,在小学阶段,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方面担当重要角色。

要求所有老师无论在课堂还是平时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一举一动都要给学生良好的影响。

从教育目标来看,老师不仅是传授知识、开启智慧,更要点化和润泽生命。

学校层面的价值观引领是实施养成教育的思想基础。

不要一味地强调纪律和约束,一味地表扬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

应运用及时鼓励,适时奖惩的方法从小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我们在训练学生排队要“快静齐”时,却忽视了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排队,排队背后所蕴涵的生活价值观又是什么。

其实,自觉站在一米线之外排队等候,体现的是尊重他人的价值观;人多时排队,体现的是遵守规则和秩序的价值观。

在课堂上尊重孩子的发言和个性表现渗透平等、尊重、合作、互助、理解等价值观;开展清明扫墓、捐款献爱心、感恩教育等活动,传承尊重、同情、理解、感恩等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的有形与无形的传递,会对学生的品格产生重大影响,这些优美的字眼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颗优良的种子,在他们的生命中生根发芽,塑造出不可磨灭的崇高的灵魂和思想,表现在行动上就体现为高素质的国民。

4.课堂教学的有机渗透

任课教师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一关键环节,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思想、行为等方面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

5.实践活动的感悟体验

学校将结合阳光教育思想和重要节日不定期的开展阳光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培养良好的习惯,锻炼孩子们的能力。

6.心理辅导的有机结合

在平日工作中,我们了解到学生不少行为问题往往是心理造成的。

为此,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行为层面上,还应该把心理辅导与行为养成有机结合,通过行为表象,体察内心世界。

针对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积极进行心理辅导。

7.校园广播的大力宣传

学校将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名人事迹、宣讲阳光故事、表扬校园中的好人好事,为学生提供生动鲜活的模仿榜样或对象,从而让孩子以他们为偶像,从思想上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塑造。

8.科学合理的评价办法

学生正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在评价学生的养成教育行为时,强调对学生行为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在行为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和行为表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评价,我们采用全员评价,即自己评、学生评、家长评、老师评。

学校少先队应结合日常工作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监督、管理和考评。

八、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实验与研究时间是:

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6年6月至2016年7月)

成立课题小组,深入学习研究养成教育相关理论,讨论并制定课题实验方案。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

组织开题、讨论、制定阶段实施计划,积累过程资料,形成阶段成果,动态管理计划的实施,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完善。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

继续研究探讨,全面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展示研究成果,接受结题评审。

九、组织保障: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组织实施,及时调控指导,及时总结研究成果,确保课题研究正常、有效开展。

2.提升教师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一是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养成教育的相关理论;二是德育、教学有机结合,教学立足课堂,德育抓住活动,并和校本教研紧密结合,探究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研究有效方法和途径。

3.落实激励机制,调动教师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围绕课题有目的、有计划开展成果汇报、优质课评选等活动,对在课题实践研究中取得成绩的给予奖励。

十、预期成果

形成较为完备的养成教育新模式,有优质课例和优秀课题论文,形成较高水平的课题实验研究报告。

十一、课题组成员:

课题负责人:

赵文秀盛春良

课题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