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11021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docx

《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docx

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

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

沥青路面在交通载荷与气候影响的作用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路面状况和效劳水平将逐渐地恶化.为了保持路面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延长它的使用寿命,在路面寿命周期的各个不同阶段需要采用不同的养护维修举措.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工作对保持路面的效劳水平,延长其寿命周期,以及改善噪音、振动等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初期,路面养护的工作量还不是很大,人们容易产生重建设、轻养护的思想,但是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重点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推移,在东南沿海地区将迎来一个路面养护维修的高潮,因而养护维修技术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

1沥青路面养护维修作业的分类

我国现行的沥青路面养护技术标准通常根据工程量的规模大小、技术的难易程度将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作业分为保养小修、中修、大修、改善〔改建〕等四类.这种分类方法的核心是“修理〞,它是20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的标准中

引入的,至今已经沿用了数十年.但是随着路面养护维修技术在材料、工艺、设备方面的不断开展和进步,这种分类方法已经很难反映出现代路面养护维修技术的特点和要求,因而也愈来愈显示出难以与现代养护维修技术的开展相适应了.

现行分类方法所反映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分类的方法问题,其实质是反映了一种“重修理,轻预防〞的观念.更为合理的分类方法是根据病害的类型、路面损害的程度,以及所需采用养护维修举措的性质和功能来对养护维修作业进行分类.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将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作业分为:

预防性养护

(PreventiveMaintenance)、修复性养护(CorrectiveMaintenance)、路面翻修(PavementRehabilitation)、路面重建(PavementReconstruction)等四类.这种分类方法的核心是作业的功能和目的,因而不仅在概念上是十分清晰的,而且有着很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预防性养护是指那些带有保护路面,预防病害的进一步扩展,和以减缓路面使用性能的恶化速率以及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为目的的养护作业,它通常用于没有发生损坏、或只有稍微缺陷与病害迹象的路面.预防性养护没有路面补强的功能,因而不应期望预防性养护具有改善路面强度和承载水平的作用.

修复性养护是指那些用来修复路面的局部损害或某种特定病害的养护作业,它通常用于路面已经发生局部的结构性损坏,但还没有涉及全局的场合.

路面翻修是指路面的损坏已经涉及到路面的大局部面积,使之发生全面性的结构性损坏,从而需要在一定的深度下进行面层的再生和重铺的修理作业.

路面重建是指当路面的损坏由于没有及时进行翻修、补强而进入整个路面

各结构层发生结构性破坏时,这时不仅路面的面层,而且它的基层和底基层,甚至于路基也需进行翻修,这样的养护维修作业称为重建.当路基也需翻修时那么称为道路的重建.

2预防性养护技术的新开展

利用在已有路面上敷设一层防护层来保护原有路面的方法在很早以前就有

了,但是预防性养护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出现在20世纪的80年代,它是许多国

家在公路网的重建过程中总结了以往经验教训的根底上提出来的.预防性养护的重要意义表达在四个方面:

保持路面良好的使用性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

命;减少路面寿命周期的本钱;节名^养护维修资金,是一种费用--效益十分良好的养护举措.

美国在80年代开始大规模进行路网的重建工程时,面对未来公路交通日益强化的挑战,于1987年启动了一个庞大的战略性公路研究工程(SHRP,其中第三个子工程“养护费用--效益〞(MaintenanceCost-Effectiveness)就是专门从改善费用--效益的角度来研究养护技术的,它包括了两个主要研究课题,H101和H-106,前者的研究对象是四种预防性养护技术,后者的对象那么是坑洞修补和裂缝(接缝)填封等两种修复性养护方法.在1993年SHRP十划结束之后,SHR瞳二个子工程“路面长期性能〞仍在FHWAJ监督下成为一个新的为期20年

的“路面长期性能研究方案"(LongTermPavementPerformanceProgram)继续进行,其中有关柔性路面的养护课题SPS-3作为H-101课题的延伸和LTPP计

划的一局部巳于1998年完成了第一个五年的跟踪研究[1]o

SHRPH-101和LTPPSPS-3课题的一个重要研究成果就是明确了预防性养护在延长路面寿命周期、节约寿命周期费用方面的良好费用--效益[1]o这一成果

的一个总结,可以看到经过三次预防性养护,路面效劳水平的评分仍可到达70

分以上;路面经四次预防性养护而终结其寿命周期,共延长使用寿命15年;养

护维修工程总费用可节省约45%

正是由于预防性养护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使这一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广泛应用的预防性养护技术主要有外表封层、裂缝填封和薄层罩面三种类型.

外表封层是一层用连续方式敷设在整个路外表上的养护层,封层材料可以

是单独的沥青或其他封层剂,也可以是沥青与集料组成的混合料.外表封层用于解决的养护问题主要有:

复原或延缓表层沥青材料的氧化〔老化〕;重新建立路面的抗滑阻力;密封外表的微小裂缝;预防水从外表渗入路面结构层;预防集料从外表失落、崩解.目前常用的外表封层技术有:

雾层封层、复原剂封层、石屑封层、稀浆封层〔微表封层〕等.

雾层封层和复原剂封层此类封层是将雾状的乳化沥青或专门的再生剂

喷洒在老化的沥青路面上〔专用的再生剂要求渗入路面6cm左右〕,其目的是更

新和复原外表已氧化的沥青膏体.雾层封层和复原剂封层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施工后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开放交通;必须严格掌握单位面积的喷洒量,过多的喷洒量会在路外表形成一层薄膜而使路面丧失摩擦阻力,必要时需用铺砂的方法来改善其抗滑阻力.撒砂虽然可以提升抗滑阻力但它与路面的粘结力较差,即便经过碾压,在高速行驶的车轮的作用下仍会被带出,而导致抗滑能力的很快衰减,由于上述原因,雾层和复原剂封层通常主要用于低交通流量、低速的道路和停车场上.

为改良雾层封层缺点所作的努力一直沿着两个方向在取得进展,一方面是从材料上采用粘附性更高的粘结料,另一方面是从工艺上来改善粘结剂与砂粒之间的裹覆性能,例如将砂粒与粘结剂事先拌和后再喷洒至路面上.

美国STAR-SEA公司开发的“SUPREME牌沥青路面封涂层就是上述努力的一个例子.“STAR-SEALSUPREM匿一种以精制煤焦油沥青乳液为主,添加有橡胶类高分子聚合物和外表活性剂的混合物.一般来说,煤焦油具有反抗汽柴油等轻质油分的侵入和改善集料湿润性的水平,因而也改善了它们之间的粘附性能,高分子聚物那么增强了粘结剂的粘韧性,而外表活性剂那么改善了附着外表

的抗水性.将此种乳液与细的石英砂〔粒径0.425〜0.212mm〕搅拌混合后将其喷

洒、涂刷在沥青路面上2〜3遍可形成一层极薄的保护层.它对沥青路面具有一种屏蔽保护作用,可以反抗阳光、空气对沥青粘结剂的老化,阻止水分侵入沥青路面而导致的水损害,保护路面沥青不受泄漏的汽油、柴油、机油等轻质油分的软化作用,预防冬天防冻盐或其他化学品对沥青路面的侵蚀.高粘附性的粘结材料和事先与高耐磨性集料〔例如石英砂〕的充分裹覆,保证了外表必要的抗滑性能以及它的耐久性.

石屑封层单层的石屑封层是最早出现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其施工方法是在路面上喷洒一层沥青材料〔热沥青、轻制沥青、乳化沥青等〕,紧接着撒布砂、单粒径或适当级配的集料,并紧跟着进行碾压.石屑封层是一种敷设简单、易行,价格低廉的养护方法.它的缺点是要有较长的初期养护时间,高速行驶时噪音过大,路面上的松散集料还会被高速行驶的车轮带出而撞击、粘附在车身和档风玻璃上,集料的损失还会导致抗滑水平的衰减,所以一般很少用在大交通流量和高速行驶的道路上.

石屑封层的新开展是围绕着减缓抗滑性能的衰减速率所作的努力.这种努力同样表现在从材料和工艺两方面对粘结剂和集料之间粘附性能所取得的改善.

材料方面的改善,主要是更多地采用改性沥青和改性乳化沥青,以及改善它们与集料之间的相容性.在工艺方面的改善,同步石屑封层〔SynchronousSurfaceDressing〕的出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将粘结剂的喷洒和集料撒布两道工序集中在一台车辆上同步进行.这样做的好处是使碎石颗粒立即与刚喷

洒的粘结剂相接触,此时由于热沥青或乳化沥青的流动性较好而使石屑能更深地埋入粘结剂内,并更好地渗入到路面的裂缝中.对于热沥青来说在温度尚未下降之前沥青的粘度较低,而对于乳化沥青来说那么在尚未破乳前,喷洒的粘层油具有更厚的铺层,这些都有利于增加石屑埋入的深度和由于毛细管作用而增高石屑颗粒间粘结剂吸附的高度.同时,较好的流动性也有助于粘结剂更好地渗入到原路面的裂缝中而改善它的封水性能.

稀浆封层和微表封层稀浆封层是一种由乳化沥青、破碎的集料、矿

粉、水和添加剂组成的稀浆状的混合物,它在拌和均匀后被摊铺到原有的沥青路面上形成一层与原路面接合牢固、具有抗磨外表结构的均匀养护层.微表封层是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根底上开展起来的,它由慢裂快凝的高分子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ioo%a碎的集料、矿粉、水和添加剂组成稀浆混合料.微表封层的厚度可达10〜15mm抗滑阻力和抗磨耐久性也比普通的稀浆封层更好,并可具有某些修复性的功能,例如用于修补车辙、轻度松散、泛油等病害的校正.稀浆封层尤其是微表封层由于其良好的抗滑性能、快速凝固成型、早期开放交通、省去了喷洒和碾压工序,一台机械即可连续作业以及简单的施工过程和很高的生产效率,因而更加适用于大交通流量和高速行驶的道路上.

微表封层技术的新开展主要表现在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现在微表封层不仅作为一种预防性养护的手段,而且还广泛地应用于:

各种不同深度车辙的修补工作;作为防水和预防反射裂缝用的下封层;加铺在水泥路面和桥面上作为抗滑磨耗层;以及在水泥混凝土-沥青复合路面上作为两者之间的防水粘结层等等.

2.2裂缝填封

裂缝是沥青路面常见的一种病害,从养护工艺的角度来看,裂缝可按其缝

宽分为微裂缝或发裂〔2mmz下〕、微小裂缝〔2〜6mm、小裂缝〔6〜12.7mm〕、中裂缝〔12.7〜25mm、大裂缝〔>25mmi.对于发裂来说一般不需作处理,除非在单位面积内的发裂十分多,那么可以在其上作外表封层的处理.6mm^下的微小

裂缝由于尚未发生结构性损坏,通常不对裂缝作更多的处理,或只在外表上作贴封式的封面,其目的是预防由于雨水、冰雪通过裂缝向下渗入而继续扩大,因而属于预防性养护的范畴.宽度在6〜12.7mm的小裂缝因尚未造成严重的结构

性破坏因而常将它们的处理归入预防性养护.此类裂缝通常需要进行扩缝处理,有时也将它们归入修复性养护的范畴,本文将在修复性养护中与中、大裂缝的处理一并讨论.中、大裂缝的出现说明路面已发生较严重的局部损坏,而且往往带有严重的剥落,对它们的修补类似于坑槽的修补,已经属于修复性养护的范畴.

6mm以下的微小裂缝尤其是2mm以下的微裂缝用普通的热沥青或乳化沥青进行密封处理,由于很难渗入裂缝深处,封层的厚度又很薄,不易取得良好效果,因而通常不作任何处理.微小裂缝处理技术的新进展主要得力于裂缝密封材料的不断改良,由于橡胶沥青技术的开展,出现了许多高粘度高粘弹性的裂缝密封胶,它们具有非常高的承受弹塑性变形的水平,这就使得微小裂缝的贴封式处理有了可能.

许多国家的经验说明对微小裂缝,特别是低温裂缝在裂缝形成初期就用高粘度的密封胶作贴封式处理是非常有效的.它可以预防雨雪渗入裂缝,预防水分侵入混合料内部发生冻胀或沥青剥落而导致病害的进一步扩大和更为严重的路面损坏

2.3薄层罩面

薄层罩面也是一种很早采用的传统预防性养护方法,它是在原有路面上加铺一层厚度不超过2.5cm的热沥青混合料,薄层罩面可以有效地预防品质正在下降的路面继续恶化,改善其平整度、恢复它的抗滑阻力,校正路面的轮廓,对路面也有一定的补强作用,但在多数情况下费用--效益较其他预防性养护方法为差.薄层罩面在施工中最大的困难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