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107062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二.docx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二.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二.docx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二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二——6课教案标签:

教案

教学设计首页

课题识字二

课型新授

课时数2课时

教学分析

分析教材

古往今来,人们都要求晚辈孝顺长辈。

应该怎样孝顺长辈呢?

父母教诲要认真听取,有了错误要立即改正;长辈如果有了错误,应该真诚地提醒;洗碗扫地,多做家务事,是孝敬父母的具体行动,这就是本课给我们的答案。

本课借鉴传统“三字经”的语言形式,利用三字经押韵上口、好读易记的特点,将识字写字教学与爱长辈、爱家庭的教育融为一体,并赋予爱的教育以新的内涵。

设计理念

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为了突出这一重点、突破这一难点,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在设计本课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背《三字经》的片断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并通过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把学生带入识字情境中,初步感知汉字,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其次注重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始终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中学习。

这样设计有利于落实“三维目标”,增强识字教学的趣味性、效益性。

教学分析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1、认识“懂、貌、父、母”等14个生字;会写“洗、扫、父、认、真、母”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词汇,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爱家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和行为。

教学策略叙述家中之礼,表达家中之情。

教具

学具

课件、生字、生词卡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懂、貌、父、母”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由鼓励学生背诵《三字经》的片断引入教学。

师:

课前老师布置小朋友背背《三字经》,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看谁能最先站起来背几名给大家听听?

生①: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生②: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师:

几位小朋友都背得不错,其他的小朋友也一定能背上几句。

2、通过设问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师:

刚才小朋友们背了《三字经》,知道了古人黄香九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替父母暖被窝……我们是新时代的儿童,应该怎么办?

生①:

应该向东汉人黄香学习……

生②:

要像孔融那样做……

师:

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学习一篇识字课本。

小朋友们学好了,就会知道怎样对待父母、对待长辈、对待他人、对待劳动。

(板书课题:

识字二)

[设计意图]

在我国,《三字经》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很多儿童在幼儿园就能背上几句。

本课是借鉴传统“三字经”的语言形式编写的“新三字经”。

通过引导学生背《三字经》片断导入新课,既能发挥已有知识经验对学习新知识的积极作用(正迁移),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汉字

1、安排学生自读课文,并向他们提出以下具体明确的要求:

①轻声自由读课文2至3遍,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直到能基本读通顺为止;②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要自己想办法认识,实在不认识的字词要在下面作上“△”号。

生:

好!

(老师出示生字卡片或利用多媒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认读)

师:

同学们在认读时,老师认真听了,有几个生字的单还读得不准确:

“认、事”是翘舌音,“错、扫”是平舌音,“教、错、筷、会“是三拼音。

小朋友再跟着我读几遍好吗?

生:

好!

(老师边带着学生读边有针对性地指导、纠正,直到把每一个生字读正确为止)

2、共同探究,巧记生字。

师:

小朋友,我们不仅要读准字音,认识汉字,还要想办法把这些汉字深深地留在自己的头脑之中,永不忘记。

现在老师给大家时间,同桌(也可分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识记这些汉字的方法,比一比,看哪一个组想的办法最有效。

最巧妙。

小组①:

我们已学过“每”字,用“减一减”的方法,可以诀“母”字。

小组②:

我们已学过“放“字,用”换“的方法,就能解决本课的“教、改”等字。

小组③:

我们小组通过合作编一些谜语就记住了这几个字:

错(二十一日有金钱,懂(重心靠边戴草帽)。

师:

刚才老师听了大家想的识字记形的办法,感到很吃惊,觉得小朋友想得太奇妙了,太聪明了.下面老师再给大家讲一个办法:

过去我们学习“快”字,如果用“加一加"的办法就要能记住“筷”字,如果用“加一加”的办法就可记住“快”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识记字形,是低年级识字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突出这一重点,突破这一难点呢?

以上设计的基本意图是:

改变传统的“教师死教硬灌,学生被动学习”局面,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性、探究性、创造性”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识字的能力,发展学习的后劲。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洗、扫、父、认、真、母”6个字。

2、背诵课文,积累词汇,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一、认读生词,积累语言

1、认读生词,巩固生字,积累词汇

师:

小朋友在上一节课学完了本课的和生字,现在生字跑到词语里去了,老师想考考大家,看还认不认得。

生:

懂得、礼貌、父亲、母亲、事情、认错、愿意、扫地……

2、生字扩词,增强能力,扩大词汇

师:

刚才,小朋友认读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都读得很棒。

下面我们来开展一个组词.扩词比赛(就是用本课生字组词,看谁组得最快最多最好)。

生①:

改——改动、改正、改变、改革、改好……

生②:

事——事情、故事、心事、做事、事业……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认读带有本课生字的生词和利用本课生字组词,扩词,既有利于学生不断牢固生字(在变换的语言环境和语言运用实践中,对生字学习具有突出的强化作用,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构词能力,不断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二、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自读课文,独立思考,感悟理解。

师:

前面,小朋友们已经读通了课文,认识了汉字,记住了字形,还组词扩词,积累和很多词汇。

现在,老师再给小朋友们一些时间,独立地读一读,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如果能把课文读得能背下来就更好)。

生:

(读书:

有的轻声读,有的大声朗读……)

2、合作读书,共同探究,帮助理解。

师:

“尊长辈”的“尊”是什么意思?

大家一齐再读文,并联系自己平时的做法想想说说。

生①:

“尊”就是“尊敬、尊重”的意思(组词理解法);

生②:

“尊”就是要听父母的话,对长辈有礼貌(联系实际理解法)。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再次自读课文,组织学生合作读书,共同探究,感悟理解,既是新课程理念下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也符合本识字课的特征(本课押韵上口,好读易记,并将识字写字教学与爱长辈,爱家庭教育融为一体,学生对内容的理解重在感悟,重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不求系统讲解,深刻理解)。

三、指导书写,引导实践

1、鼓励观察,示范指导,书写训练。

师:

小朋友,本课要求学会书写的汉字有6个,现在大家看看第19页这6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想想怎么才能把这些字写好看。

生①:

我觉得“认、扫、洗”要写得左窄右宽;……

师:

现在大家看黑板,看老师是怎么写“真、母”的;……现在开始练习书写。

2、安排实践,亲身体验,反馈评价。

师:

安排学生进行组词扩词训练;要求学生每天为父母做一件事,作记录,全班交流。

[设计理念]写字教学,不是让学生简单地扩写,而应指导学生自主观察、发现特点,同时需要教师抓住重点点拔示范,帮助学生掌握要领。

对学生进行爱长辈、爱家庭教育,不能停留在读背课文.简单说教上,所以要引导孩子多为长辈做一些事情。

 

教学设计首页

课题

5、看电视

课型

新授

课时数2课时

教学分析

分析教材

球迷爸爸非常爱看足球赛,却把球赛换成奶奶爱看的京剧,这是爸爸的孝道;奶奶放弃自己喜欢看的京剧,换成了足球频道,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这是老人的慈爱;看见妈妈的疲劳,我们都提议关掉球赛,让妈妈听音乐看舞蹈,这既有奶奶的慈祥,又有爸爸的关切,当然,也有“我”从父母那儿学来的关爱。

这首短小的诗歌,生动地描绘了一家四口看电视的感人场面,巧妙地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

设计理念

本课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浓浓的“情“,而这浓浓的情都包含在字里行间。

所以,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上。

基于此,我借助多媒体手段先指导学生朗读重点的句子,然后逐步扩展到全文的朗读。

并且设计了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还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进行巩固。

这样设计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好地完成本课学习目标。

教学分析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1、认识“全、奇”等14个生字。

会写“爸、全”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一家人相互关爱,和睦相处的思想感情。

教学

策略

教法:

朗读教学法、质疑、解疑。

学法:

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朗读感悟。

教具、学具、课件、生字、生词卡片。

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认读生字词。

一、说电视名,引入课文

说说你喜欢看哪些电视呢?

根据学生说的在屏幕上呈现如“大风车”等含有片头汉字的课件。

师:

刚才你们都看到了哪些汉字呢?

(学生自由说。

引入课题《看电视》)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人物和事件

师:

读课文,用“?

”标出不认识的字,请借助拼音认读。

师:

读完了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家里哪些人,家里的人都在干什么?

(看电视)

三、读句子,学生字

1.再读课文,指导将带生字的句子读正确,读流畅。

学生在书上圈出生字。

教师用彩色标示生字(下列带点字是生字)。

(1)每天,我们全家人都看电视,我们看电视,真是有些奇妙──

(2)爸爸明明是个足球迷,却把一场精彩的球赛关掉。

(3)不知为啥换成了京剧,咿咿呀呀的,唱个没完没了。

(4)奶奶啥时换了频道?

球员们正在场上飞跑。

(5)我们都提议不再看球赛,让妈妈听听音乐,看看舞蹈。

2.课件退出句子,只留下含生字的词,读词语,再次与生字见面。

再读带点的生字。

全家奇妙却精彩球赛关掉换成了没完没了球员音乐舞蹈。

3.课件退出生词,只留下生字,请学生认生字,看看哪些是会认的,哪些不会读;不会读的,就查书上的拼音,或者向同桌请教。

全奇妙却精球赛关掉换完员音蹈

同桌互考,看是否全部认得。

学生尝试回忆,哪些字在什么地方还见过?

(不要求个个都去组词,主要通过这种形式增加对汉字的了解。

4.玩游戏(实质是识字巩固与方法归纳):

(1)上面的生字,哪些生字可以分成两个字,分出的两个字认得吗?

(学情估计:

学生可能认识“全奇妙精球员音”分解后的两个字)

(2)哪些字加两笔可以变成新字(学情估计:

学生可能会将“音”加两笔为“章”,将“全”加两笔为“金”)

(3)哪些字去掉两笔还读字(学情估计:

学生可能会将“全”全掉两笔为“王”,“却”去掉两笔为“去”,“关”去掉两笔为“天”,“写”去掉两笔为“与”)

四、熟读课文,了解文意

1.师:

刚才生字都会认了,我们是否可以把课文读得更熟练呢?

那试一试吧!

生读课文,适当评价。

2.师:

你们读懂了吗?

(预设一:

还没有;预设二:

读懂了)

如果出现预设一的情况,师:

那你们提出不懂的地方吧。

待适当处理后,提出“你们读懂了,那我提提问题考一考大家。

如果出现预设二的情况,师直接说:

那我提提问题考一考大家。

3.以疑开路,读懂文本。

问题一:

课文读完了,你知道“我”家里,爸爸喜欢看的电视是什么吗?

妈妈呢?

奶奶呢?

“我”呢?

用下列句式说话:

“我”家的人都喜欢看电视,爸爸最喜欢看________,妈妈最喜欢看______,奶奶最喜欢看________,而我最喜欢看的电视是___________。

拓展:

______最喜欢看_____,最喜欢看________,而我最喜欢__________。

问题二:

插图反映的是课文的哪部分内容?

为什么?

勾出具体描写插图中我、爸爸、奶奶的句子来读一读。

问题三:

喜欢看球赛的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