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10220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8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西省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西省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西省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西省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

《江西省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

江西省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第1—25小题每空1分,26-35小题每空2分,共45分)

1.下列有关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一切生物都是细胞发育而来

B.格里菲思以小鼠和肺炎双球菌为材料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摩尔根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果蝇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萨克斯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

2.右图分别为两种细胞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A.图a表示线粒体,[H]与氧结合形成水发生在有折叠的膜上

B.图b表示叶绿体,直接参与光合作用的膜上有色素的分布

C.两图代表的细胞器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并可共存于一个细胞

D.两图所示意的结构与ATP形成有关的酶都在内膜和基质中

3.把一个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和水界面上将它们铺成单分子层(假定单分子间距离适当且相等),推测在下列生物中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大和最小的细胞分别是()

①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②蛙成熟的红细胞③人体浆细胞 

④乳酸菌细胞 ⑤酵母菌细胞

A.①②B.③④C.③②D.⑤④

4.甲、乙分别为物质进出细胞的坐标图和模式图,丙图表示一种生物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的物质运输方式不能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B.婴幼儿肠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可用图乙中的跨膜运输方式表示

C.不同物种的细胞中①、②的种类相同,而③的种类可能不同

D.若图丙示为小肠上皮细胞膜,则b可代表葡萄糖,由载体蛋白搬运进入细胞内

5.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实验中,不能用斐林试剂检验还原糖的生成

B.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淀粉酶分别催化底物淀粉、蔗糖,用碘液检测

C.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需将叶片的一半遮光,以控制无关变量

D.验证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实验中,含等量蛋清液的A、B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酶和蒸馏水,充足时间保温后,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6.如图是某动物细胞某一分裂时期示意图,据图推断正确的是

A.核糖体只含有C、H、O、N四种元素B.此时细胞中有四个中心粒

C.该图反映细胞进行基因重组D.该细胞的子细胞可能是极体

7下列生命活动中,一般不发生细胞分化的是()

A.被激活的B淋巴细胞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B.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产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C.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下,甲状腺细胞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

D.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马铃薯茎尖获得脱毒苗

8.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某种细胞一段时间后,再移至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不同间隔时间取样,进行放射显影,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统计标记细胞的百分数,图中A:

细胞核开始被标记;B:

一个被标记细胞X开始进入分裂期;C:

细胞X着丝点开始分裂;D:

细胞X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被标记细胞数目在增加;E:

标记细胞第二次进入分裂期;F:

被标记细胞的比例在减少;G:

被标记细胞的数目在减少。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细胞分裂一次平均经历的时间为10h

B.图甲中BC段DNA分子稳定性最低,适于进行诱发突变

C.被标记的细胞比例减少的根本原因是DNA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在普通培养基中,新合成的脱氧核苷酸链都是没被标记的

D.图乙分裂状态位于图甲的CD期的前段,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

9.年仅4岁的美国女孩阿尚蒂由于ADA酶基因缺陷导致T淋巴细胞不断中毒死亡,患有严重的复合型免疫功能缺陷病。

1990年9月14日她接受了人类历史上首例基因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可作为受体细胞的是()

①受精卵②效应T细胞③T细胞④造血干细胞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10.某基因型的植物个体甲与基因型为aabb的乙杂交,正交和反交的结果如下表所示(以甲作为父本为正交)。

则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杂交类型

后代基因型种类及比值

父本

母本

AaBb∶Aabb∶aaBb∶aabb

1∶2∶2∶2

1∶1∶1∶1

A.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原因可能是甲为父本产生的AB雄配子一半没有活性

B.正交的结果说明两对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可以通过甲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是否9:

3:

3:

1判断两对基因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D.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是由于乙产生的配子类型的差异

11.“编程性细胞死亡”学说认为,生物在发育过程中受到基因控制,许多细胞会正常地走向死亡。

下列不属于这种细胞死亡现象的是(  )

①癌细胞的扩散 ②蝌蚪发育成为青蛙的过程中尾部消失了 ③寄主细胞因病毒的复制、释放而消亡 ④花冠在传粉后凋谢⑤癌症病人化疗过程中大量白细胞的死亡⑥人体的血红细胞在达到120天后死亡

A.①②③ B.①③⑤C.①②④D.③④⑤

12.如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细胞(Ⅰ~Ⅳ)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能发生Ⅰ→Ⅱ或Ⅲ→Ⅳ的变化,期间都易发生基因突变

B.在Ⅱ阶段的细胞内,有2对同源染色体

C.在Ⅳ阶段的细胞内,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在Ⅱ、Ⅳ阶段的细胞内,都可能含有两个Y染色体

13.显微镜下观察一个正在正常分裂的人类细胞,发现该细胞不均等缢裂,且染色体己经分成了两组。

关于每组染色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没有染色单体B.没有2条X染色体C.没有Y染色体D.没有同源染色体

14.豌豆种子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r)为显性,让绿色圆粒豌豆与黄色皱粒豌豆杂交,F1都表现为黄色圆粒,F1自交得F2,F2有四种表现型,如果继续将F2中全部杂合的黄色圆粒种子播种后进行自交,所得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  )

A.25:

15:

15:

9B.25:

5:

5:

1

C.21:

5:

5:

1D.16:

4:

4:

1

15.用某种酶进行有关实验的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不确定

B.图2和图4能说明该酶一定不是胃蛋白酶

C.由图4实验结果可知酶具有高效性

D.由图2实验结果可知酶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PH值

16.2012年1月6日,在美国纽约伦斯勒的神经

干细胞研究所工作的SallyTempie等研究人员发现“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组织也存在神经干细胞”,并将该成果发表在《细胞—干细胞》(CellStemCell)期刊上。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过程中只有部分基因得到表达

B.图中b过程中核酸的种类和含量都不会发生变化

C.富含脂肪的细胞用苏丹Ⅲ染色后,显微镜下可观

察到橘黄色颗粒物质

D.两种骨细胞代谢相对比较缓慢的原因与自由水所

占比例较低有关

17.遗传学检测两人的基因组成时,发现甲为AaB,乙为AABb,分析甲缺少一个基因的原因,可能是()

①基因突变②染色体数目变异③染色体结构变异④甲可能是男性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8.与家兔毛型有关的基因中,有两对基因(A、a与B、b)只要其中一对隐性基因纯合就能出现力克斯毛型,否则为普通毛型。

若只考虑上述两对基因对毛型的影响,用已知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家兔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彼此交配获得F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F2出现不同表现型的主要原因是F1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的现象

B.若上述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2与亲本毛型相同的个体占7/16

C.若要从F2力克斯毛型兔中筛选出双隐性纯合子,可采用分别与亲本杂交的方法

D.若F2力克斯毛型兔有4种基因型,则上述与毛型相关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19.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衣、甘蔗、支原体、变形虫等生物的细胞都具有的糖是糖原

B.蓝藻细胞的细胞核比水绵细胞的简单,其染色体由一个大型环状DNA分子构成

C.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其中进行着多种化学反应

D.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中心体膜等细胞器膜也具有选择透过性和一定的流动性

20.下列有关生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硝化细菌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且都有细胞壁,细胞内含有DNA和RNA

B.蓝藻和硝化细菌都不含叶绿体但细胞中均含叶绿素,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为生产者

C.酵母菌和乳酸菌都能进行有丝分裂

D.在电镜下观察蓝藻和硝化细菌,均可看到有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

21.某同学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仅通过图中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沉淀物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

C.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升高

D.①过程中与35S标记的噬菌体混合培养的是没有标记的大肠杆菌

22.右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在分裂的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状态,对其染色可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

B.②与核糖体的形成及某种RNA合成有关

C.③为单层膜,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D.亲核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膜上的核孔需要消耗能量

23.洋葱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材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苏丹Ⅲ染液染色洋葱根尖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的颗粒

B.“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两个实验都可以用洋葱的根尖分生区细胞

C.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时,观察不到染色体

D.做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可用其绿色叶片

24.结合图形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依据的是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①

B.若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并不能仅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②

C.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不能区分细胞甲和细胞乙是否为原核生物

D.根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③,可将甲、乙、丙三种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两个类群

25.将用全素营养液培养的两株植物(同种)放在封闭的玻璃罩内,并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如甲图所示)。

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中相同,且空气湿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对CO2浓度影响均忽略不计。

现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定了该玻璃罩内一昼夜的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乙图中的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上图甲中,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和CO2浓度

B.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是D点和G点

C.DE段与EF段相比,光合作用较慢的是DE段

D.24点与0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下降

26.某同学利用光学显微镜对4种实验材料进行研究,下面①~④中前面是实验材料,后面是观察到的结构或现象,正确的有几项()

①蝗虫初级精母细胞,同源染色体联会②黑藻叶,线粒体呈绿色

③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好氧细菌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的部位

④口腔上皮细胞,细胞质红色面积比细胞核绿色面积小⑤用丙酮从鸡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水面铺展成单分子层,面积恰为红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⑥电镜下观察植物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可以看到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⑦除了细胞之间形成通道外,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都要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来实现

在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中,红细胞一般要先用适量的生理盐水稀释

A.二项B.三项C.四项D.五项

27.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酶在强酸、强碱和高温条件下均变性失活

②酶都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在细胞外或细胞内起催化作用的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