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09974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教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教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教案

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

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第19讲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教材版本

全国通用

课时说明

2课时

知识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复习目标

准确把握文中所写的人、事、情、理、言、时、地等主要信息

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论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分析概括出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复习重点

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论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复习难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一、自我诊断知己知彼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6-21题。

(2016年上海卷高考试题)

①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

博学能属文,美须眉,善谈论。

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

举上计吏,州四辟从事,皆不就。

夏侯霸之降蜀也,姻亲多告绝,祜独安其室,恩礼有加焉。

②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南夏,甚得江汉之心,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①令吴罢守。

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

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铃阁以下,侍卫不过十数人,而颇以畋渔废政。

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棨当营门曰:

“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

将军之安危,亦国家之安危也。

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

”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

③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

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

吴将邓香掠夏口,祜募生缚香,既至,宥之。

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

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翕然悦服。

称为“羊公”,不之名也。

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

抗尝病,祜馈之药。

抗服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

“羊祜岂鸩人者?

④祜女夫尝劝祜有所营置,令有归载者,祜黯然不应,退告诸子曰:

“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汝宜识吾此意。

(节选自《晋书·羊祜传》)

【注】①诡计:

奇计。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博学能属文

(2)祜独安其室

【答案】

(1)连缀,写作

(2)安抚

【解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如此题的

(1)里根据前面“博学”和后面“文”可知,译为动词词性,和文章搭配,故译为“连缀、写作”;

(2)根据“其室”可知译为动词,结合后面内容“恩礼有加焉”可知,译为“安抚”。

还要注意近几年文言实词错误选项经常出现一词多义现象,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

17.为下列居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

(1)皆计所侵,送绢偿之()

A.侵占B.侵犯C.侵害D.侵袭

(2)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

A.结交B.连接C.往来D.沟通

【答案】

(1)A

(2)C

【解析】

(1)句根据文意“割谷为军粮,都按照所割的数量”译为侵占;

(2)句结合语境“羊祜和(吴国)陆抗两军对峙,互通使者往来”可知,选项C正确。

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如此题的

(1)句根据文意“割谷为军粮,都按照所割的数量”译为“侵占”;

(2)句结合语境“羊祜和(吴国)陆抗两军对峙,互通使者往来”可知,选项C正确。

还要注意近几年文言实词错误选项经常出现一词多义现象,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

1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今君乃亡赵走燕

B.称为“羊公”,不之名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祜女夫尝劝祜有所营置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D.人臣树私则背公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答案】C

【解析】A项译为才;“乃”字是语气助词,可以起到承接的作用。

B项结构助词,不译;宾语前置句的标志,不译。

C项“所”,译为代词,放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短语。

D项译为就;已经。

文言虚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如此题的选项A项①句“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译为“才”;②句“今君乃亡赵走燕”表示语气助词,可以起到承接的作用。

此外还需要注意是否合语境,感情色彩等。

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

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

19.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6分)

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

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

【答案】每次于吴人交战,约定好日期才出战,不用偷袭的方法。

将帅中有想进献诡诈计谋的人,(羊祜)就拿出美酒让他喝,使他说不出口。

【解析】此题中的“克”“为”“辄”等词语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定语后置句。

使句意通顺。

建议翻译时打草稿。

主要重点词语的翻译:

“克”译为“约定”,“为”译为动词,做,“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定语后置句,“辄”译为“就”,需要补充主语“羊祜”。

20.第④段中“此意”指的是:

做大臣应当_____________。

(2分)

【答案】不谋权私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此意”的内涵,做大臣应该怎么做,人物是“做大臣”,品质是“怎么做”,结合题干提示,把“此意”放回原文,结合“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可知,应该指不树私背公,自守卫疆界,不要贪求小利。

“此意”为不谋权私。

21.依据②③两段相关事迹,概括羊祜的主要品质,完成表格。

(4分)

相关事迹

羊祜的品质

安边垦田

(1)__________________

徐胤当门

(2)__________________

邓香归降

(3)__________________

陆抗服药

(4)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足智多谋

(2)闻过能改(3)宽厚待人(4)坦荡磊落

【解析】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

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

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

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

②放回原文。

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参考译文】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博学多才、善于写文,须眉秀美,善于论辩,同郡的夏侯威认为他很不一般,将兄弟夏侯霸的女儿嫁给他做妻子。

羊祜被荐举为上计吏,州官四次征辟他为从事,但羊祜都拒绝就职。

夏侯霸投降了蜀汉。

其亲属怕受牵连,大都与其家断绝了关系,只有羊祜,安慰其家属,体恤其亲人,亲近恩礼,超过常日。

司马炎称帝后,有吞灭吴国的志向,任命羊祜为荆州诸军的都督,镇守南夏,(羊祜的政绩)深得江汉地区百姓的欢心。

吴国石城驻军离襄阳七百多里,常常侵扰边境。

羊祜在军中,常穿着轻暖的皮裘,系着宽缓的衣带,不穿铠甲。

铃阁之下,应命侍卫的士卒也不过十几个人。

并且,喜欢打猎钓鱼,常常因此荒废公务。

有一天夜晚,他想出营,军司马徐胤手持柴戟挡住营门说:

“将军都督万里疆域,哪能这样轻心放纵,将军的安危也就是国家的安危。

除非我死了,今夜此门才得开。

”羊祜正色改容,连连道歉,从此很少外出。

每次于吴人交战,约定好日期才出战,不用偷袭的方法。

将帅中有想进献诡诈计谋的人,(羊祜)就拿出美酒让他(们)喝,使他(们)说不出口。

吴将邓香到夏口抢掠,羊祜悬赏活捉邓香,邓香押来以后,羊祜宽容他,放他回去。

邓香感激羊祜不杀之恩,便率亲兵来降。

羊祜率军走到吴国境内,割田里的谷子作军粮,每次都计算所割谷物的数量,然后送去丝绢作赔偿。

每次会集众人在长江沔水一带打猎,都不越过晋的边界。

如果猎物先被吴人射中却被晋兵获得,都原封不动交还吴国人。

于是吴国人心悦诚服,称羊祜为“羊公”,而不称他的名字。

羊祜与陆抗两军对垒,双方使者来往沟通。

陆抗称赞羊祜德高望重,即使乐毅、诸葛亮也不能超过。

陆抗曾经患病,羊祜送了一服药给他,陆抗毫无疑心地服用了。

许多人劝陆抗不要服这服药,陆抗说:

“羊祜怎么会用毒药害人呢?

羊祜的女婿劝羊祜说:

“购置些田产家业,也好卸官后有所归宿,后事有所依托,这样不是很好吗?

”羊祜当时没有答话,事后告诉子女们说:

“作为人臣,经营私业就违背公事,这是很糊涂的做法,你们应记住我这些话。

二、温故知新夯实基础

1.筛选文中的信息

“筛选文中的信息”就是要求考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准确把握文中所写的人、事、情、理、言、时、地等主要信息,从而对试题提供的选项信息进行辨析和判断,或者根据试题要求对有关信息进行提炼表述。

这一考点考查的范围比较广,文段中的有关词句、文段的层次结构、语言技巧,都可以成为筛选的信息对象,近年来高考试题涉及提取的信息内容主要是:

(1)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

(2)表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特点的信息;(3)反映人物道德情操和聪明才智的信息;(4)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信息。

考查的基本题型是客观选择题型。

考查考生对某一方面综合信息进行筛选和辨识的能力,这是高考考查的主导题型;从阅读材料中选出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要求选出符合某一方面信息的选项,这是高考的辅助题型。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它要求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论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考查时,一般涉及某个论点的依据、某种现象的内在本质、某件事发生的原因及其发展所导致的结果、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等等,故应用性、综合性较强。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是指作者对文章中所提及到的人物的态度,是歌颂、赞扬、认同、怜悯,还是讽刺、贬斥、反对、嘲笑;也包括作者对文中所叙述事情的态度,是拥护、肯定,还是反对、否定。

对该考点,我们需要明白的是,这些观点态度不是我们阅读时的认识,而是作者在行文中的流露。

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根据作者对人物或事件的潜藏有某些情感认识的表述,分析概括出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我们关注的重点不能停留在故事本身的内容,而应是作者在文中的观点。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表达形式是多样的,有的是开篇明义,直抒胸臆;有的寄寓故事,含而不露;有的通篇叙述,卒章显志……但有一点往往是一致的,那就是作者的观点态度多是文中议论性的句子。

大家要注意甄别筛选,以便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4.解答分析综合题的五种方法

1)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阅读时应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材料,一是把主要材料弄清楚并进行合理归类,逐层切分,弄清每段、每层的意思;二是将叙述性内容与说明或阐述性内容之间的关系搞清楚,对作者选取的材料、记叙的角度、叙述的语气,以及相关的议论、抒情等,做到心中有数;三是抓住文章的主要观点,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条分缕析,不要遗漏。

2)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阅读题干时,必须读全、读准题目,切忌走马观花。

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