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9762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最新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最新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docx

《最新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docx

最新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册的复习一共分为6个部分: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统计及综合练习.第八单元的“数学广角”的内容属于扩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相应内容的复习.

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同时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达到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巩固计算熟练程度的作用.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复习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三、复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四、复习重、难点

1、100以内加减法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表内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复习的具体措施: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2、总复习不是单纯的复习练习,而是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本册教学内容可以分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把知识串起来,确立复习的重点,有的放矢的搞好复习工作.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习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习.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也可创和情境,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4、与生活密切联系.复习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5、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习了统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6、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习.实践操作是本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习活动形式.如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量一量等操作活动加深角的认识.在复习长度单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加深“米”和“厘米”的认识,如引导学生进一步用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表示这些长度.也可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借助某一具体实物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使学生在脑中形成米和厘米的实际含义,.

六、复习进度安排

1、1月4日至1月11单元复习

2、1月12日至1月16分类复习

 

第一课时“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

笔算加法和减法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法、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复习重点、难点:

1、笔算的方法;

2、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1、 问:

笔算加法和减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

2、 学生小组内交流.

3、 全班反馈,归纳小结.

4、 巩固练习,第105页第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二、发展练习

1、完成105页第2题.并抽几题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完成第4题:

先估算再笔算.

先估算并说说估算的方法;再笔算.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予他们辅导和机会,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3、□里能填几.(补充练习题)

5 □          7 5       7 5       4 □

+□ 6        -3 □    -3 □    +2 5

7 □          4 □      3 □      6 □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学生能填出几种就几种,都应予以肯定.

三、实际应用

1、 完成107页第10题.

学生先独立做再全班交流.

2、 小朋友跳绳:

小明 小红 小东 小丁

45下 36下 53下 60下

(1)、小明比小丁少跳了几下?

(2)、小明和小红一共跳了几下?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列式计算.

四、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表内乘法”的复习

复习内容: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

(一)和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

(二)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乘法的意义与各部分的名称.熟记1~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9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学生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能力.

复习重点、难点:

1、熟记1~9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计算.

2、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1、同桌互相背乘法口诀.

2、交流反馈:

你的同桌1~9的乘法口诀背得熟练吗?

还存在什么问题?

3、教师抽查.

4、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五(    )  六九(   )  (    )四十二

                                                   

                                                   

……

二、发展练习.

1、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先复习倍数的含义,然后完成102页的第3题.

2、交流反馈.

3、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完成107页第13题然后校对.

三、实际应用

1、独立完成107页第12题.

先在小组内轮流提出问题并解决.

2、全班交流反馈.(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机会.)

3、109页地16题:

设计游乐计划.

(1)、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同桌合作设计游乐计划.

(3)、全班交流.鼓励学生方法的多样性.注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题意进行描述,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总结.

 

 

 

 

 第三课时“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

复习内容: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和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

图,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米和厘米的复习

1、回顾梳理

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2、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1)、1厘米有多长?

1米有多长?

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

(2)、1米是多少厘米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活动:

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

教师板书:

1米=100厘米

3、估计与测量

(1)、看书上103页5题2条线段,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长?

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

(2)、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

学生活动.

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

(3)、引导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

学生先自己估计.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次请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

二、复习角与直角

1、角及各部分的名称

(1)、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请你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在教室里看到的角.

(2)、学生小组交流.

(3)、汇报发现的角.

2、直角

(1)、在角当中有一种角叫直角,你们是怎么判断的呢?

学生汇报并演示判断直角的方法.

(2)、角的各部分名称你还记得吗?

学生回忆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板书.

(3)、请你画一个直角.

学生用三角板画直角.

(4)、出示第6题梯形图.

这个图中有几个角?

其中有几个是直角?

你能在图里面画一条线段使这个图增加3个直角吗?

(5)、组织全班交流订正.

三、综合练习

1、 组织完成106页第7、8题.

2、 小组合作完成第9题.

3、 随堂练习.

四、课堂总结.

 

第四课时“观察物体”的复习

复习内容: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复习目标:

1、复习正确辨别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在复习中借助动手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3、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学生从小善于观察,仔细思考的学习习惯.

复习重点、难点:

1、通过复习进一步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的区别.

2、进一步培养学生准确辨认从不同位置(尤其是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复习

1、回顾观察物体知识

(1)、出示玩具汽车:

这是什么?

谁来介绍一下老师手里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观察玩具汽车,介绍样子.

(2)、出示3张汽车图片(前面、后面、侧面)

请你想一想,这3张图片分别画的是哪个位置?

是站在哪个位置画的?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