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舆论监督的成功范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95889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舆论监督的成功范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个舆论监督的成功范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个舆论监督的成功范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个舆论监督的成功范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个舆论监督的成功范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个舆论监督的成功范例.docx

《一个舆论监督的成功范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舆论监督的成功范例.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个舆论监督的成功范例.docx

一个舆论监督的成功范例

一个舆论监督的成功范例

——中央电视台痛打“瘦肉精”的背后

《光明日报》(2011年10月13日第5版)

——日前,商务部、公安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深入开展打击私屠滥宰强化肉品卫生安全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强调各地要根据国务院鲜肉和肉制品安全整顿治理的统一部署,统筹推进打击私屠滥宰专项治理、“瘦肉精”专项整治及打击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工作。

    ——国庆佳节,为了保证节日市场正常经营秩序和消费安全,各地对销售含有“瘦肉精”等违禁物质肉制品的违法经营行为纷纷亮起了红灯。

    ——公安部宣布,全国公安机关组织开展的“瘦肉精”大会战共破获案件12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89人。

    ——公安部表示,要继续对“瘦肉精”案件保持严打严防态势,深挖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瘦肉精”犯罪,严防死灰复燃。

    类似这样的消息,让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栏目组欣慰不已。

3月15日,这个栏目制作的专题节目《“健美猪”真相》在新闻频道播出,揭露了“瘦肉精”重现江湖的惊人内幕,一时引起社会舆论的强烈关注。

    现在回头看这次成功的舆论监督行动,从前期策划到中期调查再到后期跟进,整个流程显示了新闻工作者良好的业务素养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也彰显了媒体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体现了“依法监督、科学监督、建设性监督”的巨大威力,更表明了相关政府部门坚持“民生为重”不动摇的意志与决心。

    心愿:

还老百姓一张干净的“餐桌”

    “瘦肉精”这三个字,在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栏目组眼里,并不陌生。

    早在2002年,农业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发布公告,明令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盐酸克仑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等7种“瘦肉精”。

2003年,《每周质量报告》栏目创办,他们得知,违法使用“瘦肉精”的情况依然存在。

    200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规定了新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对使用“瘦肉精”养殖生猪,以及宰杀、销售此类猪肉的,将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刑事责任。

但现实是,“瘦肉精”依然“大行其道”,威胁着亿万百姓的“餐桌”。

    典型的案例是,2009年2月,广州市近百人因吃猪内脏引起腹痛、腹泻。

卫生部门检验显示,凶手就是“瘦肉精”。

    事实上,党和政府一直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

200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施行,就是要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中央领导反复强调,要持续加大监管工作力度,对食品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处置,决不手软,并加大曝光力度。

    今年年初,《每周质量报告》栏目组根据内部线索,得知全国有不少地方还在违法使用“瘦肉精”,而且使用方式更隐蔽,使用程度上更严重,甚至还涉及一些知名企业。

    央视下了决心:

为了老百姓吃得放心,一定要让“瘦肉精”现出原形。

新闻中心很快批准这个选题方案。

    新闻中心副主任梁建增介绍说,去年11月台里就决定,要在今年首度推出“3·15特别行动”专题节目,集中反映社会关注、百姓关心的民生问题,使新闻更紧密地与社会贴近。

    “猪肉问题涉及千家万户,这个选题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可想而知。

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猪肉的养殖、运输等多个环节存在一些长期没有解决的痼疾,经过缜密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决定把‘瘦肉精’问题作为今年‘3·15特别行动’的主攻方向。

”梁建增说。

    调查:

揭开“健美猪”惊人真相

    如今,回望整个节目的采访和制作过程,《“健美猪”真相》节目暗访记者弓弦(笔名)找回了中学时代训练写“议论文”的感觉:

“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要鲜明,要正确;论据要充分,要可靠;论证过程要科学,要严丝合缝。

这样的思路贯穿了‘瘦肉精’事件调查的始末。

    他在河南先后暗访了二三十家养猪场,不论大小,都存在一个共同的事实:

过去养猪要喂一年才达到出栏标准,现在半年时间就可以了。

原因到底在哪里?

    他还发现这些所谓的“健美猪”跟一般的猪在体形上差别不小,“拱背收腹,屁股浑圆,肌肉结实”。

问养殖户个中缘由,回答是在饲料中加了“药”。

    由于之前做了大量的功课,弓弦心里清楚,这里的“药”指的就是“瘦肉精”。

    弓弦知道,自己不能站出来说这就是“瘦肉精”,必须让养殖户直接说出口,而且要让“瘦肉精”现身,出现在他的暗访镜头里。

    他必须找到“论据”。

没有真实可靠的“论据”,“论点”站不住脚,调查也就不具备科学性。

    弓弦回忆说,当时他就认定,能否拍到如下镜头,是决定这次暗访成败的核心:

养殖户承认手里拿的粉末就是“瘦肉精”,再把“瘦肉精”加到饲料里,然后拿这个饲料去喂猪。

“这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如果没有这个环节,后面的调查都没有意义,别人会以为你是瞎说。

    这是暗访调查,呈现出来的必须是铁的事实,来不得半点马虎。

弓弦四处寻找时机,力图拍摄到理想中的场景。

    为何这些猪不一般?

弓弦得到的回答是在喂猪时“加药了”或者是“加精了”,但问及这个“药”到底是什么样子时,有的干脆地回绝:

“没有了,用完了。

”有的假装去寻找,转了一圈,答复是“已经用完了”。

    弓弦知道,养殖户不说“瘦肉精”,而是说“药”,是因为他们自己对“瘦肉精”这三个字非常敏感,在心理上有压力,他们都明白,使用这些白色粉末意味着什么。

    他借助心理辅导的方式,突破采访对象的心理防线,让采访对象拿出“瘦肉精”,并且告诉他是从哪里买到的,花费了多少钱。

    关键性内容终于留存在了他的镜头里。

这样的调查,在弓弦看来充满了魅力:

“如果不去调查,你可能永远揭不开这个盖子。

”“瘦肉精”终于现身了,但弓弦没有停步不前,而是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为何养殖户“明知故犯”,冒着风险“加药”?

    经过深入调查,潜在的利益链条浮出水面:

    为了少吃油腻,不少人在买肉时都会选择瘦肉而不选肥肉,所以瘦肉在市场上具有强劲的消费需求。

市场的需要自然传导到生猪屠宰场的身上,期待屠宰场多提供瘦肉。

生猪屠宰场又将这样的需求转移到了生猪贩运经纪人的身上,希望他们多贩运一些瘦肉率高的生猪。

最终这个“重任”落到了养殖户身上。

    弓弦的调查发现,养殖户基本上没有多少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他们的信息大量从生猪贩运经纪人那里获得,所以,这些经纪人才是“瘦肉精”的携带者。

    细致的调查让他对其中的情况更加熟悉:

    “为了讨好市场,生猪贩运经纪人怂恿养殖户使用‘瘦肉精’。

他们会向养殖户承诺,你用我的饲料,我保证多少天,猪长成什么样,我还负责收购。

农民最怕的就是猪长成了卖不出去。

猪一天天长大,再养就赔钱。

猪长到250斤,还卖不出去,农民就慌了。

一头猪一天吃五六斤饲料,那就是十块钱左右的成本,一百头猪就上千块钱了,农户根本承受不了。

所以他们对经纪人的依赖是非常严重的。

    而且,一头猪吃“瘦肉精”,成本是一到五元,但经纪人会提高“加精猪”的收购价格,养殖户每头猪能多赚二三十元。

    “农户把钱看得非常重,因为他收入低,对他来说几十块钱可能是家里一个星期的生活费。

农民就想,那就喂吧。

这是因为市场的催化与引导,市场绑架的力量不可小看。

”弓弦说。

    养殖户冒了风险,但他们却处在利益链条的底层。

弓弦介绍说,按照当地的规矩,一般生猪贩运经纪人收购一头猪要索取18.5元中介费,其中包括10元信息费,6元运猪装车费,2.5元用于开票的费用。

10元所谓的“信息费”,由经纪人独占。

    “农户并非主谋,发财的是后边的利益链条。

农民的目的其实特别单纯,能喂好猪,多长肉、多挣钱就行了。

而那些经纪人,除了赚中介费,平时还靠倒卖‘瘦肉精’挣钱。

养猪其实非常辛苦,所以我呼吁板子不要都打在农民身上。

”弓弦如是说。

    生猪贩运经纪人“坐收渔利”,当地监管部门也“唯利是图”,结果层层监管纷纷失守,形同虚设。

    根据规定,生猪外运,必须到设立在省界的动物防疫检查站接受出省检查。

当弓弦和运猪车的司机抵达位于河南省省界的芒山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时,工作人员张口就要钱。

原本正常的检查费用是20元,交上100元就能买个平安无事。

    “瘦肉精”的检测,可以实行“尿检”。

给监管部门“进贡”了,一般情况下,“尿检”就会被取消,可以顺利过关。

有时搞突击检查,必须“尿检”。

检查人员收了“昧心钱”,自己故意不去接猪尿,而是让运猪车的司机自行取尿。

这多少有些心照不宣的意思,所以有的司机甚至是用人尿替代猪尿,送去进行“瘦肉精”检测。

    整个采访过程,弓弦一共拍摄了100多个小时,结果播出的节目长度是45分钟,每个镜头都是层层遴选出来的。

“节目播出后,至今没有人质疑说这个报道有假,或者说有瑕疵,有争议。

    弓弦说:

“当时台领导明确,要考虑到节目播出后可能引发的社会影响,不能起反面作用,要站在负责任的高度,进行建设性报道。

我们做这个节目是希望涉及的相关部门好好地整改,朝好的方向发展。

    “在整个团队尤其是弓弦等前期暗访记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比较圆满地完成了节目制作,也取得了难得的突破。

”央视新闻中心社会新闻部副主任王平表示。

    跟进:

掀起食品安全领域“整治风暴”

    节目如期播出。

来不及喘口气,后续报道工作迅速开展。

    王平介绍说,在策划阶段,新闻中心领导就提出,加强后续新闻报道是增强影响力的有效手段,要将后续新闻报道的重要性提高到和专题节目同等重要的位置。

    在新闻中心的统一协调下,央视内部实行联动,共派出了三路后续报道队伍,三辆直播车,覆盖了专题节目涉及到的所有重要地区。

3月15日,《新闻30分》、《焦点访谈》、《新闻1+1》等栏目都对此进行了跟踪报道和深入点评,整个新闻频道各个时段、各个栏目在当天及其后来的一段时间里,都将《“健美猪”真相》节目报道的内容和后续报道作为重点关注对象,扩充节目的辐射面和影响力。

    由于措施得力,报道立即引起相关部门与关联企业的高度重视——

    节目所涉及到的双汇集团决定,为了严防问题猪流入生产加工企业,将对每头猪进行检查,纵使一年要增加3亿元检测费也在所不惜;

    河南省相关部门接连出台了“瘦肉精”举报奖励办法,“瘦肉精”生猪处置办法和猪肉市场监管信息上报制度等相关举措。

省委书记卢展工表示,“瘦肉精”事件的曝光是个有力的警醒,对于增强食品安全的理念、增强对人民负责和对民生负责的责任心,也是个很大的促进;

    农业部决定完善监管机制,积极推进基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指导各地畜牧兽医执法机构开展生猪“瘦肉精”日常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

    国务院食安委办公室迅速会同公安、农业、卫生、工商、质检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赴河南督导查处。

在工作组的督查下,公安部门迅速查找到了这次“瘦肉精”事件的生产源头——湖北襄阳的“瘦肉精”加工窝点;

    3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正式启动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

    4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指出在食品生产经营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切实解决这一问题。

随即,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展开了一场针对食品违法添加的整治风暴;

    同日,农业部、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等九部门启动为期一年的“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

卫生部也在当天公布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4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规定所有食品添加剂必须在食品标签上明显标注;

    5月,公安部下发通知要求严办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涉及食品安全重大案件将由公安部挂牌督办;

    此后,各地政府纷纷出台可行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