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通识课国学智慧题库与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09402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尔雅通识课国学智慧题库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尔雅通识课国学智慧题库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尔雅通识课国学智慧题库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尔雅通识课国学智慧题库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尔雅通识课国学智慧题库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尔雅通识课国学智慧题库与答案.docx

《尔雅通识课国学智慧题库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尔雅通识课国学智慧题库与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尔雅通识课国学智慧题库与答案.docx

尔雅通识课国学智慧题库与答案

1.孔子出生在公元前的什么时候?

公元前551年

2.周朝的礼乐制度和文献典籍在以下哪个地方得到了比较好的保存

鲁国

3.在商周时期,一些民族的经验通过文字被记录在哪里?

甲骨文、铜器铭文

4.在周朝时期,将一些人们的生活经验、习俗等进行总结形成了以下哪些书籍?

《诗经》、《周易》、《尚书》

5.《论语》既是四书之一,也是现存较早较完整记录孔子言行的一本书。

V

6.东周到最后衰弱到甚至无法添置一些礼器乐器。

V

7.孑L子给中华民族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初步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V

《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

1.《孔子》这本书内容极其的广泛,主要由多少篇构成?

20

2.在论语中“君子”和“小人”一词分别一共出现多少次?

107次和

24次

3.我们可以从以下哪些书籍中看到古人对鬼神、天地等信奉的记载?

《左传》、《国语》、《楚辞》

4.在世界上,对人类而言的以下哪些属于比较主要的关系?

天跟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自我关系

5.孔子摒弃了鬼神观念,开创了人文理性的时代。

V

6.在夏商朝时期,祭祀、信奉天地、信奉鬼神等现象较少出现。

X

7.在时间阶段上而言,中国的文化比西方的文化更早的进入到人文

理性时代。

V

8.“美言不信,信言不美”这句话出自庄子。

x

君子的内涵

1.君子其最根本的一个道德底线是什么?

2.在以下哪本书籍中记载了夫妻的相处之道?

《世说新语》

3.人达到何种条件才具备了人类基本的道义?

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对妻子的保护之心、对孩子的保护之心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孔子对提高自身修养而提出

来的。

V

5.“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句话恰恰是让人开始放弃一些东

西。

x

6.君子在做人、培养自己德行的时候要抓住根本,这种根本是自己安

身立命的基础。

V

君子之道

1.“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是谁说的?

孔子

2.“泛爱众而亲仁”是以下哪个学派提出的?

()

A、佛家B、法家C、道家D、儒家

我的答案:

C得分:

3.以下哪些君王是通过好的德行政策的推行而得到越来越多人的

尊重和爱戴?

尧、周文王、舜、禹

4.从心态上讲,成为一个君子必定要有一个积极的心态。

V

5.从思想上讲,成为一个君子要清正刚毅。

X

6.孟子曾说君子最好的品德就是刚毅木讷。

V

广义《春秋》与狭义《春秋》

1.“吾见百家春秋”中的“吾”指的是谁?

墨子

2.现在流传下来的《春秋》是哪个地方的?

鲁国

3.《春秋》这本书中一共记载了春秋的多少个国君的事情?

12

4.在《春秋》这本书中加载中是按照怎样的一个时间顺序记载的?

时月日

5.在我国古代时期,“春”和“秋”指的是朝聘的两个重要时节。

V

6.古代墨子是一个史官出身。

X

7.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道成为社会上所普遍推崇的东西。

V

春秋三传之别

1.“行人辞令”中的“行人”指的是哪类人?

外交官

2.“克之者何?

()杀之也。

杀之则曷为谓之克?

大郑伯之恶也”这句话出自以下哪本书?

《公羊传》

3.以下哪些战役在《左传》中有详细的记载?

崤之战、城濮之战、鞍之战、长勺之战

4.《春秋》成熟的比较早,是对《左传》中一个史实的补充和说明。

X

5.行人辞令是中国政治史上和外交史上重要的资源。

V

6.在春秋三传中的《左传》是从一个经学的角度来阐述的。

X

如何读《春秋》

1.以下哪部典籍是强化了君权对国家的控制,因而深的武权时期天子的喜爱?

《公羊传》

2.“例莫名于《公羊》”是以下哪位古人对春秋三传的评价?

胡文定

3.从史学的角度而言,对《春秋》的品读主要是先从以下哪部开始入手?

《左传》

4.郑玄在《六艺论》中对三传的评说有哪些?

左师善于礼、公羊善于谶、谷梁善于经

5.《谷梁传》属于鲁学,是纯谨细微的。

V

6.古代不同的人都对春秋三传进行了评价,并产生了不同的观点。

V

7.在读春秋的时候我们都是直接以读经为主。

X

《尚书》中的“古文经”与“今文经”

1.《周易》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的?

伏羲

2.伏生曾为秦博士,在秦始皇焚书坑奴的时候将诗书藏于哪里?

墙壁中

3.在伏生多少岁的时候还在齐鲁之间传播《尚书》?

80多

4.汉初伏生将《尚书》传给了哪些人?

欧阳高、夏侯胜、夏侯建

5.《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本政书,也是五经里面最容易读的一本书。

X

6.一本书其传承的环节越多,传抄的的环节越多,则传承下来的经书的改变则越大。

V

7.对待前代文学经文的解释的两种基本方式:

一是尽量忠实于原著,二是尽量把原著的意思进行升华和阐发,让其服务于现实。

V《尚书》的流传

1.“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是出自谁之口?

孔子

2.在西汉时在拆以下哪位古人的房子时曾发现过一本《尚书》?

孔子

3.由鲁恭王所发现的一本《尚书》还有以下哪些别称?

《孔壁本》、《家传本》

4.我们先进看到的《尚书》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今文尚书》、《周礼》

5.在东汉时期《古文尚书》学的人有很多,学成的人也有很多。

X

6.传世两千多年的古文《尚书》是一部伪书。

V《尚书》的中心思想

1.《尚书》中主要讨论的是哪些内容?

治国的经验

2.文王之德中最重要的一个根本的特征是什么?

3.“平章百姓”中的“百姓”指的是什么?

百官

4.整个《尚书》的礼仪中包括以下哪些?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5.《尚书》与《国语》相比,在所记录的内容方面更正式、更重要。

V

6.在周朝时期,在治理天下时采用的是通过王室来分封到各地,建诸侯。

V

周朝在灭掉商朝后,其提出一个说法指出商朝之所以灭亡在于殷不用

《尚书》《周礼》中更多的是讲一种亲亲的关系。

V

《尚书》的治国之道

1.推崇大禹学说的是以下哪一学家?

墨家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有情”这句话出自哪里?

左传

3.中国的很多观念实际上是在《尚书》时期就已经形成,实际上是一个商朝的经验的总结。

4.《尚书》中曾提出对于政策以及一些措施一定要经过几番好好的讨论才能确定。

V

诗到《诗经》

1.《诗经》中的“大雅”和“小雅”基本上是由谁创作的?

贵族

2.孔子闻“召月”是在哪里听到的?

齐国

3.“颂”的生成具有哪些方式?

早期的颂是慢慢积累的、后期的颂是经过加工和改编的

4.在古代时期,“诗”和“歌”指的就是同一个问题。

X

5.“徒歌”指的是唱歌时没有伴奏,即清唱。

V

6.《诗经》在早期的传播时是音乐和歌词结合起来一起传播的。

V《诗经》的编订

1.“述而不作”是哪家学派的原则?

儒家

2.以下哪些人是事鬼谷子?

苏秦、张仪、庞涓、孙膑

3.到了汉朝《诗经》形成了哪几种流派?

齐鲁韩毛

4.我们现在用的诗经基本上都是韩诗。

X

5.王洛宾收集了大量的新疆民歌,例如《大阪城的姑娘》等。

V

6.《尚书》有两种指向一种指的是大雅小雅,一种指的是现今的《诗经》。

X

风、雅、颂

1.“比其音律”中的“比”是什么意思?

附加、加上

2.《送元二使安西》是谁写的?

王维

3.以下哪些作品是以个人的名义进行创作的?

《考盘》、《及时隐逸》、《及时享乐》

4.在《诗经》中曾这样对孔子评价到“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

X

5.对于《风雅颂》的解释一种是从其功能上的解释,一种是从其性质上进行解释。

V

6.在《毛诗序》中写到“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V

赋、比、兴

1.研究《诗经》的人分为两派,一派把诗当成“经”,则另一派把诗当成什么?

2.“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这句话出自哪里?

《诗经》

3.“朝廷之音,宗庙之音”分别属于以下哪种?

雅、颂

4.以郑樵为代表的对风雅颂的评价是从其功能上进行的。

X

5.“赋”中的描写解释的是外在的样貌和特征。

X

6.“比德”指的是用自然界一种美好的东西直接来比喻。

V

孟子生平与孟子理论

1.以下哪位学者把孔子的学说更加学理化、系统化和具体化?

孟子

2.逍遥游出自以下哪本书中?

《庄子》

3.以下哪些篇章属于《孟子》中的篇章?

《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

4.《孟子》是最早列入到儒家经典中的书籍,也是最受争议的一本书。

x

5.南宋时期,朱熹将《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

V

6.作为一个人,其最本质的属性不是社会属性,而是自然属性。

x孟子对儒学思想的发展

1.把孔子的仁发展到义的是以下哪位学者?

孟子

2.人的道德人的善良都是人心境的产物成为了思孟学派的一个主

张。

V

3.“法”是一种感情的外发,是一种感情的流露。

x

4.诸子学说的建构是来自于社会,关注于社会,目的是服务于社会。

V

从内圣到外王

1.“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出自哪以下哪部书籍?

《孟子》

2.儒家学说的基本起点是什么?

内圣外王

3.在“礼”中的“四非”包括以下哪些?

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

4.在儒家学说中的“仁义”中,“仁”主要讲的是人的内心,而“义”则主要讲的是人的外在。

V

5•儒家思想是从行为上来改变一个人。

X

6.“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大学》。

V《孟子》的内在要求

1.“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书籍?

《孟子》

2.在孟子的学说中,民主主要建立在哪些原则基础之上的?

人人平等、君臣对等、民贵君轻

3.“民主”这一思想在早期的儒家思想中有一些萌芽的趋势。

V

4.在我国古代时期,孟子是反对“陪臣执国命”,而孔子则是支持这一主张。

X

5.孟子这种仁政的思想在《尚书》中称为王道。

X

天命与人性

1.“天命之谓性”出自以下哪本书?

《中庸》

2.对于“天命”这一说法中,哪位学者认为有天但反对有命?

墨子

3.古代时期对天的看法有哪些?

主宰之天、道德之天

4.“天可以主宰万物”这一观点在以下的哪些书籍中也有所体现?

尚书》、《大雅》、《小雅》

5.人能够成为人类的根本就是儒家学派所说的“能群”。

V

6.按照法家学派的观点来理解性则指的就是善念。

X

《中庸》里的儒家思想

1.以下哪位学者认为善念就是人的本性的善?

孟子

2.“慎独”是哪个思想学派提出来的?

儒家学派

3.以下哪些历史上的君王是有为或有道之君?

李世民、宋仁宗、唐太宗

4.从儒家观点来看,有道和无道都是道的体现。

X

5.“欲望”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生理需求,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来看称为“人的自然属性”。

V

6.儒家的道是站在天地人的角度来看人,道家的道是站在人的角度来看人。

X

《中庸》的内在含义

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下也”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书?

《论语》

2.“教”一方面讲的是自我的教育,另一方面讲的是国家层面的教化。

V

3.在儒家思想中“自省”指的是用一种标准进行反省,而不是以道德的形式。

X

4.动态平衡指的是在两者或多者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点,在同样的

一个距离。

V

中庸》的修炼之道

1.懒惰而行之不属于《中庸》中为人做事的三个方

2.属于《中庸》的要求的是笃行、明辨、博学

3•修养过程是指“诚明”,讲教过程是指“明诚”。

V

4•慎独自省要求人要有戒备之心,也要有警惕之心。

V

5.五十而知天命,所以听天由命是正确对待天命的态度。

X

《周易》的基本概况

1.《周易》形成时间最长。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