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增设平交口安全评估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093003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增设平交口安全评估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公路增设平交口安全评估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公路增设平交口安全评估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公路增设平交口安全评估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公路增设平交口安全评估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增设平交口安全评估报告.docx

《公路增设平交口安全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增设平交口安全评估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路增设平交口安全评估报告.docx

公路增设平交口安全评估报告

一、概述

1.1工作背景

XX禄口国际机场〔以下简称“禄口机场”〕位于XX市东南部,距市中心直线距离为35.8km。

随着航空业务量的快速增长,机场一期建成设施已感受到运行压力,主要设施容量渐趋饱和。

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提升航空运输保障能力,XX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禄口机场二期工程。

二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跑道与相应滑行道系统、航站楼、航站区站坪、地面综合交通系统、停车设施、货运设施、生产辅助设施等,其地面综合交通系统中第二进场路、纬八路设计与禄铜公路相接,在禄铜公路上增设新的平面交叉。

为规X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减少涉路工程对现有公路安全的影响,为公众出行提供安全保障,保证道路运营效率,受XX禄口国际机场扩建指挥部委托,本公司对禄口机场二期工程第二进场路、纬八路搭接禄铜公路平交进行安全性评估。

1.2评估依据

1、《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B05-2004〕;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3、《公路路线设计规X》〔JTGD20-2006〕;

4、《公路平面交叉优化设计》〔XX省交通厅公路局〕;

5、《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6、《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X》〔JTGD82-2009〕;

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X》〔JTGD81-2006〕;

8、《公路路基设计规X》〔JTGD30-2004〕;

8、《室外排水设计规X》〔GB50014-2006);

9、《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04〕;

10、委托单位提供的资料。

1.3工作内容

本报告是对禄口机场二期工程第二进场路、纬八路搭接禄铜公路增设平交的设计与施工方案进行安全性评估,评估根据委托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报告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禄铜公路概况与第二进场路、纬八路概况;

2、涉与的相关标准与规定;

3、工程安全评估分析;

4、结论与建议。

二、涉与的相关标准与规定

为加强公路建设和管理,促进公路事业发展,保障公路工程可靠、运营安全,根据交通部与相关行业部门颁布的相关规定、规X标准,其中与本项目安全性评估相关的内容如下: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有关规定如下:

第平面交叉的间距应根据其对行车安全、通行能力和交通延误等的影响确定。

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的平面交叉最小间距应符合下表规定:

公路等级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公路功能

干线公路

集散公路

干线公路

集散公路

一般值

最小值

间距〔m〕

2000

1000

500

500

300

第四车道与其以上的多车道公路的平面交叉,必须作渠化设计。

第交通工程与沿线设施等级分为A、B、C、D四级,各级公路交通工程设施等级与适用X围符合下表规定:

交通工程与沿线设施等级

适用X围

A

高速公路

B

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作为干线公路时

C

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作为集散公路时

D

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第交通工程设施C级,平面交叉应设置完善的预告、指路或警告、支线减速让行或停车让行等标志、反光突起路标和配套、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并保证视距。

2、《公路路线设计规X》〔JTGD20-2006〕有关规定如下:

第平面交叉的交角宜为直角。

斜交时,其锐角应不小于70°;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应不小于60°。

第平面交叉X围内两相交公路应正交或接近正交,且平面线型宜为直线或大半径圆曲线,不宜采用需设超高的圆曲线。

第主要公路在交叉X围内的纵坡应在0.15%~3%的X围内;次要公路紧接交叉的引道部分应以0.5%~2%的上坡通往交叉。

第平面交叉X围内的路面排水应顺畅,并以此作为立面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任何部分路面上不得有积水。

第两相交公路间,由各自停车视距所组成的三角区内不得存在任何有碍视线的物体。

停车视距规定如下表:

设计速度〔km/h〕

80

60

40

30

20

停车视距〔m〕

110

75

40

30

20

通视三角区示意图

第各级公路路面内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规定如下表:

转弯速度〔km/h〕

15

20

25

30

40

50

60

70

最小半径〔m〕

15

20〔15〕

25〔20〕

30

45

60

75

90

注:

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括号内的值。

第主要公路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时,应在主要公路上增设减速分流车道和加速汇流车道。

第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的平面交叉中,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设置右转弯车道:

1〕斜交角接近于70°的锐角象限;2)右转弯行驶速度大于30km/h时。

第四车道公路除左转交通量很小者,均应在平面交叉X围内设置左转弯车道。

第10.5.3〔1〕变速车道的长度根据相交公路的主次、类别和变速条件等规定,如下表:

公路类别

设计速度〔km/h)

减速车道长度〔m〕

加速车道长度〔m〕

a=-2.5m/s2

a=1m/s2

末速〔km/h)

始速〔km/h)

0

20

40

0

20

40

主要公路

100

100

95

70

250

230

190

80

60

50

32

140

120

80

60

40

30

20

100

80

40

40

20

10

-

40

20

-

次要公路

80

45

40

25

90

80

50

60

30

20

10

65

55

25

40

15

10

-

25

15

-

30

10

-

-

10

-

-

注:

表中变速车道长度不包括渐变段长度。

〔2〕变速车道为等宽车道时,其长度应另增加下表中所列的渐变段长度。

设计速度〔km/h)

100

80

60

40

渐变段长度〔m〕

60

50

40

30

3、《公路路基设计规X》〔JTGD30-2004〕有关规定如下:

拓宽改建路堤的填料,宜选用与原有路堤相同且符合要求的填料或较原有路堤渗水性强的填料。

第6.4.2拓宽路基压实度除应符合第3.2.1条、3.3.2条规定,必要时可采用冲击碾压或强夯进行增强补压,以消减新老路基拼接拓宽的差异变形。

第6.4.3软土地基上路基拓宽设计,路基拼接时应控制新老路基之间的差异沉降,原有路基与拓宽路基的路拱横坡度的工后增大值不应大于0.5%。

4、《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04〕有关规定如下:

第3.0.1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应由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与终止区组成。

第3.0.2警告区最小长度如下表:

位置

公路等级

设计速度〔km/h)

警告区最小长度〔m〕

路段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120,100

1600

100,80

1000

二、三级公路

80

1000

60

800

40

600

30

400

各平面交叉口

200

条文第3.0.2警告区内至少必须设置三种标志,即施工标志、限速标志和可变标志牌或线形诱导标,其他标志可根据具体情况再行增加。

 

三、工程概况

3.1禄铜公路概况

禄铜公路连接禄口和铜山,全长约10.5km,双向四车道,于20XX10月完成拓宽改造,由二级公路升级为一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一般路段路基宽24.5m,具体布置为2×0.75m〔土路肩〕+2×2.5m〔硬路肩〕+2×2×3.75m〔机动车道〕+2×0.5m〔路缘带〕+2m〔中央分隔带〕;与纬八路平交路段路面总宽29m:

2×3.25m〔非机动车道〕+2×2×3.75m〔机动车道〕+7.5m〔中央分隔带〕。

3.2第二进场路、纬八路概况

第二进场路、纬八路均为禄口机场二期工程配套项目,为机场内城市主干路,路幅宽为40m,设计速度为50km/h。

第二进场路与禄铜公路相交于K4+750处,交叉角度为38.4°,交叉X围第二进场路的平面线形为直线,纵面位于凹形竖曲线上,曲线半径1100m,以2.169%的上坡与禄铜公路相交,坡长44.3m。

纬八路与禄铜公路相交于K3+750处,交叉角度为46.8°,交叉X围纬八路的平面线形为直线,纵面位于凹形竖曲线上,曲线半径1800m,以0.803%的上坡与禄铜公路相交,坡长31.9m。

 

四、安全评估分析

4.1交叉口间距评价

禄铜公路为具有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X》〔JTGD20-2006〕第条,平面交叉的最小间距为500m。

根据道路平面设计图:

纬八路与禄铜公路平交与其北侧居民出入口距离为330m,南侧居民出入口距离为650m,且平交X围内有一牧场出入口,形成错位十字交叉,建议将平交口两侧500mX围内中分带开口取消,出入口均改为右进右出形式,并对牧场出入口进行改造,使之与纬八路、禄铜公路交于一点;第二进场路与禄铜公路平交与其北侧神岗路平交距离为220m,南侧禄口蛋鸡场出入口距离为200m,建议将平交口两侧500mX围内中分带开口取消,出入口均改为右进右出形式。

4.2平纵线形评价

第二进场路与禄铜公路交叉角度为38.4°,纬八路与禄铜公路交叉角度为46.8°。

根据规X《公路路线设计规X》〔JTGD20-2006〕平面交叉的交角宜为直角。

斜交时,其锐角应不小于70°;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应不小于60°。

第二进场路、纬八路与禄铜公路交叉角度过小,不满足规X要求。

纬八路以0.803%的上坡与禄铜公路直线相交,满足《公路路线设计规X》〔JTGD20-2006〕的规定。

第二进场路以2.169%的上坡与禄铜公路直线相交,不满足《公路路线设计规X》〔JTGD20-2006〕的次要公路紧接交叉的引道部分应以0.5%~2%的上坡通往交叉的规定。

查看纵断面设计图,第二进场路位于平交X围内道路挖深为2~3m,且需将禄铜公路下挖约2m,建议对第二进场路重点路纵断面进行调整,以控制工程量,建议纵坡不大于2%。

4.3交叉口视距评价

根据设计文件,第二进场路、纬八路设计速度均为50km/h,禄铜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交叉口内直行速度按40km/h和60km/h计。

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X》〔JTGD20-2006〕第条,交叉口停车视距Ss需满足下表要求:

设计速度〔km/h〕

80

60

40

30

20

停车视距〔m〕

110

75

40

30

20

根据平面设计图,按照交叉口行车速度对应的停车视距核算,第二进场路、纬八路与禄铜公路平交口停车视距均能满足要求,通视三角区内无阻碍视线的物体,满足规X要求。

4.4转弯评价

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X》〔JTGD20-2006〕第条,各级公路路面内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规定如下表:

转弯速度〔km/h〕

15

20

25

30

40

50

60

70

最小半径〔m〕

15

20〔15〕

25〔20〕

30

45

60

75

90

注:

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括号内的值。

交叉口右转弯行车速度按设计速度的50%计,禄铜公路右转弯行车速度为40km/h,对应路面内缘最小圆曲线半径为45m;第二进场路、纬八路的右转弯行车速度为25km/h,对应路面内缘最小圆曲线半径为20m。

查看平面设计图,禄铜公路与第二进场路平交右转车道路面边缘圆曲线半径为20m,与纬八路平交右转车道路面边缘圆曲线半径为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