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行测考试 易错点梳理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9227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行测考试 易错点梳理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申论行测考试 易错点梳理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申论行测考试 易错点梳理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申论行测考试 易错点梳理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申论行测考试 易错点梳理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申论行测考试 易错点梳理总结.docx

《申论行测考试 易错点梳理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行测考试 易错点梳理总结.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申论行测考试 易错点梳理总结.docx

申论行测考试易错点梳理总结

资料分析易错点梳理总结

增长率、下降率、变化幅度

例如:

增长了5%和增长了-8%,问两者的增长率是多少,看到5%回答5%,看到-8%回答-8%,为增长率问题。

增幅同增长率,问增幅回答5%和-8%,增长率和增幅均可以为负,增长幅度排序,有正有负

下降率/幅度排序,首先排除正增长的,增长-8%的下降率为8%,下降率没有符号。

变化幅度又称为变化率,直接取绝对值,一个是5%,一个是8%。

例如:

5%、8%、-5%、-8%。

①按照增长率/幅度排序:

8%>5%>-5%>-8%

②按照下降率排序,先排除5%和8%,-8%的下降率大于-5%。

③变化幅度排序:

8%和-8%、5%和-5%的变化幅度相同。

涨跌幅和变化幅度相同。

收窄、回落

例如:

①今年某市GDP下降了2%,跌幅收窄了5个百分点。

今年的变化幅度为|-2%|,比去年窄了5个百分点,说明去年为-7%。

②上涨2%,涨幅收窄5个百分点,去年涨幅为7%。

只针对数字来看,收窄=回落

时间点

去年、前年、上月、上年四季度

例:

2015年6月份,

①问2014年6月是多少,考查同比。

②问2013年6月份是多少,考查间隔基期。

③2015年6月比2013年6月多多少,一般考查间隔增长率。

④2015年5月是多少,考查环比基期,考的较少,因此一旦考查往往是陷阱,注意时间。

例2:

2015年1季度/第一个月,问2014年最后一个季度/12月,考查环比基期。

0~14岁,1~14岁;3-10月,1-12月一季度、1-4月;月均、日均

1.某地人口为20000万人,本年出生1500万人,问1~14岁有多少人,选项中可能有20000万人,不能直接选,今年出生的为0岁,要从1~14岁中去除掉0岁的,为18500万人。

2.给完整的1~12月,问3~10月间超过……的有几个,不要把1~2月算进去。

3.给1、2、3、4月问1季度,不要把1季度看成4个月,1个季度应为3个月。

4.给出1、2、3、4月的量和增长率,问1季度的增长率。

三个增长率混合不容易,原文中往往有1~4月增长率,通过1~4月和4月可以得出1季度。

5.求3~10月份月均量要除以8

5.已知1~12月和12月的增长率,问1~11月增长率,可以用混合增长率来看

6.2014年……亿元,问月均……,一定不要忘记除以12个月,要用A/12。

7.问1~3月内日均超过……的有几个月,月均=A/12,日均=A/(28~31),注意1年12个月,1个月是28~31天不等。

8.问月均不一定除以12。

如已知1~5月……,问月均,此时除以5;

‰:

人口增长率一般用千分号作单位,是统计局约定俗成的习惯,资料分析材料中99%都是用%做单位,如果题目中提到人口相关概念,单位通常为‰。

n‰=n/10%。

人次:

例如:

某省医保支出1300亿元,受益7亿人次,人均医保支出为180多元?

正确吗?

错误人均是用人做平均,而材料中给的是人次,要把问题中的人换成人次,要注意两者区别。

逐年增长、持续增长:

意为一直增长,不能有任何的下降和不变,只要有1个不符合就是错误。

例:

问07~12年逐年增长,材料中数据为05~15年,不看06年,看07<08<09<10<11<12。

考试中很多时候问07~12年时材料中没有06年的数据,这种情况下不需要看前一年。

例外!

问07~12年,比上一年增长的有几个,此时强调同比,07年的上一年是06年,此时要看06~07有没有增长。

结论:

07~12年:

逐年不看06年,比上年增长看06年。

逐年增长=持续增长。

趋势类

增长趋势、比较趋势、保持趋势不变

1.增长趋势和逐年增长对比:

逐年增长是每年都要增,增长趋势看首尾两个点,中间可以有增有减,如股票的价格是波动上升的。

2.比较趋势:

考试中会有上下两个图,问两个图的变化趋势是否相同,考试中判断趋势有两种:

a.问某一个趋势重点看首尾;b.比较两个趋势是否完全相同,此时需要逐年对比判断。

3.保持趋势不变:

例如:

预计2017年的量将达到多少,判断未来的量是多少是计算2017年的量,如果没有具体说明是增长率还是增长量不变,趋势默认为增长率不变,2017年=2016年*(1+r)。

平均数、平均水平1.平均数=总数/个数;2.平均水平:

(1)量的平均水平:

例如:

有10个城市的旅游业,深圳的量高于10个城市的平均水平,深圳>10个城市总和/10,例如:

10个城市的总和为10000,深圳为1200,1200>10000/10。

(2)率的平均水平:

深圳的增长率超过10个城市的平均水平,深圳>总增长率。

例如:

深圳的增长率为13%,总增长率为15%,13%<15%,因此不超过。

看增长率时只看其本身。

平均数不同于平均水平,量的平均=总量/个数,率的平均=总量的增长率。

平均、平均增长

1.平均:

平均量的意思,如问“1-5月月均为多少元?

”,1-5月的量/5个月。

2.平均增长量:

问“1-5月,月均增长多少元?

”,计算:

(5月-1月)/时间差=(5月-1月)/(5-1)。

增长量、增加值

1.增长量:

增长量=现期-基期。

2.增加值:

近似于GDP,不是增长量。

如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合在一起就是GDP,增加值≠增长量。

增长率

增长率分为一般增长率和特殊增长率,特殊增长率有三种分别为间隔增长率、混合增长率和年均增长率,其中年均增长率几乎不考。

一般增长率:

1.已知今年增长率和变化的百分点,问去年的增长率。

①如:

已知今年的增长率,今年增长率比去年上升5个百分点,问去年增长率。

②思路:

今年增长率比去年上升,则去年的增长率要低,求去年的增长率要用今年的增长率减5个百分点,反着算。

2.问“增长率为多少?

”,利用增长率公式计算即可。

公式: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

3.已知现期量和增长量,求增长率。

计算方法:

增长率=增长量/(现期-增长量),但若增长量特别小,现期量特别大的时候,即现期量大于增量的50倍以上的关系的时候,r≈增长量/现期。

间隔增长率

1.特征:

今年比前年增长了r。

2.公式:

r=r1+r2+r1×r2。

(1)r1、r2的确定方法:

①已知今年为r1,比去年变了多少个百分点。

方法:

r1已知,r2根据变化的百分点确定。

②已知今年是r1,去年为r2(%),则r1、r2已经确定不用计算,直接代入公式即可。

(2)计算r1×r2的乘积:

①若r1、r2都小于10%,则r1×r2可忽略。

②若r1、r2有大于10%的,可以将其中一个化为分数,比如10%×6%=1/10×6%=0.6%。

3.相关问法:

(1)问间隔增长率是多少。

(2)问2016年是2014年的多少倍。

方法:

间隔倍数=间隔增长率+1=r+1。

(3)问2014年是多少?

计算方法:

间隔基期=现期/(1+间隔增长率)。

(4)问2016年比2014年增长多少(量)?

方法:

间隔增长量=现期×r间隔/(1+r间隔),当r间隔=1/n时,间隔增长量=现期/(n+1)。

混合增长率

1.判断:

比如F公司线上业务增长50%,线下业务增长20%,求总增长率即混合增长率。

(1)居中但不中:

总的增长率在20%和50%之间,当线上、线下业务量完全相同的时候,总增长率在正中间,实际上不可能完全相同,则混合增长率居中不在正中间。

(2)偏向基期较大的一方。

若线上业务量为2亿,线下业务量为1亿,2亿>1亿,则混合增长率会偏向量大的线上增长率50%。

2.计算:

求具体混合增长率用十字交叉

3.考试中考察混合增长率基本只考判断,一般会在综合分析中考。

国考和联考没有考过计算混合增长率,计算一般在江苏、山东、四川省份考。

年均增长率:

基本只有一种考法:

年份差相同,比较年均增长的快慢。

方法:

只需要比较“现期÷基期”即可。

增长率基本概念

增长率为-8%,则减少率为8%,变化幅度是率的绝对值是8%。

增长N倍,N就是增长率。

若已知增长3.5倍,基期=现期/(1+3.5)。

增长量

如果题目要求计算增长量,增长量=现期*r/(1+r),当r=1/n时,增长量=现期/(1+n)。

前提为记住常用分数。

增长量比较:

①大大则大,如果现期量大增长率大则增量一定偏大;②一大一小看倍数(乘积)

间隔增长量:

先求出间隔增长率,间隔增长量=现期/(1+r)*r。

基期、现期

基期:

①一般现期、增长率已知,基期=现期/(1+r);

②如果r特别小(小于5%),如r=2%,可以化除为乘,即现期*(1-r)。

间隔基期:

现期*r/(1+r),r指间隔增长率。

现期:

现期=基期*(1+r),一般问保持增量/增速不变,预计明年或后年达到多少。

较少单独命题,一般出现在综合分析中。

基期和差:

如给定两个基期量B1和B2,分别为B1/(1+a1)和B2/(1+a2),问B1/(1+a1)-B2/(1+a2),A项为B1-B2;B项为比(B1-B2)大的数;C项为比(B1-B2)小的数。

大多数情况下选C。

现期追赶:

如保持增速不变,预计哪一年会超过……或者哪一年A会超过B。

对于第二种问法一般会选择排在第二的答案或第二小的答案

比重相关

现期比重

比重(A/B)、平均数(总数/个数)、倍数(前/后),算法相同。

比重:

小除大,“占”字前除后;

平均数:

如人均收入、亩均产量,一般A均B,后除前,倒装句;

倍数:

①A是B的几倍,A/B;②A比B高几倍,A/B-1;③A超过B的几倍,略小于A/B。

如510超过100的5倍,超过即大于。

现期比值:

如A与B的比例(比值/比),等同于A/B。

如请问A与B之比最接近于多少,A项为3:

4,B项为5:

6。

直除,看首位商7还是商8。

基期比重

基期比重、平均数和倍数算法相同,公式:

[A/(1+a)]/[B(1+b)]=A/B*(1+b)/(1+a)。

在考试中,先算A/B,如果选项中数据与A/B相同基本都是错的,再看(1+b)/(1+a)与1的关系,如A/B=30%,(1+b)/(1+a)>1,则结果>30%。

两期比重

两期比重变化:

1.问法:

问某比重变了多少个百分点,即用今年的比重-去年的比重;

2.公式推导:

A/B-A/B*(1+a)/(1+b)=A/B*[1-(1+b)/(1+a)]=A/B*[1+a-(1+b))/(1+a)=A/B*(a-b)/(1+a);

3.判断方法:

①先看a和b的大小,a>b为正增长,a<b为负增长;②选最小;

4.完整推算,先计算a-b,如果a-b=-5%,再乘以A/B和1/(1+a)之后,计算结果一定小于5个百分点。

平均数增长率:

1.公式推导:

增长率=现期/基期-1,列式:

A/B/[A/B*(1+b)/(1+a)]-1=(1+a)/(1+b)-1=(a-b)/(1+b);

2.公式不同原因在于两期比重求的是量,而平均数增长率求的是率。

题型区分:

1.主体:

两期比重的主体为比重如何,问法为变了多少个百分点,平均数的增长率主体为平均数,问法为变了多少百分号;

2.单位:

两期比重单位为百分号,平均数的单位为万、元等。

比重的升降:

只要a>b,比例上升,a<b,比重下降。

最大相似

在排序题中特别好用。

例如:

排四个事件的顺序,四个答案中有两个是①开头,还有两个不是①开头,答案应为①开头,看后面的数字,最后一个有两个是④结尾,两个不是④结尾,答案多半在④中,只有C项首尾都是多数派。

这样做的正确率可以达到60%~80%,远远高于1/4。

既然有两个答案是①开头,如果答案不在①中,题目就会比较简单,因此答案往往在最相似的选项中,选多数派。

特殊选项

例如:

有一个五位数,……最多有()个?

四个选项分别为:

0、1、2、5。

数学运算中问这样的数有几个,0一般不出现在选项中,如果出现选择0的正确率较高。

文字暗示

例1.十多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