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9140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

一、行业发展概况

  电力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

改革开放初期,全国电力供应紧张,加快电力建设,增加电力供应是当务之急。

为此,电力工业首先进行了投资体制改革,以解决电力建设短缺的矛盾。

1981年,山东龙口电厂开工建设,首开中央与地方合资建设电站的先河。

1987年,国务院又提出了关于电力体制改革的"二十字方针",即“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再加上“因地、因网制宜”,形成了完整的集资办电、多渠道筹资办电。

1984年,我国第一个利用外资兴建的大型水电站——云南省鲁布革水电站开工建设,由日本公司中标承包。

该电站深化施工管理体制改革被称作“鲁布革冲击波”。

从1985年开始,国务院陆续设立了华能国际(相关,行情)电力开发公司等一批电力企业,以加大利用外资的力度。

  新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电力工业的发展,年投产容量完成了500万千瓦、800万千瓦、1500万千瓦三个跳跃,促成了全国电力装机容量连跨三大步:

1987年超过1亿千瓦,1995年超过2亿千瓦,2000年超过3亿千瓦,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二位,中国成为世界电力生产和消费大国。

从1996年开始,全国电力供需基本实现平衡,结束了拉闸限电的局面。

至2001年底,全国年发电量达到14839千瓦时,装机总容量为3.386亿千瓦,两项指标均居世界第二位,分别比1978年底的2566亿千瓦时和5712万千瓦增长了近6倍。

  在大力开展电源建设的同时,我国的电网建设也迅速发展。

到2000年底,全国已形成了7个跨省电网和5个独立的省电网。

7个跨省电网中,有6个已形成以500千伏为主干、220千伏为骨干、110千伏为高压配电的电网结构。

“西电东送”战略实施以来,已初步形成了北、中、南三条通道。

南方电网西电东送能力达到370万千瓦,蒙电东送能力达到109万千瓦。

以三峡工程为契机,并以三峡电站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辐射。

华中电网与华东电网联网,川渝电网与华中电网联网,华东与福建联网工程建成投运,东北电网与华北电网实现交流互联。

全国电网互联的雏形已基本形成。

目前我国基本上进入大电网、大电厂、大机组、高电压输电、高度自动控制的新时代。

  与此同时,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取得明显进展。

1998年,国务院决定进行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改造农村电网、改革农电管理体制,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简称"两改一同价"),由国家电力公司组织实施。

投入资金2600多亿元,改造了269个城网和2500多个农网。

通过改造,城市电价平均每千瓦时降低5分钱,减轻用户负担400亿元;农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降低1角3分钱,减轻农民负担350亿元,解决了2500多万人口的用电问题。

  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国电力工业的质量也不断提高。

水电发展速度位居世界前列,火电结构得到优化。

加快水电建设,中国长江、黄河以及其它大江大河中上游梯级开发,新的大中型水电站成批投产,改变了水火电的比例。

淘汰了一批小火电机组,单机容量30万千瓦、60万千瓦机组已成为电网的主力机组。

单机容量8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已投入运行。

90万千瓦火电机组正在建设中。

正在建设的三峡电站将采用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

核电建设已经起步,并形成300多万千瓦的生产能力。

风力发电也形成40万千瓦左右的规模。

地热发电、太阳能发电、垃圾发电取得进展。

  在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我国已经形成了500千伏交流输变电成套设备的生产能力,掌握了紧凑型输电关键技术;研制开发的220千伏、500千伏紧凑型输电线路已投入运行;所有跨省电网和省电网实施了在线监控,使用了各种高级应用软件,在电网调度自动化领域和系统仿真技术方面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电力系统分析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在电源科技方面我国已掌握了大型火电厂的设计、施工及运行技术;已经形成了30万千瓦、60万千瓦亚临界火电机组和5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的成套设备生产能力。

在坝工技术方面,研究开发了200米坝高的筑坝成套技术和多项坝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使我国在高坝筑坝技术方面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电力工业体制改革不断得以深化。

实行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88年,能源部的成立。

同年成立中电联,加强行业协会自律服务功能。

1997年,国家电力公司成立,是电力体制的重大改革。

1998年3月撤销了电力部。

此后,国家电力公司提出“四步走”的改革安排,制定了“控股型、经营型、现代化、集团化管理的国际一流电力公司”的总体战略构想,积极稳妥地走上了实体化经营的道路,扎扎实实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探索。

2002年2月,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提出要遵循电力工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电力企业转换内部经营机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电力体制。

2000年国家电力公司首次跻身世界企业500强,名列第83位,2001年上升至第77位,2002年上升至第60位。

  二、行业发展特征

  1、基本特点

  目前,我国的电力行业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电力生产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电力产品不能保存,因此电力行业具有很强的计划性。

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核定发电量尤其是上网电量,相应地还要受到核定上网电价以及各种税费政策的影响。

  

(2)由于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因此电力生产以火力发电为主,约占总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的80%;水力发电次之,约占总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的20%;其他如核电等所占比重很小。

相对而言,火电类上市公司业绩要好一些,但也呈两极分化的势态,并且受煤炭价格影响较大;水电类公司成本低廉,但受气候影响大。

  (3)电力需求增长存在地区性不平衡状况:

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电力需求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而东北和四川省地区增速较低。

相应地,东南沿海地区的电力上市公司的业绩也高于其他电力上市公司的平均业绩水平。

  (4)由于电力项目往往投资额巨大,投资周期长,规模的大小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比较显著。

一般而言,电力企业规模越大,效益就越好;而那些规模较小的企业由于生产成本高,相对缺乏竞争力。

  (5)鉴于现行电力体制垄断特征明显,因此“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成为今后的改革方向。

  (6)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水电作为电力行业中的朝阳产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加快和优先发展水电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一项基本的和长期的策略。

  (7)“西电东送”战略的加紧实施对未来电力企业的经营影响越来越大。

  2、总体运营状况

  从电力供需情况看,2002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均有所增长,但分地区和行业看表现并不平衡。

  

(1)电力需求

  上半年全社会用电共计73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9%,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同比增长2.5%、9.2%、11.4%。

居民生活用电同比增长7.0%。

在电力需求快速增长的同时,主要电网最高负荷也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电网的最高负荷同比增长速度分别为11.8%、3.4%、6.4%、14.0%和9.2%。

  分行业来看,上半年农林牧渔水利业用电增长缓慢,同比增长仅为1.4%,工业用电增长了9.2%,其中轻工业增长了12.6%,重工业为8.3%,主要耗电行业对工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有所下降。

建筑业、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商业用电分别增长了12.1%、13.3%和14.9%,增速明显。

  分地区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的江、浙、闽、粤、鲁和海南省,西部的川渝地区,中部地区的江西省以及以高耗电行业用电支持其用电增长的地区中的内蒙古、宁夏的电力需求持续快速增长,用电增速均超过了10%;相比之下,晋、豫、黔、湘、陇、桂、徽等省份以及京、津、沪三大直辖市的用电增速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地区则用电增速几乎没有增长。

  

(2)电力供给

  今年上半年,我国电力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9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基建投资完成408亿元,增长33.2%;城乡电网改造完成投资26亿元,同比下降36.7%。

今年预计新开工电源1500——2000万千瓦,到6月底已开工883万千瓦,新增发电设备450万千瓦。

全国累计发电量74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8%,其中水电1087亿千瓦时,增长0.5%;火电6229亿千瓦时,增长10.3%;核电92亿千瓦时,下降11.7%。

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较去年同期增加57小时。

国家电力公司全资及控股机组发电量合计36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

  (3)全年形势展望

  由于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总体良好,今年前三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已经达到了7.9%。

电力行业作为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支柱产业,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因此,可以预计,今年下半年我国电力的总体需求仍将快速增长,预计全年用电量将接近16000亿千瓦时,增长率接近两位数。

  三、行业主要热点问题

  1、电力体制改革的即将实施

  今年4月,国务院批准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认真贯彻实施。

届时,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资产将按照发电和电网两类业务划分,并分别进行资产重组。

  

(1)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简介

  根据方案,“十五”期间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实施厂网分开,重组发电和电网企业;实行竞价上网,建立电力市场运行规则和政府监管体系,初步建立竞争、开放的区域电力市场,实行新的电价机制;制定发电排放的环境折价标准,形成激励清洁电源发展的新机制;开展发电企业向大用户直接供电的试点工作,改变电网企业独家购买电力的格局;继续推进农村电力管理体制的改革。

  “厂网分开”,主要指将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资产按照发电和电网两类业务划分,并分别进行资产重组。

厂网分开后,原国家电力公司拥有的发电资产,除华能集团公司直接改组为独立发电企业外,其余发电资产重组为规模大致相当的3~4个全国性的独立发电企业,由国务院分别授权经营。

  在电网方面,成立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原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电网资产出资人代表,按国有独资形式设置,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

由国家电网公司负责组建华北(含山东)、东北(含内蒙古东部)、西北、华东(含福建)和华中(含重庆、四川)五个区域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西藏电力企业由国家电网公司代管。

南方电网公司由广东、海南和原国家电力公司在云南、贵州、广西的电网资产组成,按各方面拥有的电网净资产比例,由控股方负责组建南方电网公司。

  电力体制改革的另一重要举措是改革电价机制。

这也是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新的电价体系将划分为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终端销售电价。

首先在发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上网电价由容量电价和市场竞价产生的电量电价组成。

对于仍处于垄断经营地位的电网公司的输、配电价,要在严格的效率原则、成本约束和激励机制的条件下,由政府确定定价原则,最终形成比较科学、合理的销售电价。

  在管理体制方面,成立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按照国家授权履行电力监管职责。

  

(2)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对电力行业的影响

  长期来看,电力体制改革实施的结果,能够打破行业垄断,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优胜劣汰、形成以一批业内的龙头企业和明星企业为核心的企业集团。

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相应技术水平的升级,有助于降低经营成本;考虑到“西电东送”工程的不断进展,供求关系会得到缓解,因此从长期看电价有降低的趋势。

短期内,电力体制改革的事实,必然会促进产业内的资产重组。

事实上,近一段时期以来电力行业重组的“真空”恰恰说明了电力企业本身蕴藏着重组的内在动力,只是由于政府的干预才没有进行,但许多业内企业都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有理由相信,大规模的重组即将来临,并将对产生深远的影响。

  根据本次电改方案,对电力企业的影响将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a.重组的影响:

产业重组催生一批以国电公司旗下的四大公司为首的特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