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五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08898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五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五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五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五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五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五篇.docx

《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五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五篇.docx

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五篇

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五篇

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五篇

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篇1

课时: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

  结合教材中的插图,选择适当的幻灯片、录像片启发学生。

  提示:

这首木琴表现了哪些内容?

在节奏上有什麽特点?

  3、小组讨论并用简短的语言说一说音乐表现的小骑兵的故事。

  4、复听时要求学生边听边随着音乐做动作,注意音乐采用了什么方法让你感到小骑兵由远至近?

让学生感受渐强、渐弱的运用在乐曲中的效果。

  5、选择打击乐器进行参与或伴奏。

  三、结束部分:

  小结。

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篇2

教学内容:

  1、欣赏《龟兔赛跑》。

  2、律动表演。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音乐童话《龟兔赛跑》,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中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及不同乐器的音色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并理解这首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2、在欣赏中,通过律动表演,激发学生学习音乐,欣赏音乐的兴趣。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想象力,从而使学生明白“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道理。

教具准备:

  《龟兔赛跑》挂图五幅,乌龟、小兔头饰;单簧管、大管的图片;各种小动物的头饰数个;录音机、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龟兔赛跑》律动曲,学生随《龟兔赛跑》律动曲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请同学们说说《龟兔赛跑》的故事,最后是什么结果。

  2.引导学生欣赏小兔和乌龟的主题音乐。

  3.介绍单簧管(兔子)、大管(乌龟)两种乐器的特点(出示图片)。

聆听音乐,初步感知小兔和乌龟的主题音乐。

  4.教师提问小结;单簧管用善变的音色吹奏出小兔怎样的音乐形象;大管用低沉的音色吹奏出乌龟怎样的形象。

学生复听小兔和乌龟的主题音乐。

小兔“轻快活泼”,乌龟“缓慢低沉”。

三、新歌教学

  1.欣赏全曲,边听故事边听音乐,联系语文课中的故事情节。

  2.分段欣赏

  ⑴第一个片断:

“森林的早晨”。

  ⑵出示图片,教师分析小结。

  ⑶第二个片断:

“龟兔赛跑”

  ⑷出示图片,教师小结:

音乐真有趣,不同的节奏速度、旋律就表现出了不同的音乐形象。

  ⑸第三个片断:

欢乐的群舞(出示图片)。

  ⑹复听“森林的早晨”、“龟兔赛跑”、“欢乐的群舞”三个片断。

四、创编表演

  1、根据自己的理解表演《龟兔赛跑》的场面,学生戴着各种小动物的头饰把听到的音乐表现出来。

  2、你知道乌龟为什么会赢吗?

学生讨论得出: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五、课堂小结

  学生做歌表演《龟兔赛跑》,边唱边表演,离开教室。

  二、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演唱《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通过演唱《守株待兔》,让学生明白切不可把偶然的侥幸作为做事的根据,如果抱着侥幸的心理,片面地凭着老经验去办事,一般是不会成功的。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头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随《守株待兔》的音乐进入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请同学讲一讲《守株待兔》的故事。

  2、讨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揭示课题《守株待兔》

三、新歌教学

  1、听录音,联系故事情节。

  2、朗读歌词。

  3、分段教学。

  4、完整地演唱歌曲,让学生注意歌曲情绪。

  高兴、焦急、讽刺等。

四、表演

  根据自己的理解,随歌声进行不同形式的表演。

五、课堂小结

  切不可把偶然的侥幸作为做事的根据,如果抱着侥幸的心理,片面地凭着老经验去办事,一般是不会成功的。

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篇3

  1、通过听、唱、说、演,感受表现大象的音乐,从而懂得同学们之间要团结友爱。

  2、能够完整准确地、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3、能准确的拍击二、三声部的节奏,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告诉同学们要团结友爱,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三、教学准备:

四、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教师放《小象》音乐,让学生模仿小象的动作进教室。

“今天有几位动物朋友告诉老师,它们特别想和大家一起上音乐课,同学们欢迎它们吗?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编与活动:

我们一起邀请小动物进入我们的课堂,(分别出示一只大象两只小象的图片)。

这三位朋友非常高兴的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它们是怎末么走来的呢?

(大象怎么走?

两只小象各是怎样走?

)谁来模仿一下。

[这时,学生开始发散思维,利用他们平时的生活经验,来进行模仿]

  

(1)、出示节奏,让学生连一连,然后再读拍出来。

  小象xxxxxxxx

  跑跑跑跑跑跑跑跑

  小象xxxx

  走走走走

  大象xx

  走(欧)走(欧)

  寓教于乐

  

(1)完整聆听歌曲范唱,对歌曲有初步印象。

  

(2)学生随歌曲拍节奏,感受三拍的强弱规律。

  (3)随歌曲音乐按课本上的标记徒手为歌曲伴奏,让学生继续感受三拍的强弱规律,及熟悉歌曲旋律。

[通过反复的听赏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掌握歌曲是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为强弱弱。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拍的感受能力。

]

  (4)学唱歌曲,采用听唱教学法。

演唱歌曲时提示学生歌曲的每小节第一拍要唱得强。

歌曲使演唱给人以亲切、优美的感受。

  (5)学会歌曲后,分小组编创动作。

教师放范唱录音,学生听着范唱录音编创动作。

[让学生在编创与活动中体验音乐的美感。

一方面通过听觉加深印象,一方面用动作帮助记忆歌词。

培养学生对音乐形象音乐情绪的感受及表现能力。

这里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性,并体现了创新教育中民主开放的教学原则。

]

  (6)小组展示,有感情的边唱边表演。

[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空间。

]

  (7)让学生自己评一评、相互评一评。

那一组表演的最形象,演唱的最亲切、优美。

[充分体现的民主性,营造和谐、团结的气氛,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

]

  创造表现多种形式表现歌曲

  把学生分成三组,让其挑选表现歌曲的方式,如:

演唱、演奏、表演。

集体来表现歌曲。

[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在参与体验中积累对音乐的感受,获得对音乐的记忆]

  完美结课

  问答式,让学生说一说学完这首歌懂了什么,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

主要进行道德教育,告诉学生要象小象一样做团结友爱,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通过让写生发散思维曲思考,最后教师集中起来,对学生进行高尚的道德情感教育。

]

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篇4

教学内容

  唱歌《快乐的孩子爱唱歌》。

教学目的

  1、初步学会歌曲《快乐的孩子爱唱歌》。

  2、学习有表情的朗读歌词,要求吐字清晰、灵巧。

  3、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1、听范唱2~3遍。

  2、在教师的带领下,按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要求吐字正确、清晰。

  3、用听唱法教唱歌词,先分句教唱,在整体教唱。

  4、教师分句弹奏旋律,学生分句唱歌词。

  5、学生跟着录音唱一遍,再用伴奏带唱一遍。

  6、边听录音,边在每小节的后两拍拍手(xxx)。

然后用“xxxxx”的形式再练拍腿拍腿拍手几遍。

  7、教师出示“xxxxx”的节奏卡片,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打击乐器为这首歌曲伴奏,可选用四种打击乐器,各组可任意选择,虽然总体节奏是xxxxx,但各种乐器仍然可有不同的奏法,

  8、分组表演打击乐器为歌曲搬走。

  9、一组同学用打击乐器伴奏,其他同学随教师的琴声歌唱。

也可随伴奏带歌唱,教师指挥。

  10、请同学们下课后设计表演动作。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学习能流利地模唱歌谱,通过用打击乐为歌曲配伴奏、歌表演等音乐活动,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快乐的孩子爱唱歌》。

  2、钢琴独奏《节日舞曲》。

  3、歌曲《多快乐呀多幸福》。

教学目标

  1、在歌表演《快乐的孩子爱唱歌》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参与率。

  2、继续培养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

  3、再听赏音乐时,能初步做到与歌曲感情发展配合,做出恰当的反应。

  4、对藏族的风土人情基音乐感兴趣。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快乐的孩子爱唱歌》

  2、请同学们分别提出自己的动作设计方案。

  3、请几位学生按自己设计的动作随音乐表演。

  4、教师可选择几个即恰当由简单的动作教给全班学生。

  5、全体学生进行歌表演,但不要求动作绝对统一,应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创造。

  6、欣赏《节日舞曲》要求安静的听,展开想象的翅膀,随音乐感情的起伏进行联想。

  7、如听出乐曲中敲鼓的声音清举起手表示你听到了。

  8、复听,感受乐曲所表现得天真活泼、兴高采烈的儿童情趣。

  9、听赏《多快乐呀多幸福》

  

(1)初听后出示歌词,要求随着录音唱“多快乐多幸福”这一句,如学生能把前两句也唱出来就更好。

  

(2)指导学生喇叭和唢呐都是藏族人民使用的乐器,喇叭不是小号,是类似唢呐和管子的乐器,有的喇叭甚至有一米多长。

  (3)学生随音乐自由的模仿吹奏唢呐、喇叭的姿势,并轻声歌唱。

教学反思: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擅长与舞蹈和表演,但是只要鼓励所有学生参加表演,在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勇于表现自我、相互团结协作的精神,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可以了。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幸福拍手歌》

教学目标

  1、用欢快的、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幸福拍手歌》

  2、能随音乐的节拍自如的表演动作。

  3、通过续编第2、3、4……段歌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过程

  1、从《快乐的孩子爱唱歌》和《多快乐呀多幸福》导入《幸福拍手歌》。

  2、听录音两遍,教师用恰当的动作提示连续的附点和过门中的拍手动作。

  3、随录音学唱第一段歌词,注意歌词的清晰,必要时可按节奏朗读几遍。

  4、在第一段歌词中加入拍手(三处)。

  5、引导学生注意课本中的图标,创遍第2、3、4段歌词和动作。

教学反思:

  《幸福拍手歌》又名《假如幸福的话就拍拍手吧》,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日本儿童歌曲。

弱起和连续的附点节奏是本首歌曲教学的难点,在第一个班级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不是很容易接受。

通过课后反思我认为在教学时不能简单枯燥的给学生讲何谓“弱起”,何谓“附点节奏”这些理论分析与讲解,而是只要求学生感受体会到连续附点使歌曲充满活泼、欢快、跳跃的.情绪。

再接下来对本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改变了这种理论分析式教学换以愉快体验式教学,学生一下子变得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起来,我让学生多听反复听各种形式听,带着要求听,让学生在整体听唱的基础上再用分句摸唱法学唱歌曲。

创编歌曲歌词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欲望,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爱、团结,体现了集体合作精神。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活动“化妆舞会”

教学目的

  1、通过“化妆舞会”这一音乐活动形式,全面复习本课和前几课所教的五首歌曲。

  2、增进同学之间的友爱、团结,培养合作、写作能力。

  3、能听辨三拍子与四拍子两种不同的舞曲。

  4、激发学生在动作设计方面的创造力。

教学过程

  1、播放《云》的伴奏带,教师与学生中骨干分子领先起舞,彝族学生用打击乐器走出三拍的节奏型,使学生已于听辨。

  2、其他学生陆续加入,可模仿教师的舞姿,也可模仿同伴们的舞姿。

  3、播放《快乐的孩子爱唱歌》的伴奏带,同前面一样,也可由教师和学生领先起舞,一组学生用打击乐器走出四拍子的节奏型(如:

“x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