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07724.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08891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0772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0772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0772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0772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0772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07724.docx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077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07724.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07724.docx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07724

xxxx课程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与《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等精神,努力遵循“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课程理念,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积极构建“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的课程管理模式与探索幼儿园个性化、园本化相结合的幼儿教育模式,为幼儿园保教工作注入新思想、开创新局面、明确新方向,特制定《乌恰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作为幼儿园课程设计、教材选择、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的依据与指导。

二、课程理念

幼儿园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为每个幼儿提供充分、和谐、健康、快乐发展的教育机会与条件。

注重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重视早期幼儿潜能开发和个性化教育,为每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为每一个幼儿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创造机会。

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鼓励教师进行切合实际的课程选择与调整,形成有效的课程运行机制。

三、幼儿园背景分析

四、课程目标

以培养“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特点的在情感、态度、认知、技能等各方面和谐发展的新时代儿童”的目标为核心,通过幼儿园课程实施,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

课程的具体培养目标:

1、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体验并认识人与人相互关爱与协作的重要和快乐。

2、初步形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责任感。

3、积极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

4、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有认识与探索的兴趣。

5、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情趣。

6、尝试运用语言及其他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想象力和创造性。

7、能积极关注周围事物中的科学现象,对科学活动感兴趣,有探究的欲望,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课程阶段目标

(1)2-3岁

愿意接受清洁要求,会用调羹进餐,学会如厕、安静入睡等。

情绪愉快,亲近老师,能随老师和同伴一起活动。

乐意招呼熟识的人,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

知道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和身体的主要部分,听从成人有关安全的提示。

充分活动身体,走、爬动作协调,体验在自然环境中活动身体的快乐。

感知和认说生活中接触到的动植物和常见的物品,觉察其颜色、形状、大小、多少、轻响等明显的不同。

学讲普通话,喜欢听、讲熟悉的故事、儿歌,愿意用声音、动作等方式进行自由表达。

喜欢摆弄玩具、材料,会跟着老师有兴趣的唱歌、敲打、做模仿动作。

(2)3-4岁

有独立做事的愿望,学习正确洗手、穿脱衣服,自己用餐、喝水。

能接受成人的建议和指示,知道遵守集体生活中的基本常规,体验与老师、同伴共处的快乐。

会主动招呼熟悉的人,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在成人的启发下帮助别人。

爱护玩具和物品,学习收拾与整理。

了解身体主要部分的简单功能,知道避开日常生活中的危险。

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尝试用各种材料和器械活动身体,学习一些基本运动方法。

喜欢观察周围环境中不同的物品,尝试对其进行分类、对应、排序等,发现其差异。

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意思,喜欢翻阅图书。

喜欢做音乐游戏,能感受游戏中的节奏、旋律的显著变化,并随之变换动作。

尝试多种材料和工具,运用画、折、搭、剪、贴等方法自由的表现熟悉物体的粗略特征,并作简单想象,体验乐趣。

11)有好奇心,对生活经验相贴近的动植物等一些自然现象感兴趣。

(3)4-5岁

学会正确的刷牙和使用筷子、毛巾、手帕、便纸等,对自己能做的事表现出自信。

有初步的同情心和责任意识,关注同伴,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

爱父母、老师、长辈。

了解他们的职业和自己的关系,尊重他们的劳动。

理解和遵守日常生活中的规则,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和不宜行为。

了解人的身体和年龄的变化,能配合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对危险的标志和信号能及时地做出反应。

通过尝试、模仿、练习,使动作轻松、自然、协调。

亲近自然,学习简单的观察方法,有目的的感知周围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初步发现自然的变化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影响。

结合日常生活,学习并识别数字,初步理解数量、重量、颜色、质地、距离、方位和时间等概念,学习比较和测量等方法。

学会用结伴、轮流、请求、商量等方式与人交往。

注意倾听、理解他人意思,积极的表达自己的主张。

喜欢阅读,初步理解其表达的内容。

学习欣赏各种中外儿童艺术作品,初步留意周围符号的意义。

愿意尝试使用各种材料、工具和方法,进行拼装、拆卸、制作和绘画,有初步的想象能力,体会成功的快乐。

在游戏中愿意用动作、歌声、语言等表现所理解的事物和自己喜欢的角色。

13)有探索自然现象和参与探索活动的兴趣,有初步的观察能力,了解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5-6岁

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排泄、盥洗、整理物品等生活习惯,独立自信的做力所能及的事。

体验人与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乐,尊重他人需要。

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规则意识、学习评价自己和同伴。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大胆尝试新奇、有野趣的活动,获得身体活动的经验,动作协调、灵活。

具有安全意识和初步自我保护的能力。

探究、操作、实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感兴趣,积极尝试用简单的认知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了解环境与人们生活的依存关系,具有热爱自然、珍惜资源、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了解社区内及城市其他典型的设施、景观,参与民间节日活动,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对衣、食、住、行等基本物品的来源和接触到的科技成果感兴趣,接触与运用多种媒体,学习多途径收集和交流信息。

知道一些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人,以及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初步的多元文化意识。

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实际意义,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数量关系,获得一些时间、空间概念,会进行比较、推理等智力活动。

能从多方面感知周围生活中的美,能大胆用唱歌、舞蹈、演奏、绘画、制作、构造、戏剧表演、角色游戏等形式表现自己的感受、体验,想象与创造。

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同伴的讲述。

会主动用语言与人交往。

关心日常生活中需要掌握的简单标志和文字,尝试用图像、文字、符号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意思。

13)喜欢探究,学会观察,敢于问题,乐意与人协商、合作,有初步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道常见的自然现象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五、课程设置

构建幼儿园课程体系,加强课程的启蒙性、整合性和开放性,以适应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

1、课程体系

建立共同性课程、选择性课程与辅助性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共同性课程面向全体幼儿,体现促进幼儿基本发展的课程。

选择性课程是以共同性课程为依据,以幼儿园办学目标与培养目标为方向,带有幼儿园自身的特点,符合幼儿园实际情况(硬件设施,环境资源,师资条件等),又能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园本化课程。

把握好共同性课程与选择性课程的关系,选择性课程占总课程的20%,二者相互补充、不断完善,使幼儿园逐步形成科学化、特色化、个性化的适合幼儿发展的园本化课程。

2、课程结构

(1)共同性课程

以“生活”、“运动”、“游戏”、“学习”为幼儿园一日活动最基本的活动形态,强调一种活动的综合教育作用,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互动渗透,有机整合,关注幼儿自身的兴趣、经验和需要,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生活旨在帮助幼儿形成各种生活自理能力、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交往行为,使幼儿在共同的生活中愉快、安全、健康地成长。

运动旨在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动作协调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为幼儿健康的体质奠定基础。

学习旨在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积极体验,使幼儿在认知、态度和能力等方面有所发展,为幼儿后续学习打基础。

游戏旨在满足幼儿自主自发性活动的需要,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交往合作能力,促进幼儿情感、个性健康的发展。

(2)选择性课程

选择性课程内容主要以科学启蒙教育为主线,根据幼儿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以趣味性、启蒙性、生活性、整合性、渗透性为原则,其目标是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多形式、多途径地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激发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情感和探究科学的欲望,积累关于周边事物粗浅的科学经验,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具备良好科学素养的新一代儿童。

辅助性课程

小舞台、“七色光”电视台活动:

以每月一次的频率,分别为幼儿提供在小

舞台或七色光电视台表达与表现的机会,丰富幼儿的认知和情感,发挥幼儿的个性特长,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

以每月一次的活动频率,结合节日、季节特点和主题需要,发挥社区素质教育基地的作用,组织幼儿外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幼儿生活,突显幼儿在真实场景中的情感体验、行为体验,提高幼儿共同生活的能力。

科技特色活动:

以每学年一次的幼儿园“科技节”活动、每学期一次的“亲子科技小制作”活动和小淘气玩科学活动、每月一次的“科学博士娃”活动等,激发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以及探究科学的欲望,积累生活中粗浅的科学知识和经验。

3、时间安排(每天450分钟/每周2250分钟)

1.2-3岁

2.3-4岁

3.4-5岁

4.5-6岁

六、教材选择与内容安排

1、教材的选择

(1)、将上海市幼儿园新课程新教材(运动、游戏、学习、生活)作为主题活动实施的共同性课程教材。

(2)、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幼儿园主题式课程》作为辅助教材。

(3)、将科学启蒙教育园本化课程内容(主题和非主题)作为选择性课程教材。

2、内容的安排(见附件)

附件一:

乌恰幼儿园共同性课程预设活动参考内容

附件二:

乌恰幼儿园选择性课程预设活动参考内容

附件三:

乌恰幼儿园幼儿社会实践活动预设一览表

七、课程管理

1、课程安排的原则。

(1)选择性原则。

幼儿园对各年龄段一日活动中的各类课程配比,规定了一个大致的、原则性的范围和时间,各班组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组长的协调下适当调整一日活动的课程安排。

(2)开放性原则。

各年龄段可根据主题教育实践需要,每月可安排一次以上的社会实践活动。

2、课程管理网络。

课程实施的管理和调控,必须建立一个互动的教育反馈系统。

幼儿园成立课程管理领导小组,由园长、业务园长、教学助理、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等人员组成,园长任组长,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幼儿园课程方案的制定、实施、反馈、调整、评价等。

领导小组下设课程研究组,由业务园长、保教助理、科研室主任等人员组成,业务园长任组长,课程研究组主要负责课程实施的研究、课程内容的拓展、教师培训等。

各教研组在课程研究组的指导下,组建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心组,由教研组长任组长,备课组长、特色组长与骨干教师为组员,开展每周一次以上参与式研讨、教材培训与集体备课活动,进行班级情况交流、课程活动案例分析、观察方法与记录的研究等,以保证课程教材的全面、深入的实施。

另外,幼儿园将课程权下移,由班级管理,使课程管理更具开放。

(见图)

幼儿园课程管理网络

优化园内环境课程管理领导小组引领教育理念

挖掘社区教育管理资源支持提供教师专业培训

教材选择与创造

各班课程组活动进程调控

幼儿行为观察分析

中班课程组活动资源挖掘利用

课程化环境创设

大班课程组家园信息互通

3、课程实施保障。

经费保障。

积极投入幼儿园课程改革经费,用于课程环境的创设、教师的培训与奖励,教学具的添置等。

制度保障。

建立课程实施的管理制度,确保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见附件四)

机制保障。

建立幼儿园课程教材持续发展的机制,课程改革奖励机制、教师课程技术培训机制等,确保课程方案的全面实施。

八、课程的评价

1.课程的适宜性评估指标体系

2.幼儿发展水平观察评估指标体系

九、有关说明

1、课程实施方案在充分听取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并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