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8854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docx

《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docx

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五"规划纲要

               前 言

  21世纪是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核心的信息时代,信息化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江泽民总书记指出:

"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

 《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

"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已成为新时期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

  《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将"加速推进信息化进程,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作为"十五"期间的主要任务之一进行了部署。

为了落实《国家信息化建设"十五"规划》和《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保证我市信息化建设快速健康发展,促进我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省会城市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特制定本规划。

                一、 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 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

我市信息化工作自96年起步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丰硕成果。

  1、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九网通衢"的局面

  我市在全国率先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

目前我市向社会提供网络服务的网络运营商已达9家,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铁通、中国吉通、中国网通、三联百灵、广电网络、鲁能通信"九网通衢"的新局面。

  截止到2000年,全市本地光纤网络光纤总长度15万芯长公里,城市网络出口总带宽8.37G,固定电话用户122万户,城市电话普及率超过40%,移动电话用户82万户,有线电视用户63万户,因特网注册用户23.6万户,非注册用户56万户,市区人口每百户拥有计算机10台,注册网站8415个,上网企业比例5.9%,共有48家政府机关、650多家企业建立了局域网。

  2、 信息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增长最快的增长点

  我市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年平均增长率超过30%,全市从事信息产业的企业从96年的不足1000家增加到2000年的3000家,大型信息产品流通市场由1处、不足1万平方米发展到15处、25万平方米。

2000年,全市信息产业(含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信息服务业、信息产品流通业)总值达到240亿元,增加值82.5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37%,信息产业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为14%,从业人员11万人,人均劳动生产率7.8万元,是全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4倍。

信息产业成为我市增长速度最快的朝阳产业。

  3、 信息化工程成绩显著

  全市重点建设的十大信息化工程--"十金"工程,已基本完成,十大基础数据库也已具备了雏形。

通过"十金"、"十库"建设,社会各领域初步建成了应用网络系统,形成了各行业的专业数据库。

其中,地税、人才、物价信息系统被评为全国先进。

"电子商务"、"智能交通运输"被列为国家试点城市。

  4、信息化人才培养教育初见成效

  我市一直高度重视信息化宣传普及和教育工作,信息化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得到推广普及。

以专题性海外短期培训为主的高级人才培训,以专业技术证书培训为主的中级人才培训,以机关干部信息化知识培训为主的初级人才培训分别得到加强。

96年以来,我市接受信息化教育的市民平均每年10万人次以上,全民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明显提高。

回顾"九五",我市具备了信息化事业发展的五大优势:

  1、 我市是全省最大的网络枢纽,是山东省的网络中心和信息中心。

拥有一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具备信息化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2、 我市软件产业初步形成规模,齐鲁软件园成为国家十大软件产业基地之一。

  3、 我市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相对集中,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储备居全省之首。

  4、 以山大路一条街为轴心的我市信息产品流通市场成为北方地区仅次于中关村的信息产品集散地之一,是我省的信息技术和产品流通中心。

 

  5、 我市是国家首批电子商务试点城市之一,具有发达的高速公路系统、健全的金融体系、成熟的网络基础条件,已经初步具备了电子商务中心城市的物质基础。

  

(二)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和面临的挑战

  虽然"九五"期间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信息化工作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机制;

  ----投入相对不足,信息产业发展缺乏后劲;

  ----社会信息化意识不高,信息技术应用普及差距较大;

  ----信息化法规政策体系没有建立,信息化事业的推动力度不够。

 

  因此,我市与国内信息化先进城市(如深圳、广州等)之间的差距正在拉大。

  21世纪是网络经济时代,信息化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经济发展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

  加入WTO后,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信息产业在全球重新分工。

一些技术水平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一些没有核心技术、规模小的信息产品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

  ----城市综合竞争力面临数字鸿沟的挑战

  由于信息产业发展的差异、信息化应用普及的差异和投资环境的差异,造成目前国际上东西方之间,国内各大城市之间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差距在迅速扩大,这种差距被称为数字鸿沟。

这种鸿沟又加速了社会财富的分化,从而由数字鸿沟引发更大的经济鸿沟。

  ----传统产业面临改造和提升的挑战

  信息技术革命使世界经济正在进入以网络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时代,世界经济正在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传统产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在设计、生产、管理和销售中全面应用信息技术,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改造产品结构,改造供应链,提高企业竞争力,否则将会被淘汰出局。

  ----就业岗位面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挑战

  信息产业自身的高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能够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但同时也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成为信息社会中个人获得就业岗位的基本条件。

提高城市市民信息化意识,增强市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

               二、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建设一流的数字化省会城市的战略目标,实施"信息强市"战略。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积极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高城市综合竞争能力,促进全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目标

  我市"十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

建设一流的数字化省会城市,初步实现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进入国家信息化强市行列。

 

  围绕建设一流的数字化省会城市的总体目标,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使信息产业成为全市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全市公众电信网、有线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互相融合;深入开发应用信息资源,服务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力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促进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建设;全面应用信息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开展多层次信息化教育,大力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建立健全信息化法规政策体系,创造有利于信息化事业飞速发展的市场秩序和社会环境。

 

  2005年达到的主要指标:

  信息产业总值690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37%,信息产业增加值235亿元,占GDP的14.6%,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24%,从业人员30万人。

  全市本地光纤网络光纤总长度30万芯长公里,固定电话用户20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20万户,有线电视用户100万户,98%以上的行政村实现联网,市区人口每百户拥有计算机30台,因特网注册用户150万户。

                  三、 主要任务

  "十五"期间,信息化工作围绕建设一流的数字化省会城市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可以概括为:

大力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个网络,三个中心;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建设四大基地,壮大四大龙头;大力推进全市信息化进程,建设四大重点工程,十八个重点项目。

 

  

(一)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铁通、中国吉通、中国网通、三联百灵、广电网络、鲁能通信九大网络为基本通信平台,加快现有通信网络的升级改造,建成宽带高速多媒体城域骨干网;推动多种形式的社区宽带接入网建设,重点发展光纤接入(FTTLAN)、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高速数字接入(XDSL)、无线移动接入(WAP、GPRS)等接入网建设;建设无线数字集群专用网,作为城市应急指挥和特殊应用的专用网络;加快有线电视网双向改造工程,实现电信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的互相融合。

逐步形成一个以光纤通信为主,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微波通信为辅的天地一体的宽带高速多媒体信息网络,网络技术水平及规模在全国位居前列。

  ----建设网络互联中心,实现本地网络的高速宽带互联互通。

我市各个网络通过网络互联中心实现宽带、高速互联互通,所有本地信息均通过互联中心完成交换,提高了本地用户互访速度,减少了网络堵塞,使我市的九家网络在逻辑上成为一个遍布全市的高速宽带网络。

  ----建设信息交换中心,与各大城市实现宽带连接,实现高速信息交换,提高语音、数据、视频等各类信息资源的交换速度和质量,充分利用信息资源。

巩固我市作为全省网络主枢纽和信息中心的地位。

 

  ----建设基础数据中心。

建设城市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人口信息综合数据库、企事业单位综合数据库等城市基础数据库,整合全市信息资源,实现全市信息资源的共享,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加快地下信息管网建设,对地下信息管线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避免城市道路不停开挖。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由市信息产业局牵头,会同各有关部门,联合各网络运营商共同建设。

 

  

(二)信息产业发展

  充分利用济南发展信息产业的优势,建设产业"四大基地",壮大企业"四大龙头",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巩固我市作为全省信息产品流通中心的地位,实现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市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

重点建设4个产业基地:

计算机网络服务器产业基地,微电子产业基地(含集成电路、光电子),软件产业基地,信息家电产业基地。

重点培植4个龙头企业:

浪潮(200亿元)、松下(100亿元)、小鸭(100亿元)、中创(80亿元)。

  重点扶持一批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的骨干企业。

如积成电子、浪潮通软、鲁能软件、华建电子、大正光缆、山大鲁能、晶恒电子、华光光电子、固锝电子、开创纪元、科海网络、山东华为等发展迅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新兴企业。

扶持发展50个在国内极具竞争力的新产品。

(相关内容见资料3)

  1、瞄准全球电子产品数字化潮流,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步伐,推动信息产品制造业形成规模优势。

2005年实现产值290亿元。

  ----以服务器为龙头产品,以微机和网络通信产品为主体,形成计算机网络服务器制造基地。

  依托浪潮集团,重点扶持服务器、小型计算机、高性能系列工作站、宽带接入设备、网络交换设备等具有广阔市场发展前景的产品,力争使浪潮服务器达到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

大力扶持泉清公司的无线接入产品、华晨公司和开创纪元公司的网络产品的发展。

  ----建设微电子基地,形成国内重要的光电子和微电子元器件制造基地。

在西部工业园组建微电子产业基地,以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和分离器件后封装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