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8717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最新】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给2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

A.①③④⑤B.②④⑥

C.②④⑥⑦D.①③④

2.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下表中与其他三组变化不同的一组是

组别

变化内容

A

糖水稀释酒精挥发量体裁衣

B

水果榨汁钢铁锈蚀木已成舟

C

竹篾编框海水晒盐火上浇油

D

玻璃破碎镁条燃烧滴水成冰

A.AB.BC.CD.D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液氮可用作制冷剂---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B.稀有气体用来制霓虹灯利用了---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C.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以防腐---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D.氧气可用于炼钢和金属焊接---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4.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D.水槽中液面下降

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下列物质的大量排放不违背该理念的是

A.氮气B.二氧化硫C.固体粉尘D.工业废水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污染以后一定要治理

B.空气质量日报中污染指数越低表示空气质量越好

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D.对着一块干冷的玻璃片吹气,玻璃片上有水雾出现可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7.“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按照体积分数计算:

其中N2占70%、O2占21%、其余为CO2.下列关于“人造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含量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B.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很快熄灭

C.利用反应Cu+O2

CuO,可以测定“人造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

D.“人造空气”中若只含有O2会更有益于人的呼吸

8.下列表中所列分子的性质和实验现象无关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

分子的性质

A

一块蔗糖溶于一杯水形成糖水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B

固体碘、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而碘化钾不能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

快速推压针筒,密闭在针筒中的乙醚气体液化

分子之间有间隙

D

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A.AB.BC.CD.D

9.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化

10.从如图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B.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C.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氧分子能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

11.下列有关分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纯净物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

D.水结成冰时,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12.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

已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核外电子数为34

B.核电荷数为79

C.质子数为34

D.中子数为45

13.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原子中,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

B.构成原子核必不可少的粒子是质子

C.任何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

D.同一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电量与质子所带的电量相等

14.碳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

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相同B.质量相同

C.电子数不相同D.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

15.两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9.4g(1g以下用游码)药品,他们在放好9g砝码,并把游码调到0.4g后。

一同学在称量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右偏,他此时应该?

另一同学称量后发现误将砝码和药品在托盘上的位置颠倒了,请分析该同学称得药品的质量(  )

A.增加药品9.4gB.增加药品8.6g

C.减少药品9.4gD.减少药品8.6g

16.下列各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A.都属于阳离子:

B.都属于阴离子:

C.属于同一种元素:

D.属于同一种原子:

二、填空题

17.化学用语是一套国际通用的符号,是我们表达化学意义的工具。

正确运用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请用化学符号完成下表。

2个氯离子

充填探空气球的氦气

_____

_____

_____

 

18.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纯净物的是_____,混合物的是_________(均填容器下的代号)。

19.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空气是一种_____(填物质类别).

(2)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

①制造化肥并还可以作保护气的是_____;

②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附有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

③供给呼吸,医疗上急救病人的气体是_____。

(3)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非常重要.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大气的是(填序号_____)

①使用清洁能源②工业废气达标后排放③大量植树

(4)下列气体中暂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填序号)_____

A二氧化氮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

20.结构示意图可简明、方便地表示粒子的结构。

某微粒结构示意图为

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

②它有_____个电子层。

③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______(填得失几个电子),而变成______(用符号表示)。

④已知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_____。

三、实验题

21.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固定在橡皮塞上,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试管戊中的小药瓶上无瓶塞.关于图1、图2中的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该实验说明了_____。

②用试管改进了该实验与原实验相比有什么优点?

_____。

22.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在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在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留有30mL空气.然后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慢慢推动注射器活塞,观察实验现象.

(1)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慢慢推动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_____。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测定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理由是______;同时这个实验还可以证明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其理由是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铜丝逐渐由_____色变为_____色,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3)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中,其读数应约为_____mL,

(4)根据上述实验的原理同学们又设计出如图2所示实验装置,你认为也可以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______(填编号).

(5)你所选择的“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

(6)由以上出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23.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

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

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_____。

已知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2)探究一:

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

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_____(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探究二:

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1535

2750

约1800

97.8

883

约1400

由上表可知:

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_____(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

由此推测:

钠在燃烧时,_____(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参考答案

1.D

【详解】

给试管加热时,用木质试管夹夹着离试管口约1/3处,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首先预热,试管口与水平面呈45度夹角.所以用到仪器有:

试管、酒精灯、试管夹。

故选D。

2.A

【详解】

A、糖水稀释、酒精挥发、量体裁衣三种变化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

B、水果榨汁和木已成舟变化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钢铁锈蚀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竹篾编框和海水晒盐变化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火上浇油过程中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玻璃破碎和滴水成冰变化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镁条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表中变化只有选项A都是物理变化,其余选项是两个物理变化,一个化学变化,与其他三组变化不同的一组是A。

故选A。

【点睛】

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B

【解析】

【详解】

A、液氮气化吸热,可以做制冷剂,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性质,故正确;

B、稀有气体做有色光源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利用了物理性质,故错误;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作食品防腐剂,利用了食品的化学性质,故正确;

D、氧气可用于炼钢和金属焊接---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正确。

故选B。

4.C

【详解】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说明氧气支持燃烧,不能说明氧气的含量,故错误;

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说明反应放热,不能具体的说明氧气的含量,故错误;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说明空气中氧气占总体积的1/5,正确;

D、水槽中液面下降只能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减少,不能具体的说明氧气的含量,故错误。

故选C。

5.A

【解析】

A、氮气是空气的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大量排放不违背该理念,正确;B、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易形成酸雨,错误;C、固体粉尘的大量排放,会污染空气,错误;D、工业废水会污染水体;错误。

故选A。

6.B

【解析】

试题分析:

绿色化学指的是无污染的化学,A错误;空气质量日报中污染指数越低表示空气质量越好,B正确;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C错误;对着一块干冷的玻璃片吹气,玻璃片上有水雾出现说明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汽,D错误。

故选B。

考点:

绿色化学、空气污染指数、二氧化碳、呼出气体的成分

7.C

【解析】

A、“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含量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错误,因为空气中氮气大约占78%,故选项错误;

B、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很快熄灭错误,不会很快熄灭,因为O2占21%,故选项错误;

C、利用反应Cu+O2

CuO,可以测定“人造空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