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按章节习题汇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30838282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797 大小:29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理学按章节习题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7页
药理学按章节习题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7页
药理学按章节习题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7页
药理学按章节习题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7页
药理学按章节习题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理学按章节习题汇总.docx

《药理学按章节习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学按章节习题汇总.docx(79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药理学按章节习题汇总.docx

药理学按章节习题汇总

药理学总论(最佳选择题1)

一、最佳选择题:

1.麻黄碱短期内用药数次效应降低,称为

A.习惯性B.快速耐受性C.精神依赖性

D.抗药性E.躯体依赖性

正确答案:

B

2.下列何类药物属杀菌药

A.青霉素类B.氯霉素类C.大环内酯类

D.磺胺类E.四环素类

正确答案:

A

3.首次剂量加倍是为了

A.增强药理作用

B.使血药浓度维持高水平

C.提高生物利用度

D.延长半衰期

E.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正确答案:

E

4.关于受体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与配体结合具有饱和性

B.与配体结合具有不可逆性

C.与配体结合具有特异性

D.与配体之间具有高亲和力

E.对配体的识别具有高灵敏性

正确答案:

B

5.阿司匹林过量中毒,为了加速其排泄,应采取的措施是

A.碱化尿液,使解离度增大,增加肾小管再吸收

B.碱化尿液,使解离度减小,增加肾小管再吸收

C.碱化尿液,使解离度增大,减少肾小管再吸收

D.酸化尿液,使解离度增大,减少肾小管再吸收

E.酸化尿液,使解离度减少,增加肾小管再吸收

正确答案:

C

6.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

A.排泄加快

B.作用增强

C.代谢加快

D.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E.更易透过血脑屏障

正确答案:

D

7.效能反映药物的

A.内在活性

B.血浆蛋白结合率

C.与受体的亲和力

D.脂溶性

E.生物利用度

正确答案:

A

8.竞争性拮抗剂具有的特点是

A.与受体结合后能产生效应

B.能抑制激动药的最大效应

C.同时具有激动药的性质

D.与受体形成不可逆的结合

E.使激动药量一效曲线平行右移,最大反应不变

正确答案:

E

9.关于药物的治疗作用,正确的是

A.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B.主要是指可消除致病因子的作用

C.只改善症状的作用,不是治疗作用

D.符合用药目的的作用

E.补充治疗不能纠正病因

正确答案:

D

10.阿托品用于解除胃肠痉挛时引起的口干,称为药物的

A.毒性反应

B.副作用

C.治疗作用

D.变态反应

E.后遗效应

正确答案:

B

11.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

A.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

B.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

C.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快

D.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

E.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

正确答案:

B

12.药物滥用是指

A.医生用药不当

B.大量长期使用某种药物

C.未掌握药物的适应

D.无病情根据的长期自我用药

E.采用不恰当的剂量

正确答案:

D

13.药物的肝肠循环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

A.起效快慢

B.代谢快慢

C.生物利用度

D.作用持续时间

E.血浆蛋白结合率

正确答案:

D

14.副作用的产生是由于

A.病人的特异性体质

B.病人的肝肾功能不良

C.病人的遗传变异

D.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

E.药物的安全范围小

正确答案:

D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

B.激动药有内在活性,但无亲和力

C.拮抗剂对受体亲和力弱

D.部分激动剂与受体结合后易解离

E.拮抗剂内在活性较弱

正确答案:

A

16.药物与受体结合后,能产生某种效应,该药是

A.兴奋剂

B.激动剂

C.抑制剂

D.拮抗剂

E.部分激动剂

正确答案:

B

18.药物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

A.细胞内的过程

B.细胞外液的过程

C.血液循环的过程

D.胃肠道的过程

E.作用部位的过程

正确答案:

C

19.能诱导肝药酶活性的药物是

A.氯霉素

B.西咪替丁

C.苯巴比妥

D.地西泮

E.异烟肼

正确答案:

C

20.葡萄糖的主要转运方式

A.属于简单扩散

B.属于被动转运

C.属于主动转运

D.属于滤过

E.需要特殊的载体

正确答案:

E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葡萄糖的转运方式。

葡萄糖在体内的转运以易化扩散的方式进行,顺着浓度梯度进行,不耗能,但需要特殊的载体。

故答

案选E。

21.某一弱酸性药物在pH为7时约90%解离,其pKa值为

A.6

B.5

C.4

D.3

E.2

正确答案:

A

22.非竞争性拮抗药具有的特点是

A.对受体无亲和力

B.具有内在活性

C.可抑制激动药的最大效能

D.当激动药剂量增加时,仍然达到原有效应

E.使激动药量一效曲线平行右移

正确答案:

C

23.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药物

A.作用增强

B.代谢加快

C.转运加快

D.排泄加快

E.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正确答案:

E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的是药物在体内分布的情况。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是一种暂时的储存,既不能转运到组织器官,也不能产生药理活性。

24.某药的量效关系曲线平行右移,说明

A.作用机制改变

B.作用受体改变

C.效价增加

D.有阻断剂存在

E.有激动剂存在

正确答案:

D

25.感染病人使用抗生素杀灭体内病原微生物属于

A.全身治疗

B.对症治疗

C.局部治疗

D.对因治疗

E.补充治疗

正确答案:

D

26.先天性遗传异常对药物影响主要表现在

A.口服吸收速度不同

B.药物在体内生物转化异常

C.肾排泄速度不同

D.药物体内分布差异

E.药物体内转运差异

正确答案:

B

27.大多数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是

A.主动转运

B.简单扩散

C.易化扩散

D.滤过

E.膜泡转运

正确答案:

B

28.具有肝肠循环的药物是

A.青霉素

B.洋地黄毒苷

C.苯巴比妥

D.庆大霉素

E.异烟肼

正确答案:

B

29.某一弱酸性药物的pKa为4.4,在pH1.4的胃液中其解离度约为

A.0.5

B.0.1

C.0.01

D.0.001

E.0.0001

正确答案:

D

30.丙磺舒与青霉素合用可增强青霉素的疗效,其原因是

A.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B.在杀菌作用上有协同作用

C.对细菌代谢有双重阻断作用

D.竞争性抑制青霉素自肾小管的分泌

E.促进肾小管对青霉素的再吸收

正确答案:

D

31.长期应用普萘洛尔降压突然停药出现血压回升,称为药物的

A.副作用

B.后遗效应

C.变态反应

D.特异质反应

E.停药反应

正确答案:

E

32.药物对动物急性毒性的关系是

A.LD越大,越容易发生毒性反应

B.LD越大,毒性越小

C.LD越小,越容易发生过敏反应

D.LD越大,毒性越大

E.LD越大,越容易发生特异质反应

正确答案:

B

33.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指

A.既有对因治疗作用,又有对症治疗作用

B.既有副作用,又有毒性作用

C.既有治疗作用,又有不良反应

D.既有局部作用,又有全身作用

E.既有原发作用,又有继发作用

正确答案:

C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药物两重性的含义。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是指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出现一些与治疗无关、对患者不利的作用,

即不良反应。

临床用药的愿望是尽量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而减少不良反应。

其他各选项均不是两重性的含义。

故选C。

34.药物的效价是指

A.药物达到一定效应时所需的剂量

B.引起50%动物阳性反应的剂量

C.引起药理效应的最小剂量

D.治疗量的最大极限

E.药物的最大效应

正确答案:

A解题思路:

本题重在考查效价的定义。

药物的效价是指药物达到一定效应时所需的剂量。

故选A。

35.半数致死量(LD)是指

A.引起50%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

B.引起50%动物中毒的剂量

C.引起50%动物产生阳性反应的剂量

D.和50%受体结合的剂量

E.达到50%有效血药浓度的剂量

正确答案:

A

36.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正确的是

A.是不可逆的

B.加速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C.是疏松和可逆的

D.促进药物排泄

E.无饱和性和置换现象

正确答案:

C

37.老年人用药剂量一般为

A.成人剂量的1/2

B.成人剂量的3/4

C.稍大于成人剂量

D.与成人剂量相同

E.成人剂量的1/5

正确答案:

B

38.关于药物的血浆半衰期叙述错误的是

A.是临床确定给药间隔长短的重要参数

B.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量

C.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D.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t0.693/K

E.一次给药后,经过3.3个半衰期约有90%的药物从体内消除

正确答案:

B解题思路:

血浆半衰期(t1/2)是指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其长短可以反映药物消除的速度。

39.评定一个药物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

A.机体对药物的耐受性

B.LD

C.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

D.ED

E.治疗指数

正确答案:

E

40.主动转运的特点是

A.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B.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C.消耗能量,无饱和性

D.无饱和性,有竞争性抑制

E.不消耗能量,无竞争性抑制

正确答案:

A

41.服用长效巴比妥类药物后次晨仍有"宿醉"现象,称为药物的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后遗效应

D.变态反应

E.特异质反应

正确答案:

C

42.消除半衰期的长短取决于

A.药物的吸收速率

B.药物的消除速率

C.药物的转化速率

D.药物的转运速率

E.药物的分布速率

正确答案:

B

43.效价反映药物的

A.内在活性

B.最大效应

C.与受体的亲和力

D.脂溶性

E.生物利用度

正确答案:

C

44.某药的口服剂量为0.5mg/kg,每隔一个半衰期给药一次时,欲要迅速达到稳态浓度,首剂应服用

A.0.50mg/kg

B.0,75mg/kg

C.1.00mg/kg

D.1.50mg/kg

E.2.00mg/kg

正确答案:

C

45.磺胺等药物在某些人产生的溶血性贫血属于

A.变态反应

B.特异质反应

C.停药反应

D.后遗效应

E.快速耐受性

正确答案:

B

46.产生副作用时的药物剂量是

A.极量

B.最小中毒量

C.阈剂量

D.致死量

E.治疗量

正确答案:

E

47.属于质反应的药理效应指标是

A.心率次数

B.死亡个数

C.血压高低的千帕数

D.尿量毫升数

E.体重千克数

正确答案:

B

48.连续用药较长时间,药效逐渐减弱,需加大剂量才能出现药效的现象称为

A.耐药性

B.耐受性

C.成瘾性

D.习惯性

E.快速耐受性

正确答案:

B

49.已确定的第二信使不包括

A.cAMP

B.cGMP

C.磷酸肌醇

D.甘油二酯

E.肾上腺素

正确答案:

E

50.下列哪个药物是肝药酶抑制剂

A.西咪替丁

B.对氨基水杨酸

C.异烟肼

D.地西泮

E.苯巴比妥

正确答案:

A

51.药物的治疗指数是指

A.ED/LD

B.LD/ED

C.ED/LD

D.LD/ED

E.LD/ED

正确答案:

D

52.某药的半衰期为10h,一次给药后从体内基本消除的时间是

A.约50h

B.约30h

C.约80h

D.20h

E.约70h

正确答案:

A

53.细菌对磺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机制是

A.产生钝化酶

B.改变靶位结构

C.改变胞质膜通透性

D.增加代谢拮抗物

E.改变外膜的电荷

正确答案:

D

54.药物的零级动力学消除是指

A.吸收与代谢平衡

B.血浆药物浓度完全消除到零

C.单位时间消除恒定比值的药物

D.线性消除

E.单位时间消除恒定量的药物

正确答案:

E

55.药物的血浆半衰期是指

A.药物经肾脏排泄一半的时间

B.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一半的时间

C.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D.有效血药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E.稳态血药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正确答案:

C

56.药物的灭活和消除速度决定药物

A.起效的快慢

B.作用持续时间的长短

C.最大效应

D.后遗效应的大小

E.潜伏期的长短

正确答案:

B

57.单次给药后99%的药物从体内消除的时间约为

A.3.3个半衰期

B.5.5个半衰期

C.7.7个半衰期

D.6.6个半衰期

E.4.4个半衰期

正确答案:

D

58.药物与受体结合后,激动或阻断受体取决于药物的

A.效应强度

B.内在活性

C.亲和力

D.脂溶性

E.解离常数

正确答案:

B

59.决定药物起效快慢的主要因素是

A.生物利用度

B.血浆蛋白结合率

C.消除速率常数

D.剂量

E.吸收速度

正确答案:

E

60.弱碱性药物

A.在酸性环境中易跨膜转运

B.在胃中易于吸收

C.酸化尿液时易被重吸收

D.酸化尿液可加速其排泄

E.碱化尿液可加速其排泄

正确答案:

D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pH对药物跨膜转运、吸收、排泄等过程的影响。

药物通过简单扩散的方式吸收,pH可影响其解离度,从而影响药物吸收。

弱碱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度增加,难以跨膜转运,在胃中难吸收,而肾小管对其重吸收减少,排泄加速;在碱性环境中,不易解离,肾小管对其重吸

收增加,排泄减慢。

故选D。

61.副作用是由于

A.药物剂量过大而引起

B.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

C.药物作用选择性低、作用较广而引起的

D.过敏体质而引起

E.机体生化机制的异常所致

正确答案:

C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副作用的定义。

副作用是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轻微的不适反应,是由于药物作用选择性低、作

用较广而引起的。

副作用与治疗作用可以相互转换,当药物的某一作用为治疗作用时,其他作用可能成为副作用。

药物剂量过大可引起毒性反应,用药时间

过长可引起蓄积反应或毒性反应,过敏体质可引起变态反应,机体生化机制的异常会引起特异质反应。

故选C。

62.药物在体内灭活和消除决定药物

A.作用起效的快慢

B.作用持续时间

C.不良反应的大小

D.过敏反应发生快慢

E.药物排出时间

正确答案:

B

63.受体拮抗药的特点是,与受体

A.无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B.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C.有亲和力,有较弱的内在活性

D.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E.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正确答案:

D解题思路:

本题重在考查受体拮抗药的特点。

与受体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是受体激动药;与受体有亲和力,有较弱内在活性的药物

是受体部分激动药;与受体有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的药物是受体拮抗药。

故选D。

64.下列哪种药物属抑菌药

A.青霉素G

B.头孢氨苄

C.四环素

D.庆大霉素

E.阿莫西林

正确答案:

C

65.阿替洛尔与氢氯噻嗪合用后降压作用大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

A.敏化作用

B.拮抗作用

C.协同作用

D.互补作用

E.相加作用

正确答案:

C

66.受体拮抗剂的特点是,这类药物与受体

A.无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B.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C.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D.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E.有亲和力,有较弱的内在活性

正确答案:

D

67.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称为

A.耐药性

B.耐受性

C.依赖性

D.成瘾性

E.竞争性

正确答案:

B

68.高热惊厥时用地西泮紧急抢救,选用的给药途径应是

A.口服

B.皮下注射

C.肌内注射

D.静脉注射

E.外敷

正确答案:

D

69.关于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正确的是

A.与药物剂量无关

B.与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

C.选择性低的药物针对性强

D.选择性高的药物副作用多

E.选择性与组织亲和力无关

正确答案:

B

70.药物的非特异性作用

A.主要与药物作用的载体有关

B.与机体免疫系统有关

C.与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有关

D.与药物的化学结构有关

E.主要与药物基团有关

正确答案:

C

71.关于不良反应,不正确的是

A.可给患者带来不适

B.不符合用药目的

C.一般是可预知的

D.停药后不能恢复

E.副作用是不良反应的一种

正确答案:

D

72.当x轴为正数,y轴为累加频数坐标时,质反应的量效曲线图为

A.对数曲线

B.直方双曲线

C.正态分布曲线

D.直线

E.对称S形曲线

正确答案:

E

73.药物进入脑组织发挥作用,随后又转移到脂肪组织的这种现象称为

A.再分布

B.消除

C.易化扩散

D.简单扩散

E.主动转运

正确答案:

A

74.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消除半衰期

A.随用药剂量而变

B.随给药途径而变

C.随血浆浓度而变

D.随给药次数而变

E.固定不变

正确答案:

E

75.当每隔一个半衰期给药一次时,为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稳态浓度常采用

A.缩短给药间隔

B.首次给予负荷剂量

C.增加给药次数

D.首次给予维持剂量

E.增加每次给药剂量

正确答案:

B

76.下列哪类药物属于繁殖期杀菌药

A.氨基糖苷类

B.青霉素类

C.氯霉素类

D.多黏菌素B

E.四环素类

正确答案:

B

77.副作用发生在

A.治疗量、少数患者

B.低于治疗量、多数患者

C.治疗量、多数患者

D.低于治疗量、少数患者

E.大剂量、长期应用

正确答案:

C

78.药物的首关消除发生于何种给药途径

A.舌下给药

B.吸入给药

C.口服给药

D.静脉注射

E.经皮给药

正确答案:

C

79.副作用是在哪种剂量下产生的不良反应

A.最小有效量

B.治疗剂量

C.中毒剂量

D.阈剂量

E.极量

正确答案:

B

80.药物与特异受体结合后,可能激动受体,也可能阻断受体,这取决于

A.药物的作用强度

B.药物的剂量大小

C.药物的脂溶性

D.药物是否具有亲和力

E.药物是否具有内在活性

正确答案:

E

81.肝肠循环是指

A.药物经十二指肠吸收后,经肝脏转化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B.药物自胆汁排泄到十二指肠后,在肠道被再吸收又回到肝脏的过程

C.药物在肝脏和小肠间往返循环的过程

D.药物在肝脏和大肠间往返循环的过程

E.药物在肝脏和十二指肠间往返循环的过程

正确答案:

B

82.能抑制肝药酶活性的药物是

A.氯霉素

B.地塞米松

C.苯巴比妥

D.灰黄霉素

E.利福平

正确答案:

A

83.为了维持药物的有效浓度,应该

A.服用加倍的维持剂量

B.每四小时用药一次

C.每天三次或三次以上给药

D.服用负荷剂量

E.根据消除半衰期制定给药方案

正确答案:

E

84.高热病人给予解热镇痛药降低体温属于

A.全身治疗

B.对症治疗

C.局部治疗

D.对因治疗

E.补充治疗

正确答案:

B

85.下列药物组合有协同作用的是

A.青霉素+螺旋霉素

B.青霉素+四环素

C.青霉素+氯霉素

D.青霉素+庆大霉素

E.青霉素+红霉素

正确答案:

D

86.治疗指数是

A.LD/ED

B.LD/ED

C.LD/ED

D.LD/ED

E.LD/ED

正确答案:

E

87.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目的不包括

A.提高疗效

B.扩大抗菌范围

C.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D.延长作用时间

E.降低毒性

正确答案:

D

88.关于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与特异性配体结合

B.药物与受体的复合物可产生生物效应

C.受体与配体结合时具有结构专一性

D.受体数目是有限的

E.拮抗剂与受体结合无饱和性

正确答案:

E

89.某药物在口服和静注相同剂量后的时量曲线下面积相等,这意味着它

A.口服吸收迅速

B.口服吸收完全

C.口服可以和静注取得同样生物效应

D.口服药物未经肝门静脉吸收

E.属一室分布模型

正确答案:

B

药理学总论(最佳选择题2)

一、最佳选择题:

1.药物的内在活性是指

A.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能力

B.药物脂溶性的强弱

C.药物水溶性的大小

D.药物与受体亲和力的高低

E.药物与受体结合后,激动受体产生效应的能力

正确答案:

E解题思路:

本题重在考查内在活性的定义。

内在活性指药物与受体结合后,激动受体产生效应的能力。

故选E。

2.一级动力学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血中药物转运或消除速率与血中药物浓度成正比

B.药物半衰期与血药浓度无关,是恒定值

C.常称为恒比消除

D.绝大多数药物都按一级动力学消除

E.少部分药物按一级动力学消除

正确答案:

E解题思路:

本题重在考查一级动力学的定义与特点。

一级动力学指药物的转运或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成正比,即单位时间内转运或消除恒定的

比例;半衰期是恒定值;大多数药物在体内的转运或消除属于一级动力学。

故不正确的说法是E。

3.药物的安全指数是指

A.ED/LD

B.LD/ED

C.ED/LD

D.LD/ED

E.LD/ED

正确答案:

B解题思路:

本题重在考查安全指数的定义。

安全指数用LD/ED表示。

故选B。

4.下面有关药物血浆半衰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浆半衰期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B.血浆半衰期的大小能反映体内药量的消除速度

C.一次给药后,经过5个t体内药量已基本消除

D.可依据t大小调节或决定给药的间隔时间

E.一级代谢动力学血浆药物半衰期与原血药浓度有关

正确答案:

E解题思路:

本题重在考查t的定义和临床意义。

t是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根据t可以制定药物给药间隔时间;计算

按t连续给药血中药物达到稳态浓度所需要的时间及药物从体内基本消除的时间;根据药物半衰期的长短对药物进行分类;根据半衰期的变化判断机体的

肝肾功能有无变化,以便及时调整给药剂量及间隔时间。

故选E。

5.A药较B药安全,正确的依据是

A.A药的LD比B药小

B.A药的LD比B药大

C.A药的ED比B药小

D.A药的ED/LD比B药大

E.A药的LD/ED比B药大

正确答案:

E解题思路:

本题重在考查治疗指数的定义与意义。

治疗指数用LD/ED表示。

值越大,药物越安全。

故选E。

药理学总论(配伍选择题1)

一、配伍选择题:

(1-5题共用备选)

A.变态反应

B.特异质反应

C.副作用

D.继发反应

E.后遗效应

1.与用药剂量无关的不良反应

2.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

3.与机体生化机制异常有关的遗传性生化缺陷

4.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5.长期使用四环素等药物患者发生口腔鹅口疮属于

正确答案:

1.A,2.E,3.B,4.C,5.D

(6-7题共用备选)

A.解离度大

B.解离度小

C.极性大

D.极性小

E.脂溶性大

6.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

7.弱酸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