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年级课外文言文 阅读与练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30834289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7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7年级课外文言文 阅读与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67年级课外文言文 阅读与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67年级课外文言文 阅读与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67年级课外文言文 阅读与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67年级课外文言文 阅读与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7年级课外文言文 阅读与练习.docx

《67年级课外文言文 阅读与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7年级课外文言文 阅读与练习.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7年级课外文言文 阅读与练习.docx

67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与练习

6、7年级文言文练习与阅读

1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①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

宁割席分坐,曰:

"子非吾友也。

"

【注】①轩:

古代的一种有围棚的车。

冕:

古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戴的帽,这里指贵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

(1)又尝同席读书()

(2)宁读书如故()

2.翻译下列句子(3分)

管挥锄与瓦石不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华歆的什么举动让管宁觉得“子非吾友也”?

(用自己话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2分)

2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①行炙人②有欲炙③之色,因辍己施焉。

同坐嗤之,荣曰:

“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

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④己。

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注】①觉:

发觉②行炙人:

做烤肉的人或端着烤肉的仆人③炙:

烤肉,这里指吃肉。

④左右:

这里指扶持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

(1)有欲炙之色()

(2)同坐嗤之()

2.翻译下列句子(3分)

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人扶持顾荣是想报答他曾经“_________”的行为。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4.本文给我们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

庚公乘马有的卢①,或语令卖去。

庚云:

“卖之必有买者,即复害其主。

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

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

效之,不亦达②乎?

【注】①的卢dìlú:

迷信传说中的一种凶马。

据《相马经》上说:

马白额入口至齿者名“的卢”。

仆人们骑它,会客死旅途,主人骑它就会被杀头。

②达:

通达,明白事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

(1)或语令卖去()

(2)即复害其主()

2.翻译下列句子(3分)

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庚公和孙叔敖都选择了“_______________”的做法,而获得了美好名声(2分)

4.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本文赞扬了庾亮不迷信、不害人的高尚品德

B.本文体现了庾亮是一个通达事理的人

C.本文批评了那些有害人之心的人

D.本文赞扬了庾亮模仿他人美德的行为

4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1)甚聪惠()

(2)为设果()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体现梁国杨氏子聪慧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5

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

“吾知所以亡矣。

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

‘吾君圣者!

’侍御③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

‘吾君丽者!

’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④者众也。

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⑤得反国。

选自《新序》

【注】①出亡:

失国后逃亡。

②发政举事:

施政办事。

③侍御:

侍从妃子。

④谄谀:

奉承拍马。

⑤卒:

终于。

1.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

(1)由宋君观之:

()

(2)吾知所以亡矣: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3分)

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奉承拍马的人眼中,宋昭公是___人和____人。

(用原文回答)(2分)

4.简要分析宋昭公“卒得反国”的原因。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周幽王失信身亡

周宅丰、镐①,近戎②。

幽王与诸侯约:

为高堡于大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

及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

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

人喧马嘶,褒姒③视之大说,喜之。

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

诸侯兵数至而无寇。

至其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

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

【注释】①周宅丰、镐:

西周的都城在丰、镐一带(今陕西长安县内)。

②戎:

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

③褒姒:

周幽王的宠妃,后立为皇后。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4分)

(1)褒姒视之大说()

(2)因数击鼓()

2、翻译下面句子(3分)

及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幽王“传鼓”原本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后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正午牡丹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

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

"此'正午牡丹'也。

何以明之?

其花披哆①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

若带露花,则房敛②而色泽。

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

"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注释】①披哆:

松散下垂。

②房敛:

花房紧收。

1、解释加点的词(4分)

1.其下有一猫()2.何以明之()

2、翻译(3分)

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的画惟妙惟肖和丞相吴公能一眼指出画的是"正午牡丹"的原因,都是____________的结果。

(2分)

8

三上

钱思公①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

在西洛时尝语僚属②,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谢希深③亦言:

宋公垂④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

余因谓希深曰:

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注释】①钱思公:

即钱惟演,吴越王钱俶的儿子,从其父归宋,宋景枯中以枢密副使任西京留守。

②西洛:

西京洛阳。

僚属:

官府的佐助官。

当时,欧阳修,谢绛等都是钱惟演的僚属。

③谢希深:

即谢绛,欧阳修的朋友。

④宋公垂:

即宋绶,家富藏书,以读书敏慧强记著名。

1、解释加点的词(4分)

1.在西洛时尝语僚属()2.亦笃学如此()

2、翻译(2分)

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介绍了钱惟演,宋绶两人的读书故事,又补充了自己"三上"的写作经历,目的是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2分)

9

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曰:

"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

"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③,蚁壤④一寸而仞⑤有水。

"乃掘地,遂得水。

【注释】①管仲,隰(xí)朋:

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

②孤竹:

古国名。

③阴、阳:

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

④壤:

土壤。

⑤仞:

七八尺。

1、解释加点的词(4分)

(1)、春往而冬反()

(2)行山中无水()

2、翻译(3分)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故事是成语___________的来历,现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0

多言何益

[战国]墨子①

子禽问曰:

“多言有益乎?

”墨子曰:

“虾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擗②,然而不听。

今观晨鸡,时③夜而鸣,天下振动。

多言何益?

唯其言之时也。

【注】①墨子:

墨子,名翟,战国初期鲁国人。

他提出了“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②擗:

(pǐ)同“敝”,困、疲劳。

③时:

切合时机,按时。

1、解释加点的词(6分)

(1)日夜恒鸣()

(2)今观晨鸡()(3)唯其言之时也()

2、翻译句子(3分)

多言有益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晨鸡鸣叫能够让天下人醒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2分)

4、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1

楚人学舟

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①疾徐,惟舟师之是听。

于是小试洲渚②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遂遽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④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然则以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

【注释】①折:

调头。

旋:

转弯。

②洲渚:

江中岛屿③椎:

用椎敲。

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

④亟:

突然。

⑤柁:

同“舵”。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

(1)其始折旋疾徐()

(2)乃四顾胆落()

2、翻译下列句子:

(3分)

遂以为尽操舟之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楚人拜谢舟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4、对于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

B.学习、工作不能骄傲自满

C.学习、工作应该不断进取

D.学习、工作应该大胆尝试

12

处之不易①

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②。

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

虽欲率物③,亦缘其性真素。

每语子弟云:

“勿以我受任方州④,云我豁平昔时意⑤,今吾处之不易。

贫者士之常⑥,焉得登枝而捐其本!

尔曹其存之!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处:

居于高位;易:

改变。

②俭:

荒年。

③率物:

为人表率。

④受任方州:

受命担任方州刺史。

⑤豁平昔时意:

把平素的意愿操守丢弃。

豁:

抛弃。

⑥常:

常常,这里指本分。

⑦尔曹:

你们。

⑧存:

谨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

(1)值水俭()

(2)辄拾以啖之()

2、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焉得登枝而捐其本?

A.怎么能登上高枝,就抛弃根本呢?

B.哪有得到登上树枝的机会却捐献他的本质的?

C.怎么能登上高枝,就捐献他的本质呢?

D.哪有登上高枝却抛弃他的本质的?

3、文中具体表现殷仲堪“处之不易”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本文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3

陶侃①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

“用此何为?

”人云:

“行道所见,聊②取之耳。

”侃大怒诘③曰:

“汝既不田,而戏贼④人稻!

”执而鞭之。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注】①陶侃:

东晋时期著名将领。

②聊:

随便。

③诘:

jié责问。

④贼:

损害。

1.解释加点字(2分)

(1)人云()

(2)汝既不田()

2.下面对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走在路上看见了,聊天时取下了它们的耳朵

B.走在路上看见了,聊天时取下来它们罢了

C.走在路上看见了,随便取下了它们的耳朵

D.走在路上看见了,随便取下了它们罢了

3.陶侃把这个人抓起来鞭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句子回答),故事表现了陶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3分)

14

穿井得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

"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

"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

"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注释】①常一人居外:

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

②国人道之:

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

③得一人之使:

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

1、解释加点的词(6分)

1.及其家穿井()2.国人道之()3.不若无闻也()

2、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3分)

1.吾穿井得一人()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3.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

3、翻译(4分)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

(2分)

15

永公①住吴兴②永欣寺,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wèng),每瓮皆数石③。

人来觅书并请题额④者如市,所居户限⑤为之穿穴,乃铁叶裹(guǒ)之,人谓“铁门限”。

后以笔头瘗(yì)⑥之,号为“退笔冢(zhǒng)⑦”。

【注】①永公:

即智永;公,对人的尊称。

他是陈代、隋代著名书法家。

②吴兴:

古地名,今浙江湖州。

③石dàn:

旧时重量的单位。

(一石相当于60kg)。

④额:

匾额、牌匾。

指挂在门、墙上部的题有字的横牌。

⑤户限:

门槛。

⑥瘗:

埋。

⑦冢:

坟墓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人来觅书()

(2)号为“退笔冢”()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并请题额者如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6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

“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①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②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③,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

①长zhǎng:

统领,统帅②逆:

违抗③子以我为不信:

你认为我的(话)是不诚实的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1)虎求百兽而食之()

(2)兽见之皆走()

2.对画线句“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正确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

B.老虎把(狐狸的话)当作是正确的,于是就和它(一起)走

C.老虎把(狐狸的话)当作是正确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

D.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正确的,于是就和它(一起)走

3.这则寓言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_来概括,现在人们用来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请写出一个与之相近的成语或是四字词语_______(2分)

17

(季梁)往见王曰: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①,告臣曰:

’吾欲之楚。

’臣曰:

‘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曰:

‘吾马良。

’臣曰:

‘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用②多。

’臣曰:

‘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御者③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释】①持其驾:

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

②用:

费用,资财。

③御者:

车夫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1)往见王曰()

(2)吾欲之楚()

2.翻译句子“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此数者愈善”中的“此数者”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本文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无论做什么事,只有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

B.只有目标明确,坚持不懈,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C.做事如果方向不对,那么有利条件越多,离原先的目标就越远

D.做事不能背道而驰,要切合实际情况

18

蒲留仙写书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①也。

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②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

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③,中贮苦茗,具淡巴菰④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

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⑤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⑥。

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

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蒇⑦。

故笔法超绝。

【注释】①左史、龙门:

指左丘明和司马迁。

左丘明著《左传》,司马迁生于龙门。

②尤:

格外,十分。

③罂:

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

④淡巴菰:

烟草的旧音译名。

⑤或:

有时。

⑥已:

止,停止。

⑦蒇(chǎn):

完成

1.解释加点词语(2分)

(1)为村中童子师()

(2)故笔法超绝()

2.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寓意处全无迹相翻译:

寓意所在全不露痕迹

B.非仅抗于左史、龙门也翻译:

不只是向左丘明和司马迁学的

C.必强执与语翻译:

必定强拉住过路人说话

D.如是二十余寒暑翻译:

像这样经受了二十多次的严寒和酷暑

3.蒲松龄写成的《聊斋志异》“故笔法超绝”原因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来概括)(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王冕,字元章。

幼贫,父使牧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暮乃反,亡其牛,父怒挞①之,已而②复然。

母曰:

“儿痴如此,何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夜坐佛膝上,映长明灯读书。

会稽③韩性④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称通儒。

【注释】①挞:

打。

②已而:

不久。

③会稽:

地名,浙江绍兴。

④韩性:

人名。

⑤通儒:

博通经典的儒士。

1.解释文中加点字(2分)

(1)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

(2)亡其牛()

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

儿痴如此,何不听其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冕能成为通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用自己的话回答)

20

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日煮粥一釜①,经夜遂凝,以刀画②为四块,早晚取其二,断齑③数茎啖④之。

留守⑤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

范仲淹置⑥之,既而⑦悉败⑧矣,留守自讶曰:

“大人⑨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

”范仲淹曰:

“非不感厚意,盖⑩食粥安已久,今遽亨盛馔(11),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注释】①釜:

锅子。

②画:

划。

③齑(jì):

腌菜或酱菜。

④啖:

吃。

⑤留守:

官职名称。

⑥置:

放。

⑦既而:

不就。

⑧败:

坏,腐烂。

⑨大人:

指自己的父亲。

⑩盖:

因为。

(11)馔zhuàn:

饭菜。

1.解释加点词语(4分)

(1)留守有子同学()

(2)既而悉败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可以看出范仲淹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分)

21

吴起治西河,置表①于南门之外。

令曰:

“有偾②表者,授官。

明日,日晚矣,无偾表者。

民相谓曰:

“此举甚易,必不信。

”或曰:

“试之,何妨?

”偾表而见吴起,吴起自见之,授之官。

吴起复立表,民再偾之,赏如故。

自此,民信吴起。

【注释】①表:

石碑。

②偾fèn:

放倒。

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令曰_________

(2)民信吴起___________

2.吴起要给放倒石碑的人授官,但到第二天晚上仍无响应着,其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3.这个故事表明吴起是个_________的人。

(2分)

22

曹冲称象

曹冲者,曹操之子也。

生五六岁,智慧所及,有若成人。

时吴国孙权致巨象,操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曰:

“可。

”操笑曰:

“何以?

”冲曰:

“置象大船之中,于水痕所至而契①,然后以石载船,亦至水痕所至,称石,即可知也。

”操说。

即施行焉。

未几,巨象之斤重知矣。

时人皆誉②冲之智。

【注】①契:

用刀刻。

②誉:

称赞

1.解释加点字

(1)操说()

(2)巨象之斤重知矣()

2.句子翻译

置象大船之中,于水痕所至而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哪句话从侧面赞美了曹冲年幼却聪明过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齐人攫金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①衣冠而之市。

适鬻②金者之所,因攫③其金而去。

吏捕得之。

问曰:

“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

”对曰:

“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注】①清旦:

清早。

②鬻(yù):

出售买。

③攫:

(jué):

夺,抢,抓取。

1.解释加点字(4分)

因攫其金而去()徒见金()

2.翻译句子,注意加点字(3分)

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齐人去抓别人的金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他是个____

_______________的人(3分)

24

西番①有二仙,弈②于山中树下,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之法,因得其巧。

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去,猴即与人弈,遍国中莫之胜。

国人奇之,献于朝。

上诏征能弈者与之较,皆不敌。

或言杨靖善弈,时杨靖以事系于狱,诏释出之。

靖请以盘贮桃,置于猴前,猴心牵于桃,无心弈,遂败。

【注】①西番:

古代地名。

②弈:

下棋。

1.解释加点字词(4分)

(1)仙者遁去()

(2)或言杨靖善弈()

2.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3分)

国人奇之,献于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猴遂败”给你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5

砚眼

明有陆公庐峰者,于京城待用①。

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

既还邸②,使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