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广诗经赏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30834000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广诗经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汉广诗经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汉广诗经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汉广诗经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汉广诗经赏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广诗经赏析.docx

《汉广诗经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广诗经赏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广诗经赏析.docx

汉广诗经赏析

汉广诗经赏析

篇一:

诗经《汉广》赏析论文

求之不得的痛与美

——《汉广》的诗意分析

总能听到一句话: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这句话恰如其分的反映了人性,那就是,人们对于已经拥有的或是太轻易得到的总是忽略,而对于求之不得的东西却念念不忘。

男女之情更是如此,有歌词道“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不能忘记你容颜”,仅一眼之间的电光石火,如果就此错过,怎能不留给人一生的思量?

“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

”人是情感的动物,想要奋力抓住那一眼之间的怦然心动,是少年时期青葱岁月的特征,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都说诗经是前世无邪的记忆,诗经的字里行间,自有这种为情所困为情所恼,求之不得,坐立难安的青春表现,娓娓诉说着求之不得的痛与美。

一、求之不得,痛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南国的乔木枝叶高耸无法遮阳,不能用来作为歇息的地方。

就如同出游在汉江边的那个女子,让我可遇而不可求。

汉江汤汤,在那滔滔江水的彼岸,有我心爱的女子。

她在水边游玩嬉戏,身影纤细,动作灵巧。

汉江雾霭氤氲,她的身影若隐若现。

我站在汉江对岸,只能远远的望着她在雾气中的身影。

我好像看到她泛舟江上,穿行于雾气之中。

汉江波涛宽广,我无法游过汹涌的江水与她相会。

汉江流域之长,我无法泛舟渡河与她相会。

在这一段描述之中,形象的展示出了一位男子对汉江边出游的女子一见倾心,可是江水阻隔,无法与之相会。

他绞尽脑汁,想游泳渡河,奈何汉江水流湍急,欲游不能;于是想驾船渡河,奈何汉江水流太长,欲渡不能。

我不禁想到了《邶风静女》中的“爱而不现,搔首踟蹰”,求之不得的焦躁心境可见一斑。

他只有将心爱的女子比作南国的乔木,无法休憩于乔木之下失望焦急的行人好比得不到心上人的他。

短短几句,这首诗确将陷入情网的男子的心境表现的淋漓尽致。

所谓求之不得,其实就是心底深处强烈的欲望得不到满足,然而越是得不到满足却越是强烈,最终化为了一种行动上的力量,即男子打算游过汉江或者摆渡过到汉江对岸,但江水湍急,想的办法也不能凑效,男子只能面对江水,眼巴巴的看着他心爱的游女。

诗歌用比兴的手法将求之不得的心情类比精疲力竭的路人看到乔木在眼前却无法歇息,无奈忧愁的情绪,从而突显出焦躁不安的情绪,这岂能不是一种心中的痛?

男子对女子一件钟情,始于一种心底最单纯最原始的渴望,就是渴望遇到能共度一生的好伴侣。

古人也费尽心思为爱情努力追求,可是求之不得,这样的痛苦在现代也并不少见。

人们追求爱情又被爱情所烦扰,求之不得的痛飘散在这字里行间,不知有多少读到这首诗的今人,和前世的那个男子求之不得的心情遥相呼应,产生了共鸣。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柴草交错丛生,郁郁葱葱。

我在割柴草的时候重要挑选其中的楚荆来割。

而我心中的那个女子,就好比被我挑中的楚荆,是女子中的佼佼者。

我想象着某一天能与如此优秀的女子共结连理,想到要迎娶她,我要赶快渡江去用柴草喂饱她的马儿,好让她来与我相会,但我忧心的是汉江波涛宽广,我无法游过汹涌的江水与她相会。

汉江流域之长,我无法泛舟渡河与她相会。

江水阻碍着我们。

柴草交错丛生,郁郁葱葱。

我在割柴草的时候重要挑选其中的艾蒿来割。

而我心中的那个女子,就好比被我挑中的艾蒿,是女子中的佼佼者。

然而我突然听闻了她的婚讯。

我心爱的女子最终要成为别人的新娘。

但我依然要渡江去用柴草喂饱她的小马驹,送她去迎接她的幸福生活。

从这一段描写之中,我们能看出男子是一个樵夫,因为他一直用割柴草来比兴他自己的心境。

从他的反复咏叹之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从天堂到地狱的情景:

他曾幻想过可以和自己心爱的女子成婚,甚至迫不及待要去帮她喂马,置办婚礼了。

无奈隔着汉江,这个愿望好像难以实现,求之不得的惆怅再一次油然而生,然而姑娘的婚讯彻底的打破了他的幻想,更是痛上加痛,此时的樵夫只能想着喂饱姑娘的马送她去追寻她的幸福,无奈依然是隔着汉江,连最后一点想为她做些事的心愿都不能的以满足。

求之不得的痛在这里达到一个高潮。

如果说诗歌第一章节中,樵夫隔着渺渺江水还能偷偷望着心爱的姑娘,还能幻想着有朝一日找到渡江的方法与她结为连理,那么后两个章节“之子于归”的消息,可谓是晴天霹雳,希望就此破灭,随之而来的失望之情暂且不说,又是因为江水,连给姑娘秣马驹都无法实现,求之不得的痛更是深切。

全诗反复咏唱着“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求之不得的无奈一浪高过一浪,使人不由得厌倦叹息。

一个“不可”成为了全诗的诗眼。

二、求之不得,美

我从中读出了一种还未曾得到就已经失去的无奈。

樵夫一直是隔着汉水远远的望着姑娘,而那位姑娘连樵夫的存在可能都不曾知晓。

但偏偏爱情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即便不是你情我愿,只是单相思,却依然有勇气不求回报的为对方着想。

孔子说: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在《汉广》这首诗当中,这种纯洁的感情,对爱情的追求非常完美的诠释了“无邪”的意义。

《诗经》当中大多是爱情诗,朱熹说《诗经》是淫词艳曲,这显然是欠妥的。

在“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当道的时代,人们的思想被各种纲常伦理所约束,自然认为男女之间的情爱是所谓淫荡的东西。

当今早已破除这种思想,从今人的角度来考虑,《诗经》中的爱情诗都是赞颂了人类对美好感情,对幸福的追求,是非常朴素和单纯的。

这首《汉广》也正是如此。

因此有着一种纯洁的美。

我认为这种美有两层,一是对姑娘热烈的爱与追求,二是为心爱的人着想的心。

这里的“之子于归”一般上有两种解释,有解释为希望姑娘嫁给自己的,也有解释为姑娘就要嫁给别人了的。

我认为这两种解释应该结合一下,是一个爱上姑娘,幻想姑娘嫁给自己,听到姑娘要嫁给别人的过程,这样就有一种层层递进的感觉,求之不得的悲痛也越来越烈。

因此才有了郁闷的樵夫要隔着江水反复咏唱这首《汉广》

基于这样的想法,《汉广》中的美也就更明显了。

首先,樵夫看重了水边的游女。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

遭遇爱情本来就是美好的。

江水的阻隔也没能将樵夫的思念隔断,反而让他更加想去追求那位活泼可爱的游女。

求之不得之美,美到激发人们执着追求。

之后,樵夫幻想游女可以嫁给自己,于是有了要去给姑娘喂马的冲动。

江水或许不能让他们相见,却不能阻止爱上一个人憧憬美好未来的幸福感。

最后,樵夫失恋了,他的姑娘要嫁给别人了,他还想着给姑娘喂马。

这最后的愿望也会因为江水无法实现,但是对爱情的那份真心诚意的付出却随着樵夫的咏唱,流传了千百年。

这种纯洁的爱恋,怎能不是一种美。

有分析说《汉广》之中的汉江,是一种阻隔男女自由相爱的社会因素,是纲常伦理或者国家间政治势力的斗争,总是是束缚了人们自由追求幸福的权利。

然而人们依然用诗歌的方式表达出内心最纯洁的愿望并且以《诗经》的形式流传了下来,这更体现了诗经的无邪的美。

樵夫的吟唱之中,一定也暗含着对社会制度的不满。

否则,春秋那个时代舟辑已经有了,像江河这样的东西已经无法阻止人们的脚步,为什么樵夫不渡河去见他心爱的姑娘呢。

《汉广》将求之不得的痛与美写的荡气回肠。

长歌浩叹,意境辽阔高远;即景取喻,妙如天成;反复吟唱,动人心扉。

也许只有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才能为来生继续奋斗留下一个念想和希望。

人生中有如樵夫这般求之不得的遗憾,不过只要争取过,体味过求之不得的痛与美,人生就可以说是完整的人生了吧。

篇二:

诗经赏析

经典阅读------

《诗经》赏析

姓名:

侯汶序

学号:

1301260189

班级:

播音二班

《诗经》作为我国诗乐文化传统的源头之一,以其丰厚的思想内容、不朽的艺术价值永远照耀着中国文学的路途。

今天我们摘其中的几首进行鉴赏,领略这文学源头的美。

其一: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关雎》是一首意思很单纯的诗。

它的美首先在于音韵,此有孔子的评论为证,《论语?

泰伯》:

“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乱,便是音乐结束时候的合奏。

孔子的评论大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意味。

它的美还在于意思。

《关雎》不是实写,而是虚拟。

戴君恩说:

“此诗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便尽了,却翻出未得时一段,写个牢骚忧受的光景;又翻出已得时一段,写个欢欣鼓舞的光景,无非描写‘君子好逑’一句耳。

若认做实境,便是梦中说梦。

”牛运震说:

“辗转反侧,琴瑟钟鼓,都是空中设想,空处传情,解诗者以为实事,失之矣。

”《诗》写男女之情,多用虚拟,即所谓“思之境”,如《汉广》,如《月出》,等等,而《关雎》一篇最是恬静温和,而且有首有尾,尤其有一个完满的结局,作为乐歌,它被派作“乱”之用,正是很合适的。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毛传:

“兴也。

”但如何是兴呢,所谓“兴”,可以说是引起话题,或者说是由景引起情。

这景与情的结合多半是诗人当下的感悟,它可以是眼前见的实景,也可以是浮想联翩。

人与生物都是息息相通的,这是自然予人的最朴素也是最直接的感悟,因此它很可以成为看待人间事物的一个标准:

或万物如此,人事亦然,于是喜悦,如“桃之天天,灼灼其华”(《周南?

桃夭》),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小雅?

鹿鸣》),如此诗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或万物如此,人事不然,于是悲怨,如“雄雉于飞,泄泄其羽”(《邶风?

雄雉》),如“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邶风?

谷风》),如“毖彼泉水,亦流于淇”(《邶风?

泉水》)。

《诗》中以纯粹的自然风物起倡的兴,大抵不出此意。

这里便是顺应自然由鸟儿的叫声自然想到那个日思夜想的“窈窕淑女”。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这首诗的中心故事,全篇就是围绕这个中心来想象。

反反复复的歌咏反反复复的追求,求之不得,在淡淡的忧虑中透露出这位君子对爱情积极美好的想象与不懈追求的精神。

“钟鼓乐之”,是身分语,而最可含英咀华的则是“琴瑟友之”一句。

朱熹曰:

“‘友’者,亲爱之意也。

”辅广申之曰:

“以友为亲爱之意者,盖以兄

友弟之友言也。

”如此,《邶风?

谷风》“宴尔新昏,如兄如弟”的形容正是这“友”字一个现成的注解。

若将《郑风?

女曰鸡鸣》《陈风?

东门之池》等篇合看,便知“琴瑟友之”并不是泛泛说来,君子之“好逑”便不但真的是知“音”,且知情知趣,而且更是知心。

春秋时代以歌诗为辞令,我们只认得当日外交之风雅,《关雎》写出好婚姻之一般,这日常情感生活中实在的谐美和欣欣之生意,却是那风雅最深厚的根源。

那时候,《诗》不是装饰,不是点缀,不是只为修补生活中的残阙,而真正是“人生的日用品”(顾颉刚语),《关雎》便好像是人生与艺术合一的一个宣示,栩栩然翩翩然出现在文学史的黎明。

其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沚。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中“白露为霜”给我们传达出节序已是深秋了,而天才破晓,因为芦苇叶片上还存留着夜间露水凝成的霜花。

就在这样一个深秋的凌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出现在眼前的是弥望的茫茫芦苇丛,呈出冷寂与落寞,诗人所苦苦期盼的人儿在哪里呢?

只知道在河水的另外一边。

但这是一个确定性的存在吗?

从下文看,并非如此。

是诗人根本就不明伊人的居处,还是伊人像“东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的“南国佳人”(曹植《杂诗七首》之四)一样迁徙无定,我们也无从知晓。

这种也许是毫无希望但却充满诱惑的追寻在诗人脚下和笔下展开。

把“溯洄”、“溯游”理解成逆流而上和顺流而下或者沿着弯曲的水道和沿着直流的水道,都不会影响到对诗意的理解。

在白居易《长恨歌》中,杨贵妃消殒马嵬坡后,玄宗孤灯独守,寒衾难眠,通过道士鸿都客“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寻找,仍是“两处茫茫皆不见”,但终究在“虚无缥缈”的海外仙山上找到了已成仙的杨贵妃,相约重逢于七夕。

而《蒹葭》中,诗人一番艰劳的上下追寻后,伊人仿佛在河水中央,周围流淌着波光,依旧无法接近。

《周南?

汉广》中诗人也因为汉水太宽无法横渡而不能求得“游女”,陈启源说:

“夫说(悦)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说益至。

”(《毛诗稽古编?

附录》)“可见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即,加深着渴慕的程度。

诗中“宛”字表明伊人的身影是隐约缥缈的,或许根本上就是诗人痴迷心境下生出的幻觉。

以下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这种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

具体到本诗,这种改动都是在韵脚上——首章“苍、霜、方、长、央”属阳部韵,次章“凄、唏、湄、跻、坻”属脂微合韵,三章“采、

已、涣、右、浊”属之部韵——如此而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给人的感觉是:

变化之中又包涵了稳定。

同时,这种改动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

如“白露为霜”、“白露未唏”、“白露未已”——夜间的露水凝成霜花,霜花因气温升高而融为露水,露水在阳光照射下蒸发——表明了时间的延续。

诗意的空幻虚泛给阐释带来了麻烦,但无疑也因而扩展了其内涵的包容空间。

我们触及隐藏在描写对象后面的东西,就感到这首诗中的物象,不只是被诗人拿来单纯地歌咏,其中更蕴育着某些象征的意味。

“在水一方”为企慕的象征,钱钟书《管锥编》已申说甚详。

“溯洄”、“溯游”、“道阻且长”、“宛在水中央”也不过是反覆追寻与追寻的艰难和渺茫的象征。

诗人上下求索,而伊人虽隐约可见却依然遥不可及。

《西厢记》中莺莺在普救寺中因母亲的拘系而不能与张生结合,叹惜“隔花阴人远天涯近”,《蒹葭》中的诗人也是同样的感觉罢。

诗人的追寻似乎就要成功了,但终究还是水月镜花。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则说坦塔罗斯王因自我吹嘘犯下罪过而遭受惩罚——忍受永远的焦渴和饥饿之苦。

他站在大湖中,湖水深及他的下颔,湖岸长着果树,累累果实就悬在他的头顶。

可是,当他口渴低头喝水时,湖水便退去;当他腹饥伸手摘果时,树枝便荡开,清泉佳果他始终可望而不可即。

目标的切近反而使失败显得更为让人痛苦、惋惜,最让人难以接受的失败是距离成功仅一步之遥的失败。

索人生深刻体验的作品总在后代得到不断的回应。

“蒹葭之思”(省称“葭思”)、“蒹葭伊人”成为旧时书信中怀人的套语。

曹植《洛神赋》、李商隐的《无题》诗也是《蒹葭》所表现的主题的回应。

而当代台湾通俗小说家琼瑶的一部言情小说就叫做《在水一方》,同名电视剧的主题歌是这样的: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

其三: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开头用“静女其姝”来写那位女子,表示男子对女子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十分倾慕的感情。

连同下面“俟我於城隅”一句,就生动地写出了那个男子在赴约会时的那种欢欣、愉快、幸福,以至于不无得意的心情。

但紧接下面却突然一转,写那个女子见到男子来了,却故意找个地方把自己隐藏起来了——原来她是位天真、活泼、调皮的姑娘。

这样一来,可真的急坏了那个满怀欣喜而兴冲冲赶来约会的男子,禁不住“搔首踟蹰”起来。

他想,这姑娘是因为遇到了什么意外的事情没有来呢?

还是阴晴不定少女心,对自己变了卦而故意失约不来呢?

这“搔首踟蹰”,既十分穷形尽相地写出了那男子焦灼万分的情态,也借此写出了对所爱的少女的迷恋之深。

诗,总是浓缩的,跳跃的。

第二章写那位调皮的姑娘看到践约而来的所爱急成那个样子,终于露面了,并郑重的把一支小草作为见面礼物送到男子面前。

一支小草,并不是什么贵重的礼物,送草是为了传情,同时也是这位调皮的姑娘有意要试他、逗他的意思。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这是男子接过小草后的心理活动,也是一句风趣的答辩。

“说怿女美”这句话,语带双关,既赞美女子所赠的小草,又赞美赠草的人。

这男子摸准了姑娘的心思,通过凑趣来表达自己的深情。

第三章是说女子又从牧场上带回一支荑草赠给男子。

“洵美且异”男子的赞美比“彤管有炜”更加进了一步。

最后一句似乎是对荑草说的,又似乎是男子的自言自语:

“匪女以为美,美人之贻。

”并不是这支小草本身有什么美,而是因为它是美人赠送的,所以,也就觉得他愈加美丽了。

照理说,彤管比荑草要贵重,但男主人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彤管有炜”,欣赏的是它鲜艳的色泽,而对受赠的普通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显然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别有所感。

原来,荑草是她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的,物微而意深,一如后世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之“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达。

接受彤管,想到的是它鲜艳的色泽,那种“说(悦)怿”只是对外在美的欣赏;而接受荑草,感受到普通的小草也洵美且异”,则是对她所传送的那种有着特定内容的异乎寻常的真情的深切体验,在我们看采,那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而进入了追求内心世界的谐合的高层次的爱情境界。

而初生的柔荑将会长成茂盛的草丛,也含有爱情将更加发展的象征意义。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看这几篇,如果说《诗经》是一条大河,我们今天仅仅掬了一捧水,如果说《诗经》是一座山,我们仅仅看了几棵草,如果说《诗经》是一片天,我们仅仅采撷了几朵云。

诗经中的篇篇作品有如一粒粒的明珠,散落在古往今来人们的心间,引起绵绵不绝的回响。

篇三:

诗经——《汉广》

诗经——《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赏析:

本诗描写一位男子爱上一位江上往来的姑娘,但是追求失望,诗中充满了深深地叹息和徘徊瞻望。

诗中反复以乔木不可休与江汉不可渡,比喻游女不可求,第二、三节又写他的幻想,寄托着内心热烈的向往,而面对不可得的现实,更增强了失望的无可奈何,尤其感人。

篇四:

《诗经》目录及经典篇目、赏析

诗经篇目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共收录诗歌305首,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

“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

“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是“五经”之一。

《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国风:

第一节周南

本节包括关雎、葛覃、卷耳、樛木、螽斯、桃夭、兔罝、芣苢、汉广、汝坟、麟之趾;第二节召南

本节包括鹊巢、采蘩、草虫、采苹、甘棠、行露、羔羊、殷其雷、摽有梅、小星、江有汜、野有死麕、何彼秾矣、驺虞;

第三节邶风

本节包括柏舟、绿衣、燕燕、日月、终风、击鼓、凯风、雄雉、匏有苦叶、谷风、式微、旄丘、简兮、泉水、北门、北风、静女、新台、二子乘舟;

第四节鄘风

本节包括柏舟、墙有茨、君子偕老、桑中、鹑之奔奔、定之方中、蝃蝀、相鼠、干旄、载驰;第五节卫风本节包括淇奥、考盘、硕人、氓、竹竿、芄兰、河广、伯兮、有狐、木瓜;

第六节王风

本节包括黍离、君子于役、君子阳阳、扬之水、中谷有蓷、兔爰、葛藟、采葛、大车、丘中有麻;第七节郑风

本节包括缁衣、将仲子、叔于田、大叔于田、清人、羔裘、遵大路、女曰鸡鸣、有女同车、山有扶苏、萚兮、狡童、褰裳、丰、东门之墠、风雨、子衿、扬之水、出其东门、野有蔓草、溱洧;

第八节齐风本节包括鸡鸣、还、著、东方之日、东方未明、南山、甫田、卢令、敝笱、载驱、猗嗟;

第九节魏风

本节包括葛屦、汾沮洳、园有桃、陟岵、十亩之间、伐檀、硕鼠;

第一〇节唐风

本节包括蟋蟀、山有枢、扬之水、椒聊、绸缪、杕杜、羔裘、鸨羽、无衣、有杕之杜、葛生、采苓;

第一一节秦风

本节包括车邻、驷驖、小戎、蒹葭、终南、黄鸟、晨风、无衣、渭阳、权舆;第一二节陈风

本节包括宛丘、东门之枌、衡门、东门之池、东门之杨、墓门、防有鹊巢、月出、株林、泽陂;

第一三节桧风

本节包括羔裘、素冠、隰有苌楚、匪风;

第一四节曹风

本节包括蜉蝣、候人、鸤鸠、下泉;

第一五节豳风

本节包括七月、鸱鸮、东山、破斧、伐柯、九罭、狼跋;

小雅:

第一节鹿鸣之什

本节包括鹿鸣、四牡、皇皇者华、常棣、伐木、天保、采薇、出车、杕杜、鱼丽;

第二节南有嘉鱼之什

本节包括南有嘉鱼、南山有台、蓼萧、湛露、彤弓、菁菁者莪、六月、采芑、车攻、吉日;

第三节鸿雁之什

本节包括鸿雁、庭燎、沔水、鹤鸣、祈父、白驹、黄鸟、我行其野、斯干、无羊;

第四节节南山之什

本节包括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雨无正、小旻、小宛、小弁、巧言、何人斯、巷伯;

第五节谷风之什

本节包括谷风、蓼莪、大东、四月、北山、无将大车、小明、鼓钟、楚茨、信南山;

第六节甫田之什

本节包括甫田、大田、瞻彼洛矣、裳裳者华、桑扈、鸳鸯、頍弁、车辖、青蝇、宾之初筵;

第七节鱼藻之什

本节包括鱼藻、采菽、角弓、菀柳、都人士、采绿、黍苗、隰桑、白华、绵蛮、瓠叶、渐渐之石、苕之华、何草不黄;

大雅:

第一节文王之什

本节包括文王、大明、绵、棫朴、旱麓、思齐、皇矣、灵台、下武、文王有声;

第二节生民之什

本节包括生民、行苇、既醉、凫鹥、假乐、公刘、泂酌、卷阿、民劳、板;

第三节荡之什

本节包括荡、抑、桑柔、云汉、崧高、烝民、韩奕、江汉、常武、瞻昂、召旻;

第四节鲁颂

本节包括駉、有駜、泮水、閟宫;

第五节商颂

本节包括那、烈祖、玄鸟、长髪、殷武。

《周南·关雎》:

诗三百的开头第一篇便是如此富于魅力的作品。

最有名的是它的第一章,有多经典用不着我再多说吧?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周南·桃夭》:

寥寥几笔,桃花的神意情韵便勾勒出来。

更值得一提的是接下来的联想,第一章最为有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周南·汉广》:

这首诗的名气好象不是很大,不过却是单恋的最佳诠释,每章末四句“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一唱三叹,余韵袅袅。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

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邶风·燕燕》:

出色的送别之作,情感哀婉,深沉动人。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邶风·击鼓》:

这首诗一点名气也没有,但不要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