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考语文汇编现代文阅读一解析.docx
《全国中考语文汇编现代文阅读一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中考语文汇编现代文阅读一解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中考语文汇编现代文阅读一解析
2015年全国中考试题汇编
(一)
—现代文阅读
从前的雪(贵州遵义)
①雪是冬天特意赠给乡村的礼物。
②那时我还小。
雪下得像呢绒大衣一样厚,肥嘟嘟的,披在村庄和田野的身上。
我们穿着小胶鞋,像野兔一样在野地里追逐着,脚底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响。
四野苍茫,偶有几棵鲜绿的油菜被我们的笑声吸引,露出半边娇憨的脸,好奇地打量着这些活泼的“入侵者”。
雪球满天飞,笑语四处溅,身上淌着汗,衣上沾着雪,在袅袅的炊烟和大人们悠长的呼唤声里,我们喘着气红着脸带着快意回家。
③午后,外婆从灶膛里掏出燃着火烬的草木灰盛在陶瓷盆里,盆上担把火钳,一个简易的火盆就做成了。
她抱着我坐在摇椅上,我把脚摆放在火钳上,盆里的火暖烘烘地烤着,时光惬意地绽在外婆皱得像一瓣菊花的脸上。
④远远的河沿上,雪花一片片落入芦苇丛中,无影无踪。
有时候,我偷偷地从家里跑出来,扒开密密的芦苇,只找到几只出神的麻雀。
它们站在高高的苇梢上,小眼珠滴溜溜地转,也许在考虑着,不要上那支着木棒的竹筛下几粒稻谷的当。
⑤捕鸟我是不感兴趣的,钓鱼却很是喜欢。
砍根竹子,系上钓丝,穿上鱼饵,坐在树墩上钓鱼,看一片片雪花落在水面融化掉。
有时水结冰了,就敲出一块窟窿放下钓丝,耐心地守候着。
可冬天的鱼显然是聪明而冷静的,半天的工夫我常常是两手空空。
那些夏天常被我折来做伞的荷如今都举着瘦枝,托着点雪,我敢肯定它们一定藏着许多玲珑的秘密。
雪悄悄地飘,鸟儿和芦苇静静地听,我安坐一角,颇有几分遗世独立的况味。
虽然那时候,我还不会念“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⑥乡村的雪夜,粗犷而温情。
那些低矮的茅屋里,常常弥漫出浓烈的酒香。
灶膛里的火映着女人红彤彤的脸庞,她们拢一拢额头散乱的发,大声地和喝着酒的男人说着话。
男人翘着腿悠闲地坐在桌边,有时会夹一口菜塞在旁边玩耍的孩子嘴里,孩子受宠若惊,暂停住嬉闹的喧哗。
雪让冬夜变得如此温馨,酒香化在雪花里,酝酿着一年的希望。
这些酒香也莫名地熏陶了我,让我在离开村庄的有雪的夜晚,总产生想饮一杯的情愫。
⑦在城市的雪夜,独自小酌,常常迷离。
童年就像一场雪,融化在故乡的杯中,只一举杯,就醉倒在那份晶莹和醇香里。
⑧那些低矮的茅屋,穿越时空,依然踏实稳妥地立在尘世的风雪中。
身边的这片高楼大厦,不是我的土地。
我的土地上有水,有鼓荡起层层芦苇的绿意的水,有鱼虾搅动着蓝天云影的水,有鸟儿驮着悠长的炊烟停息在残荷的枝头,有我自由游弋的身躯。
⑨在落雪的时候,我渴望能回到从前的土地上,打个滚,流次泪,再笑着站起……
(摘自《环湖晨刊》,有改动)
1、文章围绕“从前的雪”追忆了哪些内容?
(至少写出三个方面)(3分)
雪地嬉闹,冬日捕鸟,冰窟垂钓,乡村雪夜等。
2、作者写了“乡村雪夜”后为何又写到了“城市雪夜”?
(3分)
形成对比(1分),表现“我”对城市生活的厌弃,突出“我”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2分)
3、第五段中的划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分)
承上启下,承接上文雪地事件,引出下面捕鸟事件。
4、简析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3分)
那些夏天常被我折来做伞的荷如今都举着瘦枝,托着点雪,我敢肯定它们一定藏着许多玲珑的秘密。
“举”“托”将荷拟人化(1分),生动地写出了冬雪中荷的情态。
(2分)
逍遥游聂鑫森(德州市)
贺先生是江南大学中文系一位久负盛名的老教授,他的专长是《庄子》研究。
贺先生的样子,尤其是五十岁以后,极似一棵瘦矮枯黄的杂树,一点儿也不起眼。
他的个子也就一米六高,背有些弯,平头,脸色蜡黄,唇上蓄两撇八字胡,说话时露出两颗大门牙。
他喜欢着青色的衣裤,加上布鞋布袜,乍一看,俨然一乡下农民。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中文系的办公楼,立在校园东南角的一个小庭院里,是彼此相连的双层木结构小楼,飞檐翘角,古色古香。
有一天黄昏,不知何故,起火了,电铃骤响,让所有的教职员迅速撤离。
贺先生当时正在办公室撰写讲义,同室的年轻教师陶淘慌忙丢下手中的书,往门外奔去。
陶淘是教现代文学的,自己也写小说,在文坛已有相当的知名度。
贺先生一声大喝:
“你跑什么?
如果我跑,是因为我死了,就不再有人能这么好地讲《庄子》了。
”
陶淘连忙恭敬地侧立门边,说:
“贺先生,您请!
”
事后,贺先生对陶淘说:
“我让你等一下,是想提醒你,什么事都不必慌乱,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
陶淘说:
“是,是。
”
贺先生喜欢独来独往,以书为伴。
上课之外,不串门,不交际,不嗜烟酒。
唯一的爱好是在休息日,带一两本古书和一些干粮到郊外的僻静处,赏玩山水后,坐在树下读书。
他的眼睛真好,读了这么多书,却无须戴眼镜。
他曾以诗嘲弄那些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同辈:
“终日耳边拉短纤,何时鼻上卸长枷。
”
“文化大革命”说来就来了。
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初中部李传鹏输入
贺先生很快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红卫兵小将隔三差五拉着他去游街批斗。
他被戴上一顶很高很尖的纸做的帽子,胸前挂着一块黑牌,上写“打倒反动学术权威贺圣臣”,手里提着一面铜锣。
他没有一点沮丧之色,从容地走着,锣声响得有板有眼。
他的几个同辈人,有的受不了这种侮辱,自杀了;有的吓得旧病复发,住了院。
他对他的老伴儿和儿女说:
“我不会自杀,也不会因病而逝,我还有几本书要写,我不能让天下人有憾事。
”
后来,贺先生又被遣送去了“五七干校”,以体力劳动来改造他的思想。
和他同居一室的是陶淘。
这一老一少的任务是喂猪,不是关着喂,而是赶着猪野牧。
他们两个人共一口锅吃饭,俨然父子。
很奇怪的是贺先生对做饭炒菜十分内行,尤其是炒菜。
虽说少荤腥,蔬菜由场部统一发放,也不多,但贺先生却能变通烹调之术,或凉拌,或爆炒,或清煮,做出陶淘从没有品尝过的美味。
特别是春夏之间,贺先生识得许多野菜,比如马兰头、蕨菜、地菜、马齿苋……他亲自去采,以补蔬菜之不足。
贺先生还采了许多艾叶,晒干,做成艾条。
他说他稍懂医道,有些病可以烧艾作灸,十分见效。
陶淘的情绪越来越坏。
有一天出门牧猪时,陶淘说身体不舒服,想休息半天。
贺先生说:
“好吧。
”
贺先生把猪赶到不远处的山坡上,让猪自去嚼草。
他坐在树下,想他的《庄子》大义。
坐了一阵,觉得陶淘的举动有些异常,慌忙往回赶。
推开门,陶淘上吊在矮屋的梁上。
贺先生忙把被子垫在地上,搬来凳子,站上去,用镰刀砍断绳子。
陶淘跌落在被子上。
贺先生寻出一截儿艾条,在煤灶上引燃,然后灸陶淘的“人中”穴。
过了一会儿,陶淘醒来了。
“贺先生,您不该救我!
”
贺先生说:
“我已至花甲,尚不想死,何况你!
我的《庄子》研究,想收个关门弟子,你愿不愿意?
”
陶淘哭了。
他因出身不好,又搁在这似无穷期的“五七干校”,女朋友忽然来信要和他分手……
“女朋友分手,好事!
不能共患难,何谓夫妻?
若你们真走到一块儿,有了孩子,再遇点厄难,那才真叫惨。
”
陶淘说:
“我愿受教于先生。
”
此后,贺先生开始系统地向陶淘讲述《庄子》。
没有书,没有讲义,那书和讲义全装在贺先生的肚子里。
《汉书》记载《庄子》一书为五十三篇,实存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
贺先生先背出原文,再逐字逐句细细讲评,滔滔不绝,神完气足。
《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伴随着日历,一篇一篇讲过去。
贺先生讲课时,喜欢闭着眼睛,讲到他自认为得意的地方,便睁开眼问:
“陶淘兄,你认为如何?
”陶淘慌忙站起来,毕恭毕敬地说:
“学生心悦诚服,确为高见!
”
陶淘觉得日子短了,生活有意思了,眼前常出现幻觉:
贺先生就像那自由自在的鲲鹏,扶摇直上,“其翼若垂天之云”,自由自在,不以环境险恶为念,堪为自己人生的楷模。
世道终于清明了。
陶淘一边工作,一边当了贺先生的研究生和助手。
在他的协助下,贺先生完成了几部关于《庄子》研究的重要著作。
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初中部李传鹏输入
贺先生说:
“陶淘,我也该走了,我的肝癌居然拖过了这么多年,实为奇迹。
庄子说,生为附赘悬疣,死为决疣溃痈。
我现在把该做的事做完了,写完了书,还有了你这个传人,此生无憾。
”
几天后,贺先生安详地去了,享年七十有二。
1、概括贺先生的形象特征。
相貌平凡;洒脱随性;学识渊博;从容镇定;责任感强;富有情趣。
2、陶淘这一人物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①陶淘是贺先生故事的见证者,起到线索作用;②陶淘在生活中的表现与贺先生形成对比,突出贺先生的品质;③陶淘的积极变化侧面体现了贺先生的人格魅力。
3、欣赏文中加横线句子。
他没有一点沮丧之色,从容地走着,锣声响得有板有眼。
运用神态、动作等描写,表现了贺先生在遭受迫害时的镇定,照应了前文的“什么事都不必慌乱,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
4、这篇小说以“逍遥游”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①“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篇目,贺先生是研究《庄子》的专家,以“逍遥游”为题目符合贺先生的身份;②贺先生自由自在,不以环境险恶为念,以“逍遥游”为题目强调了贺先生的性格;③以“逍遥游”为题目寄寓了作者的人生理想,暗示了小说的主题。
5、贺先生的为人处世与他的读书治学密不可分,联系你的读书经验,简要谈谈读书对你的影响。
《论语》显现了孔子诲人不倦的身影;《呐喊》充满了对黑暗统治和丑陋现象的痛恨;《巴黎圣母院》洋溢着对爱、对人道主义的向往,始终闪烁着人生的光芒……它们教会了我欣赏并弘扬真善美,厌恶并摒弃假恶丑。
消失的故乡谢冕(福建福州)
①这座曾经长满古榕的城市是我的出生地,在那里度过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可是如今,我却在日夜思念的家乡迷了路;它变得让我辨认不出来了。
通常,人们在说“认不出”某地时,总暗含着“变化真大”的那分欢喜,我不是,我只是失望和遗憾。
②我认不出我熟悉的城市了,不是因为那里盖起了许多过去没有的大楼,也不是那里出现了什么新鲜和豪华,而是,我昔时熟悉并引为骄傲的东西已经消失。
③我家后面那一片梅林消失了,那迎着南国凛冽的风霜绽放的梅花消失了。
那里变成了嘈杂的市集和杂沓的民居。
我在由童年走向青年的熟悉的小径上迷了路。
我没有喜悦,也不是悲哀,我似是随着年华的失去而一起失去了什么。
④为了不迷路,那天我特意约请了一位年轻的朋友陪我走。
那里有梦中时常出现的三口并排的水井,母亲总在井台上忙碌,她洗菜或洗衣的手总是在冬天的水里冻得通红。
【A】井台上边,几棵茂密的龙眼树,春天总开着米粒般的小花,树下总卧着农家的水牛。
水牛的反刍描写着漫长中午的寂静。
⑤那里蜿蜒着长满水草的河渠,有一片碧绿的稻田。
我们亲坐落在一片乡村景色中。
而这里又是城市,而且是一座弥漫着欧陆风情的中国海滨城市。
转过龙眼树,便是一条由西式楼房组成的街巷,紫红色的三角梅从院落的墙上垂挂下来。
再往前行,是一座遍植高大柠檬桉的山坡,我穿行在遮蔽了天空和阳光的树荫下,透过林间迷蒙的雾气望去,那影影绰绰的院落内植满了鲜花。
⑥那里有一座教堂,有绘着宗教故事的彩色的窗棂,窗内传出圣洁的音乐。
这一切,如今只在我的想象中活着,与我同行的年轻的同伴全然不知。
失去了的一切只属于我,而我,又似是只拥有一个依稀的梦。
⑦我依然顽强地寻找。
我记得这鲜花和丛林之中有一条路,从仓前山通往闽江边那条由数百级石阶组成的下坡道。
在斜坡的高处,我可以望见闽江的帆影,听见远处传来的轮渡起航的汽笛声。
那年北上求学,有人就在那渡口送我,那一声汽笛至今尚在耳畔响着,悠长而,不知是惆怅还是伤感。
可是,可是,我再也找不到那通往江边的路,石阶和汽笛的声了!
⑧这城市被闽江所切割,闽江流过城市的中心。
闽都古城的三坊七巷弥漫着浓郁的传统氛围,那里诞生过林则徐和严复,也诞生过林琴南和冰心。
在遍植古榕的街巷深处,埋藏着飘看书香墨韵的深宅大院。
而在城市的另一边,闽江深情地拍打着南台岛,那是一座放大了的鼓浪屿,那里荡漾着内地罕见的异域情调。
那里有伴我度过童年的并不幸福,却又深深萦念情想的如今已经消失在苍茫风烟中的家。
⑨我的家乡是开放的沿海名域,也是重要的港口之一。
基督教文化曾以新潮的姿态加入并融会进原有的佛、儒文化传统中,经历近百年的共生并存,造成了这城市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也构成了我童年的梦境。
然而,那梦境消失在另一种文化改造中。
人们按照习惯,清除花园和草坪,用水泥封糊了过去种植花卉和街树的地面。
【B】把所有的西式建筑物加以千篇一律地改装,草坪和树林腾出的地方,耸起了那些刻板的房屋。
人们以自己的万式改变他们所不适应的文化形态,留给我此刻面对的无边的消失。
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⑩我在我熟悉的故乡迷了路,我迷失了我早年的梦幻,包括我至亲至爱的故乡。
我拥有的怅惘和哀伤是说不清的。
(选自谢冕随笔集《流向远方的水》)
1、综观全文,面对“消失的故乡”作者表达了怅惘 哀伤 的情感。
(4分)或:
失望 遗憾 怀念痛惜
2、阅读③-⑦段文字,将“故乡消失的风物”填写完整。
(4分)故乡消失的风物有:
老家屋后的梅林,迎着风霜绽放的梅花;妈妈洗菜、洗衣的水井,①井边开着小花的茂密的龙眼树 ,②树下静卧的水车 ;长满水草的河渠,③碧绿的稻田 ;充满欧陆风情的的街巷、教堂;“我”北上求学时走过的通向江边的石阶道,④ 轮渡起航的汽笛声或:
闽江的帆影。
等。
3、根据第⑨段的内容,简要说说是什么“造成了这城市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2分)
经历百年的共生并存的多元文化。
4、本文语言富有意蕴,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自选角度,作简要点评。
(3分)
【A】井台上边,几棵茂密的龙眼树,春天总开着米粒般的小花,树下总卧着农家的水牛。
水牛的反刍描写着漫长中午的寂静。
【B】把所有的西式建筑物加以千篇一律地改装,草坪和树林腾出的地方,耸起了那些刻板的房屋。
我选 句。
点评:
【A】示例:
作者通过对枝叶茂密着开着米粒般小花的龙眼树和静卧的水车的描写,渲染了故乡田园般宁静、安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B】示例:
句中用“千篇一律”、“刻板”等词表现出不合理的改造之后,故乡的建筑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和美感,变得单调乏味,表达了作者痛惜之情。
5、城乡的开发建设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难免产生矛盾冲突,对此,你有何感想或思考?
(4分)
示例①:
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保护文化遗产就是留住了历史的源、民族的魂、文化的根。
示例②:
面对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我们要充分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毁掉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留下永久的遗憾。
石崖上的枣树刘成章(济宁市)
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
照说,枣树生长在那儿,哪来的什么养料和水分,只要能勉强挤出几片叶子,现出一点儿绿色,就算很不错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
每到了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
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
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
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
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
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
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
“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
”他瞅着那枣树咒骂。
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
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
由于仰角太大,我的帽子都顺着肩膀滑落了。
与我同行的朋友说:
“光瞅有什么用!
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
”后来我们真的去了。
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走得人大汗淋漓,衬衣全湿透了,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
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
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
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
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看见爬在枣子上的几只大蚂蚁,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令人惋惜,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
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我又想起了一首陕北现代民歌:
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面面容易说话话难。
一个在山上哟一个在沟,拉不上话话哟咱招一招手。
瞭见了个村村哟瞭不见个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
这些不朽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
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
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
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
它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
(《光明日报》2015年04月10日,有删改)
1、“枣树”生长的环境有怎样的特点?
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
(3分)
枣树生长在高峻、陡峭的石崖上,崖上极少有泥土和草木,缺少养料和水分。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请从下列两句中任选一句作简要的赏析)(4分)
(1)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色彩和形态两个方面对枣树进行了描写;写出了枣树的果实丰硕、枝繁叶茂,表现了枣树的健壮而蓬勃。
(2)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使枣树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活泼,也表达了作者对枣树的喜爱之情。
3、文中引用了《诗经•蒹葭》和陕北现代民歌,有什么作用?
(4分)
改变了作者的心情,去掉了自身俗气;丰富了枣树的形象,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4、通读全文,你认为“悬崖上的枣树”带给作者怎样的感悟?
(4分)
美好的事物,虽然远离你,让你触摸不到,但却总在召唤着你,让你企慕;它给人们带来的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
老师!
老师!
阎连科(四川乐山)
①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
②在今年正月,我回家奔三叔的喜丧事。
在这闲空间,张老师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屋的凳子上。
乡间室内的空旷和凌乱,分隔着我与老师的距离。
相向而坐,喝着白水,削了苹果,说了很多旧忆的伤感和喜悦,诸如三十几年前在初中读书时,我的学习,我的作业,我的逃课。
③我老师张梦庚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藏裹着刺骨的寒凉。
④生于上世纪的20年代末,老师读书辍学,辍学读书,反反复复,走在田埂与人生的夹道中,经历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有了1949年的红旗飘扬,记忆中从来都是饥饿辛劳,土改时家里却忽然成了地主。
好在,他终归识字,也有文化,祖国的乡村,也最为明白文化的斤两,虽然文化不一定就是尊严富贵,可让孩子们认字读书,能写自己的姓名和粗通算术,也是生活的部分必然。
于是,老师就成了老师。
从一个乡村完小到另一个乡村完小,从一个乡村中学到另一个乡村中学。
直至改革开放后,他被调入县里的一所高中,做了教导主任,最后主持这个学校的工作。
一晃就让他全部人生的金贵岁月,43个春秋的草木荣枯,都在布满土尘、青草蓬生的学校里荣枯衰落,青丝白染。
⑤不知道老师对他的人生有何感想,从他写的一本《我这一生——张梦庚自传》的简朴小册里,读下来却是让人心酸胃涩,想到世事的强大和个人的弱小,想到命运和生命多么像流水在干涸沙地上蜒蜿涓涓,奔袭挣脱,流着流着,可终归无法挣脱干涸的吞没。
最后的结局是,我们毕业了,老师白发了;我们中年了,老师枯衰了。
我们成家立业了,而老师却在寂静的人生中,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学生们,过着忆旧的生活,想着那些他依然记得、可他的学生们早已忘却的往事。
⑥还记得,初一时,他是我的班主任,又主教语文。
一天酷暑,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多得兵荒马乱,人心恐惧,我便邀了班里十几个相好的男同学,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
自然,那一天教室里学生寥寥,老师无法授课而只能让大家捧书阅读。
从棉花地里回校的来日上午,老师质问我为什么带着同学逃课,我竟振振有词地说,是带着同学去棉花地捉了半天蚜虫;竟又反问老师道,地里蚜虫遍布,我该不该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
说蚜虫三天内不除掉去净,棉花就会一季无收,时间这样急迫,我家人手不够,我请同学们去帮半天,到底又做错了什么?
⑦事情的结果,似乎我带同学们逃课捉虫正合校规事理,反让老师在讲台上一时有些哑言。
回忆少时的无理取闹,强辞夺理,也许正是自己今天在写作中敢于努力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开始。
可是,现在,面对耄耋(màodié,指年纪八九十岁)老人,给我一生养育呵护的父辈尊者,我心里三十几年不曾有的内疚,忽然如沙地泉水般汩汩地冒了出来。
⑧我们就那样坐着喝水聊天,说闲忆旧,直至夕阳西下,老师执意要走,不无快意地说他的子女们都在外工作,孝顺无比。
真是天应人愿,让一生坎坷、教书认真的老师,年老时,子女有成,学生有成,仿佛曲折的枯藤根须,终于也繁漫出了一片森林。
⑨老师从我家离去时,是我扶他站起;离开院子时,是我扶他过的门槛;送至门口远去时,是我扶他过的一片不平不整的地面。
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太早,扶着老师的时候,我就像扶着我年迈的父亲。
望着村头远去的父亲般的老师,落日中他如在大地上移动的一棵年迈的树。
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同宁静里我在听我的心跳一样。
⑩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
也许这个世界,凡人才是真正的伟大,而伟大本身,其实正是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
(选自《读者》2015.10有删改)
1、文章写与老师相见,说了很多旧事。
请概括出“我”初中时做的那件事。
(3分)
我在酷暑的一天带同学逃课帮母亲捉蚜虫,还强词夺理顶撞张老师。
2、请说说文章题目“老师!
老师!
”有什么特点?
用这个标题有什么妙处?
(4分)
文章题目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和感叹号(感叹句)。
(2分)这样既强调了人物的身份,又表达了作者对老师崇敬和赞美的强烈感情,起到吸引、震撼读者的作用。
(2分)
3、结合文章,理解第⑨段划线句子的含义。
(3分)
虽然张老师的背影在眼前消失了,但是张老师的形象和精神还留在我心中,(1分)让我像听心跳一样时常清晰记起,(1分)这表达了我对张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深情难忘。
4、为什么说张梦庚老师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裹藏着刺骨的寒凉”?
(4分)
张老师默默扎根教育,辗转多校,过着一种平凡清贫的教书生活,他的一生“清寂”。
(1分)他事业有成,为教育做出了贡献;(1分)子女成才,家庭幸福(1分)。
因此充满了“暖意”;但是,他一生清苦,命运坎坷,不被人重视,不被人记起,因此他的人生充满“寒凉”。
(1分)
5、作者说,就是觉得老师伟大。
结合全文,说说张老师的“伟大”表现在哪里?
(4分)
他热爱教育,默默坚守教坛43年,一生的金贵岁月奉献给了教育,培养学生成才;(2分)他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