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生涯计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824194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做生涯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如何做生涯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如何做生涯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如何做生涯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如何做生涯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做生涯计划.docx

《如何做生涯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做生涯计划.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做生涯计划.docx

如何做生涯计划

第一章生涯規劃導論

一、生涯規劃(CareerPlanning)對青年期發展的重要性

*自我意識的增長*自我(職業)認同的需求*社會的變遷

二、生涯規劃的意義

(一)何謂生涯?

工作、職業與生涯的區別?

(二)何謂生涯規劃?

一個人盡其可能地規劃未來生涯發展的歷程,考慮個人的性向、興趣、價值,以及阻力、助力,做好妥善的安排,期望自己能適得其所。

(三)生涯規劃的基本要素

知己(自我)﹑知彼(環境)﹑抉擇﹑目標﹑行動

三、生涯發展與規劃的原則(特徵)

生涯規劃的前提應先有生涯發展的觀念,先瞭解了生涯發展的任務,著手規劃才顯得有意義。

(一)生涯發展是完成自我觀念的過程。

(二)生涯發展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

(三)生涯發展是一個配合的過程。

(四)生涯發展是一個增加選擇機會的過程。

(五)每個人的生涯發展都是獨特的,具有個別差異。

四、生涯規劃有必要嗎?

(生涯要不要規劃?

又可不可以規劃?

*如何面對生涯不確定性(careerindecision)?

*理想與現實有差距該怎麼辦?

五、生涯規劃的正確心態

*被動>>>主動*挑剔>>>寬容

*悲觀>>>樂觀*自怨自艾>>>自我實現

*退縮>>>進取*清點不幸>>>蒐集幸福

*空想>>>力行

六、生涯信念與生涯迷思

生涯信念:

係指個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經由父母、師長等的教化,或其他學習經驗,逐漸形成一些有關生涯發展方面的想法。

生涯迷思:

在這些生涯信念中,有些會阻礙個人的生涯抉擇或生涯發展,即可稱為生涯迷思。

第二章生涯規劃的理論基礎

一﹑依年齡劃分階段計劃的理論

(一)霍爾(Hall)的職業生涯發展理論

階段

任務需求

社會—情緒需求

早期

職業生涯

1.培養行動技能。

2.培養某一專門能力。

3.培養創造﹑創新的能力。

1.支持。

2.自主。

3.處理競爭感受。

中期

職業生涯

 

1.培養「訓練和教導他人」的能力。

2.更新訓練和技術的整合。

3.培養對工作和組織的寬廣視野。

4.轉換需要新技能的工作。

1.表達中年生活感受(包括:

痛苦﹑挫折﹑壓力和忙碌等)的機會。

2.重新思考自己(包括:

道德觀念﹑價值系統﹑家庭和工作)。

3.減少自我放縱或惡性競爭。

後期

職業生涯

1.從實際掌權者逐漸轉變為提供智慧﹑指導和諮詢﹑顧問的角色。

2.開始參與組織外的活動(部分時間),重新建立自我並準備退休。

1.透過支持和諮商,以幫助整合個人經驗﹑智慧,提供別人參考。

2.接受個人獨一無二的生命旅程。

3.逐漸離開組織。

(二)松本順和岩崎隆治規劃的人生旅途

自我發現期:

自我培養期:

自我實踐期:

自我完成期:

確立家庭生活確立事業生活確立社會生活確立個人生活

20脫離父母30從組織中40從社會中50追求自我60

歲自立歲尋求獨立歲尋求獨立歲的實現歲

(三)蘇伯(Super)的生涯發展理論

階段

年齡

主要工作任務

生長階段

(認知)

0~14

1.幻想期:

0-10歲,以需求為主,嘗試各種經驗。

2.興趣期:

11-12歲,以喜好為主,形成自我觀念。

3.能力期:

13-14歲,以能力為主,瞭解工作的意義和目的。

試探階段

(導向﹑試探)

15~24

1.認識並接受做職業選擇的需要,同時獲得有關的資料。

2.瞭解能力和興趣以及與工作機會的關係。

3認清與能力和興趣相一致的工作領域和階層。

4.接受訓練培養技能,或從事能實現能力和興趣的職業.。

建立階段

(選擇﹑安置)

25~44

1.從經驗或訓練中獲得足夠的工作能力。

2.強化和改善職業地位。

維持階段

(專精﹑升遷)

45~65

1.經由在職進修或繼續訓練以保持技能。

2.發展退休後的財源或計畫。

衰退階段

(退休)

65以上

1.使工作配合生理能力。

2.處理資產以維持獨立。

二﹑依需求﹑個性或志向決定之人生計畫

(一)羅安(AnnRoe)的職業選擇理論

羅安(AnnRoe)的職業選擇理論,是以馬斯洛(Maslow,1957)的「需求滿足論」為基礎,認為一個人幼年的成長經驗會影響到日後的職業選擇,羅安把親子間的互動關係分為三種:

關心子女(emotionalconcentrationonchild)﹑逃避(avoidance)和接納(acceptance),再配合父母管教態度的溫暖或冷漠,而形成六種情況:

1.關心子女——溫暖或冷淡

2.逃避——冷淡

3.接納——溫暖

羅安認為,一個人所選擇的工作環境,往往會反映出幼年時的家庭氣氛。

換句話說,如果你的家是充滿了溫暖﹑愛﹑接納或保護的,你便可能選擇與人有關的職業,包括服務﹑商業﹑文化﹑藝術與娛樂或行政等;相反的,如果你是生長在一個冷漠﹑忽略﹑拒絕或過度要求的家庭,你便較有可能選擇科技﹑戶外活動或科學類的職業,因為這些職業的研究範圍,是以事﹑物和觀念為主,不太需要和人有直接﹑頻繁的接觸。

羅安更進一步地把上述的服務﹑商業交易﹑行政﹑科技﹑戶外活動﹑文化和藝術娛樂等八大職業組群,依其難易度和責任水準之高低,分為高級專業及管理﹑一般專業及管理﹑半專業及管理﹑技術﹑半技術及非技術等六個等級。

這八大職業組群和六個專業等級,組成了一個職業分類系統。

(二)何倫(Holland,J.L.1985)的生涯類型論

何倫(Holland,J.L.)的生涯類型論,強調由一個人的人格特質來看其所選擇的職業環境,若人格特質與職業環境的適配程度較高,則其工作滿意度也較高,且更換工作的情形較少。

何倫認為職業選擇是個人人格特質的延伸,由職業選擇的過程可反應出個人的人格特質,何倫並將人格特質分為六種類型:

1.實際型(realistictype):

適合運動﹑機械方面的職業。

2.探究型(investigativetype):

適合研究﹑發明的工作。

3.藝術型(artistictype):

適合創作方面的工作。

4.社會型(socialtype):

適合服務﹑教學的工作。

5.企業型(enterprisingtype):

適合政治﹑經濟的工作。

6.事務型(conventionaltype):

適合行政﹑文書﹑會計的工作。

(三)高橋憲行依個人志向將生涯發展細分為十八種類型:

在職業選擇或塑造個人生活型態時,必須考慮自己的個性與志向,才能尋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

高橋憲行依個人志向將生涯發展類型細分為十八種:

1.超級巨星型:

是某領域的佼佼者﹑知名人士。

2.卓越菁英型:

是品學兼優﹑扭轉乾坤者。

3.勞碌命型:

安分守己,適合朝九晚五的安定生活。

4.隨波逐流型:

缺乏理想﹑計畫,得過且過者。

5.捉襟見肘型(每況愈下型):

不能把握機會,常自怨自艾者。

6.禍從口出型:

愛批評﹑推卸責任,說空話及大話者。

7.中興二代型:

可繼承事業且發揚光大者。

8.出外磨練型:

不靠家庭庇蔭,願從基層磨練起者。

9.家道中落型:

面對式微現象即束手無策者。

10.遊龍翻身型(時來運轉型):

能充分運用蟄伏期,重新出發而成功者。

11.轉業成功型:

面對困境能另謀出路﹑闖出天地者。

12.一飛沖天型(貴人相助型):

才智出眾﹑有衝勁,並得人賞識者。

13.強棒搭檔型(相輔相成型):

遇志同道合而可共同創業者。

14.福星高照型:

相當幸運,時勢造英雄者。

15.暴起暴落型:

人生乖舛﹑起伏不定者。

16.一落千丈型:

偶然的走運而獲名利,卻不知努力,最終仍兩手空空者。

17.強弩之末型:

曾經風光一時的落魄者。

18.一技之長型:

有優異的一技之長,且為社會所需者。

 

 

第三章生涯中之自我探索

成功與否不僅決定於個人的才能,也決定於個人追求成功的自信。

一個對自己有信心的人,他的外表言行也會表現出有能力的樣子,如此別人就較可能提供給他許多表現的機會,不斷提拔他,成功的機會也就相對提高了。

一﹑自我概念的意義及其重要性

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指個人對自己多方面知覺的總合;其中包括個人對自己能力、性格、興趣、慾望等的瞭解,個人與別人和環境的關係,個人對處理事務的經驗,以及對生活目標的認識與評價等。

二﹑自我肯定的特性與表達方式

自我肯定的人對自己有正面的看法,較會具有我好-你也好的態度,能夠欣賞自己的優點,也能接納自己的缺點,不會自鳴得意,也不會自我貶抑,因此較能自尊自重,不傷害或批評別人,既能直接清楚的表達自己的需求,也能適切地尊重對方權益與尊嚴,進而能有效的做好生涯規劃。

(一)自我肯定的特色

1.能自信地表達自己的需求與看法。

2.能委婉而有效地拒絕別人的要求。

3.能堅持而肯定自己的權利。

4.能主動積極地關心自己。

(二)自我肯定的表達方式

自我肯定的積極表達方式,是以堅定、溫和、平穩的方式述說事實和感受,並可商量和討論。

三﹑改善自我概念,擁有自我肯定的人生

一個人對自我的概念,會影響他對事情的看法及對未來的期望。

如果一個人的自我概念是負面的,而造成其生活上的困擾,那就有必要去調整。

要改善自我概念,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始著手:

(一)要確認改善的必要性,並從自己開始。

(二)改善絕非獨自可以勝任,朋友很重要。

(三)設定較切實際的期望,多給自己肯定和鼓勵。

(四)學習良好的思考習慣,多想一些積極、快樂的話或景象。

(五)改善身體健康、修飾外在儀表,外在會影響內在。

(六)享受生活,追求自我肯定的人生。

四﹑自我瞭解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瞭解自己的特質及優、缺點,是處理人際關係與生涯規劃的重要基礎。

心理學者常以周哈里窗(JohariWindow)模式來說明每一個人的自我,幫助我們瞭解自己。

在周哈里窗模式裡,將每一個人的自我分成四個部分:

(一)開放的自我:

自己知道且別人也知道的部分,例如:

外表長相、系級班別﹑

職業…等。

(二)隱藏的自我:

自己知道而別人不知道的部分,例如:

內心的秘密、身體的隱疾…等。

(三)盲目的自我:

自己不知道而別人卻知道的部分,例如:

口頭禪、小動作、特殊的做事方式…等。

(四)未知的自我:

自己不知道且別人也不知道的部分,例如:

未發掘的潛能、特性、慾望…等。

自己知道自己不知道

開放的自我(Openself)

盲目的自我(Blindself)

隱藏的自我(Hiddenself)

未知的自我(Unknownself)

別人知道

別人不知道

【周哈里窗戶】

以上四個自我面積之大小會因個人的自我反省、坦誠、回饋及頓悟而有不同的改變。

因此,要瞭解自我可藉由以下幾種方式:

(一)不斷地自我反省:

透過不斷的自省,坦誠地面對自己,才能更真實地認識自己的價值觀及自己的長處與短處。

(二)多與別人溝通:

找機會與朋友、師長、或父母溝通懇談,從別人的回饋中能讓我們更瞭解自己。

(三)增加嘗試的機會:

鼓勵自己多參與一些活動、多看一些書籍、多聽一些演講和多修一些相關課程,從新的嘗試中獲得新的瞭解與頓悟,發現自己的潛能。

(四)透過專業的諮商與測驗:

請教專業人員,透過諮商與各項心理測驗,例如:

性向、興趣、人格、價值觀、職業等,可協助您進一步瞭解自己。

 

第四章認識工作世界

隨著產業結構的改變,及工作價值觀的轉換,服務業已躍升為市場發展主流,然而,以高科技產業為主力的製造業,仍然為市場的寵兒。

近年來企業的多元化﹑多角化發展,使得服務業與製造業的分際不再壁壘分明,而新的工作價值觀與趨勢也沒有行業之分。

社會新鮮人初踏入社會,選擇第一份工作,難免會以哪些行業或工作現在最賺錢,或者目前吸引大多數人投入的熱門行業或工作,做為個人擇業的參考。

新鮮人固然應該掌握對就業的現況與趨勢的認識,但是千萬不要迷信「賺錢」或「熱門」,最主要是以此做為擇業的一個參考方向,個人的興趣與能力才是主體,不可本末倒置。

一﹑未來工作世界的變化

(1)服務業和資訊業的工作機會增加,工業或製造業的就業人數減少。

(2)人力需求結構以高﹑低兩層人才為主,形成兩極化的傾向。

(3)就業市場人才重質不重量,專門技術人員及研究發展人員為市場寵兒。

(4)技術及職業變動快速,轉業及失業將是一個長久存在的問題。

(5)國家界線消失,企業發展無國界,專業人才跨國移動。

(6)網技網路開創新的工作型態,「專案執行」取代傳統定型職務。

(7)傳銷﹑直銷盛行,員工兼職無底薪制度,衝擊原本規律的就業市場。

二﹑就業趨勢轉變的比較表

工作型態

工作要求

僱用關係

學習觀

1.白領階級

2.低學歷

1.人才主義

2.學歷至上

1.忠誠主義

2.集權管理

1.正式教育

2.文憑

3.勞力密集

3.思考與邏輯

 

3.權威控制

4.組織龐大

5.本土觀

3.學校教育

4.外求

5.專業領域

4.朝九晚五

5.在辦公室工作

6.擁擠的辦公室

4.薪資與福利

5.升遷與頭銜

6.加班

7.專業技能

1.金領階級

2.高學歷

3.腦力密集

4.彈性上班

5.任何地方工作

6.人性化寬敞的辦公室

1.人財主義

2.經驗能力至上

3.創造與藝術

4.自我肯定

5.工作附加價值

6.績效

7.專業技能與管理能力

1.現實主義

2.參與式管理

3.溝通激勵

4.人事精簡

5.國際觀

1.在職訓練

2.專業執照

3.終身學習

4.內自省

5.全方位

第五章生涯決定

一、生涯決定的意義:

(一)從兩個或兩個以上可供挑選的可能中,做出選擇的歷程。

(二)決定技術是用來協助當事人考慮和評估各項內外條件與資料,在各種可能的方法或途徑中,權衡利弊得失,選擇最適合或最有利者做成決策。

(三)決定過程中,主要在於各項資料的蒐集分析、個人預期目標與價值觀之探討。

二、做決定時應注意下列幾點:

(一)對自己之專長、能力、興趣與個性等有所瞭解。

(二)對所處環境、機會以及可能的限制有所認知。

(三)瞭解做決定的步驟、歷程,並將其應用於實際情境中。

三、做決定的歷程:

(一)界定明確與具體之問題。

(二)澄清自己的價值觀。

1.你的價值觀是什麼?

2.具體而明確的說出你想要的。

3.建立目標~~希望達成的結果。

(三)蒐集有關資料或向他人詢問。

(四)權衡分析各個選擇方案的利弊得失。

葛賴特等學者將一般人做決策的方式分為四種:

1.期望型(wish):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較不考慮可能出現的危險及其他可能性。

2.安全型(safe):

做最容易成功的事,但相對的回收率可能較低。

3.逃避型(escape):

避免最壞的情況,如果預期效果不好,寧可不去嘗試,易造成拖延而坐失良機。

4.綜合型(combination):

在「期望」與「安全」間取得平衡,成功率較高。

(五)分析結果,選出或發展出一個計畫或策略。

(六)依決策訂定行動方案。

(七)將計畫付諸實行。

(八)評估計畫實施結果,必要時並作適當的修正。

四﹑生涯決定的類型

心理學家DavidTiedeman&RobertO’Hara認為,要做出一個切合實際或有效的決定,通常依賴個體對自己及環境的正確瞭解。

根據「自己—環境」﹑「瞭解—不瞭解」兩個向度考慮,將生涯決定者的類型分為四大類,如下圖。

自己

不瞭解瞭解

環解

 

猶豫型—對自己不瞭解,對環境也不瞭解,做決定時舉棋不定﹑猶豫不決,常

會過度延宕﹑錯失良機。

直覺型—對自己瞭解,對環境不瞭解,做決定時常憑對自己的感覺下注,決定

是自發的,用很少的時間去收集資料或理智思考,因此常會受到個人

偏見的影響。

但有時在時間緊迫下,此種決定是有用的。

依賴型—對自己不瞭解,對環境瞭解,容易受到親朋好友或「意義他人」等外

在意見的影響,順從他人的決定。

假如結果不太重要,採用此決定是

最省時﹑省力,也是最容易﹑最常使用的。

但是如果是因為害怕自己

做決定,或為了逃避探討問題的麻煩而做出依賴性決定,將會造成不

利的結果。

邏輯型—對自己瞭解,對環境也瞭解,能夠按步就班,分析利弊得失,做最適

當的決定,但亦不排除考慮感受或專家及他人之意見。

此方式需耗費

許多時間﹑精力,並非永遠適當,有時並非重要到值得花如此努力,

或有時無法獲得所需參考資料或訊息,且有時還會犯下太理智﹑太獨

立,而不能反應實情,因為感覺及他人意見還是很重要的。

 

第六章生涯計劃

一﹑何謂生涯計劃:

計劃就是執行決定所需採取的配合過程。

計劃提供了行動的明確步驟,有了計劃成功的機率就愈大,愈能達成或超越預期的目標。

二﹑生涯計劃的特性:

(一)計劃要有彈性-計劃是可增加成功的可能性,但不保證一定成功,

要有此心理準備。

所以各項考慮應保持彈性,適時做調整。

(二)計劃具有積極性-在生活中的一部份,不管是工作、嗜好或團體生

活上,多做一些積極的計劃,只要能多做好一些事情,就能增進自己的成就感。

(三)計劃要有多元性-除了專注一件事外,應該再做一些不同的計劃,

以應付多變的環境。

(四)計劃要循序漸進-生活中每一件值得做的事,要一步一步來完成,

不能操之過急。

(五)計劃要持之以恆-做計劃後要認真、勤勉的持續下去,唯有耐力才

是成功的重要資產。

三、生涯計劃的種類:

計劃可依不同時距分類如下:

(一)長程計劃-通常10年以上,是有關大目標的設計,如想要的工作類

型、所希望的生活型態等。

要發展出一些自己的理想,但不需要詳細的計劃,因為其中有太多的變化。

(二)中程計劃-為今後3~5年而定,是較具體實際的目標,如接受訓練或教育,取得公務人員資格、取得碩士文憑、出國進修、結婚計劃等。

可視其是否達成來修正自己努力的方向。

(三)短程計劃-大約1個月~1年,是最實在可行的目標,如學英文、學

電腦、考駕照、爭取獎學金等,給自己一個合理且可能達到的目標,

努力去完成。

(四)迷你目標-大約1天~1個月,如可以為下週或下個月做計劃。

能為

每一段時間做計劃,將更能有效的控制時間。

(五)最小目標-即15分鐘~1個小時,實際上這些目標才是最能直接控制的。

由於它能直接控制,因此它便構成了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也唯有最小目標的達成,才能完成更大的目標。

一般來說,愈長的目標,愈難把握去完成,比如說,你的長程目標是想當一位著名的學者,而今天你所能做的事是微不足道的,如:

「下一個小時,我要將原文書看完二頁。

」只會二頁不能使你成名,但卻是邁向成功的重要一步。

古諺有云:

「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

」願與大家共勉之。

四﹑生涯計劃的步驟:

生涯計劃常隨個人不同的發展目標而不盡相同,但計劃步驟本身則大同小

異,常見的步驟如下:

(一)具體化、階段化目標

先決定大略的方向,再逐步具體化、階段化以奠定成功的基礎。

1.蒐集細部資料:

2.用具體明確的詞彙描述:

3.階段化目標:

(二)考慮各種可行途徑

達成目標的途徑可能不是唯一的,因此考慮各種可能的途徑,詳細列

出。

1.廣泛蒐集資料:

2.客觀整理資料:

(三)選擇最適當的途徑

就各種可能途徑中選擇最適當的途徑。

1.考慮可能的阻力和助力:

2.考慮各種途徑達成目標的可能性:

成功機率

3.主觀的選定適合的途徑:

此涉及價值觀的影響,因為成功機率最大的途徑並非一定是個人所選擇的。

(四)安排執行

選擇最適當途徑後,更進一步安排執行的明確時間表,及每一步驟之

內容和進度。

1.與階段化目標配合。

2.明定每一個執行步驟的具體內容:

3.安排預定進度表:

(五)評鑑及改進

計劃執行中,應對自己的作為作檢視,使之配合預定進度,或對主客

觀因素的變化,做適當的調整。

執行後,更必須進行成效的評估,以作為改進的參考。

第七章生涯發展能力的培養

影響一個人生涯發展的基本能力可分為:

一般知能﹑社會技巧﹑專業知能和謀職技巧。

一﹑一般知能

(一)發現自我

瞭解自己並具有自我認同感的能力。

世上最能幫助自己的人,就是自己。

(二)培養積極的態度

一個人是不是有進步,或會不會成功,絕大部分取決於他對事情的看法。

Covey〈1989〉認為人是擁有選擇的自由﹑操之在我,我們應該學會遇事能朝正面思考。

(三)開發創意

創意是指產生新觀念與創作新產品的能力,需具備「新奇性」與「適宜性」。

(四)建立個人資訊系統

資訊靈通不是難事,能歸納﹑重組﹑進行判斷才重要。

資訊〈information〉

目標﹑關心領域的設定

收集內﹑外部情報

加工步驟

1.篩選2.評價3.分析4.綜合5.詮釋

變成智慧〈intelligence〉

活用〈presentation〉

二﹑社會技巧

(一)培養良好的溝通技巧

Coney(1989)認為人際溝通包含二項基本要素:

瞭解別人﹑表達自己。

1.瞭解別人:

就是要設身處地的傾聽。

2.表達自己:

就是根據對別人的瞭解,訴說自己的意見。

(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卡茲(Katz,1955)曾以一個簡單的模式,說明人際關係能力是每個職務階級的人都必須具備的能力。

不同層次工作所需能力

人際關係

 

 

職務階級低中高

三﹑專業知能

(一)專業知識

李國鼎先生認為做為一個現代人需要具備四種知識:

1.本身所學的專業。

2.電腦知識。

3.管理學知識。

4.經濟學知識。

(二)專業技能

不同層次工作所需專業知識與技能

(專業

 

技能)

 

 

(專業

 

知識)

基層技術技術員及監專業及管理高級專業及

人員督佐理人員人員管理人員

四﹑謀職技巧

謀職技巧是指教你順利獲得工作的求職方法。

通常包括下列幾項:

(一)自我分析

(二)就業情報的獲得

(三)履歷表和求職信

(四)面談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