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的认识》教学案例修改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8236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长的认识》教学案例修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周长的认识》教学案例修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周长的认识》教学案例修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周长的认识》教学案例修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周长的认识》教学案例修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周长的认识》教学案例修改版.docx

《《周长的认识》教学案例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长的认识》教学案例修改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周长的认识》教学案例修改版.docx

《周长的认识》教学案例修改版

第一篇:

《周长的认识》教学案例

学生活中的数学,用生活中的数学

——《周长的认识》教学案例

新河街学校

张俊兰

一、教学设计说明

“周长的认识”的教学设计凸显了先进的教学理念,赋予教学内容更丰富的内涵,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开拓了十分广阔的空间,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课堂的生命活力来自于学生对事件或事实的感受、体验,来自于对问题的敏感、好奇,来自于丰富活跃的猜想、假设,来自于不同观点的碰撞、争辩、启迪、认同,更来自于探究过程中的时而山穷水尽、时而柳暗花明的惊奇和喜悦。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灵活使用教材,把对周长概念的建构过程分解为认识边线、认识周长两个阶段,并创造性地把对边线的认识融于学生熟悉、喜爱的图画之中,使学生的认识经历了丰富的感知过程。

指一指、描一描、说一说等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在环环相扣的探索活动中充分地实践着、思考着、感受着„„如此丰富的感受之后,周长的概念也就呼之欲出了。

课堂的生命活力体现在教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实践、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之后,教师设计了一个小组活动,要求小组成员讨论如何测量长方形、正方形、五角星形和圆形的周长,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工具思考测量周长的不同方法。

在这样开放的探索空间中,教学过程呈现出双向的交流、动态的建构,师生分享着发展的快乐,成长的愉悦。

课堂生命的活力更要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周围丰富多彩的世界,发现、提升数学的美,使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获得多方面的滋养,让课堂成为学生精神享受的家园。

本课的结束环节,教师安排了“周长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短片欣赏,一个个鲜活的画面,使学生对周长的理解进一步得到深化,学习数学的情感也由此被进一步激发。

二、教学设计

课题:

周长

1【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4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使学生在操作中感受、体验、探索图形的周长,理解周长的意义。

情感态度:

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德育渗透:

在实际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周长的意义,会测量各种物体和图形的周长。

难点:

正确、深刻地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

树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角星形的卡片,圆形的钟面等。

学生准备:

直尺、线、树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标准五角星、圆形的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一周”

1、创设情境:

(出示十字绣的画)这是老师自己绣的一幅画,我想裱上漂亮的边框挂起来,但是我该买多少边框材料,多了浪费,少了不好看,请同学们帮帮老师,好吗?

(指名回答)

2、情景画面,学生用手指出情境中的“一周”,引出“一周”并板书。

二、实践活动,认识“周长”

1、指一指,感悟“一周”。

(1)学生示范指物体表面的“一周”。

(2)全班活动指物体表面的一周。

2、描一描,书上41页例题一的图形的一周。

(1)学生描,并展示。

(2)课件展示规范描法,沿着边线描。

(3)学生再次练习,描平面图形。

3、说一说

2

(1)揭示“封闭图形”的概念

A、课件展示一组图形,请学生找出这组图形中最特别的图形。

B、学生说出什么是封闭图形,板书“封闭图形”。

(2)判断

A、课件出示一组图形,学生找出封闭图形。

B、学生说判断理由。

4、观察比较,揭示“周长”的概念

(1)出示两个图形,比较哪一个图形的一周长些。

(2)学生回答后,课件演示。

(3)揭示课题,并板书。

5、举例理解周长的含义

三、探索得到测量图形周长的策略

1、提出要求:

小组合作探索。

2、上台展示成果。

3、教师小结:

先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在求和。

四、联系生活,学习反思

1、课件展示周长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说自己的收获。

3、拓展练习:

两张照片合起来,相框应该镶在哪儿?

三、教学反思

《周长的认识》是三年级上册本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学生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

周长的认识——它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

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对后面的周长的计算、测量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同时也为后面将要学习面积及面积的计算做好提前孕伏,所以,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对今后的学习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第一学段明明白白地掌握“周长”这一概念呢?

想起以前高段老师经常会抱怨学生周长面积混淆不清,我想主要原因还是传统教学以让学生死记硬背公式为主,忽略了学生对周长表象的认识,从而使得学生对周长概念的建立不够深刻。

3为了让学生较好地理解周长的意义,本节课中,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数学活动,自主探索,在充分的体验中,理解了周长的实际含义。

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一理念。

我在教这一课时,总体感觉教学效果非常好,这节课的设计新颖、内容充实,教学思路清晰,课堂气氛活跃,知识教学有深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

这节课我觉得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节课一开始。

我通过呈现一副由我亲自刺绣的十字绣作品,创设一个问题情境:

“这是老师自己绣的一幅画,我想裱上漂亮的边框挂起来,但是我该买多少边框材料,多了浪费,少了不好看,请同学们帮帮老师,好吗?

”这一建议驱动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对制作中遇到的问题——这幅刺绣作品要用多少材料镶边才合适进行思考,从而很自然的引出周长。

这样的教学引入为学生学习周长提供了一个亲切熟悉的环境,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为周长概念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伏笔。

其次,以活动为基础,在活动中探求新知。

活动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儿童社交的最初方式,小学阶段,操作活动是数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

这节课我以组织学生经历一个探索一般图形周长一般图形测量策略的过程,教学中,无论是“直观感知”层面上的观察交流活动,还是“巩固内化”阶段的测量周长活动,都是以一个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的思想指导下完成的。

特别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测量不同物体表面和图形的周长活动,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做好了准备。

在探索周长的计算方法环节上,我采用了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可以独立操作,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

操作过程中,学生出现了不同的测量方法,有的用直尺量(规则图形),有的用绳子围一围,再量出绳子的长度(不规则图形),体现了从多种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而也避免了学生产生只有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规则圆形才能求周长的思维定势。

再次,组织教学活动有序有效。

新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4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三年级学生建立周长概念,必须通过活动使其有所体验,怎样把数学活动组织得有序有效呢?

这是每一位老师需要探讨的问题,这一节课我非常注意做到这一点。

首先组织数学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性,需要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要组织几个活动,每个活动要达到什么要求,几个活动(指一指,描一描,说一说,量一量周长)互相之间的联系使其有一个逐步发展的层次性,在汇报图形周长测量结果时,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测量方法:

直接用尺量的方法适合什么图形的周长测量。

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这是新课程理念下学习方法的最好指导。

当然,本课的教学也存在一些处理得不够成熟的地方:

1、课前对本节课的对学生学情分析得不够透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自己对节奏的把握显得有些犹豫。

2、学生在回答过程中,语言表述不是很完整,但是由于教学内容较多,我并没有进行过多要求,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加强训练。

3、在小组合作时,让学生运用手中的工具求出几种图形的周长,虽然我让学生进行了一些分工,但仍是优等生控制着整个局面,有的学生就只有看和做做助手的份,怎样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还需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

由此可见,以后在课前我依然得注重认真分析教材和细心备学生,不要觉得自己有了一定经验,就放松了课前的思考,适当的预设才能从容应对课堂千变万化的生成。

第二篇:

周长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

"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才能使基本的思想理念得以有效落实呢?

下面结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认识"教学案例,谈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

一、情境激趣,初步感知

借助学生喜欢的动画形式展示分别从两片树叶不同位置出发的两只小蚂蚁的跑步路线,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观察、感知、思考、发现、表述,初步感知"一周",为进一步探究"周长"做好心理与知识铺垫。

二、操作探究,丰富表象

1.摸一摸。

2.找一找。

3.描一描。

4.比一比。

三、小组合作,发现策略

师:

大家知道了周长的意思。

假如要知道图形的周长到底是多长,你们能想出办法来吗?

请合理选择学具袋中的相关工具完成你们的操作。

(为每个小组准备待测周长的图形模板:

圆形、月牙形、五角星、长方形、正方形;相应的测量工具:

直尺、三角板、线绳等,以便学生根据实际灵活选择)

请看活动要求:

(1)小组内先说说要测量你们所选图形的周长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用什么方法来测量?

(2)小组长做好分工,两人测量,一人做好记录,一人汇报,其他同学补充发言。

(3)测量方法可以简单写,只要能在汇报时说清楚就行。

(4)时间5分钟。

【带着明确的合作要求,小组内先征求大家的意见选择测量图形,再各抒己见,讨论该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并尝试其可行性】

按所选的物品或图形组织反馈(小组代表边汇报边简要操作,教师及其他小组同学随着交流、演示,择机进行引导性评价)。

①圆形钟表面的周长:

组1:

用尺量。

组2:

不行。

应该先拿线绳先围一圈,再量绳子的长度。

组3:

我们也有一种不同的方法。

先在圆上做一记号,再把圆在尺子上滚一圈,就知道它的周长了。

②月牙形的周长:

组1:

在尺子上滚一滚。

组2:

月牙形不能滚。

应该用绳子围,再量的方法来完成。

组3:

其实我们把前两组的意见整合一下来量。

弯的地方用绳子围或在尺子上滚一滚,直的地方用尺子量,再将两部分长度加起来就可以了。

【在各小组争抢着汇报不同测量方法时,他们的思维得到启迪,想法得到完善,策略得到丰富,表达得到锻炼,自信心得到增强,体验更加深刻,操作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

巧妙渗透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为进一步探究打好基础】

③五角星、正方形及长方形的周长。

组1:

无论是五角星、正方形,还是长方形,只要先用尺子量每条边,再加起来就好了。

组2:

五角星只要先量出一个角上的一条边,再乘10就可以了。

正方形只要量出一条边,再乖4就可以了。

长方形则量出一条长和一条宽,再分别乖2相加就行了。

组3:

正方形的周长测量方法我们没有意见。

但五角星还有一种方法:

用尺子量一个角的两边长度之和,再乖5也可得到它的周长。

长方形只要先量出一条长与一条宽之和,再乖2也能得到它的周长。

【在学生探究出曲线围成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得到老师及同伴的肯定而得意之时,老师的择机引导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操作探究更加积极主动,方法更加灵活多样。

不但对五角星及正方形周长的测量找到多种有效的方法,而且观察发现、归类探究、操作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得以很好的体现,在突出方法多样的同时巧妙地进行着优化意识的培养】

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