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复习提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822901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2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史复习提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汉语史复习提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汉语史复习提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汉语史复习提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汉语史复习提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史复习提要.docx

《汉语史复习提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史复习提要.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语史复习提要.docx

汉语史复习提要

漢語史復習提要

 

第一節中國歷代學者對漢語史的貢獻

二、漢代語義方面的代表作:

《爾雅》、揚雄《方言》、許慎《説文解字》、劉熙《釋名》。

三、語音方面的代表作:

(一)韻書:

陸法言《切韻》、陳彭年等《廣韻》、丁度等《集韻》、周德清《中原音韻》、《洪武正韻》;

(二)韻圖:

《通志·七音略》、《韻鏡》、《切韻指掌圖》。

四、全面發展階段的代表作:

(一)字典:

《康熙字典》、《佩文韻府》、《駢字類編》、《經籍籑詁》;

(二)説文學:

説文四大家(段玉裁、桂馥、王筠、朱駿聲);(三)高郵王氏父子(王念孫、王引之);(四)章黄學派(章炳麟、黄侃);(五)古音學(陳第、顧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孔廣森、王念孫、江有誥、章炳麟、黄侃);(六)古文字學(羅振玉、王國維、郭沫若);(七)語法學:

馬建忠《馬氏文通》。

第二節漢語史的研究方法

一、歷史比較法:

歷史比較法是語言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

語言學成爲一門科學,就是從歷史比較法開始的。

第三節漢語史的根據

三、外語借詞和親屬語言:

漢語中的外語借詞和外語中的漢語借詞。

如漢語裏的古奉母,現代日語吴音(根據漢字從中國傳入日本的時代和地區不同,日本漢字的音讀分爲吴音[六朝時傳入日本的中國南方音]、漢音[隋唐時傳入日本的中國北方音]、唐音[宋以後傳入日本的中國南方音])都讀[b],古微母日語吴音都讀[m],可以旁證錢大昕“古無輕脣音”的説法。

“印度”是唐人譯名,唐以前譯作“身毒”或“天竺”,“竺”(知母)和“毒”、“度”(定母)音近,可證錢大昕“古無舌上音”的説法。

第四節漢語史的分期

1、漢語史的分期及各期主要特點:

(1)上古期,公元3世紀以前,即商周秦漢時期:

1.語音上,没有輕脣音和舌上音;聲調分舒(平聲、上聲)、促(長入、短入)兩大類,没有去聲。

2.詞彙上,以單音詞爲主。

3.語法上,判斷句一般不用繫詞;否定句和疑問句的代詞賓語通常要放在動詞前面。

(二)中古期,公元4到12世紀,即六朝唐宋時期:

1.語音上,輕脣音和舌上音産生;平、上、去、入四聲形成,大量古入聲字(長入)變爲去聲。

2.詞彙上,複音詞大量增加;四聲别義現象普遍加强;由於對外交流和佛教傳播,漢語詞彙中增加了相當數量的外語借詞和有關新詞。

3.語法上,繫詞“是”和新的判斷句廣泛應用;否定句和疑問句的代詞賓語普遍移到動詞後面;用“將”和“把”表示的處置式産生;帶關係語的“被”字句普遍應用;第三人稱代詞“他”産生;動詞時體系統開始出現。

(三)近代期,公元13到20世紀初,即元明清時期:

1.語音上,濁音聲母清化;[-m]尾消失,併入[-n]尾;入聲消失,併入平、上、去三聲;平聲分陰、陽兩類。

2.詞彙上,口語詞彙(包括方言詞彙)大量進入文學語言;元代書面語言裏出現了不少蒙語借詞;鴉片戰争以後吸收了大量外來詞,並根據外來概念創造了大量新詞。

3.語法上,時體助詞系統進一步完善;結構助詞“的”普遍使用;新的語氣詞系統形成。

(四)現代期,“五四”運動以來:

漢民族共同語(普通話)最後形成並進一步發展。

第五節語法發展的一般敘述

三、漢語的形態變化:

1.上古漢語以單音詞爲主,其曲折作用發生在聲母(疊韻)或韻母(雙聲)部分。

2.中古漢語的形態表現在聲調上,同一個詞,由於聲調的不同,就具有不同的詞彙意義和語法意義。

主要是靠去聲來和其他聲調對立:

名詞和形容詞轉化爲動詞、動詞轉化爲名詞、內動轉化爲外動、一般動詞轉化爲致動詞,轉化出來的詞讀去聲。

凡是字用本義、按照本音讀出的,叫做“如字”;凡用轉化後的意義、按照變化後的聲調讀出的,叫做“讀破”。

由於轉化後的意義大多變爲去聲,所以古人所謂“讀破”,也就是大多讀爲去聲。

3.近代漢語的形態表現在形尾上面。

第六節名詞的發展

一、名詞的發展主要表現在詞頭、詞尾上。

二、詞頭“阿”最早出現在西漢(可能來自上古的“伊”),大量使用在東漢以後,主要有五種情況:

1.置於人名、字或小名、小字前,如阿瞞、阿斗、阿蒙;2.置於親屬或親戚名稱前,如阿爹、阿爺、阿叔、阿妹;3.置於一般名詞前,如阿郎(男主人)、阿上(僧人敬稱)、阿禿(僧人鄙稱)、阿媛(美女);4.置於代詞前,如阿誰、阿儂、阿你、阿堵(這個);5.置於數詞前,表排行,如阿六、阿三等。

名词詞頭“阿”在六朝以及唐代應用相當普遍,宋元以後北方話逐漸不用,吴、粵等南方方言一直保存着(如魯迅小説中的“紅眼睛阿義”、“藍皮阿五”)。

三、詞頭“老”産生於唐代,是由形容詞虛化而來。

主要有五種情況:

1.置於稱謂前,如老兄、老姊、老哥、老弟、老婆(本指年老的婦人,稱妻子爲“老婆”是宋以後的事,如宋吴自牧《夢梁録·夜市》:

時運來時,買田莊,取老婆)、老公(《京本通俗小説·錯斬崔寧》:

你在京中娶了一箇小老婆,我在家中也嫁了箇小老公);2.置於姓或名前,如老元、老包、老孫、老可、老坡等;3.置於排行前,如老二、老六等;4.置於動物名前,如老鼈、老鴉、老烏、老虎、老鼠;5.置於事物名前,如老拳、老春(酒名)。

六、詞尾“頭”漢代已經出現,六朝普遍應用。

七、五四以後新興的名詞詞尾有“品”、“性”、“度”等。

第七節量詞的發展

一、單位詞(量詞)有兩種:

名量詞(事物量詞)、動量詞(行爲量詞)。

七、量詞作名詞詞尾(如船隻、車輛、官員)起源於宋元時代。

八、動量詞産生於漢代,

九、動量詞發展出來以後,動量詞和名量詞有一個區别:

名量詞一般在名詞前面,動量詞一般在動詞後面。

第八節數詞的發展

一、上古“兩”和“二”没有共同點,“兩”最初是表示天然成雙的事物。

從漢代開始,“兩”和“二”的範圍漸漸交錯起來,在某種程度上成爲同義詞,但“兩”和“二”的用途並不完全相等:

1.量詞前不能用“二”;2.零數和序數不能用“兩”。

三、上古的“復”等於現代的“再”,而上古的“再”等於現代的“兩次”。

在唐代,“再”由“兩次”的意義轉到“第二次”的意義,於是和“復”的意義接近,但還不像現代漢語的“再”能當“又一次”講。

到了後來,“再”就和“復”混用了。

圖示如下:

再(兩次)上古→再(第二次)唐代→再(又一次)近代

四、古今人對零數的概念是不一樣的。

在上古漢語裏,十是整數,十以下是零數,“十”一般不能直接和零數結合,中間要加上介詞“有”或“又”。

現代的零數是指零位,這“零”的概念和上古的“有”字並没有歷史的聯繫,它是近代纔産生的。

六、在上古時期,序數和基數是没有分别的,序數前不用“第”字。

“第”本作“弟”,是“次第”、“次序”(名)和“排位次”(動)的意思。

“第”用爲序數的詞頭始於漢代。

第九節人稱代詞的發展

一、上古人稱代詞:

第一人稱:

吾、我、卬、余、予、台(純粹指人,雙聲)

第二人稱:

汝(女)、爾、若、乃、而、戎(純粹指人,雙聲)

第三人稱:

其、之、厥(兼指事物,疊韻)

四、“吾”和“我”的分别:

“吾”用於主格和領格,“我”用於主格和賓格。

五、“汝”和“若”没有什麽分别。

“汝”和“爾”也看不出分别。

六、“其”用於領格,“之”用於賓格。

八、中古人稱代詞的發展,有兩件重要的事實:

1.原來人稱代詞的“變格”逐漸消失,“吾”與“我”在語法作用上已經没有分别,“其”也不專用於領格而可以用於主語和賓語。

2.第三人稱代詞出現了新形勢,即“伊”、“渠”、“他”。

“伊”字大約起源於第四到第五世紀。

“渠”字始見於《三國志》,是從“其”字變來的。

“伊”、“渠”在六朝、唐代很重要,到了宋代,由於“他”在口語裏的更普遍的應用,“伊”、“渠”遂很少見。

“他”字起源於唐代。

人稱代詞的“他”是從無定代詞的“他”來的。

“你”是從“爾”來的(爾→尒→伱→你)。

九、近代漢語人稱代詞的主要發展是形尾“們”字的産生。

形尾“們”的産生大約在十到十一世紀之間。

在書面語言上,“們”最初寫作“懣”(滿),後來寫作“瞞”、“門”、“們”。

到了元曲裏,它被寫成“每”。

第十節指示代詞、疑問代詞的發展

指示代詞

一、指示代詞“之”作定語,是近指,等於現代的“這”。

指示代詞“其”也作定語,是特指,略等於現代漢語的“那種”、“那個”。

四、指示代詞“這”産生於唐代,有時寫作“者”、“遮”、“只”(《敦煌變文集·歡喜國王緣變文》:

金殿乍聞皆失色,只言知了盡悲傷。

)、“拓”(《敦煌變文集·李陵變文》:

拓迴放,後定還來,小若不誅,大必有患。

)。

“這”應該是由指示代詞“之”字轉變而來。

五、指示代詞“那”也産生於唐代,應該是由指示代詞“爾”轉變而來。

六、在唐宋時代,和現代副詞“這麽”、“那麽”用法相當的有“能”、“能爾”、“能許”、“能樣”、“能底”、“能亨”、“能地”、“能箇”、“能如許”、“爾許”、“寧許”、“寧馨”。

這些都可能來自“爾”字。

“寧馨”可能是“爾”字的方言變形。

“寧馨”、“能亨”、“爾許”、“寧許”、“能許”等都是一聲之轉。

七、唐宋語録中的“恁麽”,就是後世的“那麽”。

但在最初的時候,“恁麽”既可以表示“那麽”,也可以表示“這麽”。

在宋元詞曲裏,“恁麽”只寫作“恁”(有時作“惹”(高明《琵琶記·牛相奉旨招婿》:

婆婆,我且問你,你挑着惹多些做什麽?

)、“偌”)。

或在“恁”後加詞尾“的”、“地”。

八、“這麽”、“那麽”出現較晚,但至遲清代已經出現。

“那麽”是“恁”的分音。

疑問代詞

九、疑問代詞分爲三系:

1.指人:

誰(疇)、孰;2.指物:

何(兼指人、處所)、曷、胡、奚(兼指處所);3.指處所:

安、惡(烏)、焉。

十四、南北朝時,出現了一個與“何”意義相同的“底”。

唐顔師古《匡謬正俗》認爲“何等”(漢荀悦《漢紀·成帝紀三》:

或問温室中樹皆何等木,(孔)光默然不應。

)省稱“等”(三國魏應璩《百一詩》之一:

文章不經國,筐篋無尺書。

用等稱才學?

往往見歎譽。

),“底”乃是“等”的音變。

十五、“什麽”産生於唐代,又作“是勿”、“甚麽”、“甚末”、“甚”。

除“什麽”外還有“遮莫”,又作“者麽”、“者末”、“折莫”等。

十六、現代漢語的“怎麽”,唐代只用“争”(“怎”的前身)表示,到宋代纔用“怎”字,同時産生了“怎生”、“怎麽(怎末)”、“怎的”等。

“怎麽”是“怎”的分音,正像“那麽”是“恁”的分音一樣。

和“争”同時的還有“作麽生”,“怎生”可能來自“作麽生”。

十七、現代漢語“哪”,直到五四時代還寫作“那”,和指示代詞“那”用同一字形。

實際上疑問代詞“那”産生於漢代,比指示代詞“那”(産生於唐代)要早。

疑問代詞“那”可能來自於上古疑問代詞“安”和“焉”。

“者”、“所”

第十一節動詞的發展

二、詞尾“得”字産生於唐代,來自動詞“得”字,即由“獲得”義轉化爲“達成”義,由“達成”義更進一步虛化,而成爲動詞詞尾。

三、現代漢語動詞形尾“了”和“着”表示動詞的情貌,“了”表示完成貌,“着”表進行貌。

四、和完成貌“了”有歷史關係的是“終了”(內動)、“了結”(外動)的“了”,這種“了”漢代已經出現,唐代以後逐漸虛化,真正的形尾“了”在南唐已經出現(因爲它緊貼動詞而且放在賓語前面),宋代漸多,元代以後已不説“做一件事了(這是語氣詞)”,而説“做了一件事”,從此動詞形尾“了”有了固定的位置。

五、形尾“着”是從“附着”義演變而來的。

真正的形尾“着”宋代已經存在,元代得到普遍應用。

第十二節形容詞和副詞的發展

二、上古形容詞和副詞的詞尾,有“如”、“若”、“然”、“爾”、“而”等。

“然”字的壽命最長,從《詩經》時代起,直到五四時代止,“然”始終在書面語言中用爲副詞詞尾。

“然”在成爲詞尾以前,應該是一個實詞,它本來是一個指示性的形容詞,略等於現代漢語的“這樣”。

連詞“然而”、“然則”的“然”和副詞“雖然”的“然”都是從這種“然”字來的。

三、形容詞詞尾(兼作一切定語的語尾)“的”的較早形式是“底”字,産生於唐代。

“底”是從“之”來的。

唐宋時期,另一形容詞詞尾是“地”,“地”和“底”是同一來源。

“地”和“底”的分工是:

“底”用於一般的形容詞詞尾和定語語尾,“地”用於連綿詞和副詞詞尾。

五、否定副詞“弗”和“勿”後面的動詞不帶賓語,而“不”和“毋(無)”後面的動詞帶賓語。

“弗”和“勿”、“不”和“毋(無)”都是一般性否定和禁止性否定的分别。

七、在先秦時代,“相”是帶有指代性的副詞,其基本意義是“交互”。

但也有特殊情況:

1.從詞彙意義説,有時候“相”只表示“遞相”的意思,並不表示“交互”;有時候“相”只表示單方面的行爲。

2.從語法作用説,有時候“相”所修飾的動詞是不及物動詞,這樣“相”也喪失了“交互”的意義,只是近似“大家”的意義。

第十三節介詞和連詞的發展

二、于、於、乎、諸:

“于”的原始意義只限於表示行爲發生的處所和時間以及對人的關係。

“于”是“於”的較古形式,“於”除了繼承“于”的原始意義外,還有新的用法:

1.“於”字前面所介的是形容詞;2.“於”字後面所支配的是整個謂語形式。

漢代以後,“于”和“於”的分别逐漸消失。

四、“以”字的主要用途是作爲工具語的介詞,這種用法從上古一直沿用到現代書面語。

上古時期,“所以”並不是連詞,而是兩個詞,它可以表示工具語,也可以表示原因。

真正連詞“所以”的産生,最可靠的證據是“所以”後面有主語。

五、“而”字的基本職能是聯結兩種性質或行爲。

在五四以前,“與”和“而”的分工是:

“與”聯事物,“而”聯性質或行爲。

“然而”當“但是”講,也是古代語法的殘留。

“然”是“如此”,“而”在最初的時候既用於反接,也用於正接,後來前者戰勝後者。

六、“則”一律用於正接,它和正接的“而”的分别是:

“而”用於簡單句,“則”用於緊縮句。

“然則”本来也是兩個詞,是“既然如此,那麽……就”的意思,後來凝固成爲連詞,當“那麽”、“由此看來”講。

七、五四以後,“和”代替了“與”,並且也用來聯結行爲或性質。

這個“和”是由動詞發展來的,最初是“拌和”的意思,晚唐後發展爲“連帶”的意思,最後發展爲連詞。

現代漢語“和”與“同”的區别在於:

前者用作連詞,後者用作介詞。

第十四節構詞法的發展

一、漢語構詞法的發展是沿着單音詞到複音詞的道路前進的。

漢語複音化有兩個主要因素:

1.語音的簡化;2.外語的吸收。

第十五節繫詞的産生及其發展

一、繫詞是在判斷句中把名詞謂語聯繫於主語的詞。

漢語真正的繫詞只有一個“是”字。

四、“是”是由複指代詞發展爲繫詞的。

複指代詞經常處於主語和謂語之間,遂逐漸演變爲繫詞。

漢語真正繫詞的産生,大約在公元一世紀前後,即西漢末或東漢初。

繫詞句在口語裏完全代替上古的判斷句,是中古時期的事。

中古繫詞句有兩大特點:

1.擺脱了語氣詞“也”,“是”成爲必要的而非可有可無的繫詞;2.繫詞“是”加否定副詞“不”,在口語裏代替了上古的“非”。

 

第十七節詞在句中的臨時職務

一、“致動(使動)”就意義上説,是使賓語所代表的事物據有某一性質、行爲,或成爲另一事物。

形容詞可以用作致動,如《老子》:

“古之善爲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名詞也可用作致動,如《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夫子所謂生死而肉骨也。

”內動詞也可用作致動,如《論語·先進》:

“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意動”就意義上説,是主觀上認爲賓語所代表的事物具有某種性質。

形容詞可用作意動,如《孟子·盡心上》:

“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名詞也可用作意動,如《穀梁傳·僖公八年》:

“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名詞用作副詞可分爲兩類:

1.取其形似,等於“像某物似的”;2.表示當作某一身份、某一資格等,等於“當作某物來(對待)”。

第十八節名詞的關係位

一、漢語的名詞(或名詞詞組)在句中可居於主位、賓位、領位、關係位。

凡名詞(或名詞詞組)直接和動詞聯繫(《莊子·庚桑楚》:

今吾日計之而不足,歲計之而有餘),或者放在句首(《論語·里仁》:

朝聞道,夕死可矣)、句末(《莊子·秋水》:

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以表示時間、處所、範圍,或者表示行爲所憑藉的工具、行爲之所由來等等,這種名詞(或名詞詞組)所處的位置就叫做關係位。

在這種位置上的名詞(或名詞詞組)就叫做關係語。

第十九節句子的仂語化

一、句子的仂語化主要有兩種結構方式:

1.主語和謂語中間插入介詞“之”;2.謂語結構和句子結構中插入“所以”。

第二十節使成式的産生及其發展

一、使成式是仂語(詞組)的一種結構方式,從形式上看,是外動詞帶形容詞(“修好”、“弄壞”)或內動詞(“打死”、“救活”);從意義上看,是把行爲及其結果在一個動詞性詞組中表示出來。

二、使成式在上古比較少見,因爲上古致動用法的作用和使成式相似。

使成式産生於漢代,逐漸擴展於南北朝,普遍應用於唐代。

第二十一節處置式的産生及其發展

一、處置式就形式而言,是用一個介詞性的動詞“把”把賓語提到動詞前面(“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就意義上説,它的主要作用在於表示一種有目的的行爲,一種處置。

二、處置式有兩種:

“將”字式和“把”字式。

處置式的産生大約在七、八世紀之間,中晚唐以後逐漸普遍。

第二十二節被動式的發展

一、真正的被動式先秦比較少見,其出現是春秋以後的事。

當時的被動式分爲三個類型:

“於”字句(《左傳·成公二年》:

郤克傷於矢)、“爲”字句(《論語·子罕》:

不爲酒困)和“見”字句(《論語·陽貨》:

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矣)。

“爲”字句和“見”字句的不同在於:

“爲”字和被動詞中間可以插入一個關係位名詞(即施事者);“見”字和被動詞中間則不能插進一個關係位名詞。

二、到漢代,被動式有新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兩種形式:

“爲……所”式(《史記·項羽本紀》:

漢軍卻,爲楚所擠)和“被”字句(《史記·酷吏列傳》:

錯卒以被戮)。

“爲……所”式是從先秦的被動式“爲”字句發展而來。

在表被動的情況下,“所”失去代詞性,而成爲外動詞的詞頭。

“被”字句大約萌芽於戰國末期,漢代普遍應用起來,“被”字作用大致和“見”字相當(《史記·屈原列傳》: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三、到中古時期,“被”字句用得更普遍,而且“被”字句也能插入關係語(《世説新語·言語》:

禰衡被魏武謫爲鼓吏),它在口語裏逐漸代替了“爲……所”式。

“被”字句帶關係語,奠定了現代漢語被動式的基礎,因爲現代漢語被動式絶大多數是帶關係語的。

到唐代,被動式又有新發展,“被”字前面有主語(間接受事者),動詞後面仍然有賓語(直接受事者),如醜女緣起變文:

娘子被王郎道着醜貌,校長抄襲被人抓住了把柄。

四、“被”本是名詞,引申爲動詞,有“覆蓋”義和“蒙受、遭受”義。

被動式的“被”字來自“蒙受、遭受”義,所以被動式的基本作用是表示不幸或者不愉快的事情。

在現代普通話一般口語裏,被動式已不再用“被”字表示,而是用“叫”“讓”“給”等字表示,它們的基本作用仍舊是表示不幸或者不愉快的事情。

五、被動式和處置式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動詞後面不帶賓語(“侵略軍被我們打敗了”、“我們把侵略軍打敗了”)。

帶關係語的被動式發展的結果,也和處置式一樣,同使成式結合起來(王郎既被唬倒、被王母捉下)。

第二十三節遞繫式的發展

一、有時一個句子裏可以包含兩次連繫,而第一次連繫的謂語的一部分或全部分又兼用作第二次連繫的主語。

這樣的句子結構就叫作“遞繫式”。

遞繫式主要有兩類:

賓語兼主語的遞繫式、謂語兼主語的遞繫式。

第二十四節語氣詞的發展

二、上古漢語用於陳述語氣的語氣詞,主要是“也”、“矣”二字。

其分工是:

前者表示一種狀況,後者表示一種過程;前者不着眼在時間因素,後者着眼在時間因素。

凡過去的事情用“矣”,没有發生的事情用“也”;“也”用於判斷句,“矣”用於敘述句。

中古以後,由於繫詞“是”普遍使用,“也”字在口語中的使用範圍逐漸縮小。

在近代漢語裏,語氣詞“的”(由語尾“的”變來)逐漸代替了語氣詞“也”;語氣詞“了”(由動詞詞尾“了”變來)逐漸代替了語氣詞“矣”。

三、上古疑問語氣詞主要有四個:

“乎”、“哉”、“歟(與)”、“耶(邪)”。

1.純粹傳疑:

乎(《論語·八佾》:

管仲儉乎?

)。

2.純粹反詰:

哉(《孟子·公孫丑下》:

豈予所欲哉?

)。

3.要求證實:

歟(與)、耶(邪)。

4.要求選擇:

乎、歟、耶。

四、“嗎”的較古形式是“麽”,“麽”應該是從“無”演變來的。

(白居易《問劉十九》:

緑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呢”的産生比“麽”晚得多。

在“呢”普遍應用以前,近代漢語裏有和“呢”大致相當的兩個語氣詞,即“那”和“哩”。

“那”一般表疑問,有時也表誇張語氣;“哩”一般表誇張,有時也表疑問。

吕叔湘認爲“呢”是“哩”的變形。

五、漢語語氣詞的發展有一個特色,就是上古語氣詞都没有流傳下來,代替它們的是來自各方面的新語氣詞,如來自語尾的“的”,來自形尾的“了”,來自否定詞的“麽”,來歷不明的“呢”。

第三十一節鴉片戰争以後的新詞

一、現代漢語新詞的産生,有兩個特點:

一是儘量利用意譯,二是儘量利用日本譯名。

第三十四節詞是怎樣變了意義的

一、詞義的引申:

引申是從本來的意義生出一個新的意義來,舊意義和新意義之間的關係是可以説明的。

如朝(zhāo,早晨)→朝見→朝向。

朝見→朝廷→朝代。

二、詞義的變遷,有三種情況:

1.詞義的擴大:

江、河、臉、雌、雄、轉。

詞義擴大後又縮小的:

細、蟲。

2.詞義的縮小:

瓦、穀、生、舅、姑。

3.詞義的轉移:

脚、玄、窮、誅、賞。

第三十六節成語和典故

一、所謂成語,是歷史上鞏固下來的固定詞組,它們不是仿古詞語,但它們是於古有徵的。

如:

壟斷、一視同仁、千篇一律、兼容并包等。

二、典故是把一段古代傳説或歷史故事壓縮成爲一個句子或詞組。

第三十七節漢語對日本語、朝鮮語、越南語的影響

一、漢語對日本語的影響:

1.至少在三世紀,漢字已傳入日本。

在日本,漢字的讀音有三種:

吴音(六朝時傳入日本的中國南方音)、漢音(隋唐時傳入日本的中國北方音)、唐音(宋以後傳入日本的中國南方音)。

2.日本漢字的讀音,有音讀和訓讀的分别。

音讀就是漢字的原音,是古代漢語傳到日本後,日本人依照他們的語音系統來讀出的。

訓讀實際上是一種“譯讀”,也就是把漢字念成日本字。

3.日本在創造自己的方塊字的時候,也會依照漢字的造字方法來創造。

4.日本字母也是由漢字省筆而成的。

日本字母有所謂片假名和平假名。

片假名等於漢字的楷書,是從漢字楷體減省而成;平假名等於漢字的草書,其形體和漢字的草書差不多。

5.漢語借詞在日本語裏非常發達,甚至在明治維新以後(十九世紀末期)被用爲構成新詞的基礎。

二、漢語對朝鮮語的影響:

1.秦漢以後,漢字在朝鮮逐漸通行起來。

五世紀以前,漢語大都只在上層統治集團通行。

到七世紀,出現了“吏讀”,漢字與朝鮮語開始結合,在民間普遍通行起來。

“吏讀”是用漢字詞按照朝鮮語法規則創造的一種書面語言,後來又發展成三種形式:

吏札、鄉札和口訣。

2.朝鮮語裏有大量漢語借詞,數量約佔整個朝鮮語詞彙的60%。

三、漢語對越南語的影響:

漢語從秦漢時期開始傳入越南,叫做古漢越語。

隋唐時期,漢語詞語大量借入越語,對越語的影響更大,應用更爲廣泛,叫漢越語。

漢語對越南語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方面:

1.漢字在越南長期使用。

越南語原來没有文字,漢代漢字傳入越南後,被確定爲越南的書面語言形式,歷時一千餘年。

13世紀,越南人創製了自己的文字——字喃,也還是根據漢字“六書”的原則並用漢字偏旁構成的,所以字喃其實就是越南化了的漢字。

2.大量越南語詞彙來自漢語。

越南語從漢語借去的詞,佔整個越南語詞彙的一半以上。

第三十八節中古語音系統

一、《廣韻》的36個聲母(隋唐時期聲母系統):

1.牙音:

見[k]溪[k‘]羣[g]疑[]。

2.舌音:

端[t]透[t‘]定[d]泥[n]知[ȶ]徹[ȶ‘]澄[ȡ]。

3.脣音:

幫[p]滂[p‘]並[b]明[m]。

4.齒音:

精[ʦ]清[ʦ‘]從[ʣ]心[s]邪[z]莊[ʧ]初[ʧ‘]崇[ʤ]山/生[ʃ]章[ʨ]昌[ʨ‘]船[ʥ]書[ɕ]禪[ʑ]。

5.喉音:

影[ø]曉[x]匣[ɣ]雲[ɣj]以/餘[j]。

6.半舌半齒音:

來[l]日[nʑ]。

(《簡明漢語史》126-128)

傳統36字母(唐末宋初聲母系統):

全清

次清

全濁

次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