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8226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公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速公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速公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速公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速公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速公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docx

《高速公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速公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docx

高速公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质量通病精细化控制要点

路基工程

一、填方路基滑坡、塌陷

表观现象

在半填半挖路段或跨越深沟、峡谷的高填方路段,土质材料填筑的路基容易出现滑坡、塌陷现象.

原因分析

a.路基基底存在软土层,且厚度不均匀。

b.填土速度过快,施工沉降观测、侧向位移观测不到位。

c.路基填筑层压实宽度不够或边坡二次贴补。

d.填筑材料含水量高或采用了透水性较差的材料填筑且处理不当。

e.路基顶面长期积水。

f.边坡较大路段未分层填筑.

控制要点

施工措施:

1。

填筑前认真查阅地质报告,对地面以下埋深较浅的软土层要处理到位.

2。

加强高填方填筑的沉降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高填路基应分层填筑,至少每填筑三层要测量一次中线偏位和填筑宽度。

保证填筑宽度。

4。

合理选择路基填料,严格控制填筑材料的含水量。

5。

路基填筑顶面满足排水要求,加强雨水和地下水的排除,提高路基水稳定性。

6。

严格控制填筑厚度,纵坡较大路段应开挖台阶分层填筑。

管理措施:

1。

在填筑前做好承载力试验,并报监理工程师认可。

2。

严格执行分项工程开工审批制度,路基填筑前应确定填筑材料、填筑厚度和碾压设备,逐级上报,经总监办批准。

3。

制定高填路基填筑作业指导书.

4.压实度每层必检,三层必报,监理验收.

5.明确填筑路段施工负责人、监理责任人,路基填筑完工之前不得随意换人.

二、桥涵构造物端部路基沉陷

表观现象

小桥涵、通道台背回填碾压不密实,造成沉降不均匀,桥头跳车,桥面混凝土与桥头路面出现陡坡或错台.

原因分析

a。

软土路基不均匀沉降,路基与构造物沉降量不一致。

b。

桥头填筑材料选择不当,填料水稳定性差.

c.未分层填筑,压实度未有效控制。

d。

桥头被雨水冲刷、淘空。

e。

结构物附近压实机械无法靠近,局部压实度不足。

控制要点

施工措施:

1.认真选择填筑材料,做好填筑材料的各项试验,严格控制填料粒径,禁止土石混填。

2。

填筑厚度力求最佳,压实设备满足要求,保证压实效果

3。

要求每层必检,监理抽检,并做好检测记录。

4。

桥头台背回填尽可能与路基填筑同步进行,压路机碾压不到的位置,采取水泥或石灰稳定,机械夯实。

5.做好桥头回填的防水和排水工作,防止雨水浸泡和冲刷。

管理措施:

1。

对桥头回填进行专项设计,增加台背回填长度,减少不均匀沉降对桥头的影响。

2.桥头回填作为分项工程单独划分,单独报验,要求资料齐全。

3.要求监理人员全过程旁站。

4。

发现回填厚度超标和压实度未满足要求,必须一返到底,重新回填,并对有关责任人严肃处理。

5.明确台背填筑施工负责人、监理责任人。

三、小桥涵、隧道结构混凝土表面外观质量差

表观现象

混凝土表面存在蜂窝麻面气孔、颜色不一致,有纵横向裂纹,模板接缝不平整,边角漏浆,墙面浮浆,混凝土强度低下;预制梁板底面不平整,振捣过度,有横向裂纹,勾缝脱落。

原因分析

a.集料级配差,拌合不充分,拌合设备落后.

b。

混凝土配比不符合要求,未能充分拌合,和易性差,坍落度控制不稳,水灰比未有效控制.

c.混凝土运输、浇注过程中发生离析现象,出现漏振或过振及浇注中断现象。

d。

泵送混凝土流量控制不准确,喷射不连续、不均匀。

e。

使用陈旧模板,且模板清理不干净,安装不牢固,不平整,模板刚度不够,止水带不密封,隔离剂涂抹不均匀。

f。

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边角处水分散失严重,局部强度低.

g。

预制梁板底模变形,插入式振捣器振坏底模。

h.勾缝砂浆强度低,水泥用量过多或过少,缝宽不均匀,缝底污染,未及时养生。

控制要点

施工措施:

1.选择干净规格的集料进行级配,拌合设备满足工程实际需要,拌合时间符合规范要求.

2.合理确定配合比,准确控制砂率和水灰比,保证混凝土坍落度稳定。

3.混凝土运输和浇注使用罐车及泵送,同一结构应连续不间断施工,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

5倍,振捣循序渐进,时间满足要求。

4。

严格按照检验频率对进场水泥的技术性质进行检验,严禁使用结块水泥。

5。

选择刚度好的钢模板,并加强支护,混凝土外露面一律使用不小于1m2新模板,模板表面干净整洁,模板之间衔接紧密、平整,接缝处设置止水带,隔离剂涂抹均匀,颜色一致。

6。

及时采用养生布覆盖养生,保持湿润和严密。

7.使用质地坚硬的底模,振捣棒应倾斜插入,防止触及底模。

8.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强度标准选择砂浆配比,勾缝前清扫干净,充分湿润,勾缝后及时养护.

管理措施:

1.针对小桥涵外观质量要求制定作业指导书。

2.明确构造物施工负责人、试验责任人、监理责任人,混凝土结构浇筑期间全过程旁站。

3。

建立首件工程验收制,制定小桥涵工程验收标准,未达到验收标准,由承包商自行拆除。

4.严格自检和报验程序,加大对混凝土质量和模板安装的检查,规范施工管理.

路面工程

四、沥青路面早期破损、车辙

表观现象

路面通车后出现早期破损、车辙、拥包、搓板病害,造成行车颠簸,雨天路面积水,影响行车舒适和安全。

原因分析

a.沥青面层设计厚度不合理。

b。

路面压实度不足,空隙率偏大。

c.路面面层与基层之间粘结不牢固,面层之间层间污染严重.

d。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沥青用量偏高。

e。

透层油或粘层油喷洒用量掌握不准,用油量偏大,油层偏厚。

f.沥青粘度偏低,宜高温软化.

g。

矿料级配不合理,嵌挤能力差,集料不坚硬、不清洁。

控制要点

施工措施

1.根据设计厚度,合理选择路面分层厚度进行施工。

2.保证沥青混合料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温度,压实及时,压实功达到要求,随时检测压实度.

3.统一设计方法和检测标准,采用S型密实级配.

4。

认真做好喷洒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洒油车的性能、行驶速度和出油量,控制油层厚度。

5。

采用高质量、高粘度的重交通道路沥青,上面层采用改性沥青,特殊爬坡路段中、下面层也可以采用改性沥青。

6.选择合理的矿料级配,提高集料的嵌挤力度。

7.采用坚硬、清洁的粗细集料,使用机制砂,减少集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

8。

采用重型压路机碾压,提高沥青路面的密水性,防止渗水。

9。

路线设计尽量减少纵坡,控制坡长;避免采用小半径曲线,防止侧向推移。

管理措施

1。

路面结构层形式、厚度须根据路线的具体情况合理设计,经专家充分论证,力争合理。

2.沥青路面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总监办审查批准,认真做好试验段总结工作。

3。

明确路面施工负责人、试验责任人、监理责任人,路面施工要全过程旁站。

4.路面平整度、压实度、厚度随铺随检,确保压实度达到要求,监理及时抽检,验收不合格必须返工处理。

5。

对进场材料质量按照检验频率认真检查,应储存一定数量的材料,杜绝随进随用。

五、半刚性基层过度开裂

表观现象

半刚性基层产生多处横向裂纹,严重时贯穿整个路幅,有时也产生局部解理裂纹;个别处由于路基或基层摊铺工艺原因出现纵向裂纹。

原因分析

a。

级配碎石中细集料偏多,石粉塑性指数偏高。

b.混合料在碾压时含水率偏大.

c.成型温度较高,强度形成较快。

d.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水泥用量偏高。

e。

养护不及时,养护方式不当,无法保证保湿养生。

f。

碎石中含泥量较高。

控制要点

施工措施

1.选择合格的集料,严格控制集料中的含泥量。

2.碎石级配应严格控制,最好接近级配范围的中值.

3。

应严格控制加水量,碾压时混合料的含水率不得超出最佳含水率的允许范围.

4.水泥稳定碎石应适当控制水泥剂量,保证混合料摊铺的连续性和均匀性,碾压及时。

5.跨年度工程,路面半刚性基层需要越冬时,应进行必要的覆盖。

6.半刚性基层铺筑时须待路基稳定之后进行。

管理措施

1。

认真做好试验段,及时总结施工经验,调整施工方案,保证所有基层施工质量.

2.明确基层施工负责人、监理责任人,及时做好抽样试验,保证过程质量控制,施工现场要全过程旁站.

3。

路面基层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总监办审查批准,每段基层施工完毕后,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验收不合格必须返工处理。

4.路面基层压实度随铺随检,确保压实度达到要求,监理及时抽检,验收不合格必须返工处理。

5。

认真做好进场材料检验,严格按照规定频率进行检查,不合格材料坚决清除场地.

桥梁工程

六、钢筋搭接焊焊缝不饱满、对焊不同心。

表观现象

搭接焊焊缝表面不平整、不饱满、不同心、有较大凹陷或焊瘤,接头处有裂纹,焊缝长度不足,有气孔和焊渣;闪光对焊接头不在同一轴线上,接头结合不良,有裂纹。

原因分析

a.钢筋端头不平顺,污染未清理,锈渣未清除干净.

b.焊接前端部没有预弯,钢筋搭接后轴线不在同一轴线上。

c.未设置焊接平台,焊接时钢筋不顺直,不在同一高度上。

d。

焊工没有资格证,未进行岗前培训。

e.雨雪天气施工,未搭建钢筋作业棚。

f。

未使用规定焊条,焊条质量不合格.

g。

电源电流不满足闪光对焊要求。

h.预热时间短,顶端压力不足。

i.电极钳口内杂物未清理干净,电极槽口宽度过宽。

控制要点

施工措施

1.钢筋必须经抽检合格,焊接试件必须试验合格。

2.钢筋加工前应调直,无局部弯曲;表面无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油渍、漆污、水泥浆、浮皮、铁锈等物应提前清除干净。

3。

箍筋弯制前应按照设计半径制作相应转盘,弯起应平滑、规则、成圆形.加强箍筋接头处采用双面搭接焊,焊接长度不得小于5d。

搭接接头钢筋的端部应预弯,使搭接钢筋的轴线位于同一弧线上。

4.搭接焊焊缝饱满,焊缝深度和宽度满足规范要求。

定位应采用2点固定,定位焊缝应离搭接端部20mm以上。

5.保证焊接地线与钢筋接触良好,主焊缝与定位焊缝应熔合良好。

6.闪光对焊必须保证焊机的电压和电流,电极钳口内杂物清理干净,调整电极钳口,拧紧夹具丝杠,调直钢筋端头。

7.增加预热过程,延长电流时间。

8。

保持试验顶端压力程度,顶端压力及时间满足要求.

管理措施

1.规范钢筋加工和安装施工工艺,发布钢筋加工作业指导书

2.加大对钢筋加工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坚决返工,对用于钢筋骨架的不合格钢筋坚决拆除。

3。

钢筋焊接工人必须持有焊工证书,无证人员不得从事焊接作业。

4。

设置焊接平台,焊接设备满足施工需要。

5.钢筋加工场地应搭建防雨篷,严禁雨天、雪天加工钢筋。

6。

焊接前要对焊接设备及电源认真检查,确保焊接质量.

七、桩头破除不完整

表观现象

桩头强度不足,混凝土中加有泥块,桩头混凝土有裂纹或破碎,桩顶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

原因分析

a。

在灌注水下混凝土时未按规范要求进行超灌或超灌高度不足。

b。

泥浆稠度大且回淤厚度大,造成混凝土与泥浆的混合层较厚。

c.灌注混凝土完成后,立即掏浆至设计高程,使泥浆掺入混凝土中.

d。

灌注结束后,导管提升太快。

e。

在混凝土强度未形成或未达到一定强度时进行凿除,使混凝土内部产生裂纹。

f。

擅自采用爆破法破桩头,造成对桩头爆破过度,使桩身上部出现碎裂。

g.破除桩头时,桩身钢筋任意弯曲或扭转。

控制要点

施工措施

1。

钻孔前,预埋钢护筒顶面高程要高于设计桩顶高程不小于1米.

2。

灌注前认真清孔,沉淀层厚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3.灌注完成后,护筒内混凝土不能扰动、掏挖,避免泥浆掺入混凝土中。

4.制备同体养生混凝土试块,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时,才能破除桩头。

5。

桩头破除仅限于使用简易机械和人工配合施工,严禁使用爆破法进行破桩头作业。

6.从高出桩头设计位置10厘米处,由四周向内凿除,桩头破除之后的形状应呈平面或桩中略有凸起.

7。

凿除桩头时,钢筋的弯曲角度不得大于30°。

管理措施

1.制定桩头破除作业指导书,规范施工方法和验收标准。

2.每座桥梁必须明确桩头破除施工负责人、监理责任人,桩头破除之后必须经监理统一验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