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竹脚手架规范模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8223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竹脚手架规范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版竹脚手架规范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版竹脚手架规范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版竹脚手架规范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版竹脚手架规范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竹脚手架规范模板.docx

《新版竹脚手架规范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竹脚手架规范模板.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版竹脚手架规范模板.docx

新版竹脚手架规范模板

1、总则

1.0.1为了在建筑施工落地双排外竹脚手架工程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特定本规程。

1.0.2本技术规程行之有效用于高度25m以下(含25m),用于施工荷载。

≤2KN/m2(不超过两层作业层)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的落地双排外竹脚手架之搭设、验收、安全检查评定的标准。

1.0.3搭设前根据本技术规程搭设要求,结合拟搭设工程立面特点,编制专项搭拆作业方案。

1.0.4落地竹脚手架搭设人员须经建设主管部门指定的机构对其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1.0.5严禁钢竹混用搭设。

1.0.6落地竹脚手架的搭设和使用除应符合本规程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行贿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0.1立杆

垂直竖向杆,系统向构成排架的承重杆件,俗称冲天杆、立柱、站杆、竖杆。

2.0.2外立杆

双排脚手架中离开墙体一侧的立杆。

2.0.3内立杆

双排脚手架中贴近墙体一侧的立杆。

2.0.4大横杆

按步层与立杆连接并平行于墙面的纵向承重杆,俗称纵向水平杆、顺水、牵杆。

2.0.5扫地杆

贴近地面,连接立杆根部的水平杆。

2.0.6小横杆

与立杆和大横杆相交连接内外立杆并垂直于墙面的水平杆件,是支承脚手扳的横梁,俗称横向水平杆、天杆、排木、牵杠。

2.0.7斜撑

设在竹脚手架外侧,并与地面成45°角的斜杆,上下连续设置呈”之”字形,加强脚手架的整体性。

2.0.8连墙杆(绳)

与墙体连接的横向杆件或拉结绳(φ6.5及以上的圆钢;8#及以上的双股镀锌铁丝;钢丝绳),防止脚手架横向侧移)。

2.0.9剪刀撑

附外排架上将立杆与大横杆交叉绑扎的杆件(与大横杆交叉成45°~60°角),又称十字撑。

2.0.10抛撑

设在脚手架底层外侧,并与地面成60°角,横向撑住脚手架的斜杆,防止脚手架向外倾斜。

2.0.11脚手板

铺设在小横杆上的竹架板、木架板,起架板功能。

2.0.12节点

不同杆件相互交叉绑扎连结的部位。

2.0.13绑扎绳

杆件相互绑扎成架的材料。

2.0.14双排外竹脚手架

双排外竹脚手架是里外两侧均设立杆,稳定性较好的一种脚手架。

2.0.15脚手架高度

从立杆底座下皮至架顶栏杆上皮之间的垂直距离。

2.0.16脚手架长度

脚手架纵向两端立杆外皮间的水平距离。

2.0.17脚手架宽度

脚手架横向两侧立杆外皮之间的水平距离。

2.0.18横杆步距

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

2.0.19立杆间距

脚手架相邻立杆之间的中心距离。

2.0.20立杆纵(跨)距

脚手架立杆中心的纵向距离。

2.0.21立杆横距

脚手架立杆中心的横向间距。

2.0.22作业层

上人作业的脚手架铺板层。

2.0.23安全网

用来防止人、物坠落,或用来避免、减轻坠落及物击伤害的网具。

本规程所用安全网的网目密度不低于800目/100cm2。

2.0.24平网

安装在架体内、同步大横杆与大横杆之间的安全网。

2.0.25系绳

把安全网固定在支撑物上的绳。

2.0.26边绳

安全网与安全网连接的绳。

2.0.27筋绳

为增加安全网强度而有规则地穿在安全网体上的绳。

3、施工准备

3.1材料要求

3.1.1落地竹脚捭架使用的竹子应为3年以上7年以下生长期,长5m以上,壁厚6mm以上竹杆或经搭设连续使用保持韧性,表皮为青或黄色的竹杆。

不得使用弯曲不直、青嫩、枯脆、刀伤、腐烂、虫蛀以及裂纹连通两节以上的竹杆。

使用时竹杆两头应在竹节处裁据平。

3.1.2落地竹脚手架各杆件有效使用段内小头直径均应不小于60mm。

3.1.3绑扎绳分纤维编织带和镀锌铁丝两种,纤维编织带系特制聚丙经过拉丝制成,其规格一般为6×0.7m(宽度×厚度),单根拉力不小于310N,根据绑扎需要裁成定长。

绑扎连接点的镀锌铁丝,常见双股10#和12#镀锌铁丝,使用时不允许用火烧、次品和锈蚀严重的镀锌铁丝。

3.1.4竹脚手架中所有的绑扎材料均不得重复使用。

3.1.5脚手板的材料要求

1板厚:

不小于5cm;

2板长:

2.0~3.0m;

3板宽:

0.2~0.3m。

3.2搭设设备

3.2.1搭设前根据本规程搭设要求,结合拟搭设工程立面设计,按下列要点编制搭设作业构造方案。

1确定立杆的各段间距、架宽,结合建筑立面外伸、内缩的要求,标定不同层的步高及需要留洞位置等;

2根据建筑物结构确定连墙杆使用材料、连结方法和位置;

3特殊的搭设方法和安全防护与封闭要求。

3.2.2检查竹料的质量,对符合品质要求的竹子进行分类和配料。

不符合的退场或裁锯留取可用部分。

3.2.3编制材料进出场计划,拟用材料堆放在通风处,短材(小横杆)宜棚内存放。

3.2.4检查绑扎绳材料合格证或复检证明。

3.2.5检查落实使用材料和机具是否符合要求。

3.2.6材料及工具检查按照进料批次进行,并作好记录。

3.2.7组织经培训有上岗证的搭设人员,学习领会工程搭设作业方案。

3.2.8搭设前应先清除施工现场的障碍物,在脚手架搭设范围内,认真分层夯实回填土,并浇筑混凝土垫层。

4、施工操作工艺

4.1施工流程

4.1.1搭设按步层顺序由下到上进行,按步层完成及时封端或同层闭合,搭设的顺序如下:

确定立杆位置→地面硬化处理→竖立杆→绑大横杆(扫地杆)→绑小横杆→铺脚手板→绑栏杆→绑抛撑、斜撑、剪刀撑等→设置连墙点→设置安全网。

4.2搭设方法和质量标准

双排外脚手架的组成和构造参数。

1组成

双排外脚手架由立杆、大横杆、小横杆、剪刀撑、抛撑等杆件组。

2构造参数

双排外脚手架的构造参数。

见表4.2.1

表4.2.1双排外脚手架的构造参数单位m

用途

内立杆至墙面距离

立杆间距

大横杆

步距

小横杆伸出立杆的距离

操作层小横杆间距

横向

纵向

装饰

150

800~1000

≤1000

1500~1800

100~150

≤750

4.2.2双排外脚手架搭设高度不超过25m。

4.2.3按照工程搭设作业构造方案,现场进行立杆标定,立杆标定应做到转角(含阴、阳角)洞口两侧设杆,实际墙段不是间距整数倍数时,根据允许偏差调整。

4.2.4地面硬化处理:

在脚手架搭设范围内,将原有回填土认真分层夯实,并在夯实的地面上浇筑不小于100mm厚的C15混凝土垫层。

4.2.5绑立杆:

立杆应小头朝上,上下垂直。

搭设到建筑顶端时,内立杆要求低于檐口0.4~0.5m,外立杆要求高出檐口:

平层顶为1~1.2m;坡屋顶不小于1.5m。

顶端立杆应小头朝下,为使立杆顶端齐平,可将高出的立杆向下错动。

先竖内排两端头的立杆,再立中间的立杆,外排立杆照内排立杆依次进行。

立杆竖好后,应纵向成行,横向成方,杆身垂直。

立杆有轻微弯曲时,其弯曲面应顺纵向方向,既不能朝墙面也不能背墙面,以保证大横杆能与立杆接触良好。

立杆必须按规定进行接长,相邻两立杆的接头应上下错开一个步距。

立杆的垂直偏差:

脚手架顶部向内水平倾斜不得大于架高的1/250、且≤100mm,不得向外倾斜。

4.2.6绑扫地杆:

在立杆底部加绑扫地杆且离地面高度不大于300mm。

4.2.7绑大横杆:

脚手架两端横杆的大头应朝外。

绑扎第一步架的大横杆时,应检查立杆垂直度、基础是否牢固。

同一步架的大横杆大头朝向应一致,上下相邻两步架的大横杆大头朝向应相反,以增加脚手架的整体稳定。

大横杆绑扎在立杆的内侧,沿纵向平放。

大横杆必须按规定进行接长,接头置于立杆处,接头位置应上下、里外错开一倍的立杆纵距。

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脚手架总长度的1/300,且不大于200mm。

4.2.8绑小横杆:

小横杆垂直于墙面,位于大横杆之上,靠近立杆的小横杆应绑扎在立杆上。

操作层的小横杆应加密,并绑扎在大横杆上,其间距不大于750mm。

4.2.9铺脚手板:

脚手板绑扎在小横杆上。

操作层脚手板必须满铺,每块脚手板与小横杆绑牢。

搭接必须在小横杆上,脚手板端伸出小横杆长度为100~150mm,严禁出现探头板。

4.2.10绑抛撑:

抛撑与地面成45°~60°角。

脚手架搭设到3步架高,而墙面暂时无法设置连墙点,其架高低于10m时,则每隔5~7根立杆应设置抛撑一道。

抛撑底脚埋入土中深度不得少于500mm。

土中底部应夯实,并加硬垫块。

4.2.11绑斜撑:

斜撑设置在脚手架外侧转角处,与地面成45°角倾斜。

脚手架纵向长度小于15m或架高小于10m时可设置斜撑代替剪刀撑,从下而上连续设置,呈”之”字形。

4.2.12绑剪刀撑:

剪刀撑设置城脚手架外侧,与地面成45°~60°角交叉。

从下至上与脚手架其它杆件同步搭设。

杆件的交叉点要互相绑扎,与立杆交叉绑扎点间距不得大于4.5m。

脚手架端头及转角处必须设置剪刀撑,中间每隔10m净距设置一道剪刀撑,宽度为4倍立杆纵距。

能够根据需要设置间断式剪刀撑或纵向连续式剪刀撑,剪刀撑的最大跨度不得超过4倍的立杆纵距。

4.2.13设置连墙点:

脚手架高度超过7m时,随脚手架的搭设设置连墙点。

连墙点设置在外排立杆与大横杆交点处,绑扎在外排立杆与大横杆上,呈梅花形交错布置,将脚手架连接在建筑物上,连接处既要承受压力又要承受向内向外的拉力。

两排连墙点的垂直距离为2~3步架高,但不小于4m,两排连墙点的水平距离不大于4m,每16m2至少一个连墙点。

转角两侧立杆和顶层排架必须设置连墙点。

混凝土结构墙、梁、柱部位,可预埋钢筋环或膨胀螺栓;混合结构承重砖墙部位可在内侧布置短竹杆,用8#镀锌铁丝双股穿过钢筋环或将短竹杆与外侧立杆绑牢,承受拉力。

利用小横杆顶住墙面,承受压力。

窗洞口处采用2根竹杆夹墙,将小横杆与夹墙杆绑扎。

4.2.14护栏和挡脚板:

脚手架搭设到三步架上,操作层必须设防护栏杆和挡脚板,护栏高1200mm,挡脚板高180mm,中间500mm~600mm加设一道水平栏杆。

4.2.15搭设作业时,人应站在下位内绑扎上部杆件,做到安全作业。

4.2.16搭设时材料向上传送,尽可能借助现场的垂直起重设备,当机械不能利用时,能够人工分段向上传递或手动小滑轮提升。

4.2.17设置安全网:

按照《安全网》GB5725-97规定进行。

安装时注意以下事项

1安全网上的每根系绳都应与支架系结,四周边绳(边缘)应与支架贴紧,系结应符合打结方便,连续牢固又容易解开,工作中受力后不会散脱的原则。

有筋绳的安全网安装时还应把筋绳连接在支架上。

2平网网面不宜绷得过紧,平网与下方物体表现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3m,两层平网间距离不得超过10m。

3立网网面应与水平面垂直,并与作业面边缘最大间隙不超过10cm。

4安装后的安全网应经专人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3杆件的连接和绑扎方法

4.3.1脚手架各杆件交叉点应单独相互搭接,绑扎方法有以下方式。

1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