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题d744.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822101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模拟题d74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模拟题d74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模拟题d74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模拟题d74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模拟题d74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模拟题d744.docx

《高考模拟题d74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模拟题d744.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模拟题d744.docx

高考模拟题d744

高考模拟题

高三

2012-02-0617:

02

高考模拟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三题)(6分)

(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谈笑间,                      。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2)连峰去天不盈尺,                。

飞湍瀑流争喧豗,                    。

(李白《蜀道难》)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杜牧《阿房宫赋》)

(4)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               。

(《卫风.氓》)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2—4题。

卓茂

卓茂字予康,南阳宛人也。

性宽仁恭爱。

初辟丞相府史,事孔光,光称为长者。

时尝出行,有人认其马。

茂问日:

“子亡马几何时?

”对日:

“月余日矣。

”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默解与之,挽车而去,顾日:

“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

”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

后以儒术举为侍郎,给事黄门,迁密令。

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口无恶言;吏人亲爱而不忍欺之。

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肉遗者,茂辟左右问之日:

“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将平居自以恩意遭之乎?

”人日:

“往遗之耳。

”茂日:

“遗之而受。

何故言邪?

”人日:

“窃闻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吏不取人。

今我畏吏,是以遗之,吏既卒受,故来言耳。

”茂曰:

“汝为敝人矣。

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

今邻里长老尚致馈遗,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

吏顾不当秉威力强请求耳。

凡人之生,群居杂处,故有经纪礼仪以相交接。

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阃邪?

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

”人日:

“苟如此。

律何故禁之?

”茂笑日:

“律设大法,礼顺人情。

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以律治汝。

何所措其手足乎?

一门之内,小者可论,大者可杀也。

且归念之!

”于是人纳其训,吏怀其恩。

(《后汉书?

卓茂传》,有改动)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幸至丞相府归我        幸:

希望。

B.后以儒术举为侍郎      举:

推举。

C.茂辟左右问之曰        辟:

躲避。

D.岁时遗之,礼也        遗:

馈赠。

3.全部表现卓茂“宽仁恭爱”的一组是(  )(3分)

①举为侍郎,给事黄门。

             ②心知其谬,默解与之。

③视人如子,举善而教。

             ④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

⑤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

    ⑥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①遗之而受,何故言邪?

(3分)

译文:

                                                             

②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

(3分)

译文:

                                                               

③以律治汝,何所措手足乎?

(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诗歌阅读。

(6分)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渡湘江   (唐)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清)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

“情能移境,境亦能移情。

”杜审言(645?

——708)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

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

这首诗是他在这次流放途中写的。

(1)结合吴乔的评价,从内容和艺术手法角度谈谈“今春花鸟作边愁”一句特点(3分)

                                                                        

                                                                        

(2)说明“独怜京国人南窜”在整首诗中的作用。

(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

(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

(10分)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5分)

A.“并不是我们爱闹事,我们本来在学堂里头好好地读书,我们这回的运动也不过是自卫的运动。

我们无缘无故地挨了打,当然不肯随便了结……”觉慧忍住气和平地分辩道。

觉慧背着祖父参加学生联合会的活动,上街游行,散发传单。

克安向高老太爷告知此事,于是他被叫来训话,遭到高老太爷严厉训斥,声称不许他再出去参加学生运动。

觉慧没有屈服于祖父的不合理要求,据理力争。

(《家》)

   B.马达声音响了,一八八九号汽车开路,已经动了,忽然吴老太爷又锐声叫了起来:

“《太上感应篇》!

   1930年一天,吴荪甫和杜竹斋等人迎接由乡下来的父亲吴老太爷。

到了吴公馆后不久,吴老太爷两手紧紧抱着《太上感应篇》,眼前出现了各种幻觉,客厅里各色的灯在旋转,古怪的家具,时髦的女人不停地跳着……最终突发脑溢血气绝身亡。

(《子夜》)

   C.葛朗台因为欧也妮赠予情人全部私蓄而狂怒,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

欧也妮在痴情的期待中损耗了青春,最终等到的却是发财归来而移情别恋的负心汉,她悲痛欲绝。

(《欧也妮?

葛朗台》)

   D.华雄被关羽斩了之后,吕布亲自出马,无人能敌。

关羽冲出和他交锋50多回合不分胜负,张飞上来夹攻,30回合战不倒吕布。

刘备也上来助战,三英战吕布,打得非常激烈。

吕布虚刺刘备一戟便败退。

(《三国演义》)

   E.大路上赶来了两群羊。

堂吉诃德把公羊、母羊的叫唤,当成是“萧萧马嘶、悠悠角声、咚咚鼓响”,把羊群看成是出现在他面前的左右两支军队。

这是对堂吉诃德“大战羊群”情节的描写。

他用长枪向羊群乱刺,也被牧羊人乱石打倒。

等到牧羊人走后,桑丘才把他扶了起来。

堂吉诃德对他说,自己被魔法师作弄了。

魔法师由于妒忌他胜利,便把敌对的两军变成两群羊。

(《堂吉诃德》)

7、简答题。

(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请写出一个源于《三国演》的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2)简述堂?

吉诃德的一个滑稽好笑的冒险故事

                                                                         

                                                                     

(二)文化经典阅读。

(6分)

8.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6分)

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

“请问其目①。

”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

颜渊篇》)

  [注]①目:

纲目,条目,具体要点。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以仁来规定礼,认为依仁而行就是礼的根本要求。

B.“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就是说行仁德全在于自己,不在他人。

表明了孔子对待人生所采取的积极进取态度,一个人能否为“仁”根本上在于自身能否自觉做到“克己复礼”。

C.“克己复礼”的“克”是克制、约束、抑制的意思。

“己”,自己,这里指一己的私欲。

“复”的意思是回复。

D.仁是儒家学说中含义非常广泛的一种道德观念,包括了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内容。

“礼”,人类社会行为的法则、标准、仪式的总称,包括了社会生活中为大家所共同遵守的一整套的礼节仪式;包括了人们相互之间表示尊敬谦让的言语或动作;也包括社会上通行的法纪、道德和礼貌。

(2)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礼”与“仁”具有怎样的关系?

(用自己的话回答)  (3分)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1题。

天才与对称   【法】雨果

天才与凡人的不同之处,在于所有的天才都具有双重性,恰如意大利哲学家杰洛墨?

卡尔当所说,红宝石与水晶玻璃之别,就在于红宝石具有双重折射。

天才与红宝石一样,都有着双重反光,双重折射。

在精神与物质领域,此种现象彼此相同。

我不知红宝石这种钻石中的极品是否真的存在,这尚有待于论证。

但古时的炼金术对此作了肯定,于是,化学家们便开始了艰难的寻求。

但天才却确确实实地存在于我们周围。

只需读过埃斯库罗斯和尤维纳尔的第一行诗,我们便可以发现这种人类的“红宝石”。

天才身上的双重反光现象,把修辞学家所称做的对称法上升到了最高境界,这便是从正反面去观察事物的至高天上的才能。

莎士比亚更孜孜不倦于追求诗句的对偶。

因此,只透过他的某一特点来评价他整个的人,而且是像他这样一个人,是不公正的。

事实上,莎士比亚就像所有真正伟大的诗人一样,无可争辩地应当获得“酷似创造”这个赞语。

而何谓创造呢?

这便是善与恶。

欢乐与忧伤、男人与女人、怒吼与歌唱、雏鹰与秃鹫、闪电与光辉、蜜蜂与黄蜂、高山与深谷、爱情与仇恨、勋章与耻辱、规矩与变形、星及与庸俗、高尚与卑下。

世界上永恒的对称就是大自然。

从其中所产生的反义语的对称,充满在人的一切活动中——既存在于寓言与历史,也存在于哲学与语言。

你成为复仇女神,人们便称作为欧莫尼德斯;你武杀生父,人们便称你为菲罗帕特尔;你成为一名功勋卓著的将军,人们便将你明称为“小小的班长”。

莎士比亚的对称遍存于他的作品,无处不有,俯拾皆是。

这种反衬普遍存在:

生与死、冷与热、公正与偏斜、天使与魔鬼、苍穹与大地、鲜花与雷电、音乐与和声、灵魂与肉体、伟大与渺小、宽广与狭隘、浪花与泡沫、风暴与口哨、灵魂与鬼影。

正是基于这些人世间遍存的冲突,这种循环交替的反复,这种永存不变的正反,这种最为基本的对照,这种普遍而永恒的矛盾,画家伯伯朗才构成了他的明暗,雕塑家比拉内斯才创造了他的曲线。

若要想将对称从艺术中除去,那你就先将它从大自然中剔除一尽吧。

9、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天才的艺术家善于描写生活中的对称,并且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

   B、埃斯库罗斯和尤维纳尔的第一行诗,集中体现了天才诗人在精神与物质领域的双重反光。

C、莎士比亚确实孜孜不倦于追求诗句的对偶,但如果只透过他的这一特点来评价他整个的人,是不够公平的。

D、“创造”就是善与恶、欢乐与忧伤……是充满于世界的永恒的对称。

E、复仇女神欧墨尼德斯,武杀生父的菲罗帕特尔:

正是基于这些人世间遍存的冲突,这种永存不变的正反,构成了莎士比亚笔下闪光的艺术形象长廊。

10、(l)“所有的天才都具有两重性”,这“两重性”指的是什么?

(2)莎士比亚的“两重性”是怎样表现的?

(3分)

答:

(1)                                                        

  

(2)                                                        

11、“若要想将对称从艺术中除去,那你就先将它从大自然中剔除一尽吧”,作者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3分)

答:

                                                           

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15分)

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

不能全选。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14题。

高原,我的中国色   乔 良

    东亚细亚的腹地,一派空旷辽远,触目惊心的苍黄。

连那条从巴颜喀拉的山岩间夺路而来的大河,也暴烈地流泻着一川黏稠的黄色!

这就是高原。

黄土高原。

   浑黄的天地间,走来一个黄皮肤的老者。

看不清他的面孔,听不清他的声音,只有那被黄土染成褐色的长髯在被太阳喷成紫色的浮尘中飘拂……老者身后,逶迤着长长、长长一列只在身体的隐秘处裹着兽皮的男人和女人。

   一棵巨大的柏树,便在这人群中生下根来。

所有黄皮肤的男人女人和他们的后人,都把这巨树唤作轩辕柏。

它的根须像无数手指抠进黄土,扎向地心,用力合抱住整个儿的高原。

   始皇帝横扫六合的战车,汉高祖豪唱大风的猛士,倚在驼峰上西出阳关的商旅,打着呼哨、浑身酒气的成吉思汗的铁骑,和五千年的岁月一道,从这金子样的高原上骄傲地走过去,走过去,直到……

   暮云垂落下来,低矮的天地尽头,走来一个小小的黑点。

一个军人。

   他站在一架冲沟纵横、褶皱斑驳的山梁上。

残阳把他周身涂成一色金黄。

他伸出手臂,出神地欣赏着自己的皮肤。

金黄的晖光从手臂上滑落下去,掉在高原上。

一样的颜色。

他想,我的肤色和高原一样。

   豪迈的西风从长空飒然而至。

他的衣襟和裤角同时低唱起喑哑而粗犷的古歌。

刹那间,他获得了人与天地自然,与遥远的初民时代那种无缝无隙的交合。

是一种虚空又充实,疏朗又密集,渺小又雄大的感觉。

   他不禁微微一笑。

然而,只一笑,那难以言喻的快感消退了。

渐渐塞满胸壑的,是无边的冷漠,莫名的苍凉。

竟然没有一只飞鸟,竟然没有一丛绿草。

只有我,他想。

我和高原。

于是他又想,这冷漠、这苍凉不仅仅属于我,还属于遗落在高原上的千年长史。

   畏惧盗寇的商贾们抛离了驼队踩出的丝绸古道。

面对异族的武夫们丢弃了千里烽燧和兵刃甲胄。

一路凄惶,簇拥着玉辇华盖,偏安向丰盈又富庶的南方。

那叫人柔肠寸断的杏花春雨呵,竟把炎黄子民们孔武剽悍的魂魄和膂力一并溶化!

而历史,却在某个迷茫的黄昏,被埋进深深的黄土。

   他感到胸口有一团东西被揪得发疼。

他想喊。

他想站到最高的那架山梁上去,对着苍茫的穹窿嘶喊:

   难道华夏民族所有的武士,都走进了始皇陵兵马俑的行列?

   没有风。

没有声息。

高原沉默着。

   一块没有精壮和血性汉子的土地是悲哀的。

   他想起了他那些戴着立体声耳机、抱着六弦琴横穿斑马线的兄弟们。

他们全都身条瘦长,脸色煞白,像一根根垂在瓜架上的丝瓜。

他们要去参加这一年中的第三百六十七次家庭舞会了吧?

他们的迪斯科跳得真好。

他们忧郁的歌声真动人。

但,他们只从银幕上见过高原和黄土。

他们不知道紫外线直射进皮肤和毛孔时的滋味,更不知道那黄土堆成的高原上埋着的古中国。

   可那才是中国,那才叫中国。

在病榻上呻吟了八百年,又被人凌辱了二百年的,不是真正的中国。

真正的中国是闪着丝绸之光、敦煌之光,修筑起长城,开凿出运河,创造了儒教、道教,融合了佛教,同化了一支支异族入侵者的中国。

   真正的中国是一条好汉。

这裸着青筋、露着傲骨的高原也是一条好汉。

   他想,我也该是这样的汉子。

   他想,有了这样的男子汉,高原,这金子似的高原便不会死去。

因为轩辕柏在这里扎着一根粗大的、深邃的根茎。

   这个人,这个军人,就是我。

12、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残阳把他周身涂成一色金黄”,他为自己有着与“金子样的高原”同样的颜色而自豪,他为做一个中国人而骄傲。

   B.“他”站在黄土高原上,看到“竟然没有一只飞鸟,竟然没有一丛绿草”,深感植被破坏严重,内心无比冷漠,苍凉。

   C.丰盈富庶的南方,柔肠寸断的杏花雨象征了温柔安逸、没有血性的土地,消磨了一代代中国人慷慨悲歌之气,积极进取之心。

   D.“他”想呼喊,仅仅因为现代人的苍白无知,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所以他的大声呐喊是希望唤回高原的血性来。

E.全文语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在凛然傲气中又渗透着无限的历史苍凉感,如同一幅黄昏时分的画卷,述说着遥远的历史又翘首期待着美好的明天。

13.“是一种虚空又充实,疏朗又密集,渺小又雄大的感觉。

”作者同时将三组反义词语用来描写这种感觉,从整体上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

(4分)

                                                                         

                                                                     

14、请简要分析文中“轩辕柏”的象征意义。

(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14题。

《草原上的小路》序

   如在夏天,火伞高张,居斗室者挥汗如雨,坐立不安,忽然乌云蔽日,而闷热更甚;俄而狂风大作,电雷交加,沛然下雨,终于是倾盆大雨,刹那之间,暑气全消。

这是人人都有过的经验,我以为小说也有像这样的。

   又如静夜不眠,忽有萧声,自远而来,倾耳听之。

萧声如小儿女絮语,又如百尺高楼,离人怀念远方的亲人,又有如千军万马,自近而远。

这不是人人经常都有,但偶然会有的经验,我以为小说也有像这样的。

   收在这本小册子的茄志鹃同志的近作,就像是静夜萧声。

这也许是我的偏见,虽是偏见,愿述其所以然。

我以为,小说的风格倘如暑天雷雨,淋漓尽致,读者抚掌称快,然而快于一时,没有回味。

小说的风格倘近于静夜箫声,初读似觉平凡,再读则从中几处显出不平凡了,三读以后则觉得很深刻。

我称这样的作品是耐咀嚼,有回味的。

   这本小册里的作品,兼备各体,题材亦多种多样;故事不平铺直叙,而是曲折有致,先后落回;人物虽寥寥数笔,仍是个活人。

论写作时间,除了《实习生》写于1956年至1957之间,应称为旧作(但此番发表时,经过作者的修改,所以也可算是近作,故没有十年浩劫的烙印),此外各篇,无论短长,大部分带着烙印。

但作者并不正面写十年浩劫,而是写十年浩劫后解放了的大小干部的心理状态。

从这里,我们看到经过十年浩劫的人们,其所感受是各种各样的,也就是说,在他们身上呈现的烙印是各种各样的。

我以为这样的写法,比诸正面写十年浩劫,更发人深思,更耐人咀嚼。

这也许仍是我的偏见,但既有此偏见,仍应不自秘藏,愿公诸于世,希望高明的读者进而教之。

12、对下列文章中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序文采取象征比喻法。

首先浓墨重彩勾画了两种自然境界,然后以情景逼真的自然之象比拟神驰意走的创作之境,表现了作者对含蓄蕴藉艺术风格的推崇和赞誉。

   B、作者在1、2两节,采取情境描述法,没有赘语和议论,而是起笔即景,缘景入境,有声有色地描绘了生活中的两种不同的境界。

   C、文章第1节中有“火伞高张”之闷热与“暑气全消”之凉快的正面衬托,第2节中有“儿女絮语、高楼怀念亲人”到“千军万马奔腾”的逆向对比,构成了描写上的回环摇曳,增强了语言的音色美和节奏感。

D、文中描写两种自然境界比喻两种艺术风格,属纵向呼应;论述侧面写十年浩劫比正面写“更发人深思,更耐人咀嚼”,属横向映衬。

全篇运用对比方法,层层铺垫,贯彻始终,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

E、序文从两种景物、两种境界、两种体验、两种扭力的映衬比较中,表现作者对“暑夜雷雨”变幻澳忽的批评,对“静夜萧声”深速悠远的赞美,熔铸了批评大家对艺术美的深刻理解和热烈崇尚。

13、茹志鹃散文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不超过30字)(4分)

答:

                                                               

14、第3节中“这也许是我的偏见”,这里的“偏见”的含意是什么?

第4节中“这也许仍是我的偏见”,这里的“偏见”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不超过60字)(6分)

答:

                                                               

                                                                      

五、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5、从2004年开始,我国有些省份在高考前要求每个考生必须签订诚信协议。

2005年全国研究生考试也开始签订诚信协议。

某老师为更好地贯彻诚信考试的精神,要求学生平时就养成严于律己、自觉守纪的良好考风。

在一次考试中,他发下试卷,在黑板上写下一句话:

“                              ”然后就离开了,后来同学反映效果很好,比有老师监考还自觉些。

如果你是老师,黑板上的那句话该如何去写才既不伤学生自尊,又会使他们自觉去做试卷。

(3分)

答:

                                                      

1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第①②小题。

(7分)

2004年,以陈水扁为首的台湾当局变本加厉地进行“台独”分裂活动;去年春夏之交,应中国共产党及胡锦涛总书记的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访问大陆。

台湾民众对此高度关注。

               台湾民意支持率变动一览表

连宋访问大陆前连宋访问大陆后

陈水扁44%39%

连战31%47%

宋楚瑜29%35%

①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台湾民意支持率发生了什么变化?

(4分)

答:

                                                         

②从这样的数据变化中,你得出什么结论?

(3分)

答:

                                                         

六、写作(70分)

17、当今社会,“速度”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追求的目标,无论是在政治领域还是文化教育领域乃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速度已俨然成为一个主题词:

高速增长、火车提速、速成、速递、速记、速配、快餐、快读、快捷……

  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和认识?

请以“速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200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一、(27分)

(一)(6分)

1、(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