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821044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

《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

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2012届高考模拟试题

语文

说明: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1卷l一4页,第Ⅱ卷5—12页;

2、考试时间:

150分钟;

3、务必在机读卡姓名下注明班级,便于分卷。

卷(30分)

一.(12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强压/强求殉职/徇私蚀本/箪食壶浆

B.漩涡/旋转犄角/掎角之势症结/对症下药

C.雇佣/佣金连累/连篇累牍亟待解决/亟来问讯

D.脊梁/贫瘠绯闻/妄自菲薄肖像/犯而不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翔实爆冷门荜路蓝缕庆父不死,鲁难不已

B.搪突度难关两全其美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C.徇情堰塞湖三聚氰胺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D.扫瞄天然气和盘托出来而不往非理也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几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工作经验欠缺,实践能力不足,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他们决心自主创业,牛刀小试,开创一番新事业。

B.在出示的大量证据面前,被告已无话可说,只好低下头伏法,在听到宣判后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C.这些反映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风貌的老照片,是他用了近10年的时间千辛万苦才搜集到的。

最近,他决定举办一个小型展览。

D.2009年5月9日,我国著名相声演员李文华老人溘然长逝,这让他的老搭档姜昆深感失之交臂。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以药养医”是医院目前最主要的补偿渠道,通过15%的药品加价率,以弥补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和医疗服务价格过低的问题。

B.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尽管国内外旅游业面临的压力和不确定性都在加大,但中国旅游业繁荣与发展的基本面貌并未改变。

C.温家宝总理同俄罗斯总理普京举行中俄总理第十四次定期会晤,并共同出席中俄建交60周年暨中国“俄语年”闭幕式。

D.中国钾矿储量丰富,但开发技术相对落后,所以应该利用资源优势,积极进行钾矿资源开发技术的研究,推动中国钾矿开采业的发展是当务之急。

二、(9分,每题3分)

伦理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在《伦理学与经济学》一书中,对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他认为,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经济学本来就具有两种根源,即两种人类行为的目的:

一种是对财富的关注,一种是更深层次上的目标追求。

由此产生两种方法,一种是“工程学”的方法,也就是数学、逻辑的方法,一种是伦理的方法。

这两种根源或方法,本来应是平衡的。

但不同的学者重视的方面有所不同。

从亚里士多德到亚当·斯密,比较注重伦理问题,而威廉·配第、大卫·李嘉图等更注重工程学方面。

现代经济学则大大发展了工程学方面,却忽略了伦理方面。

科学研究总是把人们当做完全理性的对象,这样逻辑的方法才能有效。

但具体的人,都是活生生的,有情感的,有许多非理性的东西。

单纯的理性的逻辑方法,难以避免现实上的失误。

人们的感情、人们的意志、人们的理想和道德,在经济行为中,也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单纯的工程学或逻辑方法,是不够用的。

亚当·斯密指出,人们的活动是受自利引导,市场则以互利为原则。

这一点被现代经济学家继承和发展了。

但人们却忽略了他的另一些观点,即人们的同情心、伦理考虑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

一般来讲,个人有或至少应当有追求自利的自由,但并不意味着这种追求就一定有伦理正当。

当这种追求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时,就违背了伦理正当,从而成为应受谴责的不道德行为。

离开伦理学的经济学只能使经济学贫困,正如离开经济学的伦理学,只能使伦理学空洞一样。

经济学和伦理学的结合,其中也包括借助经济学所使用的各种方法和应用程序,使伦理学问题得到进一步的说明和解释。

关于道德权利的分析便可证明这一点。

人们常常从义务论的角度来看待权利,即表现为他人必须遵守约束。

这类义务论结构可能不大适用于对道德中普遍存在的相互依赖性等复杂问题的解释。

例如,甲侵犯了乙的权利,那么丙有义务去制止吗?

丙有权利,但不一定出于义务。

如果借助经济学的一些原理去解释丙的行为,可能更有利。

用福利主义的根据事物状态的好坏来判断行为的原则,又用结果主义的根据效用结果来判断事物状态好坏的原则,那么丙去制止甲,因其结果是好的,他便有道德权利去行事。

评价一个道德行为,不应只看内在价值(自我完善),还要看结果(与人为善)。

显然,用结果主义的逻辑推理来分析道德权利,不见得完全充分,但却十分必要。

由此可见,经济学应具有伦理的方法,伦理学也可引进经济学的方法。

伦理学与经济学之所以有相通之处,可以相互联系相互引进,是由人们的经济行为和道德行为本身相互关联决定的。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人们的创造能力不仅取决于知识和技术水平,也取决于是否肯于奉献的道德水平。

任何人的行为都带有社会性,不管你是否自觉到这一点。

而这种社会性既包含经济因素,也包含伦理因素。

5.以下不属于单纯工程学方法缺陷的一项是()

A.把人当作单纯的理性对象来看待,因而难以避免现实的失误。

B.常常忽略人的感情、意志、理想和道德的巨大作用。

C.常常运用经济学的方法与应用程序,来解释和说明伦理学问题。

D.常常只看到追求自身利益的合理性,却忽略应有的伦理约束。

6.关于伦理学对经济学的作用,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A.承认同情心、伦理考虑等非理性因素对于经济行为的影响,要求人们在追求自利时不违背伦理正当的原则。

B.使伦理不离开经济学,因而避免空洞;使经济学不离开伦理学,因而避免贫困。

C.使人们提高乐于奉献的道德水平,从而发挥其知识与技术水平的潜能,提高创造能力。

D.发掘出人的社会性中属于伦理因素的一面,使人在经济活动中不仅能实现自利,还能达到互利。

7.依据原文的论证分析,以下判断不恰当的一项()

A.从全文看,第一段所说的“更深层次上的目标追求”,应当包括注重经济活动中理想、道德的影响,注重人在内在价值方面的自我完善等项内容。

B.我们还不大习惯借助经济学原理来阐释伦理学问题,仅仅从义务的角度来分析道德权利问题,就是其中的一例。

C.依据某人的行为可能产生好的结果,因而肯定他具有完成这一行为的道德权利,这是将经济学原理引入伦理行为判断的一个尝试。

D.因为人的社会性既包含经济因素,也包含伦理因素,因此用经济原理来分析道德权利,也是理由充分、十分必要的。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高祖得政,素知颎(jiǒng)强明,又习兵事,多计略,意欲引之入府。

遣邗国公杨惠谕意,颎承旨欣然曰:

“愿受驱驰。

纵令公事不成,颎亦不辞灭族。

”于是为相府司录。

时长史郑译、司马刘昉并以奢纵被疏,高祖弥属意于颎,委以心膂。

尉迥之起兵也,遣子惇率步骑八万,进屯武陟。

高祖令韦孝宽击之,军至河阳,莫敢先进。

高祖以诸将不一,令崔仲方监之,仲方辞父在山东。

时颎又见刘昉、郑译并无去意,遂自请行,深合上旨,遂遣颎。

颎受命便发,遣人辞母,云忠孝不可两兼,唏嘘就路。

至军,为桥于沁水。

贼于上流纵火筏,颎预为土狗以御之。

既渡,焚桥而战,大破之。

遂至邺下,与迥交战。

仍共宇文忻、李询等设策,因平尉迥。

军还,侍宴于卧内,上撤御帷以赐之。

高祖受禅,拜尚书左仆射,兼纳言,进封渤海郡公,朝臣莫与为比,上每呼为独孤[注]而不名也。

颎深避权势,上表逊位,让于苏威。

上欲成其美,听解仆射。

数日,上曰:

“苏威高蹈前朝,颎能推举,吾闻进贤受上赏,宁可令去官!

”于是命颎复位,俄拜左卫大将军,本官如故。

颎每坐朝堂北槐树下以听事,其树不依行列,有司将伐之。

上特命勿去,以示后人,其见重如此。

又拜左领大将军,余官如故。

母忧去职,二旬起令视事,颎流涕辞让,优诏不许。

会议伐辽东,颎固谏不可。

上不从,以颎为元帅长史,从汉王征辽东。

遇霖潦疾疫,不利而还。

后言于上曰:

“颎初不欲行,陛下强遣之,妾固知其无功矣。

”又上以汉王谅年少,专委军于颎。

颎以任寄隆重,每怀至公,无自疑之意。

谅所言多不从,甚衔之,及还,谅泣言于母后曰:

“儿幸免高颎所杀。

”上闻之,弥不平。

俄而上柱国王世积以罪诛,当推核之际,乃有宫禁中事,云于颎处得知。

上欲成颎之罪,闻此大惊。

时上柱国贺若弼、吴州总管宇文弓、刑部尚书薛胃等明颎无罪,上逾怒,皆以之属吏。

自是朝臣莫敢言者。

颎竟坐免,以公就第。

(节选自《隋书·高颎传》)

[注]颎父背齐归周,大司马独孤信引为僚佐,赐姓独孤。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仲方辞父在山东辞:

告辞,道别

B. 朝臣莫与为比比:

并列

C. 会议伐辽东会:

恰逢

D. 甚衔之衔:

怨恨,怀恨

9、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军至河阳,(故)莫敢先进B. 上欲成其美,(则)听解仆射

C. 上特命勿去(之),以示后人D. 颎初不欲行,(然)陛下强遣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与叛军的战斗中,高颎事先准备了很多堵水的土袋,成功抵御了叛军的火筏,过河后焚毁桥梁背水一战,最终得胜回朝,高祖对他大加褒奖。

B. 高祖对高颎常呼其姓表示亲切;又成就其谦让的美名,然后继续重用;命令留下高颎听政的槐树,以示纪念,这些足见高颎深得高祖的重视。

C. 高颎功高位显,但因忧虑母亲而去职,只过了二十天,朝廷就命令他返回原来的职位处理政事,尽管他再三流涕推辞,但高祖都不答应。

D. 高颎对高祖竭尽忠诚,为主甘愿杀身灭族,但后因谗言而被高祖疏远,又受王世积一案牵连,最终获罪免官,以国公身份回到家乡。

2012届高考模拟试题

语文

题号

第Ⅰ卷

得分

第Ⅱ卷

得分

总分

得分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苏威高蹈前朝,颎能推举,吾闻进贤受上赏,宁可令去官!

(6分)

译文:

(2)颎以任寄隆重,每怀至公,无自疑之意。

(4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日 暮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①繁。

【注】①花烬:

世俗认为有喜事则灯结花。

(1)诗题为“日暮”,请结合前三联简要赏析此诗从哪些方面写“暮”?

(5分)

答:

(2)前人称“情语能以转折为含蓄者,唯杜陵居胜”,请结合诗的尾联简要赏析诗的情感。

(3分)

答:

13.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           

(1)杜甫在《客至》中,描写所居草堂环境幽美、生活恬淡闲适的两句诗是       ,       。

李白《将进酒》中借黄河起兴的两句诗是:

“                 ,

               ”

                ,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

(2)"鸟"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在古诗文中常被用来表达复杂的情感。

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写的《归园田居》中有"①__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用鸟表达自己的归隐之情;李白在《蜀道难》中感叹道:

"②__________________,雄飞雌从绕林间。

"表达了蜀道艰难、行程孤独之情;杜甫在《登高》中抒写道:

"风急天高猿啸哀,③_________________。

"寄寓了飘泊不定、老病孤独的情感;④      在《陈情表》中有"⑤________________,愿乞终养。

"用乌鸦反哺表现自己对祖母的孝顺之情。

 

五、(22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4—17题

上善若水

张笑天

  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

这是指水吗?

是褒扬都江堰吗?

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

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负荷着黎庶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

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趟过同一条河流,大概就是这种带有哲学意味的思维,令人频生感悟。

上善是最高的善。

水滋润万物,使之生长,又从不与万物竞高下、论短长,所以老子认为“上善若水”。

这种品格接近于他心中至高至圣的“道”了。

在喷吐着雪浪的离堆前,在散射着彩虹光芒的水雾屏幕上,我仿佛看到了重重叠叠的人影,杜甫、岑参、陆游……他们的诗篇传诵千古,历久弥新。

譬如那玉垒山,本非雄峰峻岭,之所以名扬天下,还是仰赖诗圣的两句诗: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而2200多年前蜀郡守李冰“低作堰、深淘滩”,劈山引水修筑的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史记。

河渠书》记载,李冰凿离堆,“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溉,百姓飨其利”。

李冰靠火烧、靠水浇,切断玉垒山,开凿离堆,修飞沙堰,今天看来实在原始。

然而,原始有原始的好处。

它绝不污染环境,绝不危及生态;它不会像现代水库几百米的高坝那样既令人惊叹,又令人隐隐不安。

都江堰不会切断鱼类洄游的线路,人们用不着把鱼捞起来,送到大坝上头的水库里去产卵,再把孵化的幼鱼捞起来送回下游。

人很累,鱼也很累。

都江堰是历史的遗存,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

与之同时的郑国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学家考证的遗迹,而都江堰仍旧生机盎然,滋养着天府之国的子民。

难怪道教尊李冰为“妙源清君”,这也暗合了老子“上善若水”的精髓吧。

在都江堰,流淌着两条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孕育的文化。

伫立水边,听着震耳欲聋的涛声,望着清幽的水跳跃奔流,我的心与波涛一同律动,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与晶莹和透明合而为一。

一想到黄河将成为泥河、长江将成为黄河、淮河将成为黑水河,众多我们赖以生息的湖泊和近海频频告急,我仿佛是那快要窒息的鱼,无处安身。

何处有生命之泉?

何处有可供自由呼吸、可供安枕的绿洲?

好在都江堰有。

原生态的都江堰干净、持久,李冰“分四六、平涝旱”的科学治水方法,使它青春永驻,从容运转,成为几千万人民的生命甘露。

李冰的众多后任,总会追踪李冰的足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疏浚、修缮都江堰。

诸葛亮、高俭、卢翊、阿尔泰、丁宝桢……这些确保天府之国旱涝保收的官员们,生前也许没有立过德政碑,但后人有情。

如今,他们就矗立在伏龙观前堰功道两侧,供人瞻仰。

都江堰成就了他们,他们与都江堰同辉。

临别的晚上。

我们在郡府楼上吃着美味的河鲜,窗外是涛鸣的和弦,真是一种久违的幸福。

14、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4分)

答:

15、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6分)

答:

16、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6分)

答:

17、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

(6分)

答:

六、语言运用(15分)

18.仿照下面的实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

(6分)

示例:

工作是等不来的,有无机会,看你怎么争取;业绩是要不来的,有无成效,看你怎么努力;前途是盼不来的,有无出路,看你怎么奋斗。

答:

1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做题。

玉树地震发生后,你的好友小军要亲身赶赴玉树参加志愿者的救援行动,可是小军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到了玉树海拔高容易发生高原反应。

请你用委婉的话劝他放弃亲身赶赴玉树参加抗震救灾的念头,不超过60个字(4分)

2012届高考语文试题班级姓名考号

●●●●●●●●密●●●●●封●●●●●线●●●●●内●●●●●不●●●●●能●●●●●答●●●●●题●●●●●●●●●

答:

60

20.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5分)

材料一:

简体化汉字已使用了几十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郁钧剑、宋祖英、黄宏、关牧村等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

材料二:

近日,针对全国政协委员要求“小学设置繁体字教育”、“逐步恢复繁体字”的提案,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代表教育部作出回应,称“推广简化字”是法律的规定,教育部要依法行政。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则对依法推广简化字表示支持。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所说的现象。

(2分)

答:

(2)针对以上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

(3分)

答:

七、(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公鸡登上一堆沙土,在上面刨了个不亦乐乎,它忙忙碌碌地想找点食物,最后却翻出了一颗珍珠。

公鸡说:

“这个宝物尽管光彩夺目,对我却毫无用处,还不如找到一颗麦粒,用它来填饱肚子。

咱们庭院里的鸡鸭羊猪,都喜欢吃麦粒,要这珍珠干什么呢?

我用不着佩戴这个宝物,也不想用它来打扮自己,就让人们去把它当作宝贝吧!

说罢,公鸡把珍珠丢到一边,继续去翻找他的麦粒。

读了上面的故事,你有何感想?

请结合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800字

 

2012届高考模拟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

一、1.D2.C3.C.A项“牛刀小试”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

根据句意,此处应改为“小试锋芒”。

B项“伏法”指犯人被执行死刑。

语境中,被告并没有执行死刑。

此处应为“服罪”。

D项“失之交臂”形容当面错过,失掉好机会。

用于句中属望文生义。

4.B.A项“弥补”与“问题”不能搭配,应该“弥补”为“解决“。

C项成分残缺,“出席”缺宾语中心语,在“周年”后加“庆祝大会”。

D项“应该……”与“……是当务之急”句式杂糅。

二、5.答案为C。

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项是作者在第三自然段论述的中心,是作者赞成的做法,不属“单纯工程学方法缺陷”

6.答案为B。

此题考查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

B项的前半句讲的是经济学对伦理学的作用,而不是“伦理学对经济学的作用”

7.答案为D。

此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

将原文第三段末句“不见得完全充分,但却十分必要”曲说为“理由充分,十分必要”

三、8.A(辞,推辞)

9.A(此句无因果关系)

10.C(“因忧虑母亲而请求解职”有误,“母忧”即母亲去世)

第二卷

四、11、(10分)

(1)苏威在前朝隐居不出,高颎能够推举他做官,我听说举荐贤能应该受到上等奖赏,怎么可以让他离任呢?

(6分)

(2)高颎因为(高祖)托付的责任重大,(所以)总是心怀国家大事,从没有考虑自己利益的想法。

(4分)

(划线处每处1分,大意各1分)

12.

(1)山村生活:

一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深闭柴扉,各自团聚。

自然环境:

首联写夕阳的淡淡余晖洒满偏僻的山村,颔联写晚风清凉,明月皎洁;颈联写清冷的月色照满山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