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高中化学试讲及答辩考题解析第三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8151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高中化学试讲及答辩考题解析第三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高中化学试讲及答辩考题解析第三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高中化学试讲及答辩考题解析第三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高中化学试讲及答辩考题解析第三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高中化学试讲及答辩考题解析第三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高中化学试讲及答辩考题解析第三批.docx

《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高中化学试讲及答辩考题解析第三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高中化学试讲及答辩考题解析第三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高中化学试讲及答辩考题解析第三批.docx

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高中化学试讲及答辩考题解析第三批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高中化学-试讲及答辩-考题解析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6日上午吉林省白城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

元素周期表

2.内容:

 

 

在周期表中,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至右排成横行,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照电子层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

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叫做周期。

每一周期中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原子序数递增,周期的序数就是该周期元素具有的电子层数。

第一周期最短,只有两种元素,第二、三周期各有8种元素,称为短周期;其他周期均为长周期。

周期表有18个纵行。

除第8、9、10三个纵行叫做第Ⅷ族外,其余每个纵行各为一族。

族有主族和副族之分。

在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后标A,副族元素的族序数后标B。

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化学性质不活泼,通常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把它们的化合价定为0,因此叫做0族。

在周期表中有些族的元素还有一些特别的名称。

例如:

第ⅠA族(除氢):

碱金属元素

第ⅦA族:

卤族元素

0族:

稀有气体元素

3.基本要求:

(1)讲解直观,通俗易懂。

(2)重点讲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

(3)板书工整有条理。

(4)要有提问环节

答辩题目1.简要概述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2.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讲故事】一天清晨,一位年轻人经过一个夜晚的研究后,疲倦地躺在书房的沙发上,他预感十五年来一直萦绕心头的问题即将迎刃而解,因此,这几个星期以来他格外地努力。

十五年来,从他学生时代开始就一直对“元素”与“元素”之间可能存在的种种关联感兴趣,并且利用一切时间对化学元素进行研究。

最近他感觉自己的研究大有进展,应该很快就能把元素间的关联和规律串在一起了。

由于过度疲劳,他在不知不觉中睡着了。

睡梦中,他突然清晰地看见元素排列成周期表浮现在他的眼前,他又惊又喜,随即清醒过来,顺手记下梦中的元素周期表。

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学生回答】门捷列夫。

【教师引导】元素周期表的发现成了一项划时代的成就,而因为在梦中得到灵感,所以人们称为“天才的发现,实现在梦中。

”但门捷列夫却不这么认为,把这个累积十五年的成就归功于“梦中的偶然”让他忿忿不平。

他说:

“在做那个梦以前,我一直盯着目标,不断努力、不断研究,梦中的景象只不过是我十五年努力的结果。

”除了学习门捷列夫身上坚持不懈,投身科学的精神,今天我们也要认识他的这项伟大的成就——元素周期表。

(二)新课教学

【学生活动】五分钟时间翻开元素周期表,认识周期表及其中的元素。

【提出问题】周期表的结构是怎样的?

周期表中一共有多少种元素?

【学生回答】有7横行,18纵列,总共包含了112种元素。

【教师总结】周期表中收录的是已经发现的元素,但是还有很多未知的元素等待人们去发现,所以周期表的科学性体现于它是在更新的。

而在周期表中的横行叫做周期。

【提出问题】一共有几个周期?

它们有什么区别?

试着写出前3个周期的每个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并依次分析。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

每一周期中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原子序数递增,周期的序数就是该周期元素具有的电子层数。

第一周期最短,只有两种元素,第二、三周期各有8种元素,称为短周期;其他周期均为长周期。

【教师提问】周期表中纵行的元素又有什么规律?

按照上述同样的方法进行讨论交流。

【学生回答】周期表有18个纵行。

除第8、9、10三个纵行叫做第Ⅷ族外,其余每个纵行各为一族。

【教师补充】18纵行总共分为16族,族有主族和副族之分。

在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后标A,副族元素的族序数后标B。

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化学性质不活泼,通常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把它们的化合价定为0,因此叫做0族。

【教师提问】从周期表中,大家还可以发现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还可以看出每种原子的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

【引导观察】周期表中哪些族有特殊的名称。

【学生回答】第ⅠA族(除氢):

碱金属元素;第ⅦA族:

卤族元素;0族:

稀有气体元素

(三)拓展提高

【学生活动】画出前4周期的图,并填上原子。

(四)小结作业

小结:

引导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作业:

思考同一周期或者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化学性质有什么规律。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简要概述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参考答案】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2.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周期表的知识是对前面学习的知识的整合,是后续学习元素周期律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周期、主族和副族。

周期表所包含的信息较多,虽然学生在初中有简单的了解过,但是其所包含的信息相对较为抽象,需要一定的基础能力,学生比较难掌握全部,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能够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来表示元素。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

【提出问题】饱和烃的概念是什么?

【学生回答】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这样的烃叫做饱和烃,也称为烷烃。

【教师引导】烷烃分子种类繁多,不同连接方式形成的分子结构不同,那这些不同结构的分子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这节课一起学习“烷烃”。

(二)探究新知

【教师引导】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类似,通常较稳定,在空气中能点燃,光照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这些相似性的烷烃分子又怎样进行命名和区分呢?

【教师讲解】烷烃中最简单的是甲烷,其余随碳原子数的增加,依次为乙烷、丙烷、丁烷等。

碳原子数在十以内时,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依次代表碳原子数,其后加“烷”字;碳原子数在十以上,以汉字数字代表,如“十一烷”。

【提出问题】请说出下列烷烃的名称?

 

【教师引导】大家写出的分子结构式就是丁烷的结构式,丁烷中C原子取代氢原子的位置不同,导致形成的丁烷的结构不同,因此分子的性质就有差异,属于两种不同的化合物。

分子里碳原子相互结合形成的直链丁烷,称为正丁烷,分子里碳原子相互结合形成的带支链的丁烷,称为异丁烷。

【展示图片】观察正丁烷和异丁烷的球棍模型也可知道,其原子的连接顺序不同,分子结构不同。

【提出问题】正丁烷和异丁烷在性质方面有哪些差异呢?

结合表格3-2。

归纳一下不同点。

【学生回答】由于分子的结构不同,导致正丁烷的熔沸点、密度要高于带有支链的异丁烷。

【教师总结】像这种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称为同分异构现象。

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也增加。

例如,戊烷有3种、己烷有5种、庚烷有9种,而癸烷则有75种之多。

同分异构现象的广泛存在是造成有机物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拓展提升

【提出问题】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什么?

 

【答辩题目解析】

1.烷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是什么?

【参考答案】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

烷烃的状态由气态逐渐变为固态,一般情况下n≤4的烷烃为气态;

熔沸点由低到高;

如果碳原子数相同,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烷烃的密度逐渐增大,但大多小于水。

2.请问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为什么这样设置?

【参考答案】

本节课重点是:

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概念。

难点是:

区分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的概念。

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

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也就是碳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的分子。

这两个概念在整个高中化学有机学习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作用,而且为后面学习炔烃、含氧衍生物等等做好了铺垫。

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就是要掌握这两个概念。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学生难以区分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容易混淆、出错,因此对于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成为本节课的难点。

高中化学《离子键》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6日上午宁夏省银川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

离子键

2.内容:

 

 

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化合时,由于活泼金属的原子容易失去其最外层上的电子形成阳离子,活泼非金属的原子容易结合电子形成阴离子,它们之间可以通过电子转移,分别形成阳离子和阴离子(如图1-8)。

这样,许多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便形成了离子化合物。

使带相反电荷的阴、阳离子结合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钠原子与氯原子形成氯化钠时,钠原子、氯原子分别转化为钠阳离子、氯阴离子,两者最外电子层都形成了具有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如图1-8)。

3.基本要求:

(1)简要写出试讲提纲。

(2)试讲中要有提问、互动环节。

(3)试讲中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4)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答辩题目1.是不是所有的阳离子和阴离子都能形成离子键?

2.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你是如何设计的?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提出问题】通过学习元素的知识,思考氯化钠是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的?

【学生回答】钠元素和氯元素。

【提出问题】钠原子和氯原子是如何形成氯化钠的?

这节课一起来探讨。

(二)探究新知

1.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播放视频】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

【提出问题】观察实验现象,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

【学生观察并回答】金属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很浓的白烟。

【提出问题】思考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如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讲解原子的电子式如何书写。

2.离子键、离子化合物

【提出问题】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氯化钠晶体的构成粒子是什么?

【学生回答】氯离子和钠离子。

【提出问题】既然氯化钠晶体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说明阴、阳离子的电荷并没有中和,这说明阴、阳离子之间存在哪些作用力?

【学生回答】阴阳离子结合在一起,彼此的电荷不会中和,说明阴阳离子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除了存在吸引力之外还存在排斥力。

【教师讲解】这种带相反电荷的阴、阳离子结合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把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离子化合物。

【提出问题】观察以下的离子化合物,思考:

要想形成离子键,就必须有能提供阴、阳离子的物质。

那么,下列哪些物质能提供阴阳离子呢?

 

【答辩题目解析】

1.是不是所有的阳离子和阴离子都能形成离子键?

【参考答案】

不是,比如硫酸溶液中存在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但是并没有形成离子键。

2.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你是如何设计的?

【参考答案】

在本节课中,重点内容是离子键及离子化合物的概念,难点内容是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所以通过钠与氯气的反应,从观察宏观的实验现象,逐步过渡到微观角度,即从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稳定情况来分析其本质原因,从而讲解其形成过程。

再引出离子键及离子化合物的概念,从而可以突破重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