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研究生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7682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研究生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研究生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研究生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研究生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研究生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研究生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docx

《关于研究生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研究生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研究生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docx

关于研究生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研究生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研究生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

  【摘要】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而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本文阐明了研究生教育对培养创新人才的意义,探讨了创新型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建立,从引进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先进理念、营造创新环境、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研究生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创新型人才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7(b)-0120-02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教育层次结构中最高的教育等级,在国家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国家知识创新工程与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

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现阶段值得我国高等教育界深思的重要问题。

  

  1研究生教育对培养创新人才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9年来,累计授予博士学位24万人、硕士学位180万人,中国特色学位授权审核制度和学位授权体系基本形成,研究生培养条件明显改善,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实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1998年,我国在校硕士研究生15万人,博士生4.5万人,2002年这两个数字已经分别达到了37万人和12万人,2005年硕博研究生的总和已突破100万人。

勿庸置疑,我国已步入研究生教育大国,但与其它研究生教育强国相比,我国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明显不足[1]。

因而,如何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作为国家教育体系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其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新型科学研究能力的人才。

高校培养的研究生是国家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知识创新的执行者,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仅直接影响到高等院校的知识创新水平,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整体创新能力。

因此,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完善与高效运行之间不仅具有密切的关联效应,而且最终会对国家整体创新能力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国家

  3.1引进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先进理念

  我国研究生教育仅有50~60年历史,而西方发达国家却有上百年的历史。

在长期的研究生教育实践中,世界上一些著名大学形成了独特的研究生教育理念,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研究生教育经验。

例如,哈佛大学创办于1636年,是以培养研究生和从事科学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造就能独立思考、有原创性的人才,是哈佛大学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目标。

哈佛大学研究生教学的内容特别强调前沿性和创新性,要求教师本人即置身于学科前沿,密切追踪学术发展的新动向,及时给教学内容注入新资料、新观点、新方法。

哈佛大学教授十分重视研究生的研讨课,教授指定阅读资料,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轮流做报告、大家讨论,教授只做引导性的发言和提问,并在讨论中对学生的意见发表看法。

研讨课着力训练学生的研究能力、表达能力、评论能力和写作能力。

学生不仅要会读书,更重要的是善于挑战别人的观点[4]81。

  我国高校应加强对国外著名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他们成功的教育经验,加快我国在研究生培养体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方式、科研训练、导师指导方式、学位论文标准、管理与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3.2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营造创新环境,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这个系统工程中来,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首先,政府和学校要共同为重大科研成果提供成长的沃土。

要加快科研硬件设施建设,增加对科研项目的投入,尤其是要提高教育与科技工作者的待遇,为他们从事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

其次,学校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新的见解和善于独立思考。

第三,教师要置身于科学前沿,通过教学与科研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第四,学生要在努力掌握学科系统知识和学术前沿动态的基础上,转变思维方式,着眼对新事物新情况的研究,善于扑捉创新思路,勇于探索,敢于发现,开创性地进行学习与科研。

  3.3强化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研究生导师素质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

创新型研究生教育更需要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建立规范的导师遴选与评估制度,提高导师的学术水准和整体素质。

一是完善导师遴选制度,严格导师遴选的条件、标准和程序,应真正做到按需设岗,动态遴选,评聘分离,择优聘任。

二是促进研究生导师及时实现知识更新,通过组织学习、讲座、研讨、参观等活动,为导师更新知识、掌握学术前沿动态、了解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等提供机会。

三是加强导师队伍的学风建设。

研究生导师学术态度和学术作风对研究生会产生深远影响。

净化导师队伍的学术风气,营造规范、健康的学术氛围,是导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

  3.4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

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高低则以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论文的质量和毕业后的适应能力特别是开拓创新能力为主要评价指标。

其中,前者是可以进行规范管理和量化控制的,而后者才是反映研究生质量的核心,但后者却往往难以把握。

因此,要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关键是要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5]。

首先,要制订多样化的培养目标。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要实行多样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要分类规划,统一协调。

其次,要重视过程管理。

在研究生教育系统中存在着多维利益主体:

国家、用人单位、培养单位和个人,他们的共同期望是研究生能够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能够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并具有较好的创新思维。

基于这些共同的需求,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有必要加强过程管理。

对于博士研究生的质量标准,应以能够独立承担科研课题为标准。

通过这些教育过程的训练,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研究生的期望和需要。

  3.5加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

  英国大学十分重视与工业部门、企业和政府研究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

曼彻斯特大学的工程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与现场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者进行合作,开展科研工作,同时学习管理课程,参加技术讲座。

每个研究生各有一位学术方面的导师和一个企业中的合作者[4]82。

  我国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强化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选择一些地方急需发展的行业和支柱性产业部门进行产学研合作,建设一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产学研培养基地。

通过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基地建设,增强研究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效益,同时促进合作单位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的提高,进而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上海市提出创建上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举措,推出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

选取一批具有较强专业实力的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集团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合作单位,通过实际的重大工程或技术创新研究项目,强化对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004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等6所高校与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合作协议,共建上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参考文献

  [1]瞿伟,刘晓武,李鸣放等,影响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发挥的制度因素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5):

9-12.

  [2]要闻.以增强创新能力为核心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N].人民日报,2008-01-16(004).

  [3]陈晓春.创新能力列为主要质量标志[N].新华日报,2008-03-13(A02).

  [4]范柏乃,姜展鹏,江蕾.推进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思考[J].软科学,2007(10):

80-85.

  [5]王丹平.研究生教育与自主创新型人才培养[N].高教探索,2007

(1):

88-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