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教案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760286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教案1.docx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教案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教案1.docx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教案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8.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8.3

年级

八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在本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

1.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位置与范围。

2.掌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3.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4.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位置与范围。

2.掌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3.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教师:

从内蒙古自治区往西,就来到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哪些国家相邻?

其地形特征是什么?

河流多吗?

经济发展又怎么样?

……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学习有关新疆的知识,来一一解开谜团。

课件展示: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探究活动一:

新疆的位置与范围

教师:

阅读课本85页新疆的位置与范围图,概括新疆的地理位置。

课件展示:

学生:

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教师:

通过地图,得出新疆的经纬度位置,经度范围:

73°E-95°E,位于东半球;纬度范围:

35°N-48°N,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新疆的海陆位置:

新疆深居西北内陆边陲,邻国众多。

教师:

读图,找出新疆的邻省和陆上邻国有哪些。

课件展示:

学生:

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教师:

与新疆相邻的省区:

甘肃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

与新疆接壤的国家:

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

新疆是中国邻国最多的省区,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

教师:

新疆邻国众多,对新疆的发展有哪些重要影响?

学生:

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

新疆邻国众多,对新疆发展的影响:

1.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2.有利加强与邻国经济文化交流;3.有利于发展边界贸易。

观察地图,结合以前所学知识,解答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积极发言。

 

利用前面所学内容,拓展思维,解答地理问题,锻炼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

探究活动二:

新疆的自然地理环境

教师:

阅读新疆地形图,回答以下问题:

①新疆的地形以什么类型为主?

②地形分布特征?

③主要的地形区?

课件展示:

学生:

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教师:

新疆地形类型以山地、盆地为主。

地形分布特征:

三山夹两盆。

主要地形区:

北部为阿尔泰山,中部为天山山脉,南部为昆仑山,天山以北为准噶尔盆地,天山以南为塔里木盆地。

教师:

通过新疆的地形特征,解释“疆”这个汉字的结构与地形、历史之间的关系。

学生:

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教师:

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

“疆”的右半部分符合新疆的地形分布特征——三山夹两盆,三横代表三个山脉,两田代表两个盆地;“疆”的左半部分“弓”代表古战争必备的武器,“土”代表保卫中国的神圣领土。

教师:

在地理位置的影响下,新疆的气候特征如何呢?

观察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概括新疆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课件展示:

学生:

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教师:

新疆位于中国西北内陆,远离海洋,高山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形成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该气候类型的典型特征是干旱少雨,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

教师:

根据新疆的气候特征,解释新疆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它反映了当地什么天气状况?

课件展示:

学生:

小组讨论,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教师:

这句话反映新疆的气温日较差大,新疆的气候不仅影响当地人民的生活,还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

思考:

新疆气候对农业生产或生活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

学生:

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

新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

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便于瓜果糖分的积累;不利因素:

干旱少雨,缺水严重。

教师:

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以天山为界将新疆划分为南疆和北疆。

试着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分析北疆与南疆的气候差异。

课件展示:

学生:

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

受纬度因素影响,南疆的气温高于北疆;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南疆的降水少于北缰,主要是由于北疆三面环山,西部敞开,有大西洋湿润气流进入,而南疆四面环山,海洋水汽不易到达。

教师:

阅读课本P86页图,完成以下任务:

在图8-42中找出1.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2.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3.概括新疆的河流、湖泊特征。

课件展示:

学生:

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教师:

新疆河流、湖泊特征:

1、大部分为内流河,湖泊多为内流湖(咸水湖),河流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2、河流稀少,水量不大,多时令河。

教师:

在新疆自然环境的影响下,新疆自然资源丰富,通过课本87页内容,概括新疆有哪些自然资源。

课件展示:

学生:

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等。

教师:

新疆自然资源丰富:

新疆矿产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新疆土地资源丰富,土地类型多样,人均土地拥有量多;新疆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新疆风能资源丰富,近年来,在风力较强的区域建立了风力发电场。

能够熟练应用地图,并组织语言,解答地理问题。

 

通过这个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发散学生思维,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让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发言。

 

结合新疆的地理位置及气温和降水图,得出新疆的气候类型。

 

通过规律解释实际现象问题,考察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自然环境决定农业生产。

 

学生能在图上指出河流名称,锻炼学生的读图、指图能力。

 

探究活动三:

社会经济面貌

教师:

新疆的自然环境决定新疆农业的发展,新疆的农业类型及分布区。

课件展示:

学生:

新疆农业以绿洲农业为主。

教师:

新疆气候干旱,农业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的绿洲。

新疆绿洲农业的灌溉可以通过坎儿井等水利设施来完成。

通过观察坎儿井示意图,概括坎儿井有哪些优点。

课件展示:

学生:

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

坎儿井的修建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

坎儿井属地下暗渠引水,不受季节、风沙影响,避免水分大量蒸发,避免地表污染,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

教师:

阅读2011年全国和新疆部分农产品和畜产品产量比较表,归纳新疆农业特点。

课件展示:

学生:

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

新疆农业特征:

新疆逐步形成了棉花、小麦、甜菜、瓜果和畜牧等优势产业,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长绒棉、啤酒花和甜瓜生产基地,以及重要的畜牧业和甜菜生产基地。

教师:

新疆农业是基础,阅读2011年全国和新疆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比较表,归纳新疆工业特点。

课件展示:

学生:

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

工业特征:

新疆工业发展很快,建成了以矿产资源开发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部门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化学、钢铁、煤炭、纺织、建材、食品等。

在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吐哈盆地相继建成了油田。

在克拉玛依和独山子等地建成了石油化学工业基地。

教师:

通过观察新疆交通分布图,归纳新疆交通特点,并完成以下问题:

1.新疆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

2.新疆为什么内河航运不发达?

3.在图中找出新疆主要机场。

说一说,新疆为什么适合发展航空运输?

4.归纳新疆的交通运输发展特征。

课件展示:

学生:

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

1.新疆的交通运输以公路、铁路和航空为主;2.新疆属于西北内陆,河流多为内流河,水量不大;3.新疆土地资源丰富,人少地多,地域面积辽阔;4.新疆的交通发展迅速,公路通车里程不断增长,铁路连通全区主要地州。

新疆现为中国机场最多、航线最长的省区。

新疆管道线路长,发展很快。

课件展示:

教师:

近几年来,新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新疆以加快旅游开发、促进商贸流通、发展社区服务为重点,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新疆是中国拥有边境口岸数量最多的省区。

2010年,国务院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促进了新疆跨越式发展。

通过前面所学西北地区的内容,概括新疆的农业类型。

 

能通过图表内容,概括地理信息,完成地理问题。

 

探究活动四:

生态环境保护

教师:

阅读课本92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新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2)为什么新疆一部分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新疆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3)应如何治理新疆的生态环境问题?

课件展示:

学生:

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教师:

一、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原因

新疆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荒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等。

新疆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

新疆干旱区面积广,生态脆弱,人为原因:

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

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治理新疆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

在开发过程中,注意开发与保护并举,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休耕)、生物资源(轮牧,保护和恢复植被)、水资源(合理分配)等等。

教师:

为了确保投资的合理性,许多企业需要对新疆的发展条件和产业状况展开调研。

请你判断下表中的投资领域是否为优势产业,并进行发展条件分析。

学生:

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课件展示:

教师:

为了加速西北地区的发展,国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都给予了很大支持。

新疆将成为中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

由于新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所以在加快新疆地区开发的同时,必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这是实施新疆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

通过课本文字及材料,组织语言,回答地理问题。

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解决,锻炼学生的做题能力。

板书设计

位于中国西北边陲

位置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区

新疆范围边境线最长,与俄罗斯等8个国接壤

维吾自然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构成“三

尔自地理山夹两盆“的地形大势

治区环境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的地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

理概农业逐步形成了棉花、小麦等优势

况与社会产业

区域经济工业逐步形成了以矿产资源开发

开发面貌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的工业体系

交通运输业以公路、铁路和航空

运输为主

通过板书,完成本课小结,使学生再一次熟悉本节课知识脉络。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新疆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

通过分析新疆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图,概括新疆的气候特征,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决定了新疆的农业和工业发展状况,也影响了交通运输业的布局。

并使学生清楚在发展新疆的同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及治理策略,从而使学生明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学会读图、分析地图,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并能熟练应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掌握地理学习技巧,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