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21 作文讲原卷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758374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21 作文讲原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21 作文讲原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21 作文讲原卷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21 作文讲原卷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21 作文讲原卷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21 作文讲原卷版.docx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21 作文讲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21 作文讲原卷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21 作文讲原卷版.docx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21作文讲原卷版

2015年高三二轮复习讲练测【新课标版语文】

 

考向一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

1.讲高考

(1)考纲要求

能依据所供命题或半命题写出符合要求的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2)命题规律

高考命题与半命题作文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是单纯以“命题”出现,前后没有提示或导语,这种形式,从字面上看限制较少,审题上没有障碍,让考生有相当宽泛的选材范围。

二是以“提示语+命题”的形式出现,通过导语或提示语,为考生在审题和选材上作出了一定的引导,同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

例1(2013•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60分)

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

韩愈就说过: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随着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

请结合的心得和体验,在“   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例2(2012·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

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

(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讲基础

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

近年来全命题作文的命题内容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倾向:

或贴近考生生活关注个体成长,或启迪考生思考人生哲理,或引导考生聚焦社会热点……丰富多样的命题,给考生作文的选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而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

3.讲典例

【例1】(15届吉林实验中学第三次质检)请以“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除诗歌外不限。

(60分)

提示:

一个词具有本义,也具有引申义和比喻义。

【趁热打铁】(15届黑龙江绥化三校高三12月联考)请以“开放在生命深处的花朵”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800字。

【例2】(15届浙江绍兴一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991年,王朔在《动物凶猛》中写道:

“我羡慕那些来自乡村的人,在他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乡,尽管这故乡其实可能是个贫困凋敝毫无诗意的僻壤,但只要他们乐意,便可以尽情地遐想自己丢失殆尽的某些东西仍可靠地寄存在那个一无所知的故乡,从而自我原宥和自我慰藉。

俄罗斯诗人布罗茨基说:

“家是俄语,不再是俄罗斯。

作家老猫写了《我的故乡在1980》形容“我的故乡是一个气场”。

德国诗人里尔克说:

“倘若我假装已在其他什么地方找到了家园和故乡,那就是不忠诚。

我不能有小屋,不能安居,我要做的就是漫游和等待。

如今,无数个乡村企图变成城市,而无数个城市又在不断的重建中变得面目一致。

过去,故乡是一种地理情怀;如今,故乡更多的像一个灵魂的寄存处。

故乡在不断的拆迁与重建中沦陷,故乡亦在不同的介质中重生。

有人最终于故乡中得到安宁,有人终身寻找始终唱着游子吟。

联系并思考以上材料,结合你的人生体验,请以“故乡,”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可以以议论的形式抒写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包括你眼中看到的事实或者你从阅读中得到的间接经验,也可以以记叙的形式写下你的相关经历以及你的思考。

注意: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趁热打铁】(15届浙江瑞安中学高三10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如果你一直向上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上面。

请结合语意,以“视角与位置”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

4.讲方法

⑴看清文体限制:

戴着镣铐规范起舞

我们对命题形式的体裁限制要格外注意,一般说来,记叙文的选材要有个性,力避平庸;思想要有深度,力避幼稚;语言要生动活泼,力避学生腔。

议论文,重分析说理。

如果停留于浅层面的公众话语上,很难写出特色。

要尽可能多角度地进行阐述,追求丰富性和深刻性。

⑵开拓构思空间:

多维思考提升档次。

开拓思路,无非是“扩大外延”和“丰富内涵”二途。

如果从技法的角度审视,不妨归纳为以下几种。

①抽象文题具体化。

如“一步与一生”中的“一步”比较抽象,可以将之具体化为“道德修养上的一步”“奠定学业基础的一步”“与人相处的一步”“青春时期的一个决策”“人生关键时期的一步”“精神奠基时的一步”“灵魂蜕变中的一步”,等等。

②具体文题抽象化。

如“季节”本身是具体的,落实为“春夏秋冬”固然不错,但我们也可以把它抽象为“周而复始的循环”“相互承续的多样风貌”等。

③感性文题理性化。

如“今年花胜去年红”,很有诗意,构思行文固然应该体现诗性的优美,但也必须有理性的骨骼作为支撑,比如指出“新胜于旧”“后胜于前”的事物发展总规律等。

④理性文题感性化。

如“说‘安’”这个题目很平正,偏于理性,但如果要说得活泼、精彩,完全可以设计一些感性化的情境,比如病人躺着聊“安”,被暴警踢翻小摊的下岗者跪着求“安”,建筑工人悬着祈“安”,黑心煤矿的矿工为钱弃“安”……

⑤浅白文题深刻化。

如“留给明天”,词俗意浅,但如果我们在“留”的内容和“留”的质量上多加挖掘,则可以写出超越常规构思的好文章来。

如主张迅速建立文革博物馆,留给明天深刻的教训,应该是对“留”的内容的独特表述。

同样是“留环境”,仅仅考虑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还不是最高质量的留,如果在此基础上还能留下崇尚人文和民主法治的软环境,那才是高质量的“留”。

⑥中性文题辩证化。

例如“肩膀”是中性词,一般人都写“铁肩担道义”之类,其实也可以指出:

肩膀,可能有“不能承受之重”,也可能有“不能承受之轻”,某些轻薄庸俗的人整天浑浑噩噩,不知生命的意义,活得是多么的轻薄啊!

轻佻的人生最不能承受,因为他使自己也感到心虚,没有分量的承负是空虚的。

还可以联系成语“胁肩谄笑”,其意思是“耸起肩膀,装出笑脸”,形容谄媚的丑态。

“胁肩谄笑”者,徒有一副肩膀,它根本担不起一毫克的道德分量,里面找不到半两骨气,真正的大写的人决不会长一副无骨之“媚肩”的。

⑶掌握审题立意方法

针对作文题,弄清结构,抓准“题眼”,把握好题意。

①单词类作文的审题立意。

这类题目本身就是题眼,就要准确、全面理解该词的含义,不仅要理解标题的字面意义,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其内在的深层含义。

分析标题的内涵、外延。

有些题目很虚、很大,考生往往不知如何下手,这类题目可大题小作,就是从小处来写,运用增加内涵(添加修饰限制成分)的办法。

例如高考题《愿景》,在审题立意时:

可以写人的个人愿景(如你想当一名核工业的高精人才,你可以设想怎样把核工业转化成为人类的普通消费)。

可以写社会愿景(如面对车祸,面对小偷,面对不良环境,面对国际争端,面对战争与挑衅,面对恐怖,面对艾滋病的蔓延,面对非典等突发事件,面对全球气候变暖,面对地震、海啸、火山爆发,面对此起彼伏的矿难,等等)。

还可以写未来科技发展的前景、趋势。

其他诸如自然的、社会的、人生的远景,都可以流入你的笔下。

还可以运用修辞扩展法:

像《肩膀》可运用比喻、联想、借代、象征等手法,化虚为实,以点带面,或借此言彼,或者以物喻人……

②短语类命题作文的审题。

这类命题大致有偏正、动宾、主谓、并列几种。

如果是偏正结构,题眼一般是修饰语。

外于中心词位置上的词,直接规定写作内容与角度,而修饰成分的词语则往往影响选材。

如果是动宾结构,题眼一般是前面的动词。

如果是主谓结构,题眼一般是谓语,如《知足常乐》,题眼应在谓语“常乐”上。

“常乐”的“乐”前还有一个修饰语“常”,这也是审题时不能忽视的。

可以叙述自己或他人因知足而总是快乐的经历、感受,或者论述知足为什么总是快乐的道理。

如果是并列结构,在多数情况下,关键是找出并列词语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索取与贡献》,重点是让我们阐述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决不能单纯地议论什么是“索取”,什么是“贡献”。

再如,《勤奋和成功》是因果关系,《知识与能力》是相关关系,《欢乐与痛苦》是相反关系,《自尊与自强》是递进关系等等,只在在审题之意时抓住了这种关系及转化,就是切合了题意。

③句子类命题作文的审题之意。

对于这类题目审题之意时主要是抓住主谓部分的中心词或字。

《今年花胜去年红》此文题传达的有效信息有:

写作内容是“花”,是“红花”。

“花”在题中有比喻义,需要展开联想,思考它喻指什么。

它可喻指红红火火的现象、蓬勃繁盛的事业,也可喻指思想崇高、才学优秀、成绩突出的精英。

思考时要从不同角度把这些写作对象具体化,写感受最深的方面。

题眼是“胜”,“胜”在题中是“超过”、“胜过”的意思,文章重心就应放在“今年”的“花”红上,在今年的巨大变化中体现出优秀人的涌现、社会面貌的变化或祖国事业的繁荣等。

(4)准确理解题后的“要求”,明确文题限制。

①通读“要求”,体会全段文字的主要考查角度。

关注补充性的说明内容,特别是那些让考生“不要怎么样”这类的否定句形式出现的句子,这往往是命题者对我们的善意提醒,有时甚至是明确的规定。

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写作方向,将我们提出偏离题意的误区。

②准确把握“要求”部分的中心词。

找出该部分的中心词,进而达到对文体及中心内容的确定。

③细致分析“要求”中心修饰成分,从而了解其在作文内容、范围、形式、角度等方面的规定。

5.讲易错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论语》中有这样一则:

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因材施教,指导子贡以“恕”作为终身奉行的一个字。

鲁迅则以“早”字来自我惕厉,要求时时早,事事早,知在人先,行在人前。

你认为哪一个字是自己可以终身奉行的呢?

请以“我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为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文题目只能是“我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

②文体为记叙文或议论文。

③不少于800字。

考向二材料作文

1.讲高考

(1)考纲要求

能依据所提供的材料写出符合要求的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2)命题规律

材料是作文是近年高考作文考查的重点,14年高考,全国各省市作文命题皆以材料作文形式出现。

从高考命题来看,所提供的材料有故事型(梗概、片断、寓言等),论说型(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事例型(名人事例、凡人小事等),情景型(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等),图表型(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等)。

例1【2014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被誉为“最美乡镇干部”的某乡党委书记,在一个其他人不肯去、去了也待不到两年的地方,一干就是八年,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率领村民发奋图强,将穷乡僻壤建设成了美丽乡村。

面对洒满心血与汗水的山山水水,他深有感触地说:

“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例2【2014年高考大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农民工老王突发胃穿孔,被送进医院。

为救治这名贫困患者,医院开通“绿色通道”给他做了手术,又进行了十天治疗。

虽然老板主动送来5000元,老王仍欠下4000多元医药费,而医院默许他出了院。

老王刚一康复就回到了工地:

“哪怕打工还钱再难,我也得努力。

是医院和老板救了我。

”可欠款还是像石头一样压在他心上,最终,老王鼓足勇气找到医院,说出了想在医院打工抵债的心思。

院方深受感动,聘他为陪检员。

老王也特别敬业,作为曾经的患者,他格外懂得怎样帮助病人。

3.讲典例

【例1】(15届江苏盐城期中)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乡村小伙子离开家乡去大城市工作多年。

问他想家吗,他说当然啦!

有人说:

距离产生美。

他说,距离产生距离,每次好不容易回趟家,都要费很多周折才能消除距离。

【趁热打铁】(15届安徽淮南9中摸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在一次哲学课上,教授拿出一只透明的空玻璃杯,放在讲台正中间,问台下的学生:

“这是什么?

”学生们回答说:

“很明显,这是一只空杯子。

随即,教授往玻璃杯里倒满了牛奶,又问学生:

“现在呢?

学生们回答说:

“是牛奶。

”教授笑了笑,一口气将牛奶喝完,接着又往玻璃杯里倒满了果汁,再次问学生:

“那么现在呢?

学生们很干脆地回答说:

“是果汁。

这时候,教授收起脸上的笑容,意味深长地说:

“其实,杯子始终是这只杯子。

但是,当它装满了牛奶、果汁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往往就看不见杯子了。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含意的范围;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例2】(15届广东惠州第二次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

②不少于800字。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趁热打铁】(15届广东实验中学第一次段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能看到一个社会的凶兆,以未来的危险促进当下的改过革新,这样的人,有知识,有胆识,往往置个人的功利甚至生死于度外,是一个时代的心灵与眼光。

在《圣经·旧约》里,这类人被称为“守望者”,他负责指出一国或一人的罪错,任何一个听不到凶言的大寂静时代,有可能是守望者失职了,有可能是守望者死光了,活在其中的人,虽然有各种声调的吉言,但往往不能如意恭喜发财、长命百岁。

守望者之于一个时代、一个社会或一个团体乃至一个人,都是如此。

请仔细阅读这段文字,然后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4.讲方法

⑴材料作文写作原则:

①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②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③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

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⑵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①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②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材料作文 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③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

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④由物及人法(把握寓意法)

写材料作文时,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学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⑤分析关系法

事物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

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⑥明确褒贬法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⑦多向辐射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

比如,既可以着眼于甲事物立意,又可以着眼于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以联系事物(对象)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

⑧舍次求主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

因此,审题时学生要明确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材料的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弃次要人物或事件,从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审题立意。

⑨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如:

阅读以下的文字,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

“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

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写作指导:

两则材料,在思想内容上关注理想,立足当下,各有侧重,不论是选择生活,还是被生活选择,都涉及有理想、关注现实、奋发向上的人生观,每个人对此都会有自己的思考。

⑩寻互补法

如: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

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作文命题人是想通过这样的题目来引导考生思考如何对待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等方面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将第一个“有人说”作为靶子:

在物质需求方面要“知足常乐”,批判被物欲扭曲种种现象。

将第二个“有人说”作为靶子:

在精神需求方面要“永不知足”,树立积极探求、学习上进的人生态度。

从二者整合的角度,人应该懂得知足长乐,体会自己的幸福,同时不能因此故步自封而失去追求。

当然,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

此外,这些方法也不是孤立的,学生在具体的审题立意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

5.讲易错

【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世界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无知:

粗浅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前,博学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后。

(蒙田)

要求:

(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

(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3)题目自拟;(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5)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考向三话题作文

1.讲高考

(1)考纲要求

能依据指定话题写出符合要求的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2)命题规律

从最近几年高考来看,话题作文有淡化的趋势,14年没有出现传统意义上的话题作文考查形式,但,以材料为话题或材料蕴含话题的形式较多,因此备考中对话题作文也不可忽视。

例1【2011年高考重庆卷 】

材料一:

香港大学校工袁苏妹没有上过大学,不知道什么是“院士”,也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44年如一日用心、用情为学生做饭、扫地,深深 地感动了学生。

学生说 “她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 ”。

2009年9月,香港大学授予她“荣誉院士”,称她”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学之宝”。

 

材料二:

巫溪县乡村教师赵世术,20年独守讲台,13年残体支撑,在大山深处点燃知识的火把,着凉了小村里一代代渴求的眼睛。

他在22年检延展自己的爱心,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在春天发芽。

他因“师魂灿烂”而被评为2010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之一。

 

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以“情有独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选题角度,明确立意; 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讲基础

“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

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

“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

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

发挥的余地大。

3.讲典例

【例1】(15届广东番禺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段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鞋匠,鞋匠,晚上作,白天游荡。

”一个顽皮的小男孩对着鞋匠塞缪尔•德鲁大喊大叫,因为德鲁常常工作到很晚,以弥补讨论政治花掉的时间。

“难道你没有追上那个男孩把他揍一顿吗?

”后来德鲁把这个故事讲给朋友听时,一个朋友这样问道。

“没有,没有,对我来讲,这孩子的大声喊叫来得正是时候。

我通过反省,从中学到了今日事今日毕,在应该干某事时就全力干好,省得以后再费力弥补的道理。

德鲁改变了白天闲聊、晚上加班的习惯,成了一个有名的生意人。

请以“反省”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趁热打铁】(15届天津市蓟州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在旅途。

总会有看不完的景致,走不完的坎坷,说不完的感受。

岁月如歌,人生的意义,不应该仅仅重视结果,更应该咀嚼生命的每一个过程:

学习中一次次拼搏,与家长、老师、同学的一次次心灵批碰撞……我们的知识在求索中收获,能力在创造中提升,意志在磨练中坚强,情感在交流中融合。

我们的生活因此而丰盈,我们的青春因此而精彩。

请以“善待过程”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么样的思考或联想?

请以“清”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

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文体特征鲜明;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④不少于800字。

【趁热打铁】(15届安徽省蚌埠二中高三12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成功,是这个时代最引人注目的话题。

一闭眼,我们眼前就会跳出无数个“成功者”的模样,对一个又一个成功者的故事我们更是耳熟能详。

然而,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成功的标准由谁给出?

对“成功”在这个时代的特殊面貌,我们是否有更清醒的认知?

请以“成功的标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说说自己的感悟或者相关经历。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少于800字。

4.讲方法

⑴把握文体

话题作文往往不限文体,允许考生自由发挥。

但是,不限文体并不等于不要文体。

话题作文的“文体不限”其实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