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分离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74963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滤分离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过滤分离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过滤分离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过滤分离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过滤分离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过滤分离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

《过滤分离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滤分离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过滤分离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

过滤分离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过滤分离器事故

应急救援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围

1.4工作原则

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2.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2.2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岗位职责

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状况分析

3.1单位的自然概况

3.2过滤分离器的参数

3.3应急救援资源

4危险辨识与灾害后果预测

4.1介质特性

4.2过滤分离器种类及常见结构形式

4.3导致事故的因素

4.4常见事故的形式和部位

5应急响应

6.1事故发生后的部报告程序

6.2事故确认、分析和救援程序

6.3事故外部报告程序

6.4事故监控措施

6.5人员疏散与安置原则、措施及启动条件

6.6事故现场的警戒要求

6.7应急救援中的医疗、卫生服务措施和程序

6.8保护应急救援人员安全的准备和规定

6.9处理公共关系和求助程序

6.10现场恢复

7应急作业技术

7.1关阀、断源

7.2确定警戒围

7.3抢救伤员

7.4紧急疏散

7.5泄漏处置

7.6现场恢复

8保障措施

8.1通信与信息保障措施

8.2救援装备和物资保障

8.3应急队伍保障

8.4经费保障

8.5培训和演练

9附件

9.1重点设备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9.2相关的图表

9.3外部机构通信联络方式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规过滤分离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促进输气站提升应对过滤分离器事故的能力,及时控制和消除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指南。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和《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定,制定本指南。

1.3适用围

中油天然气利用白洋末站过滤分离器事故预案。

1.4工作原则

1.4.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员工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1.4.2积极应对,立足自救。

准备充分的应急资源,落实各级岗位职责,做到人人清楚事故特征、类型、原因和危害程度,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迅速采取正确措施,积极应对、立足自救。

1.4.3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在组长统一领导下,负责指挥、协调处理突发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有关部门和各班组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1.4.4依靠科学,依法规。

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现科学决策。

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方法、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1.4.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

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做好事故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

做好应对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

将日常管理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搞好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援技能。

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岗位及职责

2.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2.1.1由白洋末站站长、副站长成立过滤分离器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负责对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协调等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应由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担任。

2.1.2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事故应急指挥组、工艺操作组、抢险实施组、安全监控警戒组、后勤保障组、急救组、线路组,见图1。

图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

2.2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岗位职责

(1)组织制定压力容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负责人员、资源配备,应急队伍的调动。

(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6)事故状态下设立的现场指挥部、警戒保卫组、抢险救灾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通信联络组、善后工作组等部机构的工作职责及各级人员的职责。

(7)压力容器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8)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物证、资料。

(9)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10)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状况分析

3.1单位的自然概况

3.1.1白洋末站是天然气输气站属于易燃易爆场所、公司全称中石油天然气利用,白洋末站位于枝江市白洋镇家林子村、用地面积为10.425亩,周边交通和社会依托条件良好。

3.1.2白洋末站设计输气量2×108Nm3/a、场站共配备17人。

3.1.3周围建筑物性质(民居、工矿企业、易燃易爆场所、有毒有害环境、重要基础设施),与周围建筑物的位置(距离)。

3.1.4枝江隶属市行政区划,属东部平原向西部山区的过渡地带,这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年平均气温为16.8℃,7月份平均气温最高,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

3月~4月气温迅速升高,7月份达到最高;8月底气温开始逐渐下降,10月~11月降幅最大。

全年3月~6月、9月~12月气温的月变化较大,而冬季(12月~次年2月)、盛夏(6月~8月)气温月变化较小。

全年降水量1100~1200毫米,7月最多,1月最少。

春夏两季降水总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3%,秋季占22%,而冬季降水量迅速减少,仅占全年的6%。

6月~8月仅3个月的降水量,几乎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

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为75%。

7月份空气相对湿度最大,其次是8月份,冬季1月~2月份最小,仅为73%左右,其余月份为75~77%。

风速总体上较小,全年以东南风为主,同时静风频率较高。

年平均风速1.4米/秒,春季、夏季平均风速相对较大,秋冬季小,冬季最小。

SSE方向上平均风速最大,其次是SE、NE、S三个方向,偏西方向上平均风速较小。

3.2过滤分离器的参数

专业类别

工艺设备

设备名称

过滤器

规格型号

DN600-250-PN70

容器净重

2200KG

许可证

编号

TS2210A35-2013

设计压力

7.0MPa

设计温度

60℃

介质

天然气

工作压力

7.0MPa

产品类别

二类

容积

0.8m3

水压试验

压力

10.5MPa

制造标准

GB150.1~GB150.4-2011

制造日期

2014年1月9日

制造厂家

鑫联石化设备

3.3应急救援资源

3.3.1白洋末站应急救援人员一共13人,一套空气呼吸器、三具防毒面具、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防火服一套、以及周边急救报警。

4危险辨识与灾害后果预测

4.1介质特性

天然气主要用途是作为燃料。

4.1.1理化特性

天然气经过处理具有无色、无味、无毒、密度比空气小等主要物理特性,未处理的天然气可有汽油味,有时有硫化氢味(俗称臭鸡蛋味)。

天然气在空气中发生爆炸的浓度围约是体积比5%~15.0%。

天然气在空气中的含量低于4.7%时,不会燃烧,也不会爆炸;天然气在空气中的含量高于15.0%时,不会爆炸,可以燃烧,但燃烧不彻底。

4.1.2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其蒸气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4.2过滤分离器种类及常见结构形式

过滤分离器主要有:

卧式过滤分离器、旋风分离器等。

过滤分离器主要由快开盲板、集液腔、压力表、差压表、液位计等。

4.3导致事故的因素

造成过滤分离器发生事故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1)质量因素:

如设计不当,选材错误,制造安装质量差,阀门、附件质量不合格等;

(2)工艺因素:

如介质腐蚀,硫化氢积聚、硫化物等;

(3)管理因素:

容器超期不检,带病运行,安全状况等级差,安全附件超期不校验,违章检修等;

(4)操作因素:

如误开闭阀门,对液位监测错误或不及时,超压等;

(5)外界因素:

台风、地震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侧翻、基础下沉或倾斜等。

4.4常见事故的形式和部位

4.4.1过滤分离器事故主要有泄漏、火灾、爆炸。

(1)泄漏

指天然气大量释放,导致人员中毒和死亡、财产损失、等后果的事件。

(2)火灾

天然气遇到明火发生燃烧,指过滤分离器由于超压、腐蚀、硫化氢积聚等原因而引起的罐体破裂事故导致天然气泄漏。

(3)爆炸

泄漏的天然气达到爆炸上下线遇到明火会爆炸。

因此,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气源并对过滤分离器进行放空。

4.4.2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

(1)焊缝、接管根部角焊缝因焊接缺陷而引起的开裂泄漏;

(2)腔体接管法兰、阀门等连接密封部位失效或泄漏;

(3)过滤分离器法兰、阀门等连接密封部位失效或泄漏;

4.4.3灾害后果预测

天然气泄漏事故特点是扩散迅速,危害大,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污染环境,火灾,爆炸。

4.4.3.1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时,可有头昏、头痛、呕吐、乏力甚至昏迷。

病程可出现精神症状,步态不稳,昏迷过程久者,醒后可有运动性失语及偏瘫。

长期接触天然气者,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

4.4.3.2环境危害

天然气对环境的有极少的污染,大多转化成CO2。

5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程序图

6.1事故发生后的部报告程序

6.1.1发现事故第一人立即向值班人员报告,值班人员输气站站长及公司领导报告,另一人应在事故现场进行监控。

至少报告以下容:

(1)事故发生地点;

(2)发生时间

(3)事故类型(如泄漏、燃烧、爆炸等);

(4)有无人员伤亡情况;

(5)事故详情;

6.1.2公司领导接到事故报告时,应至少询问下列容:

(1)事故发生地;

(2)发生时间;

(3)事故类型;

(4)有无人员伤亡情况;

6.1.3公司领导根据事故等级,分析事故发展趋势后,确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任命现场总指挥,并按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组织实施应急救援行动。

6.2事故确认、分析和救援程序

事故确认的容包括事故地点、人员伤亡、事故类型等技术要求;分析程序的容包括根据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的技术要求,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初步分析事故趋势,确定应急迅速启动的程序。

6.3事故外部报告程序

事故确认后,在自身启动应急预案的同时,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地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相应应急指挥中心等有关部门报告。

6.4事故监控措施

包括监控和分析事故所造成的危害程度,事故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是否有扩大危险趋势。

建立场外监测和评估程序,动态监测事故发展形势与影响:

评估容:

救援设备和物资、应急救援人员,指挥控制系统能力是否满足,是否升降警报级别。

6.5人员疏散与安置原则、措施及启动条件

可按照企业所在地政府和企业总体预案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编制。

6.6事故现场的警戒要求

包括救援现场的警戒区域,设置事故现场警戒和交通管制程序,救援队伍、物资供应、人员疏散以及警戒开始和撤消步骤。

6.7应急救援中的医疗、卫生服务措施和程序

可按照企业所在地政府和企业总体预案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编制。

6.8保护应急救援人员安全的准备和规定

6.8.1人员进入和离开现场的程序。

6.8.2根据事故性质,确保选配和使用正确、合理的个人防护设备。

6.8.3应急救援人员在各种情况下的自救和互救措施。

6.9处理公共关系和求助程序

6.9.1应急过程中对媒体和公众的发布程序和原则。

6.9.2请求有关部门或救援队伍帮助程序。

6.10现场恢复

6.10.1撤离救援和宣布应急结束程序。

6.10.2重新进入和人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