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平时作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707339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7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管理平时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生产管理平时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生产管理平时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生产管理平时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生产管理平时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管理平时作业.docx

《生产管理平时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管理平时作业.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产管理平时作业.docx

生产管理平时作业

企业生产管理平时作业

(一)

第 1~5 章

一、填空题:

1.用户对产品的要求包括 款式 、 质量 、 数量 、 价格 、 服务 、 交货期 、 环保安全 七个方面。

2.基本生产、 辅助生产、 生产技术准备、 生产服务是企业生产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

3.企业的生产能力根据其应用上的不同要求,有 设计能力、 查定能力和 计划能力三种。

4.动素是作业过程中作业活动的最小构成要素。

5.按生产过程的稳定性、重复性程度进行分析,通常把各类生产过程分为大量生产 、成批生产 和 单件小批生产

三种基本生产类型。

6.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是生产管理的主要职能。

7.专业化分工的原则有两种:

 工艺专业化和 对象专业化。

8.产品竞争战略通常有 成本领先、 别具一格和 集中一点三种模式。

9.劳动定额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为 单件工时和 产量定额。

10.企业生产系统中最基层的生产单位是 工作地。

二、选择题:

1.下列哪一种不是工艺专业化的特点( C)。

A.配备相同工种的工人   B.集中了同类型的设备C.加工的工件类似    D.加工工艺方法相同

2.下列有关与生产能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它是反映企业现有生产产品数量的指标。

B. 同样的生产设备在生产产品时其生产能力是不同的。

C.一个企业各生产环节的生产能力是不可能相同的。

D.设计能力通常按年计算。

3.下列有关动作经济原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B )。

A. 排除不必要的动作B.工具等应作直线布置

C.尽量采用复合式工具D.如有可能,尽量用脚代替手操作

4.生产周期最短的生产移动方式是( B)。

A.顺序移动方式B.平行移动方式C.平行顺序移动方式D.不能确定

5.生产周期最长的生产移动方式是( A)。

A.顺序移动方式B.平行移动方式C.平行顺序移动方式D.不能确定

6.设备利用率最高的生产移动方式是( C)。

A.顺序移动方式B.平行移动方式C.平行顺序移动方式D.不能确定

7.工人上厕所所需要的时间是( B )。

A.非定额时间B.定额时间C.基本时间D.工人造成的损失时间

8.下列关于对象专业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由于加工对象不稳定,无法采用专用设备和专用工装

B.生产计划工作烦琐,不便贯彻责任制

C.对象专业化的生产设备无法按加工对象的工艺过程排列,增加了在制品量

D.对象专业化对管理干部的要求高,要求他有较强的组织、计划能力

9.下列指标不是衡量生产过程运行效果的是( A)。

A.生产过程中的人员素质B.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平行性和均衡性、节奏性

C.生产系统构成的比例性D.生产系统的柔性

10.下列哪项不是工作职务轮换的优点( B)。

A.增加了工作任务安排的灵活性B.有利于精通某一项技能

C.有利于不同岗位之间的沟通和相互理解D.有利于发挥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三、判断题

1.在顺序移动方式中,每个零件在工序之间的移动是顺次连续的,没有等待加工时间。

( × )

2.企业生产系统构成的比例性是指各环节的生产能力相等。

(  ×  )

3.企业生产能力是反映企业生产的可能性的一种指标。

( √ )

4.动作是作业过程中作业活动的最小构成要素。

(×   )

5.机动时间是指机器完成工作所消耗的时间,不是工人的劳动时间,所以不属于劳动定额时间。

( ×)

6.产品生产过程是企业生产过程的核心内容。

( √)

7.对于企业中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应使管理人员及非直接生产人员的比例尽可能小,这样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

8.动态联盟中的盟员企业也有一定的要求,必须具有强大的新产品研制开发能力和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

( ×)

9.新产品经过样品试制和鉴定后就直接进行市场试销。

( ×)

10.工作抽样和工作日写实都是时间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 √)

四、简答题

1.简述规模经济原理。

答:

规模经济是指当一个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时,其产品成本水平一般会随之下降,因为随着科技进步,生产工艺的改

进,设备高效发展,当企业采用这些新设备和新工艺扩大其生产规模时,往往其单位产品的原材料消耗、能耗和工时消

耗都会下降,另外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摊入单位产品的固定费用也将随之下降。

 

2.简述动作经济原则。

答:

动作经济原则是由吉尔布莱斯提倡的,其目的是要实现高效率而又减少疲劳。

动作经济原则主要涉及三个领域 1、

与使用身体有关的原则 2、有关作业场地布置的原则 3、关于工具、机器设备的设计原则。

 

3.衡量生产过程合理性、先进性的主要标志有哪些?

答:

主要有 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2、生产过程的平行性 3、生产过程运行的均衡性和节奏性 4、生产系统构成的比例性

5、生产系统的柔性。

 

4.产品对象专业化和工艺专业化的特征是什么?

答:

产品对象专业化是按不同的加工对象分别建立不同的生产单位,其特点为:

1、由于加工对象相对稳定可以采用专

用设备和专用工具,其生产的专业化程度高,可以获得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2、生产单位内的生产设备可以按加工对象的

工艺过程排列使产品制造过程在空间上紧密连接可节约运输费用,并有利于实现工序间运输机械化和自动化有利于减少

运输批量,从而可减少在制品量,节约生产面积,缩短生产周期减少生产资金占用。

3、因一项制品的大部分制造过程

在同一单位内完成,各工序的工作地紧密相邻,使生产的计划工作大为简化生产中出了问题发现快,便于及时处理。

产单位的责任明确,有利于贯彻责任制 4、其对管理干部要求高,要求他懂得本单位所应用的全部生产工艺,并且要求

他有较强的组织、计划能力 5、其缺点是它对产品品种变换的应变能力差。

生产工艺专业化是按照不同的生产工艺特征分别建立不同的生产单位。

其优点是对产品品种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缺点是 1、其单位内一般采用通用设备和通用工具,工作地的专业化程度底,因此生产率低 2、其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差,

运输距离长。

生产周期长,在制品量大,占用的生产面积和仓库面积多费用支出高 3、其生产单位之间的联系复杂使计

划管理、生产调度、质量管理、在制品管理等管理工作变得复杂,管理工作量加大。

 

五、计算题

1.某零件批量为 4 件,有 4 道工序。

各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为:

t 1 =15 分钟、t 2 =20 分钟、t 3 =5 分钟、t 4 =5 分钟。

试计算该批零件在三种移动方式下的加工周期。

解:

T 顺序=Q∑t=4×(15+20+5+5)=4×45=180(分钟)

T 平等=(Q-1)tl+∑t=(4-1)×20+45=105(分钟)

T 平顺= Q∑t-(Q-1)∑tjxi=180-(4-1)×(15+5+5)=180-75=105(分钟)

 

2.某企业采用流水线生产,每天三班生产,每班工作 8 小时,每班有 30 分钟休息时间,每班生产零件 100 件,A 工序

的单件时间定额为 5 分钟,试计算流水线节拍、A 工序的设备负荷系数。

解:

流水线节拍(r)=3×8×60-3×30÷100×3=1350÷300=4.5(分钟/件)

所需设备数(si’)=5/4.5=1.11(应为 2 台)

设备负荷系数(y)=si’/si=1.11/2=55.5%

不太理想,应组织间断流水线。

 

3.对某操作者在其工作的 200 小时内观测了 1500 次,观测到不在工作的时候有 300 次。

期间的产量为 1000 件,并发

现个人生理时间占作业时间的 4%,正常休息时间占作业时间的 3%,设对该操作者的效率评定系数为 0.9125,试估算

其单件工时定额。

解:

1、计算测得工作时间=200×1500-300/1500=160(小时)

2、实际作业时间=测得工作时间×效率平定系数=160×0.9125=146(小时)

3、计算单件作业时间=实际作业时间/产量=146/1000=0.146(小时/件)×60(分钟)=8.76(分钟/件)

4、单件工时定额=单件作业时间×(1+宽放系数)=8.76×(1+4%+3%)=9.3732(分钟/件)

 

4.对某操作者在其工作的 150 小时内观测了 1000 次,观测到不在工作的时候有 120 次。

其间的产量为 860 件,设对该

操作者的效率评定系数为 0.9125,定额工时的宽放率为 12%,试估算其单件工时定额。

解:

测得工作时间=150×1000-120/1000=132(小时)

实际工作时间=132×0.9125=120.45(小时)

单件作业时间=120.45/860=0.14(小时/件)×60(分钟)=8.4(分钟/件)

单件工时定额=8.4×(1+12%)=9.408(分钟/件)

企业生产管理平时作业

(二)

第 6~8 章

一、填空题

1.企业的各种计划一般可分为 战备层、  战术层    和 作业层三个层次。

2.生产管理的首要职能是 计划。

3.价值分析的核心是 功能分析。

4.按加工对象的轮换方式划分,流水线可分为 不变流水线、 可变流水线和成组流水线。

5.产品试制一般分为两个阶段:

样品试制和 小批量试制。

6.发展国内新产品和地区新产品可以采用 引进 、防制 、联合生产 等开发方式,以较短的时间和较小的投入达到目

标。

7.自动化流水线节拍是流水线作重要的工作参数。

8.计划是企业管理的首要职能。

9.价值分析中的成本是指系统的寿命周期成本。

10.流水生产线是按 专业化原则组织生产。

二、选择题

1.关于功能整理的说法,正确的是(C  )。

A. 上位功能是手段,下位功能是目的B. 功能整理的基础是功能评价

C. 最上位功能就是最基本功能D. 每一个功能都有它的上位功能和下位功能

2.下列关于现场管理说法正确的是(  C )。

A. 操作工人应加强现场管理,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去寻找领导解决问题

B. 为了加强工作现场的管理,在车间布置时,不应在墙面悬挂、张贴相关图表

C. 安全、文明生产是实施现场管理的基本要求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3.下列有关准时生产制与精益生产方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B )。

A. 以丰田生产方式为核心。

B. 超额完成任务应积极提倡

C. 准时生产制用拉式生产取代推式生产D. 以上说法都正确

4.下列最好、最有效地提高价值的途径一般是( C)。

A. 产品功能不变,成本降低B. 产品功能提高,成本不变

C. 产品功能提高,成本降低D. 产品功能提高,成本提高

5.下列哪种情况下,企业应将该产品尽快淘汰(B  )

A. 企业实力强、市场引力小   B. 企业实力弱、市场引力小

C. 企业实力强、市场引力大D. 企业实力弱、市场引力大

6.流水生产最适用于( A)。

A. 大量生产B. 成批生产C. 单件生产D. 任何形式生产

7.下列有关价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 价值是指产品的功能与成本之比

B. 企业为降低成本而使产品的功能大幅下降是不可取的

C. 企业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产品功能,会提高产品的价值

D. 企业在成本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产品的功能,会使产品在市场上以功能优势赢得用户的青睐

8.下列关于产品试制和鉴定的正确说法是( C)。

A. 产品试制应在完成产品设计工作之后,完成工艺准备工作之前进行

B. 产品试制主要解决产品质量的问题,产品鉴定主要解决工艺过程的问题

C. 产品试制分为两个阶段,即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在每个试制阶段完成之后,都必须进行产品鉴定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9.流水线是按( A)原则组织生产。

A. 对象专业化B. 工艺专业化C. 对象专业化和工艺专业化相结合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0.企业生产新产品品种数量属( A )。

A. 产品品种指标B. 产品质量指标C. 产量指标D. 产值指标

三、判断题

1.流水线各工作地的布置是按工艺过程的顺序排列的工件沿流水线作单向流动。

( √ )

2.价值分析中的功能是指系统(产品或作业)所具有的特定用途和使用价值。

(√)

3.价值工程是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必要的功能,着重于产品或作业功能分析的有组织的活动。

(√

4.样品试制完成之后,即可进入小批试制阶段。

(× )

5.流水线上各道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应等于节拍或节拍的整倍数。

( √)

6.在价值工程中最有效的做法是改变或改进最基本功能。

( ×)

7.现场管理的任务,除了要为第一线生产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之外,重要的还在于要消除无效的劳动,不断改进生产,

提高生产率,保证按节拍实现同步化生产。

(  √)

8.产品设计就是指确定产品的具体结构。

(× )

9.基本功能是决定产品存在的基础,用户购买产品的直接目的。

(√)

10.人力资源规划、组织发展形式等属于企业的年度综合计划。

( ×)

四、简答题

1.流水线具有哪些特点?

答:

流水线生产是指加工对象连续不断地像流水偏似的,按既定的工艺顺序,以规定的节拍通过各道工序的加工。

  其

特征为:

1、其按对象专业化原则组织,线上的加工对象是固定的,工作地的专业化程度较高,因此流水线一般具有较

高的生产率 2、线上的设备和工艺装备是针对加工对象的工艺要求配置的一般能封闭地完成加工对象的全部生产工艺,

线上各工序的工作地数量与各该工序单件工时的比值保持一致,3、其各工作地按工艺过程的顺序排列,前后工序在空

间紧密连接,工件沿流水线作单向流动,运输距离土短,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好 4、经过同期化工作,线上各道工序具有

大体相等的生产率,且使各道工序的加工时间等于或接近于流水线的节拍,或于节拍成正比。

2.简述大量生产类型生产作业计划工作的核心问题。

答:

1、根据市场需求预测,针对需求的波动,制定正确的计划策略 2、编制好各生产线的标准生产计划 3、正确设置和

控制在制品的数量。

3.简述丰田生产方式的主导思想。

答:

1、消除一切形式的浪费 2、不断改进完善,追求尽善尽美3、把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放在一切管理工作的首

位。

4.简述并行工程的本质特点。

答:

1、其强调一开始设计就考虑到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因素,包括生产性、装配性、检测性、使用性、报废等各种因

零件

名称

功能

得分

功能评

价系数

现实

成本

成本

系数

价值

系数

按功能评价系数

分配的目标成本

成本降

低幅度

A

3

0.2

300

0.27

0.74

222

78

B

5

0.33

200

0.18

1.84

368

----

C

4

0.27

350

0.32

0.84

294

56

D

1

0.07

100

0.09

0.78

78

22

E

2

0.13

150

0.14

0.92

138

12

合计

15

1.00

1100

1.00

5.12

1100

168

(注:

表中系数保留小数点后 2 位)

素。

2、产品开发各阶段的工作并行交叉进行 3、在织上要求与产品生命周期有并的不同领域各种人员全面参与协同工

作 4、并地工程强调系统集成与整体优化,以产品整体竞争能力为目标来安排整个产品开发活动。

5.试述拉式生产系统与推式生产系统的区别。

答:

推系统是靠计划驱动,而拉式系统则是需求驱动。

推式系统是根据市场预测和客户订单来编制年度、季度、月度生

产计划来确定各车间的投产和出产日期,以保证生产过程各工艺阶段之间的连接。

而拉式是根据市场预测,同样骗制年

度、月度生产计划并将计划发至各车间,但下发的生产计划不作为生产指令,只是供车间作生产准备工作的参考。

 

五、计算题

1.某系统有三个功能区域,分别为 A、B、C,其各自的目前成本是 50 元、30 元、25 元,其最低成本为 40 元、10 元、

10 元,求各功能区域的价值系数,并指出改进顺序。

解:

列表计算:

单位(元)

功能区域 目前成本(Co) 最低成本(Ca) 价值系数(Vi=Ca/Co) 降低幅度(ΔC=Co-Ca)

A 50 40 0.8 10

B 30 10 0.33 20

C 25 10 0.4 15

所以改进顺序为:

B—C---A

2.某企业采用流水线生产,每天三班生产,每班工作 8 小时,每班有 30 分钟休息时间,每班生产零件 100 件,A 工序

的单件时间定额为 8 分钟,试计算流水线节拍、A 工序所需设备数和 A 工序的设备负荷系数。

解:

流水线节拍 r=Te/N=3×8×60-30×3/100×3=1350/300=4.5(分钟/件)

A 设备所需设备数 Si’=ti/r=8/4.5=1.78 (Si 取整数为 2 台)

A 工序的设备负荷系数 Y=Si’/Si=1.78/2=89% 比较理想

3.某企业采用流水线生产,计划日产量为 1000 件,每天三班生产,每班工作 8 小时,每班有 30 分钟的休息时间,计

划废品率 3%,计算生产流水线的节拍。

解:

N’=N/(1-废品率)=1000/1-3%=1031(件)

节拍 r=Te/N=3×8×60-30×3/1031=1.31(分钟/件)

4.完成下表,并指出哪些零件是功能改进的对象,哪个零件是重点改进对象。

 

 

注:

2=1/∑1 4=3/∑3 5=2/4 6=3*5 7=3-6

A 零件为重点改进对象,其改进排列顺序为 ACDE

 

企业生产管理平时作业(三)

第 9~10 章

一、填空题

1. 安全文明生产是实施现场管理的基本要求。

2.  生产作业计划是实行生产作业监控的基础。

3.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四种生产组织形式有 大件生产单元、  柔性制造系统或柔性生产单元、 成

组生产单元、 标准件生产单元。

4.成组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 识别和利用事物的相似性。

5.生产间隔期是相邻两批同种工件投入或产出的时间间隔。

6.生产提前期分为  投入提前期和  出产提前期。

7.订货生产类型生产的是 专用产品,备货生产类型生产的是  通用产品。

8.生产大纲是企业年度综合计划的核心。

9.  生产能力最薄弱的环节就是瓶颈环节,所涉及的资源就是  瓶颈资源。

10.对于需求相对稳定,周期性重复生产的产品,常用的期量标准有  生产周期、 生产间隔期、 生

产提前期、 生产批量和在制品储备量等。

二、选择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 企业生产的品种越少,规模越大,则所建的生产单位的专业化水平越高。

B. 一般来说,单件小批生产类型不宜采用对象化原则。

C. 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生产作业计划一般由厂部编制。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2.成组技术最适用于(C  )。

A. 大量生产  B. 成批生产C. 单件生产   D. 手工生产

3.对于成批生产,在生产任务确定的情况下,批号与生产间隔期的关系是( A)。

A. 反比B. 正比C. 正比或反比D. 无关系

4.单件小批生产的特征为( C)。

A. 生产的是通用产品B. 重复生产C. 按订单生产D. 品种多

5.单件小批生产的特征为( A)

A.生产的是通用产品B.重复生产C.按订单生产D.品种多

6.对于多品种批量生产的主要特点,不正确的是( C )

A. 产品种类多,变化快B. 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差

C. 一般按对象专业化原则组建生产单位D.物流路线复杂,工件周转等到时间长。

7.下列有关经济批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经济批量应和设备的容量匹配B. 生产批量的大小直接受换产费用 K 和库存费用 H 的影响

C. 生产批量受生产场地或仓库面积的限制D. 生产批量不受生产能力的限制

8.关于生产调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生产调度是执行生产作业监控的职能

B. 生产调度系统为保证其权威性,一般由主管生产的副厂长负责

C. 生产调度系统具有层次性,厂级设总调度室,科室设子调度室

D. 总调度室设调度长一人,调度员若干人

三、判断题

1.最小批量法是一种以最低的费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为目标的制定目标的方法。

(×)

2.一般来讲,单件小批订货生产类型生产的是专用产品。

( √)

3.成组技术的基本原理简单地说就是识别和利用事物的相似性。

( √)

4.适用于单件小批订货生产类型的四种生产组织形式分别为大件生产单元、柔性生产单元、成组生产单元、标准件生

产单元,其中成组生产单元生产的产品占产品零件总数的 80%以上,是主要部件。

( ×)

5.调度员的分工是按车间进行,即每个调度员负责联系一个或几个车间。

( ×)

6.单件小批订货生产类型的特点是品种多,生产的产品不断变化,一般不重复,所以导致生产单位无法按对象专业化

原则去组织。

( √)

7.TOC 所强调的物流平衡是指各环节的产出都相等,没有在制品积压。

( ×)

8.生产周期是指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到成品完工时止所经历的生产加工时间。

( ×)

四、简答题

1.单件小批订货生产类型的生产作业计划工作有哪些特征?

答:

生产满足用户特殊需求的专营产品需要从产品设计开始,所以产品生产进度计划要覆盖从产品设计到成品支付的全

过程,其中包含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物料准备、工装设计制造和产品的加工装配,直至包装发运。

产品进度计划的内

容直接涉及工程技术部门、制造部门、物资供应部门、运输部门和销售部门的工作。

 

2.简述订货生产与备货生产在产品进度计划上的区别。

答:

订货生产与备货生产是两种不同的生产类型。

前者是根据用户的订单去组织生产。

后者是在预测市场需求的基础上,

按企业自己制定的生产计划去组织生产,生产的是通用产品。

 

3.生产作业监控的主要内容。

答:

生产作业监控是对生产作业计划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执行中已出现和可能出现的偏差,并通过调度防止

和纠正上述偏差以保证计划的圆满实现。

 

五、计算题

1.某产品月计划零件产量为 1000 件,每件产品月平均保管费用为 4 元,每次设备调整费用

为 20 元,求经济批量。

解:

已知 N=1000 H=4 K=20

所以,经济批量 Q=√2KN/H= √2×12×1000×20/4×12=100(件)

 

2.某企业全年工作日数为 300 天,计划年度生产某机床设备的任务 2400 台,每台需 A 零件 10 个,库存保管费用为

200 元/件·年,每生产一批的设备调整费 100 元,日需求量为零,试确定加工 A 零件的最佳间隔期。

解:

生产批量 Q=√2KN/H=√2×100×2400×10/200=155(件)

车间

批量(台)

生产间隔期(天)

生产周期

保险期

毛坯制造

80

8

10

3

机械加工

40

4

8

5

装配

10

1

4

0

日需求量 R=2400×10/300=80(件) 最佳间隔期 T=Q/R=155/80≈2(天)

[解:

N=2400×10=24000 K=100 H=200

T=√2K/HN=√2×100/200×24000≈2(天)]

 

3.某企业生产某产品计划量为 1440 件,每生产一批的设备调整费用 30 元,已知单位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